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鬼不语-第5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头儿心里一惊,莫非是自己用力过猛,把这东西弄死了?这可不成,这玩意儿要是一死,用不了半个钟头就得化成一滩血水,到时候那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老头儿心里发急,也没多想,张开两手一看,一道红光冲天而起,在空中转了几转,一头扎到草丛里,再也寻觅不见,再看手里,那东西已经没了,不过倒不是啥也没有,一个巴掌大小的红布兜兜躺在手心里,鲜红可爱,令人爱不释手。

老头儿一声叹息,自己学了好些年本事,到底还是油梭子发白——短炼,那血棒槌倒也机灵,还知道装死麻痹自己,也是情急之下考虑不周,才叫他逃之夭夭。不过这回也不是一所所获,那红布兜兜大概是棒槌逃得太急,不惜金蝉脱壳,用它做了替身,你可别小看这一个红布兜兜,这玩意儿有个学名,叫做参衣,也是无价之宝,据说人参活过五百年,才能化成人形,再过五百年,就会生出一个红布兜兜,也就是这参衣,再过五百年,生出一身整齐的衣服,那就算是得道了,这玩意儿可是棒槌一身的精华,也算是妙用无穷。

老头儿在附近搜索了半天,仍是一无所获,那棒槌几次受惊,断然不会在此地停留了。老头儿无可奈何,只得背了尸体,一路辨别方向下山,到了家里一看,屋里那口破锅里鲜红一片,原来那棒槌为了逃走,不惜弄断了一段茎须,那玩意儿不住的冒出血一样的东西,晚来几步,这屋里也就呆不了人了,这两件东西可都是宝贝,老头儿卷吧卷吧归拢到一处,等到天亮,随便找了一个药铺,好歹也买了有五千两银子。

银子多少老头儿也不在乎了,他回去就带了尸体,到邻居家报丧,把经过说了一遍,那家人倒也通情达理,虽然悲痛万分,终究也没把他怎么样,老头儿五千两银子一个子儿没要,全都给了那家的老爷子,从此之后就住进了深山老林,自己拉起了一个窝子。。

四十五、疑惑

老头儿说完以前那些往事,便不再说话,低着个头坐在炕沿儿上,一锅接一锅的抽烟。 在场众人也被他所描述的惨烈景象所震撼,一个个沉默不语,表情各异,谁也没有率先说话。牛二柱自然也是一语不发,不过他的脑子里可没闲着,把自己所经历的事儿和老头儿所说的一对照,有些事儿豁然开朗,来龙去脉,脉络清晰,不过有些事儿依旧是疑惑不解,思索了半天,依旧理不出一个头绪。

众人之中,卜发财最是耐不住性子,他也没有大少精细,更没有想那么多,见众人不说话,立刻跳出来,扯着公鸭嗓子喊道:“二大爷,听您老说了半天,感情这红孩子才是罪魁祸首哇!也不知道和我们遇到的那倒霉孩子是不是就是一个东西?不过这回可好,咱们新账老账一块儿算,把那王八羔子捉住,也不用送给大帅了,煮一大锅人参汤,咱们一人一口,一块儿成仙得了!”

大少噗嗤一乐,赶紧把卜发财给拦住了,这家伙说话就是不靠谱儿?还成仙呢,你就是当了神仙也是个贪财好色的猪八戒!为了不继续丢人,大少咳嗽一声,打断了三耗子的胡言乱语:“耗子,你先歇会儿,我有几句话!”说着,把眼睛望向老头儿,“二大爷,听话了您的话,有些事儿我琢磨通了,你比如那红孩子,肯定就是血棒槌,而且你嘴里说的那个,和我们前几天遇到的那个,应该就是同一个,您说是不是?”

老头儿点点头,应该错不了,这血棒槌可不是红萝卜,一种能种好几亩,那可是稀世珍宝,你别看这片原始森林不小,可有这么一个东西。那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了,一连气儿出两个,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大少见老头儿点头,底气更足:“照此看来,我们打猎遇到的猞猁也应该就是你当晚碰到的那一只,那血棒槌虽然跑了,可毕竟没了参衣。元气大伤,难免需要一个帮手来助他恢复精气。所以才会有猞猁用兔子血浇灌血棒槌的那一幕,原本您老说的那事儿,离现在也有二三十年了,照说那猞猁就是不死,也应该是老态龙钟,可如今依旧生龙活虎,这事儿似乎有些说不通,不过我在您的话里注意到一个细节,这事儿足可以证明两只猞猁。 ''原本也只是同一只而已!”

众人哦了一声,不约而同看向大少,大少清了清嗓子,继续说:“您说那猞猁和血棒槌迷惑住了当初那汉子,让他心甘情愿的自己把自己剥了皮,这事儿可跟我们在林子里遇到的情况如出一辙,虽然那猞猁迷惑住的只是兔子而已。不过和当初的事儿大同小异,那血棒槌十有**选了猞猁作为帮凶,既然是互相利用,那么彼此之间就要互相得点儿甜头儿,血棒槌得了血肉滋养,那猞猁也不能空手而归。说不定也从那孩子手里学到了延年益寿的法门,这也是它活到现在,依旧没有半点儿老态的原因,至于那些迷惑生灵的手段,自然也是血棒槌传授的!”

众人各自点头,牛二柱分析得滴水不漏,不由得人不佩服。大少见众人同意,停了一阵儿,才继续说:“这些事儿都是我想通了的,不过如此一来,却有了更大的疑问,我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说出来大伙儿听听,也跟着一块儿琢磨琢磨,”大少话锋一转,语气里带着浓重的疑惑,“既然那血棒槌选猞猁做了帮凶,那铁公鸡又是怎么回事儿?他怎么也用一具半死不活的尸体养了一个血棒槌?到了最后关头,血棒槌不惜现身相救,这说明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既然如此,同一颗人参怎么能同时拥有两个帮凶,而且一人一兽,彼此之间毫无关联?而且那铁公鸡管那具尸体叫娘,后来又出现了另一个不人不鬼的东西,铁公鸡同样称呼他为母亲,一个人同时拥有两个亲身母亲,这不是咄咄怪事么?”

牛二柱把话说完,众人全部陷入了沉思,大少说的没错儿,要想把来龙去脉彻底弄明白,这些问题是逃不过去的,不过这些事儿搅合在一起,错综复杂,光这么一听就头晕脑胀,谁能琢磨得明白?当下里屋里众人一片沉默,一个个表情凝重,谁也不肯轻易说一句话,气氛沉闷的骄人喘不过气儿来。

要说起来,也不是所有人都在冥思苦想,卜发财就根本没当回事儿,倒也不是这小子不肯出力,实在是大少说的过于复杂,三耗子脑筋慢了点儿,一时没反应过来。他看大伙儿都不说话,也想在哪儿装深沉,可装了也就三分钟,实在憋不住了,当时把桌子一拍,跳起来嚷道:“我说诸位,咋都跟霜打得茄子一样蔫了?这事儿是有点儿玄乎,可就凭你们在这里垂头丧气,闷着头子瞎猜,能解决啥事儿?依我看,这事儿也好解决,咱把人都撒出去,一伙儿奔镇里,一伙儿到林子里找那啥玩意儿血棒槌,只要把他们其中一个给抓住,老虎凳辣椒水儿一伺候,不信他不把实话说出来!”

牛二柱眼前一亮,你还别说,这还真是个办法。你别看卜发财平时浑浊木愣,偶尔说出一句话来,还真就说到了点子上!不过众人也就高兴了那么一会儿,随即就又不吭声了,这话说起来容易,可办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铁公鸡和血棒槌哪一个都不好惹,你往哪儿找去?这要找到了血棒槌,直接就送到大帅府了,还用这么费劲?那铁公鸡本来是有家有室,有买卖的,那么大一个当铺在那儿,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只可惜如今被血棒槌带走了,说出来也是白搭。

不过就这么干发愁,也是于事无补,众人沉思一阵,最后还是牛二柱出了个主意,如今已经逼到了这个份儿上,也就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尽力而为了,这叫听天命,尽人事,至于结果如何,谁也不能预测。也只好走着看了。万一老天爷开眼,瞎猫碰上死耗子,真叫大伙儿撞上了,那不是漫天云彩都散了?

众人无奈,也只得点头同意,可这碰运气也分怎么个碰法,一大伙儿人西里呼噜往林子里跑,不管三七二十一蹲瞎踅摸,估计也是白费力气。大少的意思是双管齐下,把这些人分成三拨儿,一拨儿人到镇子里去,守住当初大少仨人掉进去的那个洞口,牛二柱总感觉那墓穴里还有些事儿没有弄清,最起码铁公鸡苦心经营了那么久,就这么啥也不剩,怎么琢磨都不正常,十有**,血棒槌和铁公鸡还要回来。

第二拨儿人直接开进深山老林里去,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寻找血棒槌的蛛丝马迹,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即便那东西再怎么会隐藏,也不可能做到踪迹全无,如果真要让人抓住了什么痕迹,一路追过去来个连根儿拔,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不过这事儿可说不准,说白了就是撞大运,弄好了皆大欢喜,弄不好白费力气。

至于最后一拨儿,那就更有意思了,这群人啥也不干,单找三件东西,前边儿说过,人参可是天才地宝,别说是万里挑一的血人参,就是普通的人参,年份久了,也有些灵性,稍不小心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为了稳妥起见,要对付血人参,还得需要三件特殊的东西,这也不是多此一举,第二拨人即便发现了血人参的踪迹,也不敢轻易动手,那东西贼精贼精的,万一叫它逃脱了,再想找到可就是大海捞针了。

第一拨儿人由马凤仪统领,领着窝子里十个伙计,五姑娘身手了得,又有人脉,东北这地方虽然青帮势力不大,可毕竟还有些人头儿,各方面多少也得给点儿面子,遇上事儿好对付一点儿。第二拨儿人自然是老头子打头,挖人参找人参这事儿人家是行家,这活儿可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干的,没了老爷子绝对玩儿不转!至于第三拨儿,一共就俩人,不用问也知道是牛二柱和卜发财,这俩人一个头脑灵活,处事得当,另一个是空空妙手,王母娘娘的裹脚布都能偷出来,干这事儿自然最合适不过,至于那三样东西究竟是什么,咱先按下,过一阵儿再说。

一行人分派得当,再也不多说,此时天色已经晚了,正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众人张罗着做饭,也就把这些事儿放到了一边,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急也急不在这一时。大家伙儿齐心合力,一阵忙活,不一时准备了满满一桌还算丰富的饭菜,汉子们围坐在一起,大口吃肉,倒也其乐融融,只有马凤仪、牛二柱和卜发财没有上桌儿吃饭,他们的活儿早点儿晚点儿都没什么,即便是明天动身也来得及,就是老头子这些人耽误不得,这一趟出去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得多准备些干粮。

既然是干粮,那自然也就粗糙了些,无非就是玉米饼子、黏豆包儿,这些东西茨实,禁饿,能多抗些时候,如果在玉米饼子里再塞一块咸菜,那就更好了,主食副食都有了,不用把心思浪费到寻找食物上,东北人实在,那玉米饼子能有几寸厚,一尺多长,饭量再大的汉子一两个也就饱了,不过当地人最爱吃的还是黏豆包儿,这玩意儿不但有咬劲儿,还甜丝丝的,吃起来更是得劲儿!。

四十六、偷包子

这黏豆包儿是外面一层黏米面儿,里边儿满满当当当的一包子豆馅儿,吃起来又香又甜,是当地庄稼院儿里难得的美味,有些人家只有过年才吃得上。( )。 这哥儿仨手艺不咋样,可也都是实诚人,饼子又厚又长不说,那黏豆包儿更是大的如同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里面满满都是豆馅儿,看着就馋人。等到蒸的差不多了,一揭锅,滚烫的水蒸气伴随着香气往鼻子里一钻,当时肚子里咕噜噜一叫,就有点儿受不了了。

别人还好说,就那卜发财,你别看他瘦,可饭量不小,到现在还没吃饭,早饿得前心贴后腔,一见粘豆包出锅儿,当时也顾不得热,抓起来就往嘴里塞。这玩意儿有个特点,刚出锅的时候虽然闻着特香,可里面蕴藏了很大的热气,当时吃不得,你就是再饿,也得等一会儿,这三耗子饿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也忘了这个忌讳,不分好歹就吃,这东西进了嘴还好说,可以到了肚子里,热力发作,顿时烫的肚子生疼,三耗子抱住肚子,蹲在地上哼唧了半天,好久也没站起来。

牛二柱和马凤仪一看三耗子这幅模样,不由得都是忍俊不禁,大少在三耗子脑袋上敲了一下,笑骂道:“三耗子,你上辈子没见过饭是咋的?就不能多等一会儿?我可告诉你,你真要烫死在这儿我可不管,天底下咋死的人都有,可就没听说过让黏豆包儿烫死的,你以后出去别说认识我,二爷我丢不起这个人!”

大少也没把这事儿当做啥大事儿,本来嘛,吃了太烫的东西,疼一阵儿也就得了,也好叫卜发财长点儿记性,以后别这么丢人,谁知道三耗子蹲了半天,不但没有站起来的迹象。而且那呻吟声越来越大,脸色蜡黄,豆大的汗珠子滴滴答答往下直淌。大少心里一沉,他忽然想起一件事儿,老一辈儿的人可说过,让黏豆包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