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鬼不语-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少年叹了口气:“还能咋办?这天津咱们是呆不下了,就跟三耗子说的一样,咱们去东北,找他的亲戚挖人参去!”又是一阵沉默,那胸口的声音许久没曾响起。倒是那少年又问:“祖母,我倒是有一个疑问,老想问你,我真的是朱允炆转世?您老真的就是大才子谢缙?”

这一次,没有人回答。。

一、打野味儿

今天牛二柱起的特别早,不过当他出门的时候,却发现卜发财和马凤仪早就等在了门外,俩人兴高采烈。…… 脸上冻得红扑扑的,正在偏屋里就着咸菜喝玉米粥,一见牛二柱出来,三耗子立刻从桌子上站起来,两眼放光的说:“二哥,准备好了没?咱在这大山里都憋了有半个月了,今天好容易有个机会出去逛逛,可得好好玩玩儿,你把你那猫王带上,还有那老狐狸,今天咱得过打点儿野味儿解解馋!”

牛二柱也没搭理他,找了把椅子坐在桌子旁边儿,盛了一碗玉米粥就喝:“你快拉倒吧,救你这沉不住气的贼样儿,还想打野味儿,连个兔子毛儿都捞不着!你可给我听好了,今儿你可得听话,我咋说你咋办,要是因为你啥也捞不着,今天回来就把你炖了打牙祭!”

卜发财嘴里嘟囔了几句,斜着坐在椅子上不吭气儿,金背虎和老狐狸在桌子底下蹿来蹿去,它俩倒是饿不着,每天夜里老鼠抓的无数,早就吃得肚子溜圆,那老狐狸虽然修为大减,可还要做出高人的样子,学着人的样子坐到了桌子上,拍着卜发财的肩膀,一口一个贤婿的叫着,倒把三耗子弄得灰头土脸,这事儿还真就急不得,毕竟白骨精做卜发财老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虽然已经死了,可辈分还在这儿,还真就不好意思彻底把俩拉下去。

大少喝了几口玉米粥,只觉得浑身暖哄哄的,这才裹上大衣,戴上棉帽子,浑身捂得严严实实,带着俩人和老狐狸金背虎出了门。现在是二月底的天气,京津地区这时候已经有些暖意了,可长白山上却是天寒地冻,白雪皑皑,满眼都是一片银装素裹。人踩在雪上咯吱咯吱乱响,都没了膝盖,仨人穿的厚重,倒也不觉得冷,只是积雪太厚,走路有点儿费力。

自从大少降服了朱高煦,把段祺瑞带回家中。那事儿也就算完了,老段毕竟是个大人物。也没功夫和牛二柱等人纠缠到底,索性做了顺水人情,不过有个条件,这帮人立刻离开天津,有生之年也不能回来,大少等人自然不愿意背井离乡,不过出了这事儿,不用老段发话,这天津也是呆不下去了。就算老段不翻旧账,齐夔元也不会饶了自己,想来想去,应了卜发财那句话,到东北找他二大爷,挖人参去吧!

话是这么说,可几个人一商量。有愿意的也有不愿意的,你比如王亚樵和杜家母女,他们的根基在南方,真要到了东北,人生地不熟的,一切得从头再来。多少有点儿不适应。众人商量一阵,最后只得暂时分道扬镳,王亚樵带了杜家母女去了上海,组织了一个暗杀团,专门刺杀一些达官显贵,贪官污吏,牛二柱带着马凤仪和卜发财。连夜坐火车到了东北。

本来马四爷也舍不得自己妹妹到东北逃难,不过这事儿也由不得他,一来民国那时候封建气息还挺浓,民间还讲究三纲五常,女人嫁了人,就是人家的人了,你娘家哥哥总不能拦着小两口儿搬家,大少和马凤仪虽然只是定亲,可在那个年代,也差不了多少,最关键的是,马凤仪留在天津确实有危险,他马凤山虽然势力大,可光棍不斗势力,一个混混头子,说出大天来也斗不过一省的督军!

马凤仪倒是兴高采烈,这女魔头一辈子走南闯北,四处游荡惯了,也没觉得有多难过,就是卜发财爹妈岁数儿大了,故土难离,走路也费点儿劲,仨人好说歹说,老两口子也不乐意,后来索性拉倒,这俩人风烛残年,的确经不起折腾,不管是齐夔元还是段祺瑞,那么高的身份,想来不会难为两个老人。

仨人坐了火车,一路倒也平静,等到了奉天,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卜发财按照爹妈给的地址,辗转又到了吉林,一路上走走停停,四处打听,终于在长白山区找到了那位二大爷。他这二大爷挖了一辈子人参,是个老参农,也是当地一个窝子的窝头,这所谓的窝子就是当地人对深山里挖参人暂时住所的称呼,当时这种窝子分两大类,一种是官方的,一种是民间的,官方的叫官窝子,可以光明正大的挖人参,不过挖出来的人参,要先挑好的孝敬官家,人家不要的,你才能拿到市面上卖。私人的叫做私窝子,不受官府的管辖,不过这和贩私盐一样,是掉脑袋的买卖,一旦被官面儿上抓住,那就连吃饭的家伙也混没了!

卜发财他二大爷是官窝子的窝头,自然不用担心这事儿,这老头子一辈子没儿没女,挖参挖了有四十多年,出门不用睁眼睛,两手摸着都能找到人参,在这一代家喻户晓,人称“参王爷”,连张作霖张大帅都有耳闻!这老头子就卜发财一个后辈,见了他不由得老泪横流,就跟见了亲儿子一样,亲热得不得了。三人见老头子热情,也就安心住了下来,老头子对仨人也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不过就是一点,仨人想要跟着一起挖人参,瞧个新鲜,老头子当时脸色就变了,二话不说,直接就回绝了。

当地把人参称为棒槌,挖人参叫做挖棒槌,这一行有个规矩,人参从来不叫人参,都得叫做棒槌,如果一个人不小心走了嘴,那没办法,您老只能走人,一辈子也干不了这个了,不管是官窝子,还是私窝子,全都一样,据说人参这东西可是天才地宝,集日月精华的东西,本身极具灵性,你要说漏了嘴,它就知道已经被发现了,从此把你记住,但凡你到的地方,它都尽量躲开,所以挖参的人群里一旦有了这么一位,那就一辈子走背字儿,连个人参须子也看不见》

这挖人参的规矩还有许多,以后自然会说。老头子不带牛二柱等人去,却不是这个原因,大少从没挖过人参,自然也不会走嘴,之所以不能带他去,是因为老头子一看见仨人,立刻就明戏了,这三人一个普通人都没有,三耗子贼眉鼠眼,一身贼气,马凤仪看着挺俊的一个大姑娘,可惜浑身杀气,一看就知道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牛二柱,浑身上下说不出的一股劲头儿,人还未到,就已经引起了警觉,更别说那两个畜生,一个个神头鬼脑,咋看咋不放心!

据说人参这东西十分灵性,挖参的人在挖参之前,都要洗澡,把浑身的晦气、霉气、戾气等一应杂乱的气息洗涤干净,这才能够出门,否则让人参闻到了你的气味儿,你这一趟肯定是空手而归。非但如此,挖人参还得看心情,你得心境平和,不急不躁,头挖参还得禁欲十天以上,否则就算你福大命大,真遇见了大个儿的人参,那也会因为意想不到的事儿触了霉头。

这仨人杀气、贼气、妖气全都占全了,一出门儿都能把人参吓得搬家,带着他们出门,一窝子十几号人就得喝西北风,老头子自然不能砸了自己饭碗。牛二柱仨人求了半天,也不见老头子松口,万般无奈,只好憋在屋里天天闲磨牙,可这日子长了,总这么藏着也不是回事儿,仨人一商量,这大山上不但有人参,各种野兽也是应有尽有,尤其是冬天,野兽们藏不住身体,正是打猎的好时候,挖人参咱不行,可出去打点儿野味儿,回来打打牙祭,那总该可以吧?

老头子知道年轻人闲不住,索性也没去管,牛二柱回头和老祖母一商量,牛老夫人也不知可否。既然两个挂事儿的都没啥意见,那仨人就忙活开了,猎狗不用找,老狐狸和金背虎比啥猎犬都灵,至于陷阱啥的,牛二柱和卜发财是门外汉,想当年俩人也就捉个麻雀,勒个野狗啥的,这长白山地域广大,冰天雪地,那些土招数都用不上,干脆直接拿枪轰,虽说大少和三耗子枪法不咋地,可人家五姑娘可不是吃素的,一趟下来,别的不指望,解解馋总不是问题!

恰好接连几天大雪,昨天晚上总算晴了,哥儿三个一宿没睡好,今天一大早就爬了起来,心急火燎得出门碰运气。仨人憋了好些日子,今天猛一出门,见了一片银白世界,不由得心旷神怡,这时候打猎倒是次要了,更大的乐趣倒是满世界里散散心,仨人也不怕冷,在冰天雪地里连追带跑,玩儿得不亦乐乎,到把正事儿给忘了。

三人疯了一阵儿,这地方林密雪大,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新鲜劲儿过去,饿劲儿倒上来了,这哥儿仨也觉得奇怪,刚吃饭不久,满打满算也就一个多钟头,怎么饿的这么快?其实这也难怪,那时候儿能有啥好吃的,仨人也就喝了一点儿玉米粥,那玩意儿稀糊糊的,也不禁饿,三人冰天雪地里闹了半天,都是年轻人,自然饿得快。

卜发财倒是满不在乎:“咱干啥来了,不就是打猎来了嘛,咱手里有枪,满大山都是兔子,獐子,野鹿,随便儿打一只,生堆火烤来吃,那不比啥都解饿?二哥,也不是我吹牛,我这手艺,你是没尝过,要是有点儿作料,再弄点儿油,我烤出来的肉能把你馋掉大牙!”这三耗子越说越来劲,说着说着,不由自主竟然流起了哈喇子!。

二、怪东西

看着三耗子一副馋样儿,牛二柱和马凤仪也不敢乐,不过这地方可冷,撒尿都能冻成冰,卜发财就这么口水横流,说不定连嘴唇都能冻住,好在这小子觉得嘴里凉丝丝的,也不大好意思,赶紧低头猛擦。。 。大少和马凤仪经他一说,更觉得肚子里空空如也,饿得难受,也就收起了玩闹的心,满雪地里搜寻起野味儿来。

打猎这活儿,说难也难,要说不难,其实也挺容易,你要是个门外汉,猎物摆在面前,你也不知道咋办,可要是个行家,逆着风都能知道对面的猎物是什么,尤其是冬天打猎,更加容易,饿的受不了的野物,在洞里呆不下去,只好出来觅食,要赶上大雪,必然会留下脚印,有经验的猎人只要按图索骥,必然有所收获,更不用说那些野鸡,冻得很了,一头扎进雪堆里,死活儿都不动,你就跟拔萝卜一样往外拽就行了。

只可惜三人闹得太凶,把雪地里践踏得一片狼藉,要想找到野味儿,就得重新再来,哥儿仨忍住肚子里的饥饿感,眼把眼的在地上乱找,这要是别的地方,估计饿死都找不到猎物,不过这长白山毕竟物产富饶,地广人稀,野物比人都多,仨人一留心,还真就发现点儿踪迹,雪地上一串脚印,密密麻麻,就跟梅花瓣儿似的,大少虽然不是行家可也在野地里追过兔子,一看就眼睛一亮,这是个兔子,而且从脚印来看,个头儿还不小!

牛二柱烤野兔子可吃过不少,如今肚子里饿得翻江倒海,回想起那满嘴流油的滋味儿,不由得也是口水直流,大少一回头,见俩人还在别出瞎转悠,立刻吹了一声口哨儿,打了一个手势:“你们别瞎找了。这儿有情况!我发现了一只兔子,这玩意儿还挺大,我看得有十来斤,够咱们饱餐一顿了!”

那俩人一听,也来了精神,立刻一路小跑来到大少身后,哥儿仨顺着脚印儿。一路就找了下去,此时天色已经接近正午了。太阳倒是出来了,不过斜斜地挂在天上,一点儿劲儿都没有,此刻又起了风,刮得四处烟雪飞腾,比早上更冷了许多,大少几个人裹紧了衣服,冒着风雪,在饥饿的驱使下。一路找了下去。

说来也怪,这脚印刚开始还挺清楚,可走了有半里多路,就渐渐模糊,辨认起来也越来越费劲,大少几乎趴在了雪地上,猫着腰往前走。也就走了有二十几步左右,雪地里忽然一片纯白,满眼银装素裹,竟然啥也看不见了,牛二柱还以为自己眼花,揉了揉眼睛。仔细再一看,脚下的雪地平平整整,别说脚印,连根树枝都看不见。

这可就奇怪了,难道那兔子的巢穴就在附近,自己一时疏忽,给错过了?大少抬眼四望。不对呀,这地方平平整整,树木也比较稀疏,除了雪还是雪,一般兔子之类的野兽选择巢穴,都在草深林密,地面起伏不平的地方,这样做既便于隐蔽,也便于逃脱狐狸和野狼的追捕,除非自己找死,否则绝对不会在这地方筑巢!

牛二柱有点儿含糊,立刻把俩人叫到身边儿,点了一根儿烟,边抽边说:“你们哥儿俩看看,这是咋回事儿,这脚印好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该不会是这兔子故布疑阵,把咱们引到了这儿,其实它的窝在后面,咱们已经错过了?”这话自然是说给不发财听的,三耗子经常打兔子,在这方面倒有点儿经验,这小子看了看脚下,摇了摇头:“我看不能,咱们一路上走过来的地方我也看了,也没有适合做兔子窝的地方,再说它要躲起来,也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