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位面不断开拓-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圣贤上前将大部分机器的防尘罩都摘去,给特意弄得电炉通上电,他准备开始工作了,扛出一袋己内酰胺将半袋倒入化工专用的电炉之中,调至特定的温度均衡稳定地加热熔融,过滤之后再次预热至一定温度待聚合后倒入牵引切粒机中切粒,这是萃取一遍的过程,当然还要脱水、干燥。

然后就是最为重要的出丝过程了,将萃取后的己内酰胺倒入切片机中切片,经过料仓后就要纺丝了,当汤圣贤看到白花花的丝被纺出来的时候就知道实验成功了,上完油,对于实验来说已经大功告成了。

整个过程花费了汤圣贤八个小时的时间,这段时间汤圣贤可是滴水未进呐!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把理论变成实际,其中的信息难以言表。

将这些机器带到美国,便能源源不断的纺出丝来。这些丝再经过一样机器的加工便能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产品之一。

汤圣贤一直想在美国卖的货物就是丝袜,对,就是丝袜。1939年10月24日美国杜邦公司在总部所在地公开销售尼龙丝袜时,引起了轰动,丝袜成了女人们最喜爱之物,女人抢着购买,男人也抢着给老婆情人购买,这仅仅是在美国造成的轰动。

当二战走向了中后期时,丝袜被美国大兵带向了世界各地,在欧洲战场上谁有丝袜,这个士兵便会成为姑娘们争抢的对象,不少人说,美**人是用丝袜征服了欧洲女人。

汤圣贤将纺出来的丝放到了织袜机上,按照已经发黄的使用手册调好各种参数,他按下了启动按钮,沙沙的声音很是轻快,一双双白色的丝袜从无到有,慢慢神奇地出现在汤圣贤眼前。

将一双刚刚织好的丝袜拿在手里,是热的,余温还残留在上面,前后左右拉拉,试了试松紧,汤圣贤知道这是最低档次的货,在义乌这种袜子是按斤批发的,大部分都是向往非洲这些贫穷落后的国家的。而且现在的尼龙丝袜早就因为不吸汗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历史淘汰了,不然这些机器也不会落到汤圣贤的手里。

关掉了机器,将机器中的杂物都清理干净之后再次披上防尘罩,汤圣贤就准备回去了,饿到现在还没有吃东西,汤圣贤准备开车出去觅食,到了美国,相信很快就可以将工厂运转起来了,其实最好的工厂还是在现代位面,到时候汤圣贤会在现代位面大量进货的,这些机器只是为了掩人耳目的,连机器维修的配套零件都没有,这些机器可以说是坏一台,少一台。

第二十八章抵达

又回到了船舱,汤圣贤经过这么多次的“穿越”,已经很适应了,上次走的匆忙,很多东西都没有收起来,像这些化工书籍是绝对不能被他人发现的存在,它们只能在汤圣贤的视线里和空间里出现。

稍稍收拾了一下,汤圣贤就躺在了床上,哪怕睡不着,哪怕不需要,闭目养生也好,这艘船有一半人都是华人,他们都付出了昂贵或不昂贵的代价拿到了去往美国的船票,他们中的不少人都住在最下面的三等舱,他们的身份是劳工,他们不懂英语,有的只是力气,汤圣贤知道这些人最后都要去什么地方,当他的工厂开工了,他就会去找几个老实一点的华人来给他做工,不会英语最好。

今天是1938年1月10日了,还有九天就要到了,今天晚上船上举行了party,韩大勋一家还准备邀请汤圣贤参加晚会的,汤圣贤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对这些晚会非常的不习惯,他还是习惯安安静静做个小宅男,到了美国之后为了认识一些社会名流,开拓市场什么的,参加参加晚会还差不多。

接下来的日子就很平常了,除了在出舱吃饭的时候常常会碰到韩雪娴,两人相见还是点头为主,不过看得出来韩雪娴还是想和汤圣贤交谈的,只不过出于女性的矜持,并没有开得了口,汤圣贤也没有发现,就算发现也只会装作不知道吧!终于历史性的一刻即将来临了。

还有半个小时的行程就要到了,人们都聚集在甲板上,翘首以待,汤圣贤没有出去,他的东西都收好了,他现在正在等待靠岸,他没有心思去外面凑热闹,这种场景说实话他见了许多了,因为这种题材的电影已经拍烂了,一群记在甲板上的人中一定有一个眼睛最好的,他会在所有人之前看到陆地,然后他会大吼一声“american”然后所有人都会跟着欢呼。

不过就让他们去吧。果然听到了欢呼声的汤圣贤这么想着,最终在船上漂泊二十五天的汤圣贤提着箱子站在坚硬的水泥地上心中也没有起什么波澜,虽然他回去过一次,这是旧金山的奥克兰港,有许多货轮也在这里停靠,很是繁忙,汤圣贤也没有多看就朝着港口外围走去,终于看到了黄色的出租车,招来一辆就朝着火车站赶去,他要赶到洛杉矶,本来汤圣贤的目的地是纽约的,不过纽约在美国的另一边,汤圣贤要想去的话就要穿越整个美国,想来想去还是坐火车去更近的洛杉矶吧。

到了火车站花了五美元购买了最近一班开往洛杉矶的贵宾车厢的车票。汤圣贤坐在了候车室候车。还有一个小时就要到了,这段时间是无聊的,汤圣贤装作是打开箱子实际上是从空间里拿出一本精装小说来打发时间。

为了节省时间,汤圣贤并不准备在旧金山作修整,他准备到了洛杉矶再作安顿,韩家在船上就邀请他准备一起行动,汤圣贤当然是回绝了,和他们一起行动的话就要浪费好几天的光景了。

一列黑色的老式蒸汽火车朝着车站慢慢驶来,这就是汤圣贤等的那一班火车,将书放进箱子里,汤圣贤就登车了,话说这不是汤圣贤第一次来美国了,上次飞机也是降落在旧金山的机场,不过两次来的时间,目的都不一样。

找到了自己的单独车厢,汤圣贤将东西放下,转身关上了车厢门,虽然是单人票但这个车厢有面对面的两条木质皮椅,坐上去很是舒服,两条座椅中间是一张桌子,一张还有些大不可折叠的餐桌,也不知道是什么木头的,将箱子放在桌子上。旅途是最难熬的,汤圣贤是这么认为的,特别是民国时期的旅途,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对于汤圣贤来说最大的消遣也就是看看小说了。

如果不刻意地去关注时间,时间过得还是蛮快的,因为终点站就是洛杉矶,汤圣贤并不怕坐过了站,所以他就将身心全部投入到小说的世界里去,当他第二本看到一半时,列车也开到了洛杉矶,此刻已经是黑天了,汤圣贤赶忙下车,走出了车站,循着路灯发现了几家旅馆,身心俱疲的汤圣贤随便选了一家办理了住宿手续,拿着钥匙来到了房间,连灯都没有打开汤圣贤就准备睡觉了,虽然身体经过了一定的强化,但毕竟没有达到非人的地步,还是会累的,累的饭都不想吃,累的只想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汤圣贤就清醒过来了,亏损的精气神似乎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全补充回来了,但汤圣贤并没有急着起床,他在床上思考,思考今天的行程安排,思考下一阶段该干什么,原来在船上思考的现在看来都有些不切实际,是啊,没有真正了解怎么可能定出好的计划来呢?

并没有想出什么实质性东西的汤圣贤还是起床了,他准备先找到住的地方再将这里的房间退掉。

汤圣贤来到了大街上,此刻街上的人还不多,昨天很是匆忙,他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周边的环境,汤圣贤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美国的亚裔越来越多了,这里的大学还有不少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比起二三十年前,这些留学生也没有辫子,也穿上了西装,打上了领带。

第二十九章律师

汤圣贤在路的两旁扫了几眼,并没有看到肯德基,当然也没有麦当劳,不过快餐车,冰淇淋车已经出现了。

他在报摊上买了份报纸和一张地图,报纸上有一些工厂招工的信息,并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汤圣贤摊开了地图,对洛杉矶的规划也有了一些了解,不过他真正的目的则是找一家律师事务所,找到对美国人来说最重要的律师,“就这家吧。”汤圣贤自言自语到,招下一辆出租车向着地图所指的方向驶去。

比尔威廉姆斯是一个刚从法学院毕业的学生,他应聘上这家律师事务所的职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终于从助理律师升到了真正的律师,虽然连有进入美国律师协会的“初级律师协会”的资格都没有,不过这也是刚开始啊。

汤圣贤走进了这家律师事务所,此时事务所其他的律师要么没到,要么已经出去工作了,只剩下比尔威廉姆斯一个人了,“你好,先生,您是要请律师吗,我们这有洛杉矶最好的律师。”年轻,意味着便宜,汤圣贤并不是要打官司,第一个律师可以年轻点,换句话说就是可以便宜点“就你了。”“什么?”

当汤圣贤和他签完雇佣合同之后比尔还是晕晕乎乎的,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爽的客人,汤圣贤给了他一百美元要他将公司申请下来。

对的,对于公司的申请,厂房的租赁汤圣贤并不准备自己动手,全权交给律师去处理,他现在就是出钱罢了,不过身上总共一千美金不到,他要想办法弄一笔钱了,在国内花的是大洋,到了美国花的就是美金,物价涨了一倍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当汤圣贤的丝袜开卖之后情况肯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3年年底的国际金价大跌28%创32年来最大年度跌幅,每盎司只能卖1202。3美元,折算成rmb也就260块一克,对于刚回来的汤圣贤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他直接到金店刷了三百万的金条,回去后将金条上刻的东西都抹掉,拿到了美国,来到了一家当地的私人银行开了户,也将金条一并卖了,在美国卖金条比在中国容易多了,1900年美国实行金本位,当时一盎司20。67美元,金本位制保持到大萧条时期,1934年罗斯福将金价提高至一盎司35美元。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是一种“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由于这种货币体系能给战后经济重建带来一定积极影响,金价保持在35美元,一直持续到1970年,所以此刻的金价还是35美元一盎司,将价值三百万rmb的金条全部兑换成美金,只有14170美元,不过这样应该就可以挺到汤圣贤的公司营业了。

又给比尔汇去一笔钱,让他把厂房找好。公司也弄得差不多了,汤圣贤给公司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美国正牌股份有限公司。很俗气的名字,不过也能听得下去,给比尔注册的女公务员一定不会想到几个月后这个公司的名字会响彻整个美国。

打开上锈的大门,汤圣贤一行人走进了这间厂房,里面空荡荡的,不过也保持了相对的整洁,仅仅是相对。这原来是一家鞋厂,不过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破产了,机器被贱卖,厂房也被抵债抵掉了,此刻似乎要迎来新的主人,因为比尔的原因,汤圣贤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拿到了这间厂房。

在码头上汤圣贤招到了二十个中国劳工,让他们将厂房收拾出来,便算是上工了,将这帮人都安排住在厂房旁边附属的小楼里,这里面有钢丝床,看来是鞋厂留下来的,这些华工身外之物,所有的财产就是一个铺盖卷了,这些人住的地方是搞定了,不过吃的还没着落,这二十个人里汤圣贤找到了一个做过两年厨子的人,让他做了厨师,乘着这些天没开工,让他们将门口的荒地都开垦成菜地,早在之前汤圣贤就考虑到了吃饭的事情,大米小麦都买了十几袋放在了厂房的地下室里,这些都是工人的口粮,要不是因为系统的存在,这些人一定吃不上大米的。

这20号人马就是汤圣贤第一批手下了,第一次当老板的感觉怪怪的,不去多想,这20号人来自五湖四海,汤圣贤观察他们很久了,应该都是老实人,他们都是被第一个老板骗了的,幸亏有汤圣贤肯接手他们,不然他们一句英语都不懂身上也没有一分钱,怕是连回去的船票都买不起吧!再说他们出来的船票都是家里借钱买的,没有赚到钱怎么可以回去呢?

汤圣贤将这伙人中一个得到大家拥戴的人升为组长,由他直接向汤圣贤负责,他的名字叫徐满多,很俗气的一个名字,不过念过几年私塾还能正确评判一些事情,对于汤圣贤来说这就足够了。

机器汤圣贤早就趁众人不注意的时候从空间里拿了出来,将削减了大部分操作的使用手册交给了徐满多,汤圣贤对他进行了单独的使用教学,耐着性子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拆解开来对徐满多进行了说明,为了这份工作,也是为了“组长”这个职位,徐满多听得很是认真,时不时的还在手册上做些记录,讲完之后汤圣贤又开机给他做了一遍示范,徐满多在担心中打开了机器,在脑海里一遍遍地做着模拟,终于在最后的织袜机口拿到了洁白的袜子,徐满多二十多年来最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