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遭到了外国舆论界的公开批评。相反,你勤俭节约,清贫持家,就会被他人讽刺为守财奴葛朗台、思想迂腐的老古董。这些都是那些所谓的“

高贵人士”为自己“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不储蓄行为找出的种种“合理”的借口。

  实际上,韩国社会对于“富”的态度呈现出两极分化:一方面,韩国人梦想获得经济上的成功,取得财政上的独立;另一方面,却又不愿

意拿出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反而对富人群体持排斥态度,认为他们的财富不是来自正道。

  这世上所有人都一样,穷人善于“为自己现在的贫穷找理由”,整天叹国家不公,愤社会不平,怨家族不运,恨命运之多舛。相反,原本

与穷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新生代富豪们却懂得“如何在逆境中周旋”。他们通过储蓄与投资,为成为富豪做足了准备,最终“丑小鸭变成

了白天鹅”。 新生代富豪们总是很小就开始运用赚钱的大脑,活用时间,雷打不动地将储蓄和投资并行起来。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ctetus)曾说过:“并不是环境造就了人,环境只是让人显示出其本质的媒介。”有人希望乘着高速电梯快

速登上财富之巅,在考虑努力工作之前先考虑成功的捷径,反而欲速则不达。相反,年轻富豪们将时间作为武器,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往上爬

,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成功(success)在前,努力(work)在后的情况,大概只能在英语字典里见到了。

  当然,这世上也不是没有快速致富的方法,比如,找一个有钱的配偶,或是买彩票中大奖。不过,我尚未在新生代富豪当中见到有一人是

这样发家致富的,因为这样的机会太少了,简直可以忽略不计。高效地将储蓄与投资并行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致富才是正道。

  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这样写道:“挣20英镑,花掉19。96英镑的人,留给他的是幸福;挣20英镑,花掉

20。06英镑的人,留给他的是悲剧。”

  钱虽不多,但要早早地将它储蓄起来,并持续下去,选个适当的时机进行投资,这就是致富之道。 


负债也是一种资产(1)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18 

  世上有两种人:

  一种是让钱灵活地滚动起来的人,另一种是被前一种人在无形中把钱滚走的人。

  富人,让钱灵活地滚动起来的人。

  赵贤浩先生今年36岁,是某外资银行的一名高级白领。2005年,他以自己的名义购买了一套公寓。赵贤浩曾经在加拿大分公司里工作过几

年,除了这段时间之外,他一直跟父母住在一起,结婚之后,也是如此。赵贤浩先生年薪过亿(韩元),只要他愿意,他随时都可以买个公寓

搬出来,构建自己的小家庭。不过,赵先生自认为作为家里的长子,伺候父母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数十年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过,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出于对孩子的未来考虑,赵贤浩做出了购买一套公寓的决定。多年来将儿子的孝心看在眼里的赵父愿意为儿子的公寓支付

一定的“后援金”,但赵先生拒绝了,他选择了从银行贷款。

  为了不给父母亲增加额外的负担,从而拒绝了父母的资助,赵先生的行为合情合理。不过,年薪过亿韩元的他还要选择非从银行贷款购房

不可,确实让人有些不解。对此,赵先生说:“理由有二:第一是税金问题,其次,负债也是一种资产。”

  赵先生是在韩国读的大学,专业是管理学,之后在美国获得了金融MBA学位。他毕业后曾在美国的某投资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跳槽进

了现在这家银行之后就再也没挪动过,是公认的投资和资金流领域的专家。

  对于投资,赵先生有自己的一套独特见解。至于在借银行的钱买自己的房这件事上,赵先生更是有着充分的理由和依据。

   理由很简单,正如我们在前面所看到的一样,只要你能活用负债,也能发挥出良好的“杠杆效应”。也就是说,只要“引子”用得好,负

债也能成为一种“资产”。所谓的“杠杆效应”,就是将从他人处借来的钱作为杠杆,增加自有资本的利润。

  “举例来说,用自己的10亿韩元赚到了1亿韩元,那么,自有资本的回报率为10%,但是,倘若用自己的5亿韩元和借来的5亿韩元投资赚了1

亿韩元,那么自有资本的获利率就是20%。” 
 

负债也是一种资产(2)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19 

  想买房,贷款吧

  在经济上并不拮据的新生代富豪们明明有充足的钱还房贷,为何还要选择从银行贷款呢?换了是普通人,高利贷当头,只要稍有充裕,断

然不会在银行贷款的。相反,新生代富豪明明有充裕的钱还贷款,依然选择支付高利贷款的原因何在?

  普通人碰巧哪天奖金多了点,首先想到的是赶快到银行去还款,新生代富豪很有钱,为何还“借钱”去炒股、投资房地产,或其他行当?

在其他人眼里,这是地地道道、有勇无谋的“猛张飞”行为。

  一句话,新生代富豪们看待“债”的角度与常人有所不同。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在小项目上的设置数值可能与现实稍有差异。现在假设甲

与乙的年薪相同,都是6 000万韩元,而且两人的存款也相同,都是2 000万韩元。两人同时从银行贷款1。5亿韩元买了一套价值2。5亿韩元的商

品房。视银行高利息为“洪水猛兽”的甲,只想尽快还掉压在身上的1。5亿韩元,于是将储蓄款2 000万韩元拿了出来,剩下的1。3亿韩元的偿还

期是15年,年利率为5。5%,也就是每个月要还247万韩元。非但如此,甲还省吃检用,每月咬牙再省出50万韩元来还贷款。

  相反,乙没有动用存款,分30年来偿还1。5亿韩元的房贷,年利率是7%。乙现在的存款比甲多2 000万,但每月需支付的房贷却只有205万韩

元,也就是比甲少42万韩元。与甲一样,乙也省吃俭用,但他没有将省吃俭用攒下来的50万韩元拿去还房贷,而是连同42万一起,月存92万韩

元。

  现在假设5年之后,甲和乙同时失业,甲由于这些年将所有钱(包括2 000万韩元的积蓄)都用来还贷款,手头已经没有多余的钱了,甚至

到了连生活费都筹不到的地步。虽然只剩下5 300万韩元的房贷未还,但交易银行以甲没有工作为由,拒绝为甲继续贷款。又过了一些日子,甲

再也找不到偿还余款的门路,连辛苦供了好几年的房子也要被拿去拍卖。

  相比之下,乙每月都存92万韩元,5年下来,存折上有了5 520万韩元存款,再加上原来的2 000万韩元,储蓄总额为7 520万韩元,虽然不

幸失业,但每月偿还205万的房贷还是没有问题的,即使再就业很不容易,但银行存款足够他支撑两年的房贷款和生活费。

  甲原本想尽早脱去一身的债务,尽快将住宅完全归于自己的名下,并为此尽了全力,反而还落得“无处藏身”、房屋被银行拍卖的下场。

其实甲对财富并没有野心,只是不想债务缠身,想活得轻松自在;而乙虽然也不想欠债,但他更懂得活用债务,智慧地管理债务。所以,乙很

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有钱人。

负债也是一种资产(3)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19 

  只想还债的人成不了富豪

  “这世上没有一边付利息贷款,一边储蓄拿利息(就像前面例子中的乙)的傻瓜,这世上也未看见过存款利息高于贷款利息的银行。在存

款与贷款的对垒游戏当中,处于上风的绝对是银行,而不利的、倒霉的一方就是贷款人。倘若你是工薪族,你就要当场终止储蓄,用那笔钱尽

快还贷款。”

  这是某些韩国投资书籍中的主张,被一般读者当成金玉良言。不过,那些能灵活地把钱滚起来的新生代富豪每每看到此处,都会忍俊不禁

。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只知读死书、自认为是投资专家的“先生”教给懵懂学生的无知道理。

  我们之所以畏惧从银行贷款,是因为银行利息居高不下。如果偿还期是30年,就要在付基本房款的基础上再付大笔的利息。如同前例所述

,乙买了一套价值2。5亿韩元的商品房,首期支付1亿韩元,剩下的1。5亿要分30年还清,利息是7%。这样算下来,他的房子的实际购入价就是

3。6亿韩元,须支付的利息高达1。1亿韩元。

  一想到要还一辈子都没见过的这么多的债务,换了谁谁心里都发凉。许多人因此犯下了愚蠢的错误——尽可能地减少偿还时间以便减少须

支付的利息额度,每当手头稍有充裕,第一件事就是往银行跑。新生代富豪们认为这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做法。

  韩国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区(首尔市)首屈一指的大富豪、贸易商韩泰英先生(39岁)微笑着说:“普通人认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是极其明智

的,据他们的判断,尽可能早地把银行贷款还完,等有了多余的钱时再去投资或储蓄也行。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很明显,他们绝对不可能成为富

人,而且更惨的是他们是在不知道自己为何失败的情况下失败的。”

  为何这种常识性的做法无助于我们成为富人呢?

  尽可能地提前还贷可以省很多利息,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然而,众人只解其一,不解其二,那就是如果将还债的钱投资到其他地方,或

许还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像甲一样,分15年还房贷,利息为5。5%,但如果甲不将所有的积蓄及省吃俭用的钱拿去还房贷,而是用来投资的话,每年能获得15%的回报

率,于是甲就是“丢了西瓜拣了芝麻”,因为担心5。5%的年利率而放弃了年回报率15%的投资机会。所以,具备“富人的投资心态”是相当重要

的。

  “无条件地尽可能提前还贷或还债”就像“无条件地成为富人”的主张一样空虚,光是从“借”银行的钱来“买”自己的房这件事情上,

就可以看出新生代富豪们并不是因为偶然撞了大运才成为财富的宠儿,他们与众不同的看待问题的方式及灵活的“用钱”方式使他们必然会成

为富豪。

  一定要记住,光还债你是成不了富豪的。 
负债也是一种资产(4)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19 

  把钱滚起来的人,被钱滚着走的人

  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看一下普通人和新生代富豪的思想差距在哪里。

  假设某信用不良者每个月除了生活费之外,还有100万韩元的富余钱,这时,他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一般来说,为了重新恢复信用身份

,他会将那100万韩元悉数用来还债。

  虽然这是一种很正确的行为,但某大企业法律部经理、靠炒房地产获得了他人无法企及的财富的伍相圭(37岁)先生却对此持不同意见。

伍先生说:“换成我,我就用10万韩元去还债,而把剩下的90万韩元投资出去。早一点摘掉信用不良的帽子,还是晚一点摘掉信用不良的帽子

,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寻找新的‘投资种子’,并为其浇水,让其发芽,并长成大树。钱也有新钱和旧钱之分,只有用现在的钱去赚取更

多的新钱,自己的那些钱才具有价值,这就是‘钱滚钱’的道理。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让钱灵活地滚动起来的人,另一种是被前一种人在无

形中把钱滚走的人。富人是让钱灵活地滚动起来的人。”

  对于新生代富豪来说,考虑的不是快些摘掉信用不良的帽子,而是如何快些赚到大钱。将富余的100万韩元全部用于还债,这是为了他人而

花钱,但是倘若一次只拿出10万韩元去还债,而带着90万韩元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这90万韩元就是为自己做出的支出,说明自己充分掌握了

钱“前进的方向”。

  投资海外股票赚了大钱的私营企业主金瑾文先生说:“钱最大的特性就是流通性,让钱活跃地流通起来,创造出新的附加价值,这才成就

了财富。将债还得干干净净的,只不过是一种妨碍性行为,妨碍钱去为了你流通。”

  为此我们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一下。

  2004年,美国美林投资集团发表了一份报告。报告指出:韩国的负债率从1997年的70%降到2004年的35%,资本结构变为“过度低负债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