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阿含经 林崇安-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者、修念覺意,閑靜無欲,出要無為。 
二者、修法覺意。 
三者、修精進覺意。 
四者、修喜覺意。 
五者、修猗覺意。 
六者、修定覺意。 
七者、修護覺意。 
如是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33)佛告比丘:「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何謂為六?   23
一者、身常行慈,不害眾生。 
二者、口宣仁慈,不演惡言。 
三者、意念慈心,不懷壞損。 
四者、得淨利養,與眾共之,平等無二。 
五者、持賢拢洌瑹o有闕漏,亦無垢穢,必定不動。 
六者、見賢拢溃员M苦際。 
如是六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34)佛告比丘:「復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 
一者、念佛; 
二者、念法; 
三者、念僧; 
四者、念戒; 
五者、念施; 
六者、念天。 
修此六念,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35)爾時,世尊於羅閱祇隨宜住已,告阿難言: 「汝等皆嚴,吾欲詣
竹園。」 
(36)對曰: 「唯然。」 
(37)卽嚴衣悖c諸大眾侍從世尊,路由摩竭,次到竹園,往堂上坐,
與諸比丘說戒、定、慧。修戒獲定,得大果報;修定獲智,得大果報;
修智心淨,得等解脫,盡於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已得解脫,
生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38)爾時,世尊於竹園隨宜住已,告阿難曰: 「汝等皆嚴,當詣巴陵
弗城。」 
(39)對曰: 「唯然。」 
(40)卽嚴衣悖c諸大眾侍從世尊,路由摩竭,次到巴陵弗城,巴陵
樹下坐。 
(41)時,諸清信士聞佛與諸大眾遠來至此巴陵樹下,卽共出城,遙見
世尊在巴陵樹下,容貌端正,諸根寂定,善眨谝弧F┆q大龍,以水
清澄,無有塵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見已歡喜,漸到
佛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 
(42)爾時,世尊漸為說法,示教利喜。 
(43)諸清信士聞佛說法,卽白佛言: 「我欲歸依佛、法、拢姡
世尊哀愍,聽許為優婆塞!自今已後,不殺、不盜、不淫、不欺、不  24
飲酒,奉戒不忘。明欲設供,唯願世尊與諸大眾垂愍屈顧!」 
(44)爾時,世尊默然許可。 
(45)諸清信士見佛默然,卽從座起,遶佛三匝,作禮而歸。尋為如來
起大堂舍,平治處所,掃灑燒香,嚴敷寶座。供設既辦,往白世尊:
「所設已具,唯拢獣r。」 
(46)於是,世尊卽從座起,著衣持悖c大眾俱詣彼講堂,澡手洗足,
處中而坐。 
(47)時,諸比丘在左面坐,諸清信士在右面坐。 
(48)爾時,世尊告諸清信士曰: 「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謂為五?
一者、求財,所願不遂。 
二者、設有所得,日當衰耗。 
三者、在所至處,眾所不敬。 
四者、醜名惡聲,流聞天下。 
五者、身壞命終,當入地獄。」 
(49)又告諸清信士: 「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謂為五? 
一者、諸有所求,輒得如願。 
二者、所有財產,增益無損。 
三者、所往之處,眾人敬愛。 
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 
五者、身壞命終,必生天上。」 
(50)時,夜已半,告諸清信士,宜各還歸。諸清信士卽承佛教,遶佛
三匝,禮足而歸。 
(51)爾時,世尊於後夜明相出時,至閑靜處,天眼清徹,見諸大天神
各封宅地,中神、下神亦封宅地。 
(52)是時,世尊卽還講堂,就座而坐,世尊知而故問阿難: 「誰造此
巴陵弗城?」 
(53)阿難白佛: 「此是禹舍大臣所造,以防禦跋祇。」 
(54)佛告阿難: 「造此城者,正得天意,吾於後夜明相出時,至閑靜
處,以天眼見諸大天神各封宅地,中、下諸神亦封宅地。 
阿難!當知諸大天神所封宅地,有人居者,安樂熾盛。中神所封,中
人所居;下神所封,下人所居。功德多少,各隨所止。 
阿難!此處賢人所居,商賈所集,國法真實,無有欺罔,此城最勝,
諸方所推,不可破壞。此城久後若欲壞時,必以三事:一者、大水,
二者、大火,三者、中人與外人郑藟拇顺恰!埂  25
(55)時,巴陵弗諸清信士通夜供辦,時到白佛: 「食具已辦,唯拢
時。」 
(56)時,清信士卽便施設,手自斟酌,食訖行水,別取小牀敷在佛前
坐。 
(57)爾時,世尊卽示之曰: 「今汝此處賢智所居,多持戒者,淨修梵
行,善神歡喜。」卽為咒願: 
可敬知敬,可事知事,博施兼愛,有慈愍心,諸天所稱,常與善俱,
不與惡會。 
(58)爾時,世尊為說法已,卽從座起,大眾圍遶,侍送而還。 
(59)大臣禹舍從佛後行,時作是念:今沙門瞿曇出此城門,卽名此門
為瞿曇門。 
又觀如來所渡河處,卽名此處為瞿曇河。 
(60)爾時,世尊出巴陵弗城,至於水邊,時水岸上人民眾多,中有乘
船渡者,或有乘筏,或有乘桴而渡河者。 
(61a)爾時,世尊與諸大眾,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忽至彼岸。 
(61b)世尊觀此義已,卽說頌曰: 
    「佛為海船師,法橋渡河津;大乘道之輿,一切渡天人。 
     亦為自解結,渡岸得昇仙;都使諸弟子,俊獾媚鶚劇!埂
(62a)爾時,世尊從跋祇撸兄辆欣澹谝涣窒赂嬷T比丘:「有四深
法:一曰拢洌宦}定,三曰拢郏脑宦}解脫。此法微妙,難可
解知。我及汝等,不曉了故,久在生死,流轉無窮。」 
(62b)爾時,世尊觀此義已,卽說頌曰: 
    「戒、定、慧、解上,唯佛能分別;離苦而化彼,令斷生死習。」  
(63)爾時,世尊於拘利村隨宜住已,告阿難俱詣那陀村。 
(64)阿難受教,卽著衣持悖c大眾俱侍從世尊,路由跋祇,到那陀
村,止揵椎處。 
(65)爾時,阿難在閑靜處,默自思惟: 
此那陀村十二居士:一名伽伽羅,二名伽陵伽,三名毗伽陀,四名伽
利輸,五名遮樓,六名婆耶樓,七名婆頭樓,八名藪婆頭樓,九名陀
梨舍'少/兔',十名藪達利舍 '少/兔',十一名耶輸,十二名耶輸多
樓。此諸人等,今者命終,為生何處? 
復有五十人命終,又復有五百人命終,斯生何處? 
作是念已,從靜處起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佛言: 「世
尊!我向靜處,默自思惟:此那陀村十二居士伽伽羅等命終,復有五  26
十人命終,又有五百人命終,斯生何處?唯願解說!」 
(66)佛告阿難: 「伽伽羅等十二人,斷五下分結,命終生天,於彼卽
般涅槃,不復還此。 
五十人命終者,斷除三結,淫、怒、癡薄,得斯陀含,還來此世,盡
於苦本。 
五百人命終者,斷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必定成道,往來七
生,盡於苦際。 
阿難!夫生有死,自世之常,此何足怪!若一一人死,來問我者,非
擾亂耶?」 
(67)阿難答曰:「信爾,世尊!實是擾亂。」 
(68)佛告阿難: 「今當為汝說於法鏡,使拢茏又帯H龕旱辣M,
得須陀洹,不過七生,必盡苦際,亦能為他說如是事。 
(69a)阿難!法鏡者,謂拢茏拥貌粔男牛瑲g喜信佛:如來、無所著、
等正覺……十號具足。 
(69b)歡喜信法:真正微妙,自恣所說,無有時節,示涅槃道,智者
所行。 
(69c)歡喜信僧:善共和同,所行伲保瑹o有諛諂,道果成就,上下
和順,法身具足。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
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賢拢
眾,甚可恭敬,世之福田。 
(69d)信賢拢洌呵鍦Q無穢,無有缺漏,明哲所行,獲三昧定。 
阿難!是為法鏡,使拢茏又帲龕旱辣M,得須陀洹,不過七
生,必盡苦際,亦能為他說如是事。」 
(70)爾時,世尊隨宜住已,告阿難俱詣毗舍離國。卽受教行,著衣持
悖c大眾俱侍從世尊,路由跋祇,到毗舍離,坐一樹下。 
(71)有一淫女,名菴婆婆梨,聞佛將諸弟子來至毗舍離,坐一樹下,
卽嚴瘢麑氒嚕劮鹚Y拜供養。未至之間,遙見世尊顏貌端正,
諸根特異,相好備足,如星月中。見已歡喜,下車步進,漸至佛所,
頭面禮足,卻坐一面。 
(72)爾時,世尊漸為說法,示教利喜。聞佛所說,發歡喜心,卽白佛
言: 「從今日始,歸依三尊,唯願聽許於正法中為優婆夷!盡此形壽,
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又白佛言: 「唯願世尊及諸弟子明受我請,卽於今暮止宿我園。」 
爾時,世尊默然受之。   27
(73)女見佛默然許可,卽從座起,頭面禮足,遶佛而歸。 
(74)其去未久,佛告阿難: 「當與汝等詣彼園觀。」 
(75)對曰: 「唯然。」 
(76)佛卽從座起,攝持衣悖c眾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詣彼園。 
(77)時,毗舍離諸搿囕叄劮鹪谌C婆婆梨園中止住,卽便嚴瘢迳
寶車,或乘青車青馬,衣、蓋、幢幡、官屬皆青,五色車馬,皆亦如
是。時,五百搿嚪M同,欲往詣佛。 
(78)菴婆婆梨辭佛還家,中路逢諸搿嚕粫r,車行'馬*奔'疾,與彼
寶車共相鉤撥,損折幢蓋而不避道。 
(79)搿囏熢唬骸溉晔押蝿荩胁槐艿溃n撥我車,損折幢蓋?」 
(80)報曰: 「諸貴!我已請佛明日設食,歸家供辦,是以行速,無容
相避。」 
(81)諸搿嚰凑Z女曰: 「且置汝請,當先與我,我當與汝百千兩金。」  
(82)女尋答曰: 「先請已定,不得相與。」 
(83)時,諸搿囉终Z女曰: 「我更與汝十六倍百千兩金,必使我先。」  
(84)女猶不肯: 「我請已定,不可爾也。」 
(85)時,諸搿囉终Z女曰: 「我今與汝中分國財,可先與我。」 
(86)女又報曰: 「設使舉國財寶,我猶不取;所以然者,佛住我園,
先受我請。此事已了,終不相與。」 
(87)諸搿嚨雀髡袷謿U吒: 「今由斯女闕我初福。」卽便前進徑詣彼
園。 
(88)爾時,世尊遙見五百搿嚕囻R數萬,填道而來,告諸比丘: 「汝
等欲知忉利諸天撸驁@觀,威儀容飾,與此無異。 
(89)汝等比丘!當自攝心,具諸威儀。 
(90)云何比丘自攝其心? 
於是比丘內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 
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 
內外身觀,精勤不懈,捨世貪憂。 
受、意、法觀,亦復如是。 
(91)云何比丘具諸威儀? 
於是比丘可行知行,可止知止;左右顧視,屈伸俯仰,攝持衣悖
飲湯藥,不失儀則;善設方便,除去蔭蓋,行住坐臥,覺寐語默,攝
心不亂,是謂比丘具諸威儀。」 
(92)爾時,五百搿囃寥C婆婆梨園,欲到佛所,下車步進,頭面禮  28
足,卻坐一面。如來在座,光相獨顯,蔽諸大眾,譬如秋月,又如天
地清明,淨無塵翳,日在虛空,光明獨照。爾時,五百搿噰v侍坐,
佛於眾中,光相獨明。 
(93)是時,座中有一梵志,名曰幷 '旣 /食',卽從座起,偏袒右臂,
右膝著地,叉手向佛,以偈讚曰: 
    「摩竭鴦伽王,為快得善利,身被寶珠鎧,世尊出其土。 
     威德動三千,名顯如雪山,如蓮花開敷,香氣甚微妙。 
     今覩佛光明,如日之初出,如月撸摽眨瑹o有諸雲翳。 
     世尊亦如是,光照於世間,觀如來智慧,猶闇覩庭燎, 
     施眾以明眼,決了諸疑惑。」 
(94)時,五百搿嚶劥速室眩瑥透鎺眨/食': 「汝可重說。」 
(95)爾時,幷'旣/食'卽於佛前再三重說。 
(96)時,五百搿嚶勚卣f偈已,各脫寶衣,以施幷'旣/食',幷'旣/
食'卽以寶衣奉上如來。 
(97)佛愍彼故,卽為迹堋枙r,世尊告毗舍離諸搿囋唬骸 甘烙形
寶甚為難得,何等為五? 
一者、如來、至真出現於世,甚為難得。 
二者、如來正法能演說者,此人難得。 
三者、如來演法能信解者,此人難得。 
四者、如來演法能成就者,此人難得。 
五者、臨危救厄知反復者,此人難得。 
是謂五寶為難得也。」 
(98)時,五百搿嚶劮鹗窘汤惨眩瑓u白佛言: 「唯願世尊及諸弟子
明受我請!」 
(99)佛告搿嚕骸 盖湟颜埼遥医癖銥榈霉B已,菴婆婆梨女先已請
訖。」 
(100)時,五百搿嚶勅C婆婆梨女已先請佛,各振手而言: 「吾欲供養
如來,而今此女已奪我先。」卽從座起,頭面禮佛,遶佛三匝,各自
還歸。 
(101)時,菴婆婆梨女卽於其夜種種供辦,明日時到,世尊卽與千二
百五十比丘整衣持悖搬釃v,詣彼請所,就座而坐。 
(102)時,菴婆婆梨女卽設上饌,供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