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老的神话:刘德华画传-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⒚费薹嫉燃该赵薄K肥凳浅晒α耍匆惨蛭杪琛⒈D贰⒐芗摇⒘等说戎诙嘟巧谝簧恚鄣冒胨馈V苋蠓⑺担罱姓蚑VB闹矛盾,你应该听说了吧?如果有经纪人,艺员就不需要直接和公司打交道,中间有一个缓冲,事情也不至于会闹到目前这种局面。不错,今后几年,华仔的处境恐怕不妙,如果那时再签他,价格一定很低。可你如果现在就签他,帮他渡过最困难时期,将来,他会感恩你。    

  找过李小麟,周润发又找张国忠。张国忠说,我和华仔是好朋友,能帮得上他,我自然会帮。只是,目前他和TVB的那个合同太死,我们能做的不多。和华星方面,我们倒是可以出面谈判。但那又怎样?华仔根本不是唱歌的人才。    

  周润发说,你看我是唱歌的人才吗?如果让我看,华仔唱歌比我还好。我不也一样在台上又唱又跳?    

  影舞者结束之后,张国忠和李小麟等人又创建了“艺能动音”。他们果然听信了周润发的话,签下刘德华,并且签下了梅艳芳,担任他们的经纪人,全权为他们处理演艺方面的事务。    

  刚刚签约时,艺能动音能为刘德华做的事很少,一切都因为刘德华和TVB所签的那份未到期合同。这纸合同等于将正常的上班时间全部签给了TVB,所以,艺员在演出方面的事务,便完全受到公司的掣肘。没有公司在时间方面的通融,艺员根本不可能自己接拍别的戏。所以,初期,李小麟能做的,就是安排刘德华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临时性的演出活动。    

  即使如此,也还存在一个问题。刘德华和华星公司签有一纸合约,由华星公司代理他唱歌以及唱片制作方面的业务。然而,这份合约签下之后,只是一纸空文,基本没有履行。因此,李小麟开始担任刘德华的经纪人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和华星洽商,解除那一纸合同,并且为他寻找新的唱片公司,结果签下了EMI。    

  《鹿鼎记》之后,公司不再给刘德华角色,刘德华被闲置了。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不给他安排任何工作。半年之后,又突然给他安排了一大堆活,目的就是要他疲于奔命,想借机对他进行疲劳轰炸,目的就是想让华仔低头屈服。    

  对于那段经历,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经纪公司的几位职员。他们在经纪公司工作了几年,替艺员们安排日常行程,面前总是有一张由他们自己安排好的日程表,若是存在任何冲突,他们会强硬地说:“不行,这个时间他已经有了安排,你们只能排别的时间。”突然之间,在刘德华的名目下,出现了一大堆演出,那些为他安排这些演出的人,就是希望他出错,以便要求他赔偿巨额损失,或者是让他名声尽毁。经纪公司的工作人员手忙脚乱,结果将刘德华的时间安排得一团糟。    

  部门负责人拿到这份安排表,见上面的时间安排完全是乱的,大发脾气。负责这项工作的职员心中大为委屈,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工作根本无法安排。恰在此时,刘德华来了。他得知大家闹得不愉快的原因之后,拿过了那份安排表,自己动手,将时间进行了调整。部门负责人看了刘德华重新安排的日程之后,十分惊讶地说:“这样安排,你每天就只有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了。”刘德华反问道:“如果不这样安排,你告诉我,怎么办?就这样定了。睡眠时间不够,我自己想办法。”    

 


第六部分:雪藏是一种代价周润发第二次救华仔(2)…(图)

  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刘德华,心理已经调整得很好了,对于自己即将面临的境遇,已经有了相当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极为成熟的处理态度。    

  1985年11月,他被调离了话剧组,被安排在一些综合性节目里担任“活力之星”。所谓“活力之星”,只不过一个名目而已,实际上就是在一些综艺节目中跑龙套。    

    从此,全面封杀开始。    

  这次封杀对于刘德华来说,后果可说是非常严重。以前,他每次拿到薪水,全都如数上交给父亲。他自己的花销是“炒更”得到的外快。正是用这笔“外快”,他不仅维持了自己日常的开销,也买下了自己的第一份产业。那套两室一厅,他交付首期连带装修,花费才仅仅只有11万港元。这个数字,别说是在香港,就算是在今天内地的一个中等城市,都难以成事。可见刘德华一方面是极为节省,同时在理财方面也颇为出色。自然,还透着另外一些信息,比如当时的他,虽然不大不小已然是个明星了,可经济上实际并不宽裕。    

  现在,被公司雪藏了,外快完全没有了,薪水又要上交。经济危机,立即就显现出来。    

  偏偏有些钱是没法省的。比如房屋的按揭贷款,每个月都由银行划付,他的账上如果没有钱,人家立即就会封他的门。再比如和喻可欣之间的“交际费”。回到台湾之后的喻可欣,事业发展很顺,片约不断,并且因为台湾版《倚天屠龙记》的热播,喻可欣也跃升为一线红星,她抽不出时间前往香港看望刘德华。刘德华被公司雪藏,按照合同规定,他如果离开香港,必须向公司申请。为了避免麻烦,刘德华干脆哪里都不去,他和喻可欣之间的交往,便只能寄托在越洋电缆上。    

  据喻可欣说,她和刘德华之间的电话联络,有一个月,两个人的长途电话费加起来,竟高达8万元之巨。喻可欣没有说明币值,即使是新台币,以今天的币值计算,那也是2万元人民币。    

  刘德华说,这个时期因为没有了外快,他的经济状况很不好,口袋常常都是空的,所以,基本连门都不出,更是鲜少参加朋友们交际、应酬之类的活动。    

 


第六部分:雪藏是一种代价为谭咏麟演唱会卖票(1)

  没有过雪藏经历的人,并不清楚那是一种什么滋味。    

  最初和公司唱反调时,刘德华对于将会发生的一切,也没有太清醒的认识,他相信的是自己,觉得凡事只要挺一挺就过去了。事实上并非如此,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感觉,一种看   不见摸不着的压迫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时无刻不感受到那种压抑的气氛。    

  直到这一切成为现实的时候,刘德华才意识到,作为个人,他的力量实在太弱小了。一家公司以这种方式对待个人,简直可以说是毫无人性的残忍,换个意志力薄弱点的人,精神崩溃都大有可能。    

  自从被调部门之后,刘德华基本就在虚度时光。所有的演出活动,全都停了下来。他不得不考虑通过其他方式赚取外快,以便维持日常的开销。    

  作为经纪人,又是好朋友,张国忠对刘德华的经济情况了如指掌。可是,他深知刘德华的为人,就算是再难,他也会咬牙挺着,绝对不会接受朋友的资助。    

  张国忠和刘德华的友谊,与周润发也有一定关系。    

  张国忠是谭咏麟的内侄,他的姨妈嫁给了谭咏麟。受谭咏麟影响,对娱乐圈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他最初的工作并不在娱乐圈,而是在一间洋行出口部当职员。这间洋行的老板娘,知道张国忠有志在娱乐圈发展,便大力支持,于是,张国忠便和好友泰迪罗宾等人,组建了珠城电影公司,从此踏入娱乐圈。    

  后来,许鞍华拍越南三部曲,制片人就是张国忠。三部曲的第一部《胡越的故事》,主演是周润发。张国忠因此和周润发相识,并且很快成为好朋友。其后,他们又合作过《巡城马》,同样取得了极大成功。三部曲的第二部《投奔怒海》,周润发推荐了刘德华,刘德华也因此认识张国忠。刘德华非常喜欢谭咏麟,因为这层关系,又和谭咏麟成了好朋友。    

  因为张国忠、李小麟的努力,刘德华和华星解约,随后签了EMI公司。新的公司倒是为他录了几张唱片,可是,艺能公司只负责经纪,并不负责制作,制作权掌握在人家手里,他们能够发挥的余地很少。况且,刘德华当时的演唱水平,确实有限,几张唱片推出来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唱片公司便不太愿意再替他出唱片了。    

  看到刘德华整天无所事事,张国忠心里也急,问他:“华仔,你现在每天都在干些什么?”    

  刘德华说:“练泰拳。”他从小就是个体育迷,当时,武侠电影又大行其道。    

  张国忠听了,颇不以为然。他知道,在电影电视上演武林高手,只要有点三脚猫功夫就足够,并不真的要有一流武功。相反,要想在歌坛发展则不一样,凭的是实力。人家唱一首歌,几分钟就完成了,凭什么可以拿几十万?而一个演员,演一集电视剧,有名气一点的,才能拿到几万元,而且绝大多数则只有几千元。这充分说明,歌手吃的是实力饭。    

  他对刘德华说:“你何不趁这机会,系统地学一学声乐?”    

  这话倒是提醒了刘德华,他说:“好,你说,我找谁学?林子祥?”他拍《投奔怒海》的时候,就曾跟林子祥学过唱歌。    

  张国忠说:“戴思聪,我所知道的人中,他的声乐功底最好。而且,他很有一套方法,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这个建议,刘德华欣然接受了。可是,他接着提出第二个建议,却被刘德华拒绝。    

  张国忠说:“除了学声乐,你还应该充分利用现在的机会,系统地学习舞蹈。”    

  在艺训班时,刘德华曾学过舞蹈,但严格说来,那只是三脚猫功夫,上不得台面。而且,他也认为,无论是当演员还是当歌星,并不需要跳舞。所以,他反问张国忠:“我为什么要学跳舞?”    

  张国忠说:“阿梅那么红,你总结过她走红的原因吗?”    

  刘德华和梅艳芳是好朋友,但论起走红的原因,他还真的从没有想过。    

  张国忠耐心地说:“如果仅仅说嗓子,比梅艳芳嗓子好的,香港有没有?我不相信没有。如果仅仅论跳舞,比梅艳芳跳得好的有没有?肯定也有。但是,既有一副好嗓子,跳舞又跳得这么好的,全香港,只有一个梅艳芳。”    

  刘德华立即反驳,说:“关正杰就不会跳舞,他站着唱歌,不一样很红?”    

  张国忠试图说服刘德华,可是,刘德华异常固执,根本不接受张国忠的这个忠告。    

  既然刘德华自己不喜欢跳舞,张国忠也没有办法。但作为经纪人和好朋友,他不能不替刘德华的钱袋着想。那时,他正在为自己的姑丈谭咏麟筹备演唱会,他想,刘德华此时正缺钱用,如果能够过来帮一下手,也可以赚点车马费。可这毕竟是一般工作人员所干的工作,刘德华也算是星了,他能够拿得下面子,干这种事吗?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想试一试,却又不好直接开口。经过一番思考,张国忠还是决定试探一下。他没有直接对刘德华提起,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对他说:“华仔,我想找一个人,你有没有人推荐?”    

 


第六部分:雪藏是一种代价为谭咏麟演唱会卖票(2)

  刘德华问:“你想找什么样的人?”    

  张国忠说,谭咏麟演唱会马上开始卖票了,他想找个人替自己来做这件事。这是一件临时性工作,酬劳很低,每天只有200元。    

  刘德华正为钱的事犯愁呢,听了此话,便说:“不如我干算了,反正,我闲着也没事。   ”    

  张国忠要的就是这句话,表面上他还假装说:“你?你一个大明星,去卖票?会不会自贬身价呀。”    

  刘德华说:“贬不贬身价,那是我的事,与你无关。总之就这样说定了,这份工给我了。”    

  一来,当时的刘德华确实需要钱。二来,刘德华是从最底层上来的,始终保持着普通人的质朴。在他意识深处,从来都不曾将自己当成明星。    

  坐在窗口后面划票,华仔心中默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处,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此时对于这千古名篇,竟然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胸中积聚的闷气,竟然也能一泻而出。再仔细品味,自然多了一种更为深刻的体会。想想古代诗人那种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境遇,自己这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圣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在这种时候,一遍又一遍重读这样的警句,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