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组团游三国-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又是这种病?”王队急了,“该怎么治?”
    军医表示,从症状看,蔡鹏病情应该不重,自己只是跟随张仲景防疫,才对此症有所了解,至于治疗,自己没有经验,还是要赶快找到张仲景才行。
    可是,张仲景和教授已到周边居民聚集区了,王队他们根本无从寻找。
    “赶紧通知刘皇叔和孔明吧。”王队和五木商量。
    立刻有人跑去官衙。
    王队和五木小心地将蔡鹏搭到榻上,军医开了散热驱毒的方子,声明此方虽非对症良方,但也有缓解作用。
    王队立刻让五木去抓药熬煮。
    正忙活着,刘备和诸葛亮匆匆赶来。
    刘备一进屋,就冲到蔡鹏的病榻前,握住蔡鹏的手,泪流不止,嘴里不停地呼喊着蔡鹏的名字。
    蔡鹏微睁双目,虚弱地喊声“主公……”
    王队向诸葛亮说明蔡鹏的症状,诸葛亮立即吩咐人,骑快马连夜出城去寻张仲景。
    一旁,五木熬好了汤药,刘备接过来,亲手喂蔡鹏服下汤药。
    吃过药的蔡鹏昏昏睡去,军医说蔡鹏暂无大碍,众人才将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这时,刘备才注意管宁邴原二人。
    五木赶紧给众人做了介绍。
    刘备诸葛亮和管邴二人见过礼,刘备叮嘱军医务必要昼夜护理蔡鹏,然后请管邴二人去别的房间说话。
    管邴二人虽无辅佐刘备之意,但在五木这里撞见了,对刘备自然也是客客气气。
    刘备诸葛亮和管邴二人说着话,无非是些仰慕已久之类的客套,刘备也并未出言邀请管邴二人,屋里气氛倒也客气和谐。
    夜深了,众人劝刘皇叔回去歇息,刘备执意不肯,说务必要等到张仲景回来,确认蔡鹏没事,才会离开。
    众人反复劝说,刘备坚决不走,到最后,刘备已有些急了,众人只好作罢。
    大家就在五木的房间里聊着,时不常去蔡鹏房间探看下。
    到后半夜,军医说蔡鹏已经睡得实了,大家才稍稍放心,刘备不走,众人当然更不能走,就在五木的房里席地而眠。
    ……
    王队醒来时,天已经亮了。
    刘备及众人也纷纷醒来,大家立刻来到蔡鹏的房间。
    军医一宿未敢合眼,仔细照料着蔡鹏。
    蔡鹏的情况还算平稳,但也没有好转的迹象。
    天大亮了,城门开了。
    屋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在城里如此急促催马,若非军政要务,是绝不允许的。
    众人大喜,一定是张仲景赶回来了。
    马蹄声在院外止住,众人迎了出来。
    来者却并非张仲景,而是简雍引着一个朝廷内廷官打扮的人。
    来人满头是汗,身上也早已被汗水浸透,想必是一路狂奔而来。
    “汉左将军领豫州牧刘玄德接旨!”内廷官道。
    传旨官如此匆忙,说明朝中必有大事,众人无不疑惑,随着刘备跪倒接旨。
    内廷官掏出圣旨,大声宣读着。圣旨里历数辽东公孙度种种恶行,僭越不臣,私交外邦,残杀无辜百姓、散播邪毒异术等。圣旨领天下诸侯起兵勤王,声讨公孙度。
    王队听了圣旨内容,不禁惊愕,河北之事,竟然已到了这种地步,看来辽东公孙度,或者应该说是公孙霸这是真的要动手了啊。
    刘备诸葛亮等人却好像并不惊讶,王队自然不知道,刘备已经接到过朝廷公文,此番无非是将公文以圣旨形式再发一遍而已。
    刘备例行公事般接旨,起身后热情地和内廷官拉手说话。刘备被吕布抢了徐州后,曽在朝中呆了几年,想必和这个传旨内廷官熟悉。
    内廷官传罢圣旨,这才以下官身份拜见刘皇叔。
    刘备拉着内廷官,走进房内,要详细了解下朝廷的情况。王队等人知趣地回避,自然无从知晓两人说了些什么。
    过了一会,刘备拉着内廷官从屋里走出,两人亲热地说着话,刘备让简雍带内廷官下去好好休息,热情款待。
    内廷官走了,刘备看着诸葛亮,轻声说了句:“并无更多消息,只是此番确是陛下忧虑河北情况。”
    诸葛亮道:“既然是陛下的意思,我们还应慎重对待啊。”
    刘备点点头。
    外面又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张仲景和教授匆匆赶回来了。
    没有多余闲话,张仲景跳下马就直冲进蔡鹏的房间。
    众人想跟进去,却被刘备拦住。
    众人焦急地守在门外。
    过了好一阵,张仲景走了出来,擦拭一把额头的汗水,张仲景递过药方,吩咐人立刻抓药熬煮,才对众人道:“蔡将军无碍,诸君放心。”
    医圣下了断言,众人稍稍安心。
    张仲景进一步解释着蔡鹏的病情,张仲景问过蔡鹏,推断出蔡鹏染病的经过。当日,那几个在襄江渡口被癫狂人抓咬致死的士兵,虽然身份普通,却是蔡鹏一手带出来的兄弟。
    按说,普通士兵的葬礼,蔡鹏这种高级将领不会参加,但蔡鹏念及多年的情义,还是出席了,并亲自为故去的兄弟扶灵。因没注意防护,才导致恶毒侵染。
    而随后,蔡鹏又立刻带兵赴汝南剿匪,来回路途遥远,蔡鹏极度疲惫,才使得病毒乘虚而入,侵染肌体。
    好在张仲景及时赶回,开出对症方剂,张仲景表示,蔡鹏染毒不深,身体健壮,服药后稍稍休息便可痊愈。
    张仲景打了保票,刘备终于放心了。
    刘备和管宁邴原客套几句,说朝廷有旨意,自己要回去开会商议。
    刘备诸葛亮要走,也打算把蔡鹏送回去养病。
    王队出面阻住,王队说,既然蔡鹏无大碍,还是不要折腾了,在这里养病,王队五木等人也方便照料。
    刘备也不多客气,感谢了王队教授和五木,又仔细叮嘱蔡鹏的几个亲随,务必照顾好蔡鹏,这才再次和管邴、张仲景及王队等人拜别,匆匆回官衙了。
    蔡鹏没事了,刘备诸葛亮也走了,众人心里放轻松了。
    五木又给管邴、张仲景教授等做了介绍。
    管邴二人和张仲景都是名扬天下之人,互相之间自然要客套一番。
    昨天酒席上,蔡鹏突然发病,众人折腾了一宿,张仲景和教授又是连夜赶回新野,现在蔡鹏没事了,大家都是肚子直叫。
    五木赶紧张罗饭菜,酒就免了,饭总是要吃的。


第0332章 教授 九黎毒警
    教授和管邴二人十分谈得来。
    这也难怪,这些天来,管邴二人一直和王队、五木接触,管邴二人佩服王队五木的见识,也对他们的思维方式感兴趣(怎么能不感兴趣呢?那可是差着两千年呢),但管邴二人和王队五木说话聊天,便感到极其不适应,不仅常常无法听懂两人的话,就是自己说话,也要尽量选择最大众的白话,以免王队和五木听不懂。长此以往,管宁和邴原真怕自己的知识“退化”。
    但教授不同,教授原本学识就较两位队友高,在荆州那段时间,又潜心做学问,因此,教授和管邴二人交流起来更加方便,管邴二人不必费力地向教授解释,教授给管邴二人的印象是:思想意识超前的文人,也就是说,管邴二人觉得教授和他们接近同一类人。
    最让管邴二人受用的是,教授到新野后,又继续开始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有很多问题向管宁邴原这样的学问大家请教,这无疑让管邴二人更有成就感。
    吃过饭,时间尚早,几个人坐下闲聊。
    蔡鹏的病情虽然已经无碍了,但也是让大家着实担惊受怕一场,话题自然而然便围绕着蔡鹏的病症展开。
    众人询问张仲景,到底是什么样的邪毒,竟然如此邪恶霸道。
    张仲景谈了口气,缓缓道:“此毒张某亦是接触未久,一年多前,元化先生来找在下,张某才初次见识此毒。”
    教授问道:“才发现一年多,此毒就蔓延得如此之快?”
    张仲景道:“非也,据元化先生说,早在六七年前,他就曾在寿春遇到一例,后来分析,便是此毒前身。只是由于害怕恶疾传播,寿春官府草草将亡者尸体焚化,我等无法详查。”
    “六七年前?”教授算计着,那时应该是公元195年前后啊,当时应该正是几位队友齐聚曲阿之时,“哦,仲景先生,我记起了,那时我等正在曲阿、秣陵,元化先生从寿春回来,的确提及此事。”(参见0204章《全民健身》)
    教授一提醒,王队和五木也都想起来了,还记起华佗教授给大家的五禽戏。
    “正是。”张仲景继续道,“只是那次病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再未见类似疾者,我们以为之前寿春疾者不过是偶然病症,便逐渐淡忘此事。直到……”
    “直到曲阿病人的出现?”教授是足够深沉的人,正常情况不会打断别人的话,但教授知道孙策的病情关系很大,管邴二人虽是学问大家,但毕竟是外人,教授不希望将孙策之事传扬出去,因此才替张仲景说了出来。
    张仲景原本也对教授的插话感到意外,但当他抬头看见教授用眼睛示意自己,也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便有意隐去孙策的名字。
    张仲景告诉众人,曲阿再现此毒,引起了华佗的注意。华佗找到张仲景,两人是当时医学泰山北斗,综合两人的智慧,对此毒有了基本的认识,也初步判定了此毒的来历。只是,由于没有足够多的病例供研究参考,两人始终无法完全确定,更无法研制对症治疗药物。
    教授问道:“两位大师为何不上报官府,请官府帮忙收集病例,以便研究呢?”
    张仲景摇摇头,叹了口气。
    王队道:“两位大师担心官府不会在意此事吗?”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各自为政,王队才有此一问。
    张仲景又叹了口气,道:“此只其一也,元化先生和我还担心,此事上报官府,难免走漏风声,若是引起天下恐慌,岂不是乱上加乱吗?”
    众人纷纷点头。
    教授又问道:“按大师所说,此种恶毒如此凶险,到底如何形成的呢?”教授的话,也是众人心同的疑问。
    张仲景扫视众人,问道:“诸君知《九黎毒警》否?”
    王队五木自然没有听说过,教授也摇了摇头。
    邴原脸色一变,缓缓点点头。管宁道:“可是传说中,上古九黎部落流传的记载奇邪恶毒之书?”
    “两位果然博学。”张仲景赞道。
    管宁连连摆手:“管某只是听闻过,未曾见过。”
    张仲景道:“此书失传久矣,幼安先生根矩先生听闻过,已是难得。”
    教授自觉博学,但从未听说过《九黎毒警》,见管宁和邴原都知道这本书,教授不得不佩服二人,对两人的敬重又多了一分。
    “这书名怪怪的啊,到底是本什么书?”一直没开口的五木问道。
    张仲景道:“《九黎毒警》乃上古九黎苗部落药典之一。”
    “苗部落?九黎就是苗部落?”五木不知九黎和苗的关系。
    教授给五木解释道:“九黎是对上古南方各族的统称,传说是苗族先民,其首领就是大名鼎鼎的蚩尤。”
    “哦,苗族啊,那我知道了,苗族擅于用毒,既然叫‘毒经’,听名字,赶脚很厉害的样子啊。”五木卖弄起来。
    张仲景笑道:“是警示之‘警’,‘毒警’而非‘毒经’。不错,苗人的确擅长用毒,但世人对其多有误解,所谓是药三分毒,苗人所擅长的,其实是用药。”
    “哦……”五木恍然大悟,自嘲地笑笑自己的不懂装懂。
    张仲景解释道,苗人先民擅长用药,在研究药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剧毒之物,为了提醒后人,以免误用这些剧毒之物,才传承下《九黎毒警》。
    据传说,这本书中不仅列举了剧毒之物,还将研制药物过程中,各种药物搭配使用产生的毒药加以记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九黎毒警》还真可算是《九黎毒经》。
    五木问道:“老师方才说此书早已失传,那您是如何知道的呢?”
    教授替张仲景解释道:“大师乃当世名医,自然遍览医书,没读过总会听说过的。”
    张仲景点点头道:“不错,《九黎毒警》虽失传已久,但于传世医书中,亦有残缺记载。”
    教授问道:“大师的意思是,现在出现的奇邪恶毒便是源自《九黎毒警》?”
    张仲景面色变得凝重起来,缓缓点点头,道:“依元化先生和张某之见,此奇邪恶毒之根,确是缘于此所载,绝无如此怪邪霸道。最近几月,天下恶毒频繁,我二人竭尽全力,判定了其中部分毒物来历,对其毒性亦有所掌握,现在所用药物,也颇有疗效,只是,此毒乃多种毒物混合而成,其中尚有吾二人未解之药物,故而还难以制出克制药物。”
    管宁邴原听张仲景说得凶险,不免紧张,希望张仲景能尽早研制出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