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直解+憨山大-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奢摩他。。。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此标行本,乃悟後称性修,非迷中修也。谓菩萨修行,先要了悟本有净圆真心,依此不生不灭真心,安立观行,净治历劫无明习气,以此为修,唯约称性为修耳。

《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此示空观行相也,发觉初心,以静为首。以未悟时,一向妄想动乱,今既悟此心,即以所悟觉心,发起观照,返观不动之心体,故云取静为行。由此妄想消歇,则见阿赖耶中习气生灭之相,故云由澄诸念,觉识烦动,久久观察,则自心光明,忽然发现,故云静慧发生,心光一发,则顿见身心幻妄,本来不有,故如客尘。如此则内脱身心,故云永灭。此最初功夫,一念顿证无生也。

《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於中显现,如镜中像,》

此示入观之效也。以圆觉妙心,向以幻妄身心无明遮障,今身心既脱,则无明重担歇灭,故云内发寂静轻安。到此十方廓然,则本有法身挺露,故云诸如来心显现,如镜中像。所谓诸佛法身入我性,我心还共如来合,乃妙契法身,此正楞严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乃至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当圆教顿破无明之相也。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结名也。奢摩他此翻云止,寂静义。在因名止,在果名定,义当空观。次三摩钵提。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以所悟净圆觉心,而为行本。

《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

此示假观行相也,心性识也。谓依所悟净圆觉心,发起智照,照彼识与根尘,本来不有,皆因无明之所变现,虽有而性常自空,故云皆因幻化,然幻化指枝末无明也。既了自己识及根尘,悉如幻化,则例观一切众生,一一如幻,故云即起诸幻,以除幻者。诸幻谓幻智,此幻者推根本无明。谓依如幻始觉之智,顿破根本无明。变化等者,谓除灭无明,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用,故云变化诸幻,而开幻众,广作度生佛事,现十界身,普应一切,此出真涉假之行相也。由起幻等者,谓以证真如,从真如起利生事业,而以同体大悲,广化众生,不取众生之相,故云大悲轻安。

《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灭,》

此示观行增进之相也。以证性未圆,无明未净,渐渐深入,故云渐次。以对待未忘,先遣所观之境,犹存能观之智,故云彼观幻者,非同幻故。观幻者,观即能观之智,幻者即所观之境。真智独存,故不同彼幻。然所观既忘,能观亦泯,若存能观,犹未离幻,故云非同幻观,皆是幻故。能所双忘,境智俱绝,唯一真心,故云幻相永离。

《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

此喻增进之相也。谓菩萨观行,境智双忘,一真独立,则法身真地,智种灵苗,渐渐增长,土喻法身真地,本觉真如如种子,观智增明如苗长。

《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此结观名也。梵语三摩钵提,此云等至,等持之中,能至圣位故。下禅那。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此标行本。

《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鍠,声出於外,烦恼涅盘,不相留碍,》

此正示中观行相也。谓依所悟净圆觉心,建立观行,直观中道一心,外忘其境,故云不取幻化;内忘其智,不取静相,境智俱忘,身心寂灭,皆无障碍,故云了知。知觉明乃根本无明也,谓对待既忘,能所不立,则无明净尽,故云无知觉明。境智俱空,故云不依诸碍。以离境故,超碍离智,故超无碍。毕竟寂灭,故云永得超过。鍠乃钟鼓之声,言虽有体质,而不障声之远达,正取器微声大,以明即碍处,能达无碍。意谓向心境未忘,则身心世界为碍,今既了悟法身即此幻妄,身心世界,不碍法身,故云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鍠,声出於外,以喻法身出碍也。烦恼约生死法,谓身心世界也。涅盘约理智唯一真心,故生死涅盘不相留碍也。

《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此示观行成益之相也。以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三德圆证,涅盘常乐,故云寂灭轻安,心心随顺,妙觉寂灭,故云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则二障永断,二死永忘,所谓究竟一心之极证也。

《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此结名也。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此总结方便之渐次也。谓此三法门,皆是随顺亲近圆觉之方便。即如来之因地,诸菩萨之万行,或渐次,或遍圆,皆依如是三种事业,或单复圆修,若一念圆证,即成圆觉。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此结行显胜也。遍圆修习日劫相倍,故教多多二乘,不若暂闻此法,以是成佛正因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

总颂标立三种观行。

《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地,

如苗渐增长;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鍠。》

此颂三种行相。

《三种妙法门,

皆是觉随顺,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盘。》





《於是辨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初进问威仪。

《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稀有,》

庆赞。

《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於圆觉门,有几修习?》

此正陈问意也。谓前佛说三观,未审菩萨所修,为一人具三,为三人各一,为同时,为次第。故请开示,以便修习也。

《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此问所为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三展虔诚。

《尔时,世尊告辨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於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诫听许说

《时,辨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伫听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於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此总答问意也。圆觉净性,众生本具,不假修习,但今在迷中,以幻修幻,唯以幻力,故有二十五种之不同。盖三观一心,元无别异,第各随人意,要偏重所习,辗转而有二十五轮,非定有二十五种也,然二十五种,不出三观,单复圆修,而分差别。初单修三观。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盘,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此单修空观也。然三谛本唯一境,故三观本乎一心,圆融该摄,举一即具三,言三体即一,所谓正偏兼带,故虽单修一观,必兼余二。虽不明说,义即全具。今言唯取极静,是以观空为主。有静力故,永断烦恼,则义该於假,以烦恼幻化,以静力断之,若究竟成就,圆证一心,则摄中也。故不起於座,便入涅盘。此单以圆修空观而入也。能做如是观,义方满足。标名应有悟净圆觉四字。译人略耳。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於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此单修假观也。佛力者,谓自性本具真如。佛性内熏之力,故发起种种变化作用,备修妙行,此依幻行,於陀罗尼不失寂念,则全体起用,兼摄一心。中道寂灭之体,而起空慧,照破无明,是以假摄中空也。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此单修禅那中观也。唯灭诸幻,独断烦恼,乃摄假入中,烦恼断尽,便登实相,乃摄空入中。正遮照同时,以显中也。以唯灭断尽则双遮,独断便证双照。此上单修三观也。下复修二十一轮,每观领七,故二十一,初空观领七,先复二观二。初先空後假。。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钵提。》

次先空後中。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禅那。》

即体之智,故云静慧。还照寂体,故云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因亡果丧,圆证一心。故为中道。

次复三观一,,初先空次假後中。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现,度诸众生,後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次修三摩钵提,後修禅那。》

次先空次中後假。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後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後修三摩钵提。》

次齐修三观,有三。初先静,齐寂幻。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次先齐静幻,後寂。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後修禅那。》

後齐静寂,後幻。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後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後修三摩钵提。》

上静观七轮已竟,下幻观七轮。初先幻後静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後修奢摩他。》

次先幻後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吉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後修禅那。》

上复二,後复三。初先幻,次静,後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禅那。》

次先幻,次寂,後静。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後修奢摩他。》

初先幻,齐静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次齐幻静,後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作用,资於至静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後修禅那。》

後齐幻寂,後静。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於寂灭,後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後修奢摩他。》

三寂观领七。复二有二。先寂後静。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於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後修奢摩他。》

次先寂後幻。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後修三摩钵提。》

次复三有二。初先寂,次静,後幻。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於静虑,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钵提。》

次先寂,次幻,後静。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於作用,清净境界,归於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後修奢摩他。》

後齐三有三。初先寂,齐静幻。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於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次齐寂静,後幻。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於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後修三摩钵提。》

後齐寂幻,後静。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於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後修奢摩他。》

後圆修三观。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於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此圆修三观。乃三观一心,一念具足。即初云圆照清净觉相,圆觉圆合,即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