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把这里面的道理,一句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讲消业障,最重的业障,世尊所讲的一切经、一切咒、一切忏仪都没有办法消除掉,极重的业障,最后还有一个能彻底消除,念佛!这话不容易说出。这就说出这一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但是没有人晓得,包括许许多多念佛人都不知道。
  这一句「阿弥陀佛」不得了。我们以后在这个经教渐渐契入,才真的恍然大悟,肯定隋唐大德们所说的,这一句名号,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的总纲领,一切法的精髓在这一句佛号上。实际上,它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法界一切众生所说一切佛法里面的精髓,看起来好像太平常。阿弥陀佛名号,在台湾那个地方,台湾学佛的风气比较盛,到处都贴上,随便在哪里,你都能看到「南无阿弥陀佛」。怎么样?不识货,没有认真的去学习。这一句名号是个总纲,总的前提,总的原则。你要通宗通教,你才真正认识这六个字,你才真正晓得这一句名号是无上的法宝。有缘众生抓到这个,一生成就。
  这两天,有三、四天了,我们有几个同学全心全力在查《大藏经》,把《大藏经》里面世尊所讲地狱这些事情统统抄出来,找出来、抄出来。现在看到经文里头讲的五逆十恶罪,你过去生中造的,你这一生所造的,只要忏悔,业障都能消除。真心忏悔,认错,我错了,后不再做了,确实那个恶报决定减轻,所以重罪轻报,轻罪就化解。忏悔的功德、力量不可思议!如果隐瞒自己造作的罪业,不肯忏悔,那他的罪就重了。由此可知,人只要一口气没断,到临终的时候觉悟了,彻底忏悔,都能往生。《净土圣贤录》、《往生传》有很多这个例子。所以人有没有福报,要看缘分,临终的时候真正有福报,头脑清楚,遇到善知识开导,跟他说他马上能接受,马上就能够依教奉行、就能够觉悟,造极重罪业,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你细心想一想,它有道理。
  你看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这两句话,这两句话不是凡人能说得出来的,「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天堂、地狱、六道、三途、十法界,有没有?没有,这我们在《华严经》上读到。自性空寂之中,没有这些东西。这都从哪来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变现出来的。这就是《华严经》后面所讲的「唯识所变」,识就是妄心,识是有为法。你们看《百法明门论》前面九十四条,九十四法都是有为法,九十四条分作四类,第一是心法,心法头一个就是阿赖耶,末那,意识,前五识,叫八识;第二个是心所法,五十一个心所法;第三个是色法,第四个是不相应行法,这都叫有为法,总共九十四。有为法是识变的,唯识所变。自性清净心当中所现的相,那是一真法界,没有这个东西。这个东西,真的,迷了之后就像作梦,梦中境界。
  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梦到下地狱了,醒来之后,地狱没有了,醒就是觉悟。忏悔的人就开始觉悟,不通忏悔的人,他还没觉悟。忏悔的人放心大胆把自己的过失说给别人听,叫发露忏悔,绝不隐瞒。迷惑的人,怕自己的罪过让别人知道,想尽方法来掩饰,那是迷得深、迷得重。也就是说他作恶梦他不会醒,醒不过来。如果到他知道做错了,不怕别人责备,这个人开始觉悟了,这个人回头了,一下醒过来之后,不但地狱没有、六道没有、十法界没有,他一觉的时候就到了一真法界。那当然最容易、最稳当的地方是极乐世界。所以过去造什么样的重业都不要怕,不要担心,不要害怕,要紧的是回头是岸。真正忏悔就是这个意思。
  早年章嘉大师教给我,因为我那个时候的生活非常艰苦,大师教我修福。修福怎么修?修布施。自己生活很苦,他说你一个月省个一块钱、两块钱总可以,这个行,能办得到。真心布施,一文、两文果报都不可思议,到以后我们读《了凡四训》的时候看到。《了凡四训》,你看这里面讲的有一段,有一个女孩子家境很贫穷,到一个寺庙拜佛,非常感动,身上只有两文钱,两文钱就供养,住持老和尚给她回向。诚心!以后她做了王妃,福报现前了,再到这个寺庙里来拜佛还愿,带了一千两黄金来供养。老和尚看看她,叫他的徒弟给她回向。她就很奇怪,她就请老和尚来请教,她说:你记不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家里很苦,我两文钱在这里布施,老和尚你亲自给我回向,今天我带这么多钱来供养,你怎么叫你徒弟代你来回向?老和尚就说:当时你那个两文钱,你的心真诚,今天你虽然带千两黄金,你的心不诚,你这个千两黄金供养的功德不如那两文钱,我让我的徒弟来给你回向,足够了。
  由此可知,培真实的福报不在供养多少,在你那个真诚心。所以修善造罪,头一个关键的问题,你的用心。你用的是什么心?你要用的是真诚心,我们常讲,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用的这个心,真的是一块钱的功德遍法界虚空界。你用的心跟这个完全相反,虚伪、染污、不平、高下,自己觉得很了不起,贡高我慢,没有把别人看在眼里,你用这种心,你布施亿万的财富,你得的福很小。这个才有道理,为什么?穷人能培福,要不然这个世间只有富人培福,富人福报愈来愈大,那穷人愈来愈穷,这不合理。所以穷人的心真诚培福,往往来生他有大福。现在这些富人都是贡高我慢,养尊处优,自以为是,他虽然到处也修福,来生他的福报平平的,这是天道。
  在此地经文上,『不作诸众生,业报因缘行』。这是教我们,我们不要做一切众生那种修福,众生迷而不觉,他修善,修极大的善,说实在的话不能超过欲界天。为什么?欲没有断。贪图世间的财色名食睡,我们常讲五欲六尘的享受,贪瞋痴没有断,所以他的业报最高欲界天。为什么?色界天五欲六尘的享受没有了,他放下了。欲界有六层,愈往上面去愈淡薄。佛在经上给我们讲,你说男女之欲,这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四王天、忉利天跟我们人间没有两样,但是愈往上面去真的是愈淡薄。到夜摩天,夜摩天有男女,只有拥抱,这个欲就是拥抱。再往上面去,兜率天,这是握手;化乐天,这是相视,就是彼此互相看,感觉得很欢喜;到他化自在天更淡薄了,他化自在天也有男女,只是见面点点头微笑而已。从这些地方,我们就能想到,我们的修行修到最好,你能够到欲界天哪一层?
  贪欲重的人堕到地狱,这我们在佛经上看到,《玉历宝钞》上没有这么详细。在地狱里面,情欲重的人也看到里面有美女,你去抱,这一抱是刀山、是剑树,你把刀山剑树看成美女,它变幻成美女,一抱刑罚就上身,脱离都脱不了。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梦幻泡影,幻化,不是真的,迷惑、造作业力变现的。六道里面,上面的三界,色界跟无色界,那是禅定的境界,你不是真正修禅定的。禅,禅定有定共戒,什么叫定共戒?人入在禅定里面决定不犯过失,一切戒你绝对都不会犯,所以叫定共戒,那个持戒是圆满的。人要到觉悟了,开悟了,禅宗常说,大家都很熟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境界里叫道共戒,比定共戒又高了,你得道了,就是你智慧现前,从定这开悟,智慧现前。智慧现前里面,一切恶业不但不造,念头都不起,这叫道共戒。人家不谈什么持戒不持戒,不谈,恶的念头都没有,真的是纯净纯善。这个地方所讲的都是法身菩萨的境界,法身菩萨境界是道共戒,所以说「不作诸众生,业报因缘行」,他当然不会堕落,不会堕落到十法界,更不会堕落到六道三途,他不会堕落,这就是不染。在哪里修?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修。
  怎样修不染?其实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讲。你执著就染污,你不执著就不染,你分别就染,分别染得轻,执著染得重。我们既然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还执著它干什么?你还分别它干什么?一切事随缘,随缘就是大开方便之门。方就是我们今天讲方式、方法,我跟人相处,我跟万物相处,相处的方式,相处的方法;便,便就是当前最适合的。什么样才叫当前最适合的?不引发众生的烦恼,那就是最合适的,令一切众生皆大欢喜。佛菩萨就是这么做!所以不管怎么样,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你做得对,好,你做得不对,也好。你诚心诚意请教,教你;你不是诚心诚意来请教,敷衍几句,方便之门。
  我在台中十年,我真学了一些东西,看李老师教学,他怎么样对学生;看李老师应酬,他怎样接待这些宾客;看李老师办事,我们在这里头长时间的观察,了解他老人家智慧。智慧落实,智慧就是方便,「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不是诚心诚意,没有这种诚意的人,老师为什么不教他?我那个时候就有这个念头,老师不慈悲。我没有问,老师看出我的疑惑,有一次特别叫我到旁边,告诉我,他说没有诚意的人他来问问题,可以不答,为什么?你答覆他,他也没有用,他听不进去,他听不懂,根本就不能够依教奉行,这样你跟他讲解,叫废话,我才明白。诚心诚意来求教的人,你要不教他,你不慈悲。我们才晓得他这个接引众生,真的是大慈大悲,是有原则的。
  当时我最不解的一个问题,就是李老师开经学班,教导我们怎样讲演、怎样讲经。他编了两份教材,一个是《实用讲演术》,一个是《内典讲座之研究》,那是教讲经的方法。这两样东西印成一个小册,真的是简单扼要,写得太好了。他老人家只印了三百本,装在一个小箱子里头,放在自己床下面,不流通。我说:这么好的东西,这个要不肯流通,是不是叫吝法?经学班的同学(二十多个同学)他都不给,只是在里面大概是六、七个人的样子,不到十个人,拿到他这一本书。当然我,他是给我了,像徐醒民、周家麟,有几个人拿到,不到十个人;不给,藏起来。在当时,这个经学班二十多个同学,选了个班长,选两个副班长,来做辅导,选了我做班长。我做班长,我总要把这些方法来传授传授,但是老师书不发不给,我就跟老师商量,我把老师这个东西编了一套大纲给老师看,我说:我照这个大纲讲行不行?书我也收起不给他们看。老师点头,行,可以,所以那个时候用油印。我把它编成表解、编成大纲来跟同学们讲。
  为什么不流通?老师以后告诉我,他说不是吝法,他说现在不能流通,流通之后会带来麻烦,那就是他的麻烦。为什么?他说你不懂得这一套规矩,你去听人家讲经,某人讲得不错,很好,好在哪里你不知道;这个人讲经讲得不好,哪些不好你也不知道,你没有个标准。这个东西你拿到手的时候,这就等於有个尺寸你去量人家,他讲的哪些好,一点一点把它真的能说出来,哪些地方讲不好,也一条一条把它讲出来,这一比对,不对。这样一来,很多人拿到这个,他自己不会讲经,他会去批评别人。这些法师大德们讲经,你要这样批评,你这个批评谁教你的?李炳南老居士的册子在我手上,人家就恨透李老师,不是替他找麻烦吗?所以这个东西是他活著在世的时候绝不流通,什么时候流通?他不在世的时候就可以流通,再找不到他的麻烦,他已经走了。
  有些东西当时可以流通,有些东西一定要往生之后才可以流通,有道理,不吝法。可是我们台中有很多同学都误会,「我们老师都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绝不流通」,对,有一些他是有这个顾忌,很有道理。所以他老人家往生,我把他这些东西大量印行流通,现在到处都找得到,我还讲解过。我的讲解,当时悟闻法师是我的学生,这个人年轻,很聪明,我教他做笔记,这个笔记做出来之后,就变成讲记了。这个讲记从头到尾我看过,我删改过,是这个小册子的注解,学讲经、学讲演不能不读这个书,不能不守这里面的规矩。同时我们讲演的时候也有录相带、有录音带,这是学讲经的人必须要学习的。这个就等於一般学校老师,老师为什么一定要师范大学毕业?师范大学里头有教学法,这个讲经是讲经法,有一套方法。
  方法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可是我在教学的时候,我特别强调,方法重要只占百分之十,还有更重要的占百分之九十,那是什么?你的心态。你用什么心?你是什么态度?这个心态占百分之九十。你是真心为佛法,为利益众生,决不为自己的名闻利养,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