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祀七日,遣官以牲币分祭天齐渊等八神,又祀云云、亭亭、肃然、徂来、会
稽五山,及於泰山下择地望祭前代封禅帝王。前祀一日,以太牢祠泰山,少牢祠
社首。”并从之。
    九月朔,诏审刑院、开封府勿奏大辟案。十月,禁天下屠宰。上自告庙,即
屏荤茹。群臣三上表,以道涂寒Ё,请复常膳,不许。又令自进发至行礼前,并
禁乐。有司请:“登封日,圜台立黄麾仗,至山下坛设火,将行礼,燃炬相属。
又出漆牌,遣执仗者传付山下,牌至,公卿就位,皇帝就望燎位,山下传呼‘万
岁’,下即举燎。皇帝还大次,解严,又传呼而下,祀官始退。又社首瘗坎,亦
设火三为准。”从之。上遣司天以漏壶先设山之上下。及以日晷覆校,复於坛
侧击板相应。自太平顶、天门、黄岘、岱岳观,各以长竿揭笼灯下照,参候不愆
其节。辛卯,车驾发京师,至郓州,令从官、卫士蔬食。丁未,次奉高宫。戊申,
清斋於穆清殿,诸司升山人官给衣,令祀日沐浴服之。庚戌,上服通天冠、绛纱
袍,乘金辂,备法驾,至山门幄次,改服靴袍,乘步辇登山,卤簿、仪卫列於山
下,黄麾仗卫士、亲从卒,自山盘道至太平顶,两步一人,彩绣相间。树当道
者,令勿伐掘,止以缯帛萦之。路经峻隘,上必降辇徒步。有司议益扶卫,皆却
之。导从皆或至疲顿,而上辞气益庄。至回马岭,以天门斗绝,给从官横版,选
亲从卒推引而上(版之制,长二尺许,两端施采帛,上别施於背,下则施於臆)。
卫士皆给钉鞋。上至御幄,召近臣观玉女泉及古碑。前一夕,山上大风裂幕,
迟明未已;及上之至,天气温和,纤罗不动。祀官、点馔习仪於圜台,祥光瑞€,
交相辉映。是夕,山下罢警场。辛亥,设昊天上帝位於圜台,奉天书於座左,太
祖、太宗并配西北侧,申祖宗恭事之意。上服衮冕,升台奠献,侍从、导卫悉减
去,翟止於门,笼烛前导亦彻之。中书侍郎读玉牒又曰:“有宋嗣天子臣讳,
敢昭告於昊天上帝:运启大同,惟宋受命。太祖开阶,功成治定。太宗膺图,重
熙累盛。粤惟冲人,丕承列圣。一纪於兹,四奥来暨。元贶殊尤,元符章示。
时和年丰,群生咸遂。佥议大封,聿申昭事。躬陟乔岳,对越上元。祈福逮下,
侑神奉先。天禄无疆,灵休允迪。万乘其昌,永保纯锡。”令群官飨诸神於山下
封祀坛。上还次,司天监跪奏庆€绕坛,月有黄辉气,宰臣率从官称贺。即日还
仗奉高宫。壬子,禅祭社首山,如封祀之礼。上至山下,服靴袍,步出大次。侍
臣言:“山路峻滑,请乘步辇。”上曰:“接神在迩,敢不徒行。”五使等复固
请,终不许。前夕阴晦,风势劲猛,不能燃烛;及行事,风顿止,天宇澄霁,烛
焰凝然。封石感讫,紫气蒙坛。法驾还奉高宫,日重轮,五色€见,鼓吹振作,
观者塞路,忄呼动天地。国朝以来,四方所献珍禽奇兽,悉纵於山下。癸丑,
御朝觐坛,大赦天下,改乾封县曰奉符。配座金匮,回日奉置大庙本室,上作
《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初,王钦若言:“唐高宗、元宗二碑之东,石
壁南向平峭,欲即崖成碑,以勒圣制。”上曰:“朕之功德,故无所纪,若须撰
述,不过谢上天敷佑、叙祖宗盛美尔。”又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
《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改太平顶曰天平顶。先是,泰山多阴翳
雷雨,及工徒升山,景气晴爽。上之巡祭也,往还四十七日,未尝遇雨雪,严冬
之候,景气怡和、祥应纷委,咸以为诚感昭格、天意助顺之致也。
    徽宗政和四年,兖、郓、濮,开德兴仁颍昌府,郑州,广济永兴军等上言,
父老欲诣阙请皇帝登封,诏却之。
    时蔡京当国,将讲封禅,以文太平,预具金绳、玉检及凡仪物甚备,造舟四
千艘,虽雨具亦以十万计,他皆称是。然不果行。

    ●卷八十五·郊社考十八
    ○高
    仲春,元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天子亲往(元鸟,燕也。燕以施
生时来巢人堂宇而孕乳,嫁娶之象也,氏之官以为候。高辛氏之世,元鸟遗卵,
简吞之而生契。後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变“媒”言“”,神之也。
音梅。,夙中反。契,息列反。疏曰:“按:蔡邕以为神是高辛已前旧有。
高者尊也,谓尊高之,不由高辛氏而始有高。又《生民》及《元鸟》,《毛
诗传》云:‘姜原从帝而祠於郊’。又云:‘简狄从帝而祈於郊。’则是
姜原、简狄之前,先有神矣。而此注立高辛氏为神,是高辛氏已前未有
神,参差不同也。“),后妃帅九嫔御(御谓从往侍祠。《周礼》,天子有夫人,
有嫔,有世妇,有女御。独云“帅九嫔”,举中云也)。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
,授以弓矢于高之前(,大木反。天子所御谓今有娠者,於祠,大祝酌酒,
饮於高之庭,以神惠显之也。带於弓,授以弓矢,求男之祥也。《王居明堂
礼》曰:“带以弓,礼之下,其子必得天材。”疏曰:“祭高既毕,祝官
乃礼接天子所御幸有娠之人,谓酌酒以饮之。饮酒既毕,乃属带此所御之人以弓
,又授之以弓矢於高之前,而北面也。礼此所御之人於神之前,在坛上,
御者在下,故云下。以祭神必福降,故云其子必得天材。”《月令》  朱子
《生民诗集传》曰:“古者立郊,盖祭天於郊,而以先媒配也。变‘媒’言
‘’者,神之也。其礼以元鸟至之日用太牢祀之。姜原出祀郊,见大人迹
而履其拇,遂歆歆然如有人道而震动有娠,乃周人所由以生之始也。”陈氏曰:
“高事当以《毛诗传》及《朱子集传》为正。”)。
    汉武帝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始立为高之祠於城南,祭以特牲(晋博
士У云:“汉武帝晚得太子,始为立高之祠。高者,人之先也,故立石以
为主,而祀之以太牢也。”)。
    後汉因之,祀於仲春之月。
    魏坛有石(青龙中造。许慎云:“山阳人以石为主。”)。
    晋以仲春之月,高祠於城南,祀以特牲。惠帝元康六年,高坛上石中破。
博士议:“《礼》无高置石之文,未知设造所由。既已毁破,可无改造。”束
议以为石在坛上,盖主道也。《礼》,祭器币则埋而置新,今宜埋而更造,不
宜遂废。後得高堂隆故事,诏更镌石令如旧,制高坛上,埋破石入地一丈(按:
江东太庙北门内道西有石,处如竹叶,小屋覆之。宋文帝元嘉中,修庙所得石。
陆澄以为晋孝武时郊石,然则江左亦有此礼矣。或曰:“百姓祀其傍,或谓之
落星也。”)。
    北齐制高坛於南郊旁,广轮二十六尺,高九尺,四陛,三。每岁元鸟至
之日,皇帝亲帅六宫,祀青帝於坛,以太配,而祀高之神以祈子。其仪:青
帝北方南向,配帝东方西向,神坛下东陛之南,西向。礼用青束帛,牲共以
一太牢。皇帝衮冕乘玉辂,皇后衤韦衣乘重翟。皇帝初献,降自东陛;皇后亚献,
降自西陛,并诣便座;夫人终献。上嫔献於神讫,帝及后并诣攒位,乃送神。
皇帝皇后及群嫔皆拜,乃撤就燎,礼毕而还。
    隋亦以元鸟至日,祀高於南郊坛,牲用一太牢。
    唐亦以仲春元鸟至之日,以太牢祀於高,天子亲往
    宋仁宗景四年,御史张奎请亲祀高。下礼院定:筑坛南郊,春分之日祀
青帝,本《诗》“克以祓”之义,配以伏羲、帝喾,以神从祀,报古为之
先。以石为主,依东汉、晋、隋之旧,牲用太牢,乐以升歌,仪视先蚕,有司摄
事,以乘舆所御弓矢、弓致神前,祀已,与胙酒进内,以礼所御,使斋戒受
之。每岁孟春,有司申请,以俟上旨,命曰“特祀”。即用其年春分,遣官致祭。
坛高九尺,周广二丈六尺,四出陛,陛广五尺,设三,别三十五步。青石主
长三尺八寸,用木生成之数,形准庙社主,植坛上稍北,露首三寸。圭、币青色,
牲用牛、羊、豕各一,如卢植说。乐章、祀仪准青帝,樽器、神座如句芒,唯有
司摄事、受福不饮为异。祀前一日,内侍请皇后宿斋别寝,宫嫔从。斋庭量地设
香案、褥位各二,重行南向,以望坛。又设褥位香案北,重行。皇后服衤韦衣,
褥位以绯;宫嫔服宫中朝贺之服,褥位以紫。祀日,有司以福酒、胙肉、弓矢、
弓授内臣、奉至斋所。置弓矢,弓於箱,在香案东;福酒於坫,胙肉於俎,
在香案西。内臣引宫嫔诣褥位,东上,南向立;又诣皇后幄次,跪,请皇后行礼,
导至褥位,南向立。请再拜,在位者皆再拜。导皇后诣香案褥位上香三,带弓,
受弓矢,转授内臣,诣於箱,又请再拜。内臣进胙,皇后受讫,转授内臣。次进
福酒,内侍曰“请饮福”,饮讫,内臣又奏请再拜,乃解弓,内臣跪受置於箱,
导皇后归东向褥位。又引宫嫔最高一人诣香案上香二,带弓,受弓矢,转授左
右置於箱,请再拜,左右授福酒,请饮福,再拜,解弓,还位。又引以次宫嫔,
悉如上仪。俟俱复位,内侍奉请皇后诣南向褥位,皆再拜。内侍跪奏“礼毕”,
导皇后归幄次,宫嫔并退。是岁,宫中又置赤帝像,以祈皇嗣。
    宋神宗元丰四年,天章阁待制罗拯言:“高坛在南郊,制不甚广,上设神
位三,皆密列祭器,执事之人殆不容足,祀官奠献,或侧身拜於褥位。乞令修展,
以叶礼制。”诏太常、礼院详定以闻。礼官言:“高坛高八尺,广二十六尺,
上以青帝为主,伏羲、高辛配侑,高设位坛下。坛上神位三,陈设祭器、乐架,
实为狭隘,酌奠拜跪及执事进退,不可观礼。按《祀仪》:青帝坛广四丈,高八
尺。今祠高,既以青帝为主,其坛之高广,请如青帝之制。”从之。
    尚书礼部言:“先农正座帝神农氏,祝文云‘以后稷配神作主’,配座后稷
云‘作主侑神’。谨按《春秋公羊传》曰:‘郊则曷为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
王者则曷为必以其祖配?自内出者,无匹不行;自外至者,无主不止。’何休曰:
‘天道ウ昧,故推人道以接之。’然则古者作主配神之意,本施於祖宗,其间有
虽非祖宗而祝辞可以言作主配神者,如五人帝之於五帝,是推人道以接天神;勾
龙之於社,后稷之於稷,是推人道以接土之,其祝辞俱云‘作主’可也。若
并为外祭,而正、配座又皆人鬼,则以正座为主,其配座但合食从祭而已。伏请
於神农祝文云‘以后稷配’,於后稷云‘配食於神’。高以伏羲、高辛并,祝
文并云‘作主配神’,神无二主,伏羲既为主,其高辛祝文改云‘配食於神’。”
从之。
    徽宗政和二年,诏:“春分祀高、青帝,以帝伏羲氏、高辛氏配,简狄、
姜原从祀。”
    高宗绍兴元年,太常少卿赵子画言:“祀典,每岁春分日祀高,青帝正位,
配以伏羲、高辛,从以简狄、姜原。弓矢、弓,内出备器。礼毕,收彻三从
祀神位前礼料,入禁中行礼。自车驾巡幸,虽多故之际,礼文难备,至於祓无子,
祝多男,所以系四方万里之心者,盖不可阙。乞自来岁之春,复行高之祀。”
从之。
    十六年,监察御史王言:“祀之坛,卑陋弗称,有司致斋於社亭之上,
行事於民居之後;遇雨望祭,徙置江馆,去坛既远,事涉渎慢,未足以彰洁祀,
为帝王求嗣之礼。乞申命攸司考昔制度,一新坛宇,仍命大臣取《生民》姜原
从於帝而见於天之义,《月令》以太牢祠於高,天子亲往之文,详加定议,乞
法驾临祠,必获圣嗣诜诜之福。”诏礼部看详。
    先时,礼部、太常寺检会《国朝礼例》,高坛在国之东南,依仪合差三献
官、监察御史等,各前十日受誓戒,及排设登歌之乐,内行事官就南郊斋宫宿斋。
牲用牛羊豕,每位笾豆各一十二。昨缘车驾驻跸临安府,权於钱湖门外惠昭院斋
宫设位行礼,牲用羊豕,每位笾豆各六,差献官一员行礼,不受誓戒,亦不设登
歌之乐。今来刘嵘所请欲令临安府於行宫东南城外踏逐,随宜修建,及踏逐近便
寺观,权充行事官斋舍。所有设登歌乐,差行事官受誓戒,并合用牲牢、礼料、
笾豆之数,并依见今大祀礼例,差官排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