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太多太多了,所以都没有错,习惯成自然。
  再看「谓妄惑不生,故非蕴聚,起心则生,便成戏论」。这是这个经文里面讲的,『佛身无生超戏论,非是蕴聚差别法』。这个「蕴」就是五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六道凡夫五蕴身,你决定不出这个三类,这个三类展开就是一切万物,一切万物总不出这个范围,蕴、处、界这三个范围出不去。佛不是的,佛超越了。这三个范围与「戏论」都有关系,所以起心则生,生五蕴,生十二处、十八界。佛讲的这个戏论太微细了,我们凡夫觉察不出来。「决定见者,不随境相,名自在力,有无不能累其神,故无畏也,非言行处,为绝言道」,这几句话说得好。「决定见」,这拣别不是虚妄见,凡夫是虚妄见,圣人是决定见,决定见就是见事实真相。所以,不随境相,就是不被外面境界相的影响,这就自在了。我们还受外面境界影响,不自在!他为什么不受外面境界影响?因为他知道外面境界相都不是实在的,都是梦幻泡影,都是非相、非非相,顺逆、境界都不影响。有无不能累其神,有相、无相他不影响,所以他无畏。这不是言行处,言是言语,行是心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是如来、法身菩萨的境界,在此地清凉大师明白给我们指出来,法身境界。这个五首偈讲法身,往后五首偈讲智身,这一段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五八卷)  2004/4/1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58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光照百千世界,偈颂第六首看起:
  【身心悉平等。内外皆解脱。永劫住正念。无著无所系。】
  向后这五首是讲如来的智身,前五首是讲法身。佛门当中,常常听到有句话说「向上一著」,这句话不仅仅是禅宗里面常说,教下也不例外。向上,上指什么?上指明心见性,在教下就是大开圆解。向上一著是佛知佛见,不是十法界众生的见解,上的标准是在此地。在这里面法性、法相是一不是二,说有一切有,说空一切空,说无一切无,尤其不可思议的,空、有、无是一又不是三,一而三,三而一。这是十法界,尤其是六道众生,百思莫解,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情,这是诸法实相。佛菩萨实报庄严土如是,佛菩萨看我们这些凡夫,方便有余土是四圣法界,凡圣同居土是六道众生,亦如是,没有两样。虽如是,凡夫见不到,不但凡夫见不到,二乘也见不到,二乘就是四圣法界。
  佛菩萨这个境界讲给凡夫听,凡夫摇头不能接受,不能相信;给二乘人讲,二乘人里面有些聪明的,他能肯定,他能相信,但是他见不到这个境界。所以这个境界,《华严经》里面称为「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个境界里头没有对立的,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里面没有矛盾,没有对立,永远是一片和谐,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对凡夫讲,有法性、有法身、有智身,《华严经》上讲的十种身。在如来知见里面,说这些身就错了,就是迷惑颠倒,哪来这么多废话!哪来这么多分别、执著!这些总的原则、总的纲领我们要晓得。然后你读《华严经》你才能体会到里面的义趣,虽然得不到利益,你不能契入,不能入它的境界,但是解悟!
  修行实在说是先解后行,要证悟才得受用,解悟不得受用,但是解悟是证悟的先决条件。解悟能帮助你增长信心,能加强你的愿力,让你勇猛精进,解悟是推动的力量。你为什么会勇猛精进?你理解,你知道有这桩事情,现在认真努力修行,求证。所以,解悟就有必要了。那么跟你讲智身,这就属於解悟,这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现在我们迷失,要怎样恢复?这个地方教导我们。
  第一句『身心悉平等,内外皆解脱』。我们现在的身不平等,为什么身不平等?因为你心不平等。心是身的主宰,身是心的附属,主人不自在,你手下这些人他怎么会得自在!不自在的原因是不平等。我们讲真心,真心是菩提心,佛法称为菩提心,真心、觉悟的心,觉悟的心里面必定包括「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个地方同学们一定要晓得,这五条你有一条,其他四条统统具足。你心平等,决定清净、决定真诚、决定正觉、决定慈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五就是一,一就是五,不可能说这五个我有一条,其他的四条我还没有,没有这个道理;你一条具足,统统具足。心要不平等,心就不清净,心就不真诚,心就没有慈悲。
  所以,我们首先要求身心平等,这比什么都重要!这在修行里面,就是古大德常说的,从根本修,会修的人从根本修。就像一棵大树,会砍树的人从根本砍掉,树整个就倒了。不会砍树的人,他可麻烦了,寻枝摘叶。他先把树叶一片一片摘下来,然后把小树枝再剪下来,再把树干砍下来,慢慢再砍到根,你说这多费事,多费时间!那个聪明人把根挖起来,树不就全部拿走了吗?哪有这么费事!根本是修心,先要让心平等。心里面为什么不平等?世间人常讲,一般人心有千千结,这话没有错。千千是形容词,不是数字,要从数量上讲,我们前面说过,落在数量上,心有无量无边的结。你起心动念,起一个念头都是结,善念是结,恶念也是结,无记业是无明结。一天到晚就在打结,你什么时候能解开?结怨当中,你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互相矛盾,互相对立,这都不是外头,自己内心。
  我跟某人对立,我跟某桩事情对立,那个人又不在面前,事也不在身边,你对立了。我跟某人的见解对立,我不赞成他,那个人可能是古人。世间人不相信佛法的人,跟释迦牟尼佛对立,释迦牟尼佛是三千年前的人。你不相信这些经教,你跟这些法对立,你跟这些修学法的人对立。这些人、这些法究竟是些什么?不知道!听人说的,人云亦云,这个就很容易产生误会。你说对立,你把他调查清楚,那么你对立不冤枉他;你没有把他调查清楚,你跟他对立,你就冤枉人!到底是好人、是坏人,是善法、是恶法,你先要把他搞清楚、搞明白,然后才可以批评,才可以表态。你根本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你就把你的态度摆出来,真的是坑死人,冤枉死人,你要不要负责任?到最后搞清楚了:我很抱歉,我对不起你!这句话就能把问题摆平吗?摆不平!
  你在社会上有地位、你有权势,受冤枉的人对你不敢怎么样,可是你要晓得,你的地位、你的权势有一天会失掉。失掉之后,这些心里有怨恨的人,他会不会报复你?你不要想别的,想自己,有一个有权势、有地位的人,我对他无可奈何,他冤枉我,使我蒙受很大的伤害。到有一天他的权势完全失掉的时候,我会不会报复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就晓得了!尤其是学佛的人明了,因果通三世。你的福报很大,这一生不能报复你,来生再报复。有的人福报的确很大,来生还有余福,譬如说这一生他大福报,他做了总统,死了之后还有余福。余福是什么?来一生他会做部长,部长死了之后他还有余福,他还能做局长、处长。过个三世、五世,福报完了,没有了。所以,佛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聚会时,果报还自受」,这佛经上说的。有的果报,要是真的是有高明的人观察,你这个果报冤结,千百世以前结的怨,所以那个怨恨藏在阿赖耶识里多深,这一生当中碰到了。
  化解冤结不在外面,从自己的内心。世间人不了解这个道理,认为化解冤结是在外面,是调停双方,双方谈条件,吃亏的人怎样去补偿他;用这个方法来化解,化解不了。怨怼一定是双方的,一边,这个冤结决定起不来,所以说孤掌难鸣。你明白这个道理,双方的,我只要把我自己这一方化解掉,那一边一个巴掌拍不响,这问题才真正解决。解决之道还不是这么简单,我这边摆平了,我要帮助他摆平。我怎么摆平?开悟,觉悟了!我先觉,他还不觉,我先觉觉后觉,我要帮助他觉悟。觉悟之后。双方都平了,这是真正平等,究竟平等,内外都解脱了。内决定在先,外决定在后,先后顺序不能颠倒,这是道,道是自然的法则。
  所以我们的功夫,首先就是要化解内在的对立,不怕别人跟我作对,就怕我跟人作对。人跟我作对,我不跟他作对,没事情。纵然过去还有余怨,遇到了,他看你不顺眼,狠狠的把你臭骂一顿。他迷,他不觉悟,我觉而不迷,我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生气?我过去生中就这样对待他。现在遇到了,他用这个方式对待我,应该的。他骂,我洗耳恭听,一句话不回,他骂累了,他就休息了,就不骂了。骂完之后,回去几天,好好想想,想通了,他来跟你道歉:对不起,我那天对你顶撞。我们笑笑,好朋友了,为什么?结解开了。如果他骂我的时候,我不服气,我要跟他对骂,好了,这一吵没完没了,生生世世都没完没了。所以,内心里面的对立化解的时候,对方的对立很容易化解。以后是真正好朋友,真正的知心,真正会照顾、会合作,一点点嫌疑、猜忌都没有,是个可以信赖的人。
  这个事情智慧处理,没有智慧不行,尤其我们现在生在这个动乱的时代。动乱的时代,众生愚痴的多,觉悟的少;造恶的多,造善的少,所以是乱世。灾难频繁,众生生活得非常辛苦。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渐渐对这个事理明白了、通达了,自己得受用,证明佛的教诲是真实不虚,他真正能帮助我们离苦得乐。这个学问就是真实的,不是假的。你看看,世间什么样的学术能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科学技术是帮助我们,好像是离苦得乐,而实际上,你仔细想想,有问题。我得了这么一点小便宜,科学技术改善我们生活方式,可是你要想想看,你付出的代价多少?付出什么代价?破坏了我们伦理道德的思想,破坏了我们生存地球环境的平衡,造成我们许多错误的知见,带来了许许多多天灾人祸,我们要付出这样的代价。这个代价如果说不能够觉悟,不能回头,继续还下去,到最后,是世界上许许多多宗教经典里面讲的世界末日。到最后总结,是整个世界毁灭。几个人看清楚,几个人觉悟了?
  看清楚、觉悟的人,现在的科学这些技术用起来很方便,觉悟的人在这里头有选择。哪些东西生活可以用得上,方便一点,我采取少分。少分也有破坏力,但是破坏力不大,我还能承受;破坏力大的,有很大伤害的,我们自然懂得怎样处理。我们想想,第二次大战的时代,或者在二战之前,资讯不发达。在那个时候远距离通讯用电报,把文字变成数字,由数字变成符号,这样传给对方。对方传到之后,从前那个老的电报,大家晓得那种很长纸条里头符号,符号把它翻成数字,数字再把它翻成文字,很费事,好几道手续,这样传递讯息,很不方便。邮件,因为交通不方便,国外的邮件,中国到美国的邮件,快递得要两个月,普通信件大概是三个月;国内邻县,隔一个县,隔两个县,寄一封信大概也要两个星期才能收到。
  我们在抗战期间,交通工具是走路,是两条腿去走。我在那七、八年当中走了十个省,每天都要走路,至少五、六十里,多的要走上一百多里,走路是平常事。每年在一个地方居住,最长不会超过两个月,最短的,一天,第二天就走了,哪有现在这么方便!我们现在在澳洲,澳洲到中国一万多里,那个时候坐船,从中国到澳洲已经有轮船了,大概也要一个月。这个距离跟美国差不多,中国到美国要坐一个月的船,你说多不方便!现在飞机方便,一个月的旅程,几个小时就到了。资讯发达,无线电话,国际漫游,方便多了。可是怎样?想想从前不方便那个时候,我们的心是平静的。战乱的时候还是平静的,战争没有到我们面前,距离还有十几里路,我们这里就很平静。耳朵能够听到枪炮的声音,但是这个地方决定没有发生伤亡,还是过太平日子,现在人无法想像。没有电话,耳根清净,一天到晚戴上个耳机废话满天,身心都不清净,身心都不平等。
  这是科学技术带来的灾难,好像是无形的,你不知道它是灾难。现在我们有些人懂得了,手机用多了之后,将来你付出的代价,是半边脑袋起了故障。所以医生告诉我们,手机用的愈少愈好,不要用无线的东西,它的波剌激我们的脑神经,作用很大,我们会受到伤害,受电波的干扰。所以,医生建议我们尽量用老的电话,有线的,那个还是有伤害,伤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