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意识流大师的梦魇-乔伊斯与尤利西斯-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傻笑的侧影。呆一会儿,他们体会到我管教不严,想到他们的 

     爸爸交的学费,还会笑得更厉害些。 

           “现在你说说,”斯蒂芬用书捅捅孩子的肩膀说,“栈桥是什 

     么?” 

           “栈桥啊,老师,”阿姆斯特朗说,“是伸到水里的东西。一 

     种桥呗。金斯敦码头,老师。” 

          又有几个人笑了:不欢乐,但有含意。后排有两个人在交头接 

     耳。是的,他们是知道的:从没有学习过,可也从来不是外行。全 

     都如此。他怀着妒羡的心情注视着一张张脸庞:伊迪丝、爱瑟尔、 

     歌蒂、莉莉。同一个类型的人:呼吸中也带着红茶和果酱的甜香味, 

     手臂上的镯子在挣扎中发出吃吃的笑声。 

           “金斯敦码头吗,”斯蒂芬说,“是的,一座失望的桥梁。” 

          这话使他们凝视的目光中现出了困惑的神色。“怎么呢,老 

     师?”科明问,“桥不是架在河上的吗?” 

          可以收进海恩斯的小册子。区里可没有人的听。今天晚上开怀 

     痛饮,神聊,妙语如剑,可以刺透他罩在思想外面的锃亮的甲胄。 

     那又怎么样?无非无一个在主子的宫廷上,这人发笑的小丑,受了 

     宽容也遭到鄙视,在宽宏大量的主子跟前赢得一声夸奖而已。为什 

     么他们都愿意扮演这样一个角色?不完全是为了那和蔼的抚摩。对 

     于他们也是一样,历史成了老生常谈,他们的国土成了当铺。 



     在几段文字中,作者不断地在内心独白中间插入一些客观描述,通 

过这种叙述描绘的传统手法,巧妙地把意识流连接在一起,并且为内心 

独白中深层次意识的凸现作了适当的铺垫。这种客观描述和内心独白相 


… Page 53…

互穿插、交错运用的手法,把一个客观实在而又蕴意深刻的生活场面生 

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表面上看,这些文字只是对历史课上师生对话 

的一种客观描写,但是结合其中时而显现的意识流文字,细心的读者就 

会发现这些文字还隐含着极为深刻的喻意。这正是作者应用内心独白与 

客观描述相互交错,灵活表现深层思想的用意之所在。 

     从客观描述的表层来看,斯蒂芬与学生们进行思想交流反馈包括三 

个简单的方面。第一个是糊涂憨厚的阿姆斯特朗思想单纯,上课不专心 

听讲,答错教师的问题后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第二个是一些聪明 

学生急于回答正确的答案,他们嘲笑阿姆斯特朗的糊涂,又对斯蒂芬突 

然说出的语句不甚理解。第三个是斯蒂芬有意采用幽默的语气与学生们 

开玩笑。在这些客观描述与内心独白相交融的深层意义上,又可以看到 

斯蒂芬内心进行深刻的思想探讨,其中又包括诸多层面。第一个层面是 

他感觉到自己无法驾驭这些孩子,不能给他们输入更多的知识,表明自 

己的教学水平不行。第二层面是他从学生的笑声中发现他们比自己更幸 

运,并希望能和他们分享优裕生活的乐趣。第三层面他从阿姆斯特朗胡 

涂的回答中得到一个新的启示,感觉到自己所教的历史象“失望的桥梁” 

一样不知向何处延伸。第四层面是斯蒂芬见他的学生无法理解自己所得 

到启示,感到这里没有他的知心人,因此他想领到工资之后与几个知心 

朋友的聊聊自己的新启示,可是在这些知心朋友中最主要的一个是英国 

人。在斯蒂芬的思想中,他十分憎恨英国人对爱尔兰进行统治和压迫的 

历史现状,但那位英国朋友却认为爱尔兰这种现状不能怪英国人,只能 

怪历史。在这里,斯蒂芬感觉到自己与英国朋友思想对抗,上升到侵略 

者与被侵略者的思想对抗,而要解决这种对抗就应该廓清历史与哲学的 

矛盾问题……这一层面又比前面三层深入一步,更清晰地表现出斯蒂芬 

的内心世界。 

     在这一段原文不到三百个英文字的文章中,作者巧妙地将内心独白 

与其他手法结合在一起,把斯蒂芬内心深处复杂的思想潜流细致入微地 

挖掘,并融入幽默生动的课堂对话和客观描述中,二者相互渗透融合, 

显得天衣无缝,同时读来形象,自然而蕴义深刻。这正是乔伊斯匠心独 

运,以高超的大手笔创造出意识流的各种表现形式之一。 

     二、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是人的心理、意识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人曾经形象 

地把意识活动比作一条向前方流动的曲线,而自由联想就是这条曲线上 

的若干个点,这些点并不是紧挨在一起的,而有着一定的距离,所以它 

们之间的联系就带有跳跃性,这正是自由联想的写照,它带有很强的主 

观色彩,可以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它犹如脱僵之马,在无边无际的 

原野上放纵奔驰。 

     在《尤利西斯》中,作者大量地采用自由联想的方式,使小说中的 

人物通过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由此物想到彼物,由别人想到自己,从 

现在想到过去,从此地想到了彼地。在这种联想中客观时间与心理时间 

相互交织在一起,过去的回忆、未来的期望和人物当前的意识活动穿插 

在一起,三种时间重叠、渗透、交融,形成一个容量大、层次多的时间 

画面。 

      《尤利西斯》第三章描写了斯蒂芬在海滩上散步时的情景,通过海 


… Page 54…

浪的变幻与流动的及人物心潮的思绪展示了人物内心活动中通过自由联 

想而展现出来的记忆、思想和情感。为了便于分析,引文如下: 



          有人从那平台上小心翼翼地走下台阶,女人:下到了倾斜的海 

     滩上,蔫蔫无力地迈着八字脚,深陷在淤塞的泥沙中。象我,象阿 

     尔吉,来到了我们强大的母亲身边。第一个助产妇的包沉甸甸地摆 

     动着,另一个的伞尖戳进了沙滩里。从市郊来,下班休息。弗罗伦 

     斯·麦凯布太太,帕特·麦凯布的遗孀,真伤透了心,家住布赖德 

     街。她的同行姐妹拖着我的身躯使我哇哇坠地。从空虚浑沌中创造。 

     包里装的什么?一个拖着挤带的流产死胎,裹在沾着污血的棉絮里 

     静默无声。脐带使代代相联,串联盘绕、联接众生的脐带。因此才 

     有神秘主义的僧侣,愿象神一样吗?注视自己的肚脐眼吧。喂,这 

     是金奇,接伊甸园:AAOOI。 



     这是一段颇难理解、深奥的意识流,在这里作者采用了许多自由跳 

跃的联想,并把它拼排在一起,乍一读来使人不知所云,很难捉摸其中 

的意思。但是读者一旦把握这段文字中自由联想,就不难理解它了。第 

一句是视觉描写,表现的内容十分清楚,讲两个女人在沙滩上深一脚浅 

一脚地行走。第二句就显得十分突然,但读者一旦了解“阿尔吉”这个 

名字时,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原来阿尔吉是一位英国诗人,他在诗歌中 

经常把大海化作“强大的母亲”。此时斯蒂芬恰好是在海滩上散步,所 

以他联想到阿尔吉应该同他一样,经常在“强大的母亲”——大海边散 

步。接下来的几句点明那两女人的身份,职业以及名字和住址,同时还 

描绘她们的表情——“真伤透了心”,这为下文斯蒂芬对包裹埋下伏笔。 

 “她的同行姐妹……”以下两句是斯蒂芬从助产妇联想到自己的出生, 

又从自己的出生联想到上帝在空虚混沌中创造世界。接着斯蒂芬把注意 

力集中在助产妇的包裹上,从她们的表情中,他猜测里面是一个拖着脐 

带的死婴。而脐带是连接着婴儿与母亲的通道,于是斯蒂芬大发异想, 

认为现代人可以通过脐带与自己古远的祖先,进而与更为遥远的神灵相 

沟通,所以僧侣为达到与神灵相通,就要凝视自己的脐带,把它当作沟 

通的工具。接着斯蒂芬从沟通工具这一共同特征出发,把脐带和现代社 

会的电话联系在一起,通过脐带制成的特殊电话,可以使现代人与住在 

伊甸园中的人类先祖亚当、夏娃相通,伊甸园的电话号码是AAOOI。 

      《尤利西斯》中的斯蒂芬博览群书,才思敏捷,年轻气盛,具有诗 

人气质并富有想象力,所以他联想的跨度极大,有跳跃性。他能在所见 

所闻的事物的意义中获得新的意义,甚至能赋予它们一种哲理,使这些 

新意义与外在世界建立一种关系。他的自由联想的模式为暗喻式联想, 

意念与意念之间的关系是置换性的,空间性的类比关系,其联想的随意 

性及大跨度的跳跃性使联想的结果往往与当时激发联想的事物相距甚 

远,有时变得面目全非。上一个例子联想的基本模式:包→死婴→脐带 

→僧侣→电话。 

     与斯蒂芬暗喻式的自由联想相比,布鲁姆在第四章中的一段意识流 

显然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在这里,布鲁姆起床后外出买猪腰子,看见邻 

居家帮厨的佣工也在柜台旁: 


… Page 55…

          腰子在柳叶纹盘子里冒出一滴滴血来——最后一个。他在邻家 

     那个姑娘身边,靠着柜台。(A)她也要买吗,看着手里的纸条念着 

     要买的东西。 (B)都裂开了——洗东西的碱。(C)一磅半丹尼腊 

     肠。(D)他的眼光停留在她丰满有力的臀部上。(E)他名叫伍兹。 

     不知他是干什么的。 (F)妻子有些老气了。(G)新的血。(H)不 

     许有人追随。 (I) 



     在这段文字里,开头两字是作者的叙述文字,“邻居家的那个姑娘” 

引起布鲁姆的注意。第(B)句,他由这个邻女佣联想到她要买的东西, 

并把眼光注意到她手里的购物单。第 (C)句起势突兀,布鲁姆的目光由 

姑娘的手中的购物单移到她的手中,看到这位姑娘的手皲裂了,这又使 

他联想到洗东西的碱,碱的作用使她的手变成这种样子。第 (D)句,布 

鲁姆所到姑娘在报货时要买的东西,他听到对方不是买猪腰子,松了一 

口气。第(E)句,他悠闲地注视着姑娘,眼光落到她丰满的臀部。第(F) 

句,布鲁姆由这位女佣联想到她主人的名字,以及自己心中的疑问。第 

 (G)句,又联想到她主人的妻子。第(H)句,布鲁姆由佣女主人伍兹 

的妻子,想到伍兹嫌妻子过于老气,需要新的血气方刚的女子,因此, 

雇了这位“新血”似的姑娘,与上文“丰满有力的臀部”相呼应。第(I) 

句是乔伊斯时期英语中的一句流行语,指女佣不得有男友。从这种联想 

模式看出布鲁姆的联想方式与斯蒂芬有明显的不同,他所联想到的意念 

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有着连续性、时间性的、邻近的和街接的关系。这 

种联想的最终意念与开头引起联想的感观印象之间相距很近,因此被人 

们称为换喻式联想。上例的联想模式如图。 

     男主人 

     女主人 丰满的臀部←——姑娘——→皲裂的手 

——→碱 

     意识流小说中自由联想的巧妙利用扩大了作品的表现范围,使作家 

在较狭小的客观时空范围内接纳了较多的主观经历,增加了作品的容 

量。同时,自由联想把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人 

物、时间、情节的交融、排列、组合,形成一种反传统的时空错乱序列 

颠倒的结构。自由联想的方法还使发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事情并 

列在一起,起到对比作用,就会加强作品所要达到的效果。 

     三、时序倒置。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认为一般的时间序列无法表达人的内心 

体验,因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接通常的时序进行的。过去、现在、将来 

这三者之间是互相并列、渗透、倒置的。弗洛伊德把柏格森的这一理论 

称作“心理时间”。所谓的“心理时间”,就是人的内心深处,各个时 

期不受时间序列的限制,一瞬间可以回忆逝去了的漫长岁月,也可以憧 

憬遥远的将来。现在与过去、未来互为一体,同时在人的头脑中闪过。 

这种例子在 《尤利西斯》的意识流比比皆是,不作具体分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