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第一间谍奇书间书 作者:朱蓬甲-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武公哈哈大笑起来,解释说:〃正所谓兵不厌诈,我这是欲擒故纵啊!我早就打定主意要吞并胡国,把女儿嫁给他,就是为了让胡国国王每天纵情享乐,不理朝政,败坏他的朝纲。斩关其思是为了麻痹对方,让其放松警戒。现在时机已到,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胡国拿到手了!〃
  〃但是,大王!〃一位大臣说,〃这样一来,您的女儿不是要守寡了吗?〃
  这时郑武公却大笑道:〃还是关大夫的话没错,国家大事,怎么能顾及儿女私情呢!〃
  果然不出郑武公预料,郑国大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不到几个回合,胡国就在郑军的铁蹄下土崩瓦解了。而那位沉溺于温柔乡而且一直对郑武公非常信任的胡国国王,还不相信郑武公会派兵攻打他时,就只剩了一个脑袋了。
  郑武公伐胡,完全不顾女儿生死,让女儿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死间。如此一来,女儿不会担心自己的安危,只尽心服侍国君,而胡国国王对郑武公也毫不怀疑,加上郑武公后来又斩了建议伐胡的关其思,胡国国王对他更加深信不疑,终于被郑国所灭。
  【智谋故事二】郦食其遭煮杀
  沛公手下的谋臣郦食其凭借他卓越的口才为沛公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但最后却只落得个遭人煮杀的下场。
  当年沛公想用两万兵力进攻秦国的峣关。张良劝阻说:〃秦兵还很强大,不可轻举妄动。我听说峣关的守将是屠夫的儿子,容易被利益引诱,希望沛公您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去给五万人准备饭食,再派人在各山头多悬挂我军的旗帜,作为疑兵,并派郦食其用贵重宝物去收买秦军将领。〃后来,秦将果然背叛秦国,想联合沛公一起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正想接受这个建议,张良却说:〃这只是峣关的守将想背叛罢了,恐怕士兵不一定服从。如果士兵不服从,那么必定危险,还不如趁他们懈怠之时一举击溃他们。〃沛公于是率兵袭击峣关,大败秦军。
  之后,沛公又攻伐齐国,郦食其在大兵临境之际说服了齐国投降。韩信正想按兵不动,蒯通就来劝诫韩信说:〃汉王不过是派间谍说服了齐国,但有诏令要将军停止进攻齐国吗?凭什么不进军呢?更何况郦食其不过是一介儒生,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就妄想说服齐国投降,这哪能跟将军您率大军一举就攻下齐国五十多座城池相比?〃韩信觉得蒯通言之有理,于是就领兵渡过黄河,继续攻打齐国。齐国已经接受了郦食其的劝降,于是挽留他纵情饮酒,撤除了对汉军的防御。于是韩信趁机攻打了齐国的守军,直达临淄。齐王以为郦食其出卖了自己,就煮杀了他,败逃到高密。
  郦食其两次被作为死间,第一次他用大军威胁再加上重金收买说降了秦将,而沛公趁秦将心理防备松懈之际出兵攻打,大败秦军,这次郦食其幸免于难。而第二次郦食其说服了齐国,韩信又出兵攻打,这次郦食其却没能逃脱厄运。说降敌方后又派兵攻打敌方,这正是《孙子兵法》所说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智谋故事三】檀道济唱筹量沙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宋文帝即位后,北魏挥师渡过黄河,占领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企图消灭宋朝。檀道济奉命率领大军抵抗,经过了大小三十余次战斗,宋军连连取胜。
第68节:第三章五间俱起是为神纪(17)
  在一次战役中,北魏进攻济南,檀道济率领将士们在济水边进行抵抗,大败魏军,一直把他们追到历城。
  得胜之师开始有些轻敌骄傲,于是防备有些松懈了。魏军找准了个机会,派出两支精锐轻骑向宋军前后两翼发起了突袭,劫断了宋军的辎重粮草,并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将士们虽然骁勇善战,但是没了粮草,军心开始不稳,檀道济无奈,只得准备从历城退兵。有的宋军士兵饿得心慌,就在撤退途中投降了魏军,并向北魏将领泄露了宋军严重缺粮的情况。北魏于是派出大军追赶檀道济,企图把宋军围困起来。宋军面临险境,士兵们又饿又怕,唉声叹气,毫无斗志,有的甚至偷偷逃跑了,眼看宋军就要崩溃了。檀道济心里也万分着急,他找来心腹商议退兵之计,最后想到了一个办法。
  这天,他命令士兵们就地扎营休息,夜晚,他让士兵点上火把把军营照得灯火通明,檀道济站在帐外带领一批管粮的兵士查点粮食。只见士兵们有条不紊地穿梭忙碌着,一些兵士拿着竹筹高声唱着计数:〃一斗,两斗,三斗……〃另一些兵士把量好的大米用口袋装好,搬到一边整齐堆放起来。这样忙乎了大半夜。
  早有魏军探子偷偷看到了这一幕,马上回去禀报了魏军将领,说檀道济军营里粮食充足,分粮都分了大半夜。
  魏将听后心想:〃哎呀呀,险些又中了檀道济的诡计!他明明军粮充足,却叫士兵过来诈降,骗我说粮草已绝,故意引我军追击,好在我军在他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来个回马枪。还好我发现得早。〃想毕,大喝一声:〃来人啊,把那几个诈降的宋兵都给我斩了!〃
  其实,檀道济量的哪里是大米,不过是一斗斗的沙土罢了,只是他故意让士兵把装沙土的口袋微敞,上面覆盖了少量白米。魏军探子从远处看不真切,再加上早上又看见宋兵从沙袋里挖米做饭,就真以为是满满的军粮。
  等到天色发白,檀道济又命令将士们都穿戴好盔甲,自己身着雪白的便服,坐在一辆马车上,大模大样地率军沿大路南移。
  魏将得知宋军威武雄壮,披甲而行,檀道济又气定神闲,想他此举必有埋伏,而且多次被宋军打败,心里多少有些害怕,便不敢再追。
  檀道济凭着他的镇静和智谋,用唱筹量沙一幕欺骗了敌方间谍的眼睛,让魏将把投降的宋兵当成死间杀了,宋军也得以安全回师。
  同样用计欺骗敌方耳目从而成功解围的还有北宋麟州的军士。公元1041年,西夏元昊攻打麟州。麟州城内没有井水,只有一条沙泉,平时城中居民都是在城外河中取水。于是有人向元昊献计说:〃麟州城中无井,如果将其围困,不到半月城中兵民便会尽数渴死。〃元昊便引兵围之,过了几日,城中军民处境窘困。这时有军士献言说:〃元昊必是料定我城中无水,所以久围不去,想渴死我方军民。如果把沟中的泥挖出来,抹在草垛上,让敌军看见,说不定能解围而去。〃将士们便照此行事。果然元昊看见后心想:〃不是说城中没有水吗?哪来的泥呢?看来久围并不是办法。〃当即斩了献策围城的人,解围而去。
  【智谋故事四】〃马丁少校〃欺骗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起非常奇妙而成功的情报欺骗活动,这个间谍主角竟是一个死人。
  1943年初,盟军把德军从非洲赶出去后,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计划在西西里岛登陆,进一步打击德军。可是德军已预料到这个计划,加强了西西里岛的防御,拉起了决战的架势。
  为了蒙骗德军,把德军的注意力引到别处,使德军减弱对西西里岛的防御,争取一举登陆成功,英国情报机关制定了一套完整而周密的〃果陷行动计划〃。他们首先伪造了一封英国陆军副参谋长给美国第十八兵团司令官的亲笔私人信件。信中暗示西西里岛是英军进攻的一个虚假目标,撒丁岛才是真正的目标。
  怎样才能使这封信落到德军手中呢?英军秘密寻找到一具死尸,为这具死尸伪造了一个〃英国海军陆战队潜水作战专家马丁少校〃的身份,并把他伪装成一个与通信人之间值得信任的通信员。他们把假信件、〃马丁少校〃未婚妻的照片,一张用信贷方式在伦敦有名的珠宝商店选购戒指的提货单、〃马丁少校〃父亲给儿子的亲笔信等伪造得天衣无缝的物件装进一个公文包,放到〃马丁少校〃身上,然而让〃塞抗夫〃号潜艇把〃马丁少校〃运到西班牙领海,把他抛到海上。因为英国情报机关知道,西班牙的德国间谍活动很活跃,这具死尸必然会引起德国间谍的注意。
第69节:第三章五间俱起是为神纪(18)
  〃马丁少校〃顺水漂流到韦尔发港,果然被西班牙渔民发现,立即被送到西班牙警察局。西班牙当时表面上是中立的,但暗中却和德国人合作。西班牙政府让医生对〃马丁少校〃进行验尸,得出〃淹死〃的结论后,就把〃马丁少校〃按着军人的方式埋葬了,并通知了马德里的英国大使馆,却把那个公文包暗送给韦尔发的德国情报机关。德军情报机关经过反复分析研究,确认公文包提供的情报准确无误之后,立即将信复印,火速送到柏林的德国军事指挥部。他们还考虑到,如果英国得知他们看到这个公文包,也许会改变或推迟那封信中所提到的这项作战计划,因而就以假乱真地做了些掩盖工作,将信重新加封,仿佛完全没有看过一样,再把公文包交给西班牙。西班牙又把它交给驻马德里的英国大使,并解释说:〃本来打算通过外交途径将公文包送还贵国,但我们深知这里所藏的东西的重要性,因此亲自送来了。〃英国当然希望这些信件能让德国人看到。
  就这样,〃马丁少校〃极其巧妙地蒙骗了德国,希特勒果真按着〃马丁少校〃带来的情报把他的部队撤到了撒丁岛和希腊方面,在那里加强了防卫,以致英军进攻西西里岛时,希特勒还以为是佯攻。当希特勒发现自己上当受骗时,已经无力再扭转战局了,英军轻而易举地登上了西西里岛。
  〃马丁少校〃可谓是古今中外最名副其实而又最奇特的死间。
  【趣味故事链接】著名的〃博士间谍〃佐尔格
  理查德·佐尔格是二战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举止高雅、气度雍容,是毕业于柏林大学和基尔大学的博士,同时也是著名的记者。佐尔格地位优越,他在东京的德国使馆内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同大使馆其他官员关系也不错。但许多人开始并不知道,他其实是一名出色的间谍,是为莫斯科工作的。他曾准确地把德国要发动对苏战争、日本不会在西伯利亚采取行动的详细情报准确报给了苏联,可惜苏联没有重视,但这件事情已作为谍报活动的典范被载入史册,人们称他为〃最有胆识的间谍〃。
  1941年11月23日清晨,德国驻东京大使尤金·奥特少将向柏林发出绝密电报,说德国著名的《法兰克福日报》驻东京特派记者理查德·佐尔格和另一名德国人马克斯·克劳森因为〃叛国通敌〃被捕,已被日本警察局拘留六天了。
  在东京的德国大使馆里,上下一片哗然,因为佐尔格博士是一位有声望、有影响的人物,是有名的〃中国通〃,谁也不相信他是间谍。但不久,日本检察署就根据对案件的初步调查结果向德国使馆提交了一份简短照会,声称:〃经我方调查核实,佐尔格本人已供认,他长期以来他一直在为共产国际工作。〃顿时,德国上下一片震惊。
  理查德·佐尔格于1895年10月出生在高加索地区的一个小镇上,后来全家迁往德国。佐尔格的高中时代是在利奇特费尔德度过的,上高中时自愿报名参了军,后同俄国人作战,光荣负伤。因作战勇敢,他被提升为军士,授予二级铁十字勋章。
  经过自己对许多现象的观察,佐尔格开始信仰共产主义,但他没有显露出来。1916年,佐尔格就读于柏林大学经济系,1918年退伍后就读于基尔大学,攻读国家法和社会学博士。不久,佐尔格秘密加入了新成立的德国共产党,1923年又接触到了苏联共产党。
  1924年10月,佐尔格经过德国共产党的精心安排,带着合法的德国学生旅行护照,先后到苏联和中国。其间,他参加了苏联共产党,被安排到红军四局共产国际情报处工作,主要负责搜集有关各国工人运动、政治经济问题方面的情报。他凭借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在柏林、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伦敦、莫斯科等地穿梭,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后来,他根据安排,把谍报工作的工作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了远东,主要搜集中国方面的情报。
  1930年,佐尔格同苏联红军四局派来的协助工作的无线电技术专家马克斯·克劳森相继到达中国上海。他在上海期间,不露声色地建立起了严密的情报网,获取了大量情报,为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决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尤其是他打探到许多关于中、日之间关系的消息,了解了日本的真正意图,还把中国的政治、军事状况,详细地传回共产国际和苏联,有利地促进了共产国际制定对华政策。
第70节:第三章五间俱起是为神纪(19)
  佐尔格除了靠中国和日本的情报员外,还善于利用欧洲人给他提供情报。这些人主要是德国的商人、领事馆官员、南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