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宣统皇帝2-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宝琛道:“臣疏于督导,请太妃治罪。”说罢跪了下去。

“起来吧,此事你们做师傅的虽有责任,但拘于君臣之礼,不好过问,引以为诫就是了。你起来吧。”

“谢太妃。”陈宝琛退过一旁。

端康太妃道:“不过,张谦和与阮进寿不可饶恕,就扣去你们二个月的俸银。”

“谢主子赐。”张阮二人跪地谢恩。

“把皇帝的两个御前太监各打二十板子,敬事房去做吧。”

“嗻。”敬事房的太监把溥仪的两个御前小太监拖了出去。

端康转向载沣道:“醇亲王看那些盆击花瓶怎么办?”

“全全凭凭主子处理。”

“砸了!”太妃大声命令道,“把那贵重的花瓶留着。”

“嗻。”

顿时,院子里砰砰啪啪,那棍子如同砸在溥仪的身上,他看那柔弱的蚯蚓有的被打烂,有的被踩断,伤心已极,涕泪横流。

溥杰和毓崇受到了载沣和溥伦的严厉训斥。

紫禁城内又少了少年天子的欢声笑语,他总是神情忧郁。在毓庆宫书房中虽然没有了平时挤眉弄眼的小动作,但那呆滞的神情,书房中凝固的表情、凝固的空气,更让人仍感到窒闷。

这样过了一些日子。有一天太极殿的刘得顺见了溥仪,道:“我师傅是伺候醇王府五爷的,据师傅说,五爷前面的几位爷因老福晋疼孩子,把他们给耽误了。其中四爷在五岁的时候,老福晋信养生之道,总不给孩子吃饱,一只虾也要分三段吃,结果四爷因营养不良而仙升了。到了五爷,饮食上好些了,但管教却更严了。五爷的口吃结巴,就是惊吓不敢说话养成了习惯。五爷平时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就是笑出来,也受训斥。奴才的师傅说,老福晋好训斥五爷:”笑什么?没个规矩。‘奴才自幼在醇王府,六爷七爷也是这样长大的。奴才又侍候过溥二爷,福晋管溥二爷更是严得出名,他在毓庆宫伴读,回家后,王府的师傅和福晋对二爷的学业又是一番训导。奴才说这些话,是劝老爷子不要把许多的事放在心上,过几年长大了,也就好了。“

溥仪道:“她若是像福晋对溥杰弟那样,我也没有什么说的。只是她太专横了,我动辄得咎,对我远不如对小七儿。”

刘得顺道:“宫中和宫外,都以为复辟在望,对老爷子各有所图,奴才说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他们都是在为自己呢。”

见有人过来了,刘得顺忙收住话,道:“老爷子,快活些,再寻些乐子。”便转身走了。

李长安走来,道:“老爷子,别整天苦闷闷的,有啥呀,就像刘首领说的,快活些。”

溥仪对李长安只是苦笑了一下,道:“让嬷嬷来。我和她散会步儿。”

“嗻。”

溥仪和王二嫫二人慢慢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慈宁花园。柳叶已经落尽,池水倒更清澈,柳枝便在池水中画出自己疏朗有致的影子。

“嬷嬷,你想家中的女儿吗?”

“怎么不想?”

“她若是整日在你身边,你会怎么做?”

王焦氏道:“不时地抱她,给她烙饼吃,烧绿豆稀饭喝。”

“别的呢?”

“别的还有什么,随她吧。”

“不让她念书吗?”

王二嫫笑道:“别说是女孩儿家,就是男孩子,在我们家,也很难能读书的。”

“想读书吗?”

“做梦都想。”

“读书为啥?”

王焦氏道:“读书了,不是睁眼瞎子,知道的事多。长大了有口饭吃,不受人欺侮。”

溥仪道:“我就不知道我为啥读书。虽然太妃、王爷、师傅整日地给我讲为什么读书的道理。”

“老爷子,”王焦氏道,“说句不知天高地厚,不该我们奴才说的话,他们都是为自己罢了,他们从来也不问问老爷子你怎么想。”

“我真想跑出宫去。”

“我虽是奴婢,在宫中这许多年,也学了不少,知道了不少。过去的有本事的皇上,没有一个是整日里只待在宫中的。单从书本上,能知道多少啊。外面的事情,听人家说的,和自己看到的,就是不一样。有些事情,在外肯定不是我仍在宫中听说的那样,我能感觉到的。”

神武门内的护军们站长了两排,个个威猛。背上的大刀,寒光闪闪。

“这不是万岁爷吗?”一个首领突然认出了只身来到神武门的溥仪。

溥仪并不理他,直往大门走去,就要出门了,这时护军卫队首领才明白皇上要干什么。

“快关门。”

一队兵横在皇上面前,大门关上了。

“开门!我要出去!”溥仪吼道。

“万岁爷,请回吧,这是不可能的事!”

“我要出去!我要出去!”溥仪像荒原中的一头孤狼在仰天长啸!他撕打着护军们,咬着他们,踢着他们,声嘶力竭,这时,内务府官员和万岁宫中的太监才跑来,忙把皇上“请”回养心殿。

“敬事房!”

“嗻。”

溥仪指着扶他回来的太监阮进寿和一个御前太监道:“给我打!”

敬事房的太监懵了。

“怎么?敢抗旨吗?打!打五十板子!”

敬事房太监只有遵命,阮进寿和御前太监被打得皮开肉绽。

打完了,溥仪仍然吼叫着,夺过敬事房太监手中的竹鞭,往敬事房太监身上抽去:“打!打!打!”忽而,他又往其他的太监身上打去,“打!打!打!”边吼叫边打,打个不停。

四位太妃闻讯都赶来了,端康太妃命令道:“张谦和!”

“奴才在!”

“带人挟住皇上!”

张谦和犹豫了一下。

“耳朵聋了吗?”

张谦和双腿一跪:“嗻——”随即起身,带着太监把溥仪抱住。

“皇帝心里有火,让他去喝一喝败败火吧。”

瑨妃还要说话,瑜妃忙示意她不要开口。

“嗻!”

张谦和应声带几个太监把溥仪捉住,把他挟到毓庆宫里放马桶的一间屋子里,从外面把门锁上。

这是皇家对子弟管教的一种方式,隆裕太后在时,对溥仪也使用过一次的,所以这一次端康太妃一说让他败火,他早吓软了,但心头的火气还盛。

溥仪被禁闭在黑洞洞的屋子里,心里害怕,心里焦急,心里愤怒,狂喊:“开门!开门!放我出去!放我出去!”嗓子哑了,脚跺麻木了,拳头捶烂了,可是并没有一个理他。在黑洞洞的屋子里,在臭哄哄的马桶堆里,他觉得,他哪里比得上门外院子里的那小蚂蚁呀!

好久没有声息了,张谦和报告了太妃,太妃才命他打开门。

屋内,溥仪躺在地上,衣服早已撕得破烂不堪,帽子不知扔到哪里去了,头发散乱,他脸色惨白,呼吸微弱,身上湿漉漉的尽是凉汗。

张谦和道:“快,快背万岁爷到养心殿,叫太医和朱益藩师傅给老爷子看看有没有问题。”

溥仪生病了。

按太医和朱益藩师傅合议的药方,张长安在永和宫药房里拿了药。这个药房是原来隆裕太后的,由端康太妃继承了。她听说李长安来取药。道:“我过去看看皇帝去。”

端康来到长春宫溥仪仪的卧室。溥仪躺在床上,见太妃来了,忙要起身。

“躺着吧,皇帝。”

于是溥仪又躺下,道:“谢额娘来探望。”

“皇帝好些了吗?出汗了没有?”

“刚吃了药,还没出汗呢。”

“那我们就走了。”

一群太监一出屋,溥仪顿时感到屋子里的空气清新了许多。

端康太妃刚走出不久,瑜太妃来了,道:“皇上好些了吗?出汗了没有?”

“刚吃了药,还没出汗呢。”

“那我们就走了,让皇上出出汗吧——端康也有点过份了,在那屋子里,哪有不着凉的?”说罢走出去。

一群太监出去后,溥仪又感到空气一阵清新。

没过多久,又是一群太监进来,后面跟着对太妃,空气顿时污浊起来。几分钟后,珣妃刚走,瑨妃又来了。

四进四出,气流变了四次。

傍晚,卧室里安静了许多,溥仪很疲劳,沉沉地睡去了。不知睡了多久,一睁眼,见嬷嬷王焦氏正在床头看着自己,忙要坐起。

“老爷子快躺着吧。”

“我感到好多了。”于是还是坐了起来,“二嫫,你哭了。”

“都是我说的话害了万岁爷,奴婢对这宫中的规矩、宫中的人,实在不懂,弄不明白。”

“就像下棋一样,将帅在宫里,是最没有用的。”

“我不会下棋,只是从旁看过,对那棋的走法,奴婢实在也弄不明白。”

第二天,溥仪的病就好了。太妃们又来探望。第三天,溥仪休息。第四天,溥仪向太妃们请安。

端康道:“皇帝今后可不能再任性儿,要守祖宗定下的规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安心在毓庆宫读书吧。”

“谢皇额娘教诲。”

“回去吧。”

溥仪来到太极殿。

瑜太妃道:“皇帝的心思要用在学习治国的道理上,恢复祖业就指望皇上哪。”

溥仪道:“皇额娘的教导,皇儿牢记心中。”

“今后,”瑜太妃爱怜地望着溥仪道,“皇帝可不能在端康太妃面前太任性,就是有她宫里的太监在,也要收敛一下。”

溥仪又依次向殉太妃、瑨太妃请安,两位太妃的话是一样的。

“皇上的病好了,额娘就放心了,下去吧。”

给四位太妃请过安,在回长春宫的路上,二嫫迎面走来:“老爷子,也不能全听主子的话,该活动活动筋骨儿时,也不能闲着。老爷子自幼身体虚弱,老闷着读书,闷在屋里,也不好。奴婢觉得,骑车子倒是很好的,我见到王爷和总管们,会向他们求情,让他们向端康主子请旨的。”

溥仪道:“今天皇额娘们没有说什么。”

“这就好,”二嫫说,“我还以为主子们又是一番训话呢。”

果然,有一天,端康太妃道:“皇帝,你的身体自幼很弱,可以多活动活动的。我也不是说你不能骑那洋车,可不能迷上了,玩物丧志,平时骑骑还是可以的。另外,我宫里及南房子里有太监戏班子,你可以跟他们一起练功的。各宫中也都有武功高强的好手,皇帝也可以跟他们练,强健身体。”

车子,溥仪是没有什么心思骑了。可端康太妃给他说的练功,还真的吸引了他。于是他找到那些练功的太监,天天也打起砂袋,玩起吊环来。看着几个和他一样大小的太监能翻出好多又高又飘的跟头,溥仪惊羡不已。溥仪也想学,练功的太监说:“老爷子须先练身子骨儿,身子骨子硬朗了,有了气力才可以。”

溥仪渐渐地又有了笑色,又活泼嬉闹起来,这个少年和他的同龄人一样,对不快,是很容易忘记的,但这些不快也很容易沉淀下来。

不久,溥仪还真能使出几招,走一趟拳脚。太监们夸:“老爷子天赋资质高,领悟力不是凡人可比的。现在使出的架势、招数,真是虎虎有威。”

溥仪听了高兴,就在毓庆宫的跨院里也走出几招,连陈师傅也夸赞:“皇上读书练武,这正是有志天子所为。能复兴的皇帝,哪一个不是文武双全。”

师傅们进而又夸赞端康教导得好,这话很快就传到端康的耳朵里,端康很高兴,一天,溥仪放学向她汇报学习情况的时候,端康笑着道:“皇帝,听说你最近读书练武两样都很好,连师傅们都连连夸赞,这就好了。皇帝啊,你虽然年纪少,但身负恢复祖业的大任,就该这样啊。”

当天,端康太妃让皇帝下旨召来载沣,并赐他和皇帝与她一起用膳,听了太妃的夸赞,载沣很激动,心里很舒服,道:“皇帝能这样,都是太妃教导得好,师傅们也向我提起过的,大家都在感谢太妃呢。”

端康飘飘然起来,伊然隆裕太后,对皇上的过问更勤了,见了瑜太妃们,鼻孔朝天,眼斜着,没有把她们放在眼里的样子。

“别高兴得太早了。”瑜太妃心道。

端康太妃夸赞皇上练武,万岁爷又迷上了武术,张长安看在心里,记在心里。

一天,张长安找来皇上的御前太监李延年道:“张总管身体不好,年龄也大了,干不长的。咱俩也该往上提一提了,可现在要用点心思,讨老爷子的喜欢。”

“就是,张老爷当年不是也喝过老爷子的尿吗?”

二人一合计,决定给万岁爷买一身衣服穿。

一天,溥仪从毓庆宫回来,张长安道:“老爷子,奴才给您老人家买了件宝贝,老爷子一定喜欢。”

“什么呀,快拿来看看。”

于是李延年便提出两个包袱,解开一看,溥仪真得乐了,原来是民国将领穿的大礼服,帽子上还有个像白鸡毛撢子似的翎子呢。溥仪连忙穿上,就要到镜子前。李延年道:“老爷子,还有皮带和军刀呢。”于是溥仪又勒上皮带,挎着军刀,学着仪仗队的样子走起步来。

“好!真威武!真神气!”

“万岁爷真是文武双全!”

溥仪得意洋洋,在镜子前走来走去,越看越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