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神-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愿大师解释:“说来不怕你们笑话,这字乃是从垃圾堆里拣出来的。”

黄元启啊了声:“莫非是书圣墨宝?”赶紧拿过来细看。

“子曰:逝者如斯夫!”

七个大字。

他看着看着,面上现出古怪之色。

李逸风问:“元启,怎么啦?”

黄元启道:“逸风,你也看一看,确定一下。”

“确定什么?”

李逸风接过,只看了一眼,立刻嚷叫起来:“叶君生,毫无疑问,这是君生手笔。”

黄元启叹道:“这小子,果然一早就到了京师。”

“走,找他去!”

第两百七十九章私奔

四合院,大门紧闭。问及左右邻居,言道叶氏兄妹在前一阵子出门,奔赴扬州去了,至今未归。

闻言,李逸风狠狠一跺足:“君生这是在干什么?”

黄元启恨铁不成钢地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他不在书房温书,好端端跑去扬州做啥?”

昔日才子竞赛完结,叶君生不愿即时赴京,接受圣上嘉赏。冒天下之大不韪,转身却出海去了。

幸好圣上闻讯,并未发火,才让顾学政等放下悬着的心。

如今乡试在即,合计着叶君生会提前来京师,早作安排。没想到他来倒来了,依然不得安生,在紧要关头居然又下了扬州。

李逸风喃喃道:“屈指一算,距离乡试不过五天功夫。”

黄元启吐一口气:“我想,君生绝非不知轻重的人。眼下应该已在路上,肯定会准时赶回来的。”

李逸风道:“我只怕会出意外。”

黄元启默然:意外之说,虚无缥缈。当你倒霉,喝凉水都会塞牙。故而,旅途之中,谁敢打包票?万一伤风感冒啥的,都足以致命了。

自古往来,病倒在科举前夕,导致大好前程付之流水者,还少吗?

若真得发生变故,悔之晚矣,哭都来不及。

两人对视一眼,叹了口气,只得暂且离去。同时派遣一名小厮在此盯着,一旦见到叶君生回来,即刻报告。

……

痛,头痛欲裂。

眼皮很重,尝试了几次,都睁不开。倒是耳鼻恢复了些感觉,听到有鸟语。闻到有花香——

还有阵阵扑鼻的饭菜香味。

我这是在哪里?

发生了什么事?

似乎,忘记了某些很重要的事物。

又过了好一会,刺痛有所缓解,他努力着,终于睁开了眼睛。

有光线刺眼,酸涩酸涩的,忍不住要流泪。又赶紧闭上,等调整过来后,再度开眼。

这一下。适应力好多了,不适的感觉慢慢消失。

他坐起来,发觉自己置身在一间茅屋之中。环顾四下,布置简朴但窗明几净,很是素雅。

靠近窗台处。还摆着一盆花,叫不出名字,正盛放着,大朵大朵的艳红。穿过窗户,可见外面气候宜人,风和日丽,鸟语花香。

只是。这是哪儿?

我记得,我名叫叶君生。

叶君生皱起眉毛,起床要到外面看个究竟,咿呀一响。房门被从外推开,走进一个人儿来。

“君生,你醒了。”

声音甜美,透着喜悦。

叶君生看着她。茫茫然。

那一张脸,无疑是极美的。蛾眉明眸。挺直的鼻子,红润的唇,令人看见,就想亲一口。

她身上所穿,布裙荆钗,浑身上下,不施脂粉,然而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降落红尘。

如今,这仙子,站在自己面前,巧笑倩兮。

叶君生瞬时有点晕乎。

“君生,你怎么啦?是不是头还疼?”

女子走过来,十分关切地问道。

叶君生点点头:他确实还感到头昏脑涨。

女子嗔道:“我早叫你不要上山,这不,打滑摔倒了吧……我再帮你看看。”俯身过来,观察叶君生的头部状况。

彼此靠得太近,有香气盈鼻,醺醺然,如同喝醉了酒,一下子就醉了。

女子呵气如兰:“没有大碍,多加休息几天,就好了。”

“你是……”

叶君生定一定神,怔怔问道。

女子一呆,随即有些生气地道:“我是峨眉呀,你到底怎么啦,难道连我都不认识了?”

“峨眉?赵峨眉”

这个名字的确很熟悉,嗯,好像是那么一回事。

叶君生释然了,歉意地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头痛得,想不起来很多事情。”

赵峨眉道:“我明白,不怪你。哎,说起来都是我的错。父亲不同意你我婚事,我便劝你私奔,逃到这白云山中。”

私奔?逃离?

终归有些印象了,记得,前些日子,一直在逃离来着。

赵峨眉又道:“现在你不舒服,就不要多想。我熬了鸡汤,端来给你喝。先养好身子,过得几天,我们就正式行使大礼,拜堂成亲。到了那时候,木已成舟,想必父亲不会再阻挠的。”

他们虽然私奔,虽然同居一屋,可分房而睡,并未同房。

叶君生点点头:“辛苦你了。”

赵峨眉便出去,很快端碗热气腾腾的鸡汤进来。为怕叶君生烫着,便一边用汤匙搅动,一边用小嘴轻轻地吹着。等差不多温度了,才勺起来,吹了吹,喂给叶君生喝。

叶君生张开嘴,只觉得热汤入口,十分香浓,很是可口。

很快,一碗鸡汤入肚,生出精神气力来。站立的时候,感觉好多了,再不复之前的孱弱。

“我想出去走走。”

赵峨眉忙道:“我扶你。”

叶君生摇了摇头:“不用,你忙着吧,我一个人可以。”

“那要小心些。”

“嗯。”

叶君生迈开脚步,走了出去。

走到门外,抬头一看,不禁赞叹一声:“好一派山水美景。”

但见青山白云,茅屋所处之地不远,便是一堵断崖,有一脉水流倾泻而下,形成小型的瀑布。

瀑布激扬,最后注入下面一口水潭之中。

那潭水,清澈见底。底部泥沙细腻干净,不时有成群的鱼儿畅游。

目光放远放高些,见一条羊肠小径,蜿蜒而上,通往青山巅峰。中途被片片白色的云气所遮掩,故而看不清楚,究竟通向何处。从下面看来,就像此路无穷,可直达天上人间似的,有飘然出尘之意。

置身如此美景,叶君生顿觉心旷神怡,兴致勃勃。情不自禁地在周围走动着,观望着,看个不停。

高山流水,怪石古松,云海间有飞鸟穿行,引颈长鸣。

一切,看上去美不胜收,直如一幅精心描绘的画卷,浑然不类红尘所能有。

丹青画卷?

怎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寻思之间,脑袋彷如被针扎了一下,又开始发胀,疼痛。

叶君生的面色变得难看。

此时走出来的赵峨眉发现状况,赶紧跑来,不无嗔怪地道:“君生,都叫你不要出来吹风,头又疼了吧。走,我扶你回去。”

伸出手臂,挽着他,走回茅屋之中。

第两百八十章忧心

日起日落,日落日起,时光流水,消逝无痕。

叶君生的头痛之隐,慢慢好转,不复发作。只是脑海里总感觉有点空,似乎某些本不该忘记的东西,再也想不起来,颇为难受。

日子倒过得简单朴素,每天早上起床,吃过早餐,便行出去走走。看云舒云卷,见飞鸟花草。有兴致之际,便用树枝作笔,沙地为纸,信手涂鸦。

茅屋里头,没有文房四宝,想要去买,赵峨眉却有些吞吞吐吐。观其颜色,隐隐得知手头拮据,没有那一份购买力。

于是作罢。

赵峨眉素手调羹,手艺相当高超。一些山径边上的寻常野菜,也能收拾干净,烹饪出美味来。

她还会弹琴,当初私奔之际,从家里携带出一副琴具,长三尺,古色生香,颇具古韵。

闲暇之际,赵峨眉与叶君生相伴,让男人坐着,自己则横琴在前,抚动琴弦。片刻间,琴声便叮叮咚咚地响起,犹如一汪清泉注入心田,享受莫名。

这是一段静谧的时光,身心悠闲,与天地同呼吸。好像整个人,都与大自然融合到了一块,不分彼此,更不愿脱离开去。

当夜幕降临,虫鸣唧唧,更添清幽。

叶君生不愿过早躺在床上,于是萌生奇想,想个法子,爬到茅屋顶上,找一处结实的地方,躺着,仰望深邃的星空。

繁星如织,一轮明月照人,此情此景,很容易让人陷入忘我,神游太虚。

他不禁谓然一叹,轻声吟道:“今人不曾见古月。古月依旧照今人。”

“君生,你怎么啦?”

赵峨眉在下面叫唤。

叶君生回答:“没什么。”

“那赶紧下来吧,爬那么高,摔着了怎办?”

赵峨眉的声音有些焦虑。

叶君生笑道:“摔不着的。”

赵峨眉却不依他:“就算摔不着,万一磕碰受伤也不好。别忘了,明天,明天是我们正式成亲的大日子……”

说到明天,两颊飞起两朵娇艳明媚的嫣红。她的容貌,倾国倾城。只是平时素雅清淡了些,如今飘起红霞,分外妖娆。

“那好,我这就下去。”

想到明天的大日子,叶君生亦意动不已。便赶紧从上来的地方。沿着老路翻下。

赵峨眉看见,紧张地连声叫“小心。”

脚踏实地,叶君生朗声道:“我这不好好的嘛。”

赵峨眉浑然不管,猛地纵体入怀,扑入他的怀中,双手紧紧地抱着,生怕下一刻。这个弱冠男人便会消失不见。

她抱得,是那么的紧。

女子情动激烈,却让叶君生有些措手不及,一手抚摸着她的长发。一手拍背,说些安慰话。

月光之下,两人紧紧拥抱,如同一个不分彼此的整体。仿佛永恒。

……

朝阳初升。

李逸风起了个大早,洗漱完毕。刚转出走廊,便遇到同样早起的黄元启。

两人面面相觑,脸上都挂有一丝忧色。

“逸风,如何?”

李逸风摇了摇头:“未曾得报。”

黄元启狠狠一跺足:“这可如何是好?明天,明天乡试就开始了。”

明天,是个大日子,举国瞩目。天下士子云集京师,多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明天。

李逸风叹了口气:“莫非不幸言中,君生在旅途真出了什么事?”

想到这个可能性,一颗心狂跳。

两老与叶君生结识、相处,点点滴滴,亦师亦友,别有情怀。他们一心期望,叶君生能在本届乡试高中,一路考上去,功成名就。

错过今年,可又得等三年了。

三年时间,或许对于年轻的叶君生而言,不算漫长。然而三年又三年,光阴荏苒,忽忽而过,存在太多变数。

今年以后,叶君生气运鼎盛,最适宜一鼓作气,若果错过,以后的事情还真不好说了。

黄元启早饭顾不得吃,拉起李逸风:“走,我们到四合院那边去看看。”

院落静寂,了无动静。里面一株银杏树,亭亭如盖,撑出大片荫凉来。倒有些鸟雀,在枝叶间跳跃鸣叫不已。

先前安排在门口守望的小厮还在,见到二老来到,连忙上前问好。

李逸风问:“阿安,可曾见到叶公子他们回来?”

阿安道:“不曾。”

黄元启道:“莫不是你没有盯紧?”

“老爷明鉴,小人在此,就于门口处打个地铺,苍蝇都飞不进一只,如何敢怠慢。”

李逸风叹了口气,眉头紧锁。

黄元启更显急躁:“逸风,不能等了,我们赶紧去找二王爷去。”

“好,这就走。”

二王爷,便是圣上此子,太子弟弟,赵匡明。

当今朝野,局势风云变化,根源便在于“启明之争。”东宫太子赵匡启,性格暴躁、好色,一向被文武百官所担忧;与之相反,赵匡明则宽厚仁德,有长者之风,名望更高。

然而王朝自古立长不立幼,是为规矩。因此很早以前,太子之位便已确定。前些日子,圣上病危,赵匡启临时亲政。若非后来小龙女回京,给父皇服食灵丹妙药,皇帝早就挂了。

如果圣上驾崩的话,太子扶正,名正言顺,就不会再发生什么波澜。

事情出现转机,皇帝恢复健康,重新执掌政权。对于这一段时间,太子借着上位之机,排斥异己,大肆逼害二王爷的人,而心生不满,渐渐疏离。

为此,赵匡启坐不住了,四下活动,藉此稳固地位。

倒是二王爷,一如既往淡定。

来到王府,李逸风与黄元启投上名帖。过不多久,便有门人相请,进入府中相叙。

一番客套不提。

事关紧急,李逸风开门见山,将叶君生奔赴扬州,久不见回的事情原原本本道出,请二王爷调遣人手,帮忙寻找。

“竟有此事?”

二王爷霍然而动。

对于叶君生,他当然很有印象。当日冀州之行,便在独酌斋中溜达了一圈,买下一幅字,至今仍然记得:“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后来送给了九妹,赵峨眉十分喜欢。又听说后来,叶君生将整首词写全了,词牌名曰《临江仙》。

“不好,前些时日,隐隐听到大哥那边有所动作,莫非就是针对叶君生的?那样的话,就凶多吉少了。”

他不假思索,朗声道:“李老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