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6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能够得到这种钢材和锻造技术,对华夏的锻造业将会有深远的影响。
  太史慈撇开这件事情,随口问起张夫人的病情。于禁微笑道:“主上请放心,在华佗先生和吉平先生的调制下,张夫人的病情大有好转,更有貂蝉夫人每天陪着她散心,相信不仅之后就会康复。”
  太史慈放下心来,于禁却看向史阿,恭声道:“史阿先生,吕布自来到长安后每天深居简出,只是养伤,但是康复之后也很少看他练武,吕布每日只是和自己的妻子卿卿我我,看样子真是不可救药,史阿先生当可轻易胜过这色鬼。”太史慈闻言微微色变,他当然不会有于禁的那种想法,相反,若是吕布真的像于禁说的那样,那才是糟糕,那说明吕布进步了。
  的确,吕布的为人是薄情寡义,故此武功的套路有一种令人毁灭的感觉,但是,现在这无情之人居然生出情来,而且这种情是建立在生离死别的舍弃之上的,不但对吕布没有影响,不会令他反应迟钝,反倒令吕布在武学上会更进一步。“东边日出西边雨,倒是无情却有情”,这种境界可不是谁都懂的。
  史阿当当然也懂得,闻言立时眼中精光闪动,淡然道:“吕布,你果然没有令我失望,真希望马上和你一战。”
  于禁闻言一楞,和徐威对望了一眼,不明白为什么史阿对吕布的评价反而高了,摇摇头不去想他。太史慈想起一事道:“对了,司马懿现在怎么样?”
  于禁微笑道:“这小子现在关在司空府中老实得很,似乎不再玩弄任何花样,看来是认命了。”
  太史慈点了点头,这次能够把司马家族连根拔起,又可以避免好像曹操那样屠杀东郡世家大族而带来的非议和叛变,实在是一个好消息。
  看来自己纵容司马懿多时还是有效果的。正想着回去之后如何收拾司马懿,却听于禁道:“对了,主上,忘记告诉您一件事情了,华佗先生和吉平先生要我见到主上的第一时间内告诉主上回答长安后先不要回司空府,而应该到皇宫中去看看圣上。”
  太史慈闻言大愕,要自己去皇宫?自己那时一定会去的,不过自己回来就让自己去皇宫,那一定是另有蹊跷,要知道自己何时回长安根本没有一个准儿,今次回长安是因为汉中大势已定。若不是孙策死了,自己在汉中还不知道要推到何时。相到这里,太史慈兴趣大生。 
    · 第三部 一统· 
~第十一章坦诚~
  想到这里,太史慈对于禁道:”文则,你先回去通知幼安兄我回来的消息。
  于禁点都答应,便吩咐徐盛领一小队人马跟随太史慈前往皇宫,一探究竟。
  不多时,太史慈一行人便来到皇宫,徐盛身为外臣当然没有权利进去,史阿乃是汉献帝的太傅,故此可以不用通报便进入皇宫之内,太史慈则不在通报之列。太史慈和史阿两人走进皇宫,在小黄门的带领下来到了汉献帝的寝宫,等待着汉献帝的两位妃子的传召,毕竟君臣有别,这两位妃子才是和汉献帝最亲近的人,不多时,只见面目清秀,气质高贵的伏贵妃走了出来,深深看向太史慈,似乎别有深意,淡然道:“原来是大司空回来了,想必是在惦记升上吧?快请进。”
  说着便让开自己的身形,请太史慈进去,随后对所有小黄门和宫女下令道:“这里不需要你们,你们都退下去吧,没有听到传唤不得入内,违令者必受重罚。”那些宫女和小黄门闻言后便恭声应命,走了下去,转眼间这里便一干二净。
  太史慈和史阿对望一眼,越发觉得这件事情有点蹊跷,便狐疑地信步走了进去,伏贵妃在太史慈和史阿身边引路,淡然道:“这些小黄门和宫女这两年都已经经过了司徒大人的特殊训练,比以前听话和中用多了。颇有点如臂使指地感觉,看来青州军的训练方式果然有效,难怪司空大人可以战无不胜了。”太史慈仔细看了看伏贵妃的表情,似乎不像是在讽刺,当下唯唯诺诺。不知道说什么好,不知道为何,太史慈突然间觉得眼前这个比自己的年龄小上很多的女孩子居然这般镇定,那种自然而言地样子和以往惧怕自己完全不同。
  太史慈正在心中暗自嘀咕,三人却已经来到了汉献帝养病的小厅,在转过屏风的时候,太史慈和史阿看到眼前的情景差点骇得叫出声音来。不过却是惊喜。太史慈和史阿一直担心的汉献帝此时并没有躺在病床上,而是坐在座位上闭目养神,另一位贵妃董承的女儿董贵妃则坐在一旁满脸的关怀看着汉献帝。
  也许是大病初愈,汉献帝脸上地神色并不十分好看,有一种不自然的苍白。
  太史慈和史阿大喜过望,大步上前,双双拜倒在地,口中高呼“万岁”。汉献帝闻声睁开眼睛看向两人,脸上闪过真诚的笑容。对两人淡然道:“太史慈、史阿。你们两人不必多礼,赶快起来,坐到我的身边了来。”
  太史慈和史阿对望一眼,发现汉献帝还是第三次长安之乱之后的脾气,那就是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王朝的皇帝,只称呼自己为“我”。
  想归想,两人还是站起身来,恭敬地走到汉献帝的旁边坐了下来。汉献帝看着两人,含笑道:“两位不必奇怪。其实在两位出兵汉中的时候我就已经醒了,只是要华佗和吉平瞒住不说罢了,毕竟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和刘备开战地机会。一旦错失便不会再来,若是被刘备利用大汉皇叔地名义自立为王那便更糟了。所以我才隐瞒了消息,直到得胜归来才告诉你们真相,不会怪我吧?”
  太史慈和史阿还能说什么?太史慈苦笑道:“圣上,你的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弄得我们这些人一个个怒发冲冠的,不过却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汉献帝看着太史慈的古怪模样,不由得哈哈大笑道:“和太史慈你说话的确是件让人感到愉快的事情,尽头看到你能得胜归来,我很高兴。”
  太史慈微笑道:“圣上对臣下还真是充满了信心,身在深宫,没有情报的来源,居然还这般坚信臣下可以获胜。真是叫臣下感激涕零有忐忑不安呢。”汉献帝不置可否地笑道:“说真的,从我小时候第一看见太史慈你为止,一直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出来有什么事情是你太史慈办不到的,所以才会这般肯定。”
  史阿在一旁却有点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只是含笑地看着两人的对话,多少回他希望两人可以不再是敌对的双方,不再说话之中尔虞我诈,可是随着汉献帝地昏迷不醒,这个愿望变得不切实际起来,可是现在这个愿望居然变成了现实,昏迷地汉献帝居然苏醒过来,当然令史阿感动得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由剑道而到天道,看透了时间生死成败的史阿当然明白,人世间无外乎“得失”二字,得与失其实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是世人只习惯于得到,却不知道自己到了老死的那一天中将会完全的失去,故此才会对自己手中的一切斤斤计较,不明白这些东西不久之后便是他人之物,唯有那些不朽的精神将会被永存。
  故此,懂得舍得和勇于舍得的人才是人生的智者,可惜这种人根本就是万中无一的,数尽天下也不过三五人懂得这个道理,而汉献帝现在就是其中之一。否则,今天汉献帝面对太史慈就不会有如此的态度了。
  汉献帝看着有点不知道说什么话好的太史慈淡然道:“在我看来一个原本擅长于交际的人突然便不知道怎么说话了,不是因为他自卑,就是因为他子傲,太史慈你是人中龙凤,这人世间没有任何人可以使你低下高昂的头颅,我知道,每一次你和我说话的时候都会感到十分别扭,那并非是因为你有野心,而是因为你在迁就,迁就一个远远不如你却又总是想和你作对并且给你不应有地阻力的人。”太史慈闻言大愕,他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汉献帝会说出这番深谙人性话来,真的是一针见血,说到他的心里去了。
  汉献帝看着欲言又止地太史慈。一摆手阻止太史慈说话,微笑道:“太史慈你不必在意,要我把话说完,实际上在我假装会米这段时间,我考虑了很多的问题,更想起了很多的事情,最后还想起了当年父皇对我说的平安是福的话语。又看到青州政策在天下间推行的十分顺利,并且造福于天下百姓的时候,这才明白原来天下间并不需要我这个大汉皇帝地存在,反而是你太史慈,可以引领天下万民走上康庄大道,果实富足的日子,别人都不行。”太史慈闻言再次大愕,他想不到今天汉献帝和他说起话来居然完全是开诚布公,没有一点点的顾忌。更是抛开了君臣之间的那层生硬的沟壑。
  汉献帝深吸一口气道:“而这。也是我没有公开我已经醒过来的事情真相的原因。希望太史慈你能明白,因为我已经决意把握自己昏迷到底了,希望天下的百姓渐渐淡忘还有我这么一个毫无实际用处的皇帝。”太史慈心中掀起轩然大波,这个时候才明白汉献帝自第三次长安之乱之后一直以来地心理,原来汉献帝门就有让位地意思,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这次刺杀的事件则给了汉献帝一个绝好的机会。
  太史慈明白汉献帝的意图,汉献帝是想要就此把权力让给太史慈,而至于他,对外界说是永远昏迷不醒也好,突然死亡也罢,便可把这件事情圆满地解决。若是在平日里。即便是汉献帝主动的让位也会有若干不妥当之处,对外来说。其他诸侯会说这是太史慈胁迫的结果,而对内,除了太史慈和史阿之外,青州军中其他的臣子难保不会有杀死自己地心思,毕竟像他这种人活着就是一个威胁。
  而现在则不同,汉献帝借着刘备等人刺杀自己的事情顺势下位,实在是理想。太史慈闻言深吸一口气道:“圣上,明人不说暗话,其实事情正如最后圣上所预料的那样,很多地事情一旦开始就不可能停止下来,主上今日的选择实在是最好地选择,我会为圣上安排一切的,先皇说的对,平安是福。”汉献帝微笑道:“若是别人说这话,我定会说他野心勃勃,迫不及待地想要篡位,不过你太史慈总却不是,我知道你在做着一些别人绝对不会做的事情,若是单纯的为了统一天下的话,你太史慈总早就可以做了,你所做的事情是天下间别人完全做不来的事情,我有感觉,若是换成别人统一天下的话,包括我在内,用不了多长时间,天下便会重蹈大汉的覆辙,只有你太史慈才可以避免这一切。”
  太史慈闻言大为感动,因为能够理解他的这份苦心的人没有几人,即便是在青州军中也只有管宁等一些高瞻远瞩的内政人才才可看得出来太史慈的真正意图。现在汉献帝这个原本的敌人居然看出了自己的想法,故此分外令太史慈感动。
  当下脸上露出感动的笑容道:“圣上,有你这句话,我太史慈还有何顾虑?”言罢,汉献帝和太史慈相视大笑,充满了知己相得味道。
  史阿看着太史慈,自然也是高兴。
  太史慈微微一笑道:“不过圣上,这件事情不可操之过急,很多的事情还要从长计议。”
  汉献帝微笑道:“这个我自然明白,所以才要等你回来,和别人说的话,我还不放心。”太史慈明白汉献帝的意思,时至今日,青州军方里一定会有很多人把汉献帝当成眼中钉肉中刺,认为汉献帝是太史慈登基称帝的最大阻碍。而今日之汉献帝已经想明白了一切,厌倦了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只不过想要过上平平凡凡的日子,所以如何为汉献帝安排退路,平安地过完一生才是一个大问题。
  倒不是说太史慈无力保护汉献帝。而是说即便是太史慈下严令不准伤害汉献帝,只怕也会有自己的手下忍不住对汉献帝动手,大不了时候以死谢罪。时至今日,青州这种为了太史慈地利益可以付出生命的死士可以说是不计其数,谁知道自己的手下会不会出于“好心”而在日后杀死汉献帝?
  所以汉献帝退位是一定的。汉献帝今后安全的生活更是必须地。
  汉献帝此时却抬起手来,召唤过来自己的两位娇妻,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了温情的笑容,淡然到:不只是我,还有我的两位妻子,我希望和她们共度余生。太史慈闻言心中一震,更加担心起来:这两个女子说起来和自己都有杀父之仇。这种仇恨可不是能够化解开的,虽然说时至今日这两名女子已经没有能力报仇了,但是斩草要除根,别说自己的手下了,就是自己,只怕都会忍不住对两女露出杀意。
  但是太史慈不想破坏汉献帝地愿望,所以这件事情更加麻烦起来。史阿自然也知道其中的原委;闻言苦笑道了:圣上;史阿到是可以陪伴圣上左右。但是我与吕布的一场决斗焦急关心之情溢于言表,看得史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