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7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否则我们的失落可就太多了。人生在世,道路千千万,谁都没有办法在同一时间内踏上两条康庄大道,幼安兄以为然否?”
  管宁闻言眼中闪过神采,点了点头道:“主上之言发人深省,是管宁失态了。”太史慈嘻嘻一笑道:“这个道理我也是才相通不久,在不久之前,我还在因为不能和吕布决出生死而懊恼不已呢,等着这无双的战将一死,我才觉得自己失态了,若是如此,只怕就是吕而活着,我也不是他的对手。不过现在可就说不定了。”
  管宁闻言摇头失笑道:“主上好兴致,不过荆州还有黄忠,可以给主上试刀,不过到那时该图文混排是御驾亲征了,黄忠实在是太有面子了。”太史慈看着管宁看玩笑的样子,脸上淡然道:“御驾亲征?你们这些大臣会同意吗?”
  管宁收起笑脸肃容道:“若是主上亲自上阵交战,只怕是没门。”
  太史慈闻言立时哈哈大笑起来。 
    · 第三部 一统· 
~第六章京城(十二)~
  看看太史慈满意得的样子,管宁淡然送:“黄忠之流,不之足猛将尔,毫不中道,若不能用之,就该杀之,我青州猛将如雨,并不缺乏黄忠之流。”
  太史慈若无其事道:“黄忠的命运不在我们手中,而是在他自己手中,天下大事已定,他若是负隅顽抗,我还有何话好说?螳臂挡车,就算是强极又如何。”管宁嘿然道:“在我青州军面前,荆州早就已经赢弱不堪,不要说他们的军心士气,就是百姓都不在站在他们一面,在我青州军的经济攻势下,荆州的经济倒退了十年,百姓困苦不堪,商人惶惶不可终日,世家大族正在最后的疯狂,这种地方我们当然是一攻而下,我们所担心的不是他们能够反败为胜,而是害怕他们偶有胜利,弄了个芶延残喘,那便没有意思了,而荆州军所凭借的无疑是长江防线和周瑜以及廖立罢了,不过现在长江防线集体倾向于曹操,所以在长江防线周瑜和廖立两人没有办法插手防务,对我们极为有利,吕蒙自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要计划得当,吕蒙便可以突破长江防线,迎接桓范等人渡过长江。”太史慈却摇头道:“幼安兄不要忘记一个人,那就是曹操手底下的顶级军师程昱。此人的计谋不在戏志才之下,曹操身边有荀彧打理一切便已经足够,程昱就可以被解放出来,直接参与到长江防务中,若是如此,吕蒙那小子就有麻烦了。”
  管宁闻言一拍自己的额头,摇头失笑道:“险些忘记了程昱,这小子非常厉害,有一次的听徐庶说过,小的时候每一次和这人斗心眼的时候总是被他算计,不过徐庶的才知是属一慢热性的头脑,倒是每每能反败为胜,令程昱前功尽弃。”太史慈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三国演义》里面,程昱实在是把徐庶害惨了。
  不过太史慈对吕蒙倒是很有信心。吕蒙地大局观虽然比较糟糕,但是随机应变的才华却是极为惊人,在突发情况下总是能够占尽先机、主动进攻,令敌人措手不及,再加上他的手下都是青州军中最精锐的部队特种精英,自然没有问题。管宁叹了一气才想要说话,不远处却传来了惊叫声。太史慈和管宁循声望去,却看见太史慈手下的女仆蹲在地面上收拾东西,而青州军中有名地冒失鬼徐盛却在那里一个劲儿的点头还要说对不起,一付十分不好意思的样子,太史慈和管宁两人对望了一眼,走了过去,却听见陈琳和徐盛说话道:“文响将军,不过是一名女仆,而且仅仅是不小心打翻了盘子而已。你何以如此低三下四呢?”太史慈和管宁闻言皱眉,却听徐盛肃容道:“陈琳先生此言差矣。新‘五德终始说’中早就说过,五德平等,没有身份的高低,至于地位的不同,现在虽然仅仅是一名女仆,但是我在吃饭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将军,自然要尊敬别人,否则那五德平等又是从何而来?若是我盛气凌人,又算什么五德中人?至于那君子配五德就更说不上了。主上见我如此定然会对我责罚,不知道陈琳先生以为然否?”陈琳闻言张口结舌,一些话也说不上来,却双不得不点头赞叹道:“文响将军言之有理。”太史慈却在一旁微笑道:“陈琳看来你还真要好好学习新‘五德终始说’,你可知道,我府上的这些仆人都是自由身,她们只是和我签订了几年地合同,在这期间我提供吃住,付给工钱,到期之后经过双方协议,可以继续或者解除双方地签约,当然,双方要对彼此满意,更不能强买强卖,所以说,他们不是我司空府上的奴隶,对于她们,我们自然没有任何权利欺压,这是天下公理。“陈琳没有想到太史慈会突然走到自己地身边,不由得吓了一跳,连忙点头应是,太史慈则夸奖了徐盛几句,然后和管宁转身离开,说笑着走向一旁,管宁见到左右无人,对太史慈微笑道:“文响这人虽然行为荒唐,但是在大事情上却从来不糊涂,主上把长安防务交到他的手里实在是再恰当不过,当初我还以为这小子不堪大用,没有想到居然会有今天的成就,主上的识人之能的确令人佩服。”太史慈一面微笑着和别人打着招呼,一面淡然道:“文响这人喜欢装糊涂,其实精细的很,他和杜远那小子还不一样,说到严谨,只怕不在王基那小子之下。”
  管宁完全同意地点了点头,旋即想起一件事情来道:“对了,主上,日后您登上皇帝位的时候,现在的宫中的宫女怎么处理?难道也是实行这种制度吗?”太史慈微微一笑道:〃这个自然;我不喜欢禁锢别人;对我来说;那些宫女也有自己地幸福和自由;比如就他们也有嫁人的权力;所以我准备在登基之后也采取雇用地制度。〃
  管宁点了点头;又出声道:〃那么;黄门也一样吗?〃鲁肃肃容道:“幼安兄,在这个新的大汉中,我将废除阉人的旧癖,在宫中办事的黄门以后都是完整的男人,要知道正是因为他们不完整所以才变态,所以才会做出那么多的荒唐事情来,宫廷的淫乱不在于这些黄门是不是阉人,而是欲望的不被满足,欲望一旦变态,一旦不被阻止,就会出现淫乱之事,如此一来,君不像君,臣不像臣,五德缺失,天下安得不乱?何况五德始终是索绕在天地万物的身上,而阉人身体缺乏器官,本身就是五德缺失之人,自然会惑乱天下,所以我们必须要废除阉人。”管宁听目瞪口呆,好半天才缓缓点头。对太史慈赞叹道:”主上之言发人深省,的确是发前人所未发,臣下完全同意主上的意见。“
  太史慈心中好笑,其实自己这么做的真正目的是为普及后世极为通行的雇佣关系,一旦雇佣关系成为这个社会地普遍现象。那么讲求信用就变成了一种社会公约,而公约最后就会演变成法律。成为社会上人身体力行的一部分,就会极大的促进社会的进步。要知道在中国一向把信用当成是品德,一旦如此,人们就会把这种品德当成是一种负担,反而不愿意执行。相反若是变成了一种习惯和公约。人人执行而不会觉得有负担。
  要把信用变成一种习惯,那就必要让人们觉得信用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品,一旦离开诚信就会受到惩罚,而太史慈现在实行地这一套就是为了把诚信物质利益化,在诚信物质利益化之后便会渐渐地精神化,成为华夏民族真正的文化精髓之一,而不是只有几个古人讲诚信地故事被流传到了后代。西方人进入商业社会其实并不早,他们的商业虽然发达,但是和古中国想比其实相差很远,只不过因为西方国家不像中国一般地大物博,虽然商业发达。倡农耕的比重很大,而且越到后来比重越大。西方地域狭小,物资短缺导致了他们对一切物资都士分珍惜的客观现状,所以反倒容易把信用公约化、法律化。
  太史慈现在则是在人为的促进这一步,当然,太史慈只会循序渐进,不会超前实行什么所谓地先进制度。实际上任何制度都谈不上先不先进,只有适用不适用之分,比如在青州实行很多政策就不适合于南蛮,若是用上了就会引起大麻烦。西汉末年的王莽就是这么一位糊涂人物,若是说到理论,王莽这位热血沸腾的知识分子就好似不是那时代所有而是从未来穿越的知识分子一般,很多的政策和后代的一些国家的政策十分相像,这只能说明他具备真知灼见的潜质,但是他不是全才,更无力说服所有人信其道,在不顾现实需要的情况下一味蛮干,才会落的可笑的下场。
  对于这一点,太史慈一向是引以为戒。实际上,太史慈也在常常告诫身边地人注意这一点,自从新‘五德终始说’被创建之后,青州文武的眼光和想法早就有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他们在理论层面获得了空前的胜利,所以太史慈最害怕他们像王莽那般无视实际,从新‘五德终始说’出发推导出来对后世有用对现在却没有半点作用甚至是有害了理论来,那便糟了。
  当然,太史慈也不敢说自己做的就万无一失,实际上太史慈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谨小慎微过,很多的事情太史慈只能和管宁等人商讨。毕竟太史慈等人现在做的是前所未有的事业;这已经不再是巩固封建王朝的事情了;而是要寻找华夏民族永远强盛的基本原理;不得不慎重。
  管宁看到太史慈发呆;便微笑道:〃没有什么;只是突然间想起来刘姓江山被替代了;可这王朝却还在叫大汉;不知道刘备知道了这件事情会怎么想》〃管宁闻言一楞,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天很愉快的过去了。
  几天之后,神相管洛选出来的黄道吉日终于来到了,太史慈就在当天登上皇位,当然,也就这一天,史阿、董贵妃、伏贵妃三人在青州军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城,汉献帝就隐藏在其中,自然有惊无险。和他们一起离开长安的人还有范疆张达两人,他们两人早就已经商量好日后到青州定居,现在史阿等人离开,自然也要随行。
  今天是太史慈的大日子,自然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们的行动。
  从一大清早开始起,司空府上下便喜气洋洋,上下所有人等忙忙碌碌,开始为太史慈的登基做准备。太史慈看着自己的内个妻子一个个位者自己身前身后紧张忙碌一会儿一个主意的样子,有点啼笑皆非,这哪里还是当皇帝?分明是女儿出嫁,这几个人都变成了送女儿出嫁的母亲了。
  不过此时太史慈就是任由他们忙活。最后在陈群的提醒下,太史慈龙行虎步出了司空府,上了战马,带着自己地护卫军队,径直向皇宫进发。才进入到官道。沿途的百姓便已经不计其数,一见太史慈到来。登时纷纷拜倒在地,口中大呼:“圣上万岁,大汉万岁!”
  太史慈含笑向周围人挥手示意,他虽然不喜欢别人跪他,但是此时百姓口中喊的是“大汉万岁”。他作为大汉的象征当然就坦然接受。这是天下百姓对天的热爱。他当然不能阻止,因为早在登基之前。祢衡和陈琳就已经把太史慈宣布地国号还是大汉这件事情通过报纸解说给了天下百姓,令百姓十分感动,因为没有人会这般重视他们,中有太史慈把新‘五德终始说’执行的这班彻底,令他们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他们知道这天下是他们所有人的,太史慈是这片天下的代表,由太史慈来治理这天下他们心服口服。因为在他们心中,太史慈明明就是他们的一部分。同然是有皇帝。以往的百姓是等着有人来救,可是这些百姓却要挑选有人来救。在他们心中,太史慈就是最好的人选,他们对太史慈死心塌地。他们不允许别人和太史慈争夺皇位。
  的确,他们对太史慈仍然敬畏,但是在这份敬畏的骨子里面却隐藏着他们都不知道对自己力量地肯定。而这一切,说穿了都是新‘五德终始说’铺天盖地的宣传的结果。
  当然,民众觉醒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太史慈不过是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而已。
  太史慈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的欢呼,太史慈频频挥手致意,向百姓们表现自己的亲和力。在太克慈的身前身后潜藏着无数特种精英;他们在暗中保护着太史慈的安全;现在天下局势已经大定;太史慈地敌人们已经玩不出什么花样;狗急跳墙下;刺杀便是地好的方法;所以他们不得不防;虽然在他们全力地监控下并没有发现敌人派出刺客;而且整个长安的治安十分森严;敌人全无半点机会;但是太史慈的手下们仍然不敢等闲视之。太史慈的队伍行进的缓慢而有秩序,当太史慈来到皇宫的时候,正好是管辂算准的时间,在小黄门的高声唱和下,太史慈翻身下马,昂然登上皇宫的台阶,身后是管宁带领文武百官,紧随其后,快步上殿。
  进入到广阔的朝堂之后,在符宝郎的指挥下,太史慈善事业缓缓登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