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4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眼下的形势却是曹操在江东风生水起,大出太史慈的意料。
  但是若是按照管宁的说法,那么在很久以前,曹操就己经开始布置江东了。管宁叹气道:“主上常年在外征战,对徐州和青州的一些细微变化自然没有放在心上,主上不知道,自从我们和陶谦关系紧张之后,徐州的百姓并没有大量的向我青州迁移,相反大批地向南不断地乔迁。”
  太史慈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沉声道:“幼安兄可否说得仔细一些?”管宁扳着自己的手指,给太史慈算道:“先是我们和袁绍的交战的时候,我青州变动不大,倒是徐州之民怕殃及池鱼,开始了第一轮南迁;随后,主上战胜了袁绍,徐州和青州的关系更加紧张,徐州之民开始了第二次南迁;当我青州介入到徐州时,徐州之民又有了第三次南迁。这些百姓大多落入曹孟德的手中。这还不算,我军在和袁术进行大战的时候,豫州之民又有大批的难民逃亡曹操控制的下邳,再加上历年来豫州黄巾之乱的原因,曹操手中的百姓数量实在惊人。”桓范苦笑道:“但问题是,这么多的百姓曹孟德都把他们安置在哪里呢?下邳哪有那么大的地方装下数十万的百姓?”
  管宁冷哼道:“不问可知,曹操把这些百姓南移了,通过刘繇公子,这些百姓被大量的迁到了江东。有了刘繇公子独自一人无法与江东世家大族抗衡,但是有了曹孟德,整个局面都不一样了。”
  经过两人这么一分析,太史慈的思路立时被扩大了数倍,从另外一个角度开始审视曹操。自天下打乱汉献帝西迁长安后,地方上的世家大族各自为政,当起了土皇帝。
  而这个时候。东汉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员却如期到达了各地。比如刘焉、刘表、刘岱、刘繇等人,莫不如此,他们中间很多人都是刘姓皇族。身负着“光武遗命”,希望在乱世中效法光武帝。重振大汉雄风,如此一来,这些刘姓子弟就必然和地方上的世家大族发生种种冲突。面对这种局面,每个人的处理方式都不尽相同。
  刘焉是团结一部分,打击一部分。以便自己立足,还弄了个张鲁出来,想要把汉中封死,自己在益州放手施为,只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
  刘表初到荆州,就遇见了荆州的各地叛乱和盗贼横行。他就是利用了这种形势,得到了以蒯越为首的荆州世家大族的支持。
  至于刘岱,他比较幸运,兖州的世家大族领袖张邈和陈宫都对他十分信任,可惜他面对的敌人太强,终于被太史慈算计了。刘繇比较倒霉,他遇到了相当顽固的江东世家大族,对他根本不买帐。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对。
  刘繇也很头痛,只是一直找不到突破口,而在这个时候,孙坚死了。
  孙坚一死,刘繇找到了机会,于是开始驱赶孙氏家族。
  果然,其他世家大族袖手旁观。同样,当孙策在袁术那里借来的士兵报仇地时候,江东的世家大族同样坐山观虎斗。
  于是,在历史上,孙策和刘繇在占领江东地时候阻力都不大,但是其实却是很难得到那些世家大族的支持。
  直到孙权,苦心经营,才开始令江东世家大族渐渐偏向孙权。
  但是江东世家大族的自私自利从未改变过,所以当历史上的曹操南下的时候,江东地世家大族一片投降的声音。正如鲁肃所说:别人投降,还可以有官做,可是孙权投降,却没有半点好处。说穿了,就是江东的世家大族那时候还是对孙权并非忠心耿耿。
  江东当时的主战派和主和派说穿了其实就是孙氏家族的部将和世家大族之间观念上的冲突。
  程普黄盖等人对孙氏家族地感情其实别人所能比拟的?所以有人认为江东乃是孙氏家族的大本营,所以只有孙权能立的住脚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无论是谁,都被世家大族们排斥在他们的利益之外。
  而曹操,就是看穿了这一点,要赢得江东世家大族的支持,那就要变得十分强势才可以。于是,曹操开始向江东大量移民,随后帮助刘繇打败了孙策,再加上自己手下地精兵猛将,假借刘繇的名号,江东的世家大族谁还敢不服气?
  从这一点上看,曹操的做法和自己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只不过他挟的不是天子,而是刘繇。
  想到这里,太史慈深吸了一口气道:“只有一个问题,我那个二舅哥虽然代表官方与江东世家大族对立,但是扬州各郡的郡守并非那么听话……”管宁叹了口气道:“曹操早知道这一点,所以曹操从一早开始就已经在暗中扶植起自己班底,比如我的那个贪财的老朋友华歆。他一直销声匿迹,而曹操才一在江东立足,这小子便跑了出来。说来说去,只能说曹操早就暗中布置了一切,像这样的人在江东还不知道有多少。至于那些对曹操不服气的人,当然被曹操征讨江东时趁机杀掉了,比如像那个什么严白虎什么的。”太史慈皱眉道:“这么说未尝不可,只是有一点说不通,曹操要立足江东,那就先要灭到原本的江东领袖孙坚,可是孙坚之死完全是突然,这件事情曹孟德未必料得中。在孙坚未死之前,曹操便把自己赌注都押在了杨州,这未免说不过去……”
  管宁一眼便看穿了太史慈的心意,大摇其头道:“主上,孙坚之死未必会出乎曹操的意料,奉孝当日在徐州时,闻听孙策扫平荆州,身先士卒。便人为孙策他日未必死于小人之手。所唯有其父必有其子,曹孟德书下谋士如云,难道就看不出江东猛虎孙坚会死于非命吗?”桓范在一旁接口道:“主上有没有想过。既然孙坚乃是江东的世家大族,若是他的领袖地位十分稳固的话。为何不在诸侯同盟失败后马上回到江东稳固根本,反而去攻击荆州呢?”
  太史慈被问得一怔,这个问题他从来未考虑过。
  是啊,历史上说孙坚当时算是袁术的部将,所以孙坚攻击荆州乃是袁术的命令。但这个理由实在牵强。袁术何来本领指挥孙坚?
  恒范冷笑道:“说来说去,还是那个道理,孙坚在江东地位不稳,想要通过征讨荆州来威慑江东,结果最后死于刘表之手。”
  顿了一顿,恒范又道:“孙坚当年攻打刘表急切。说到底就是希望在刘表初来乍到荆州地情况下混水摸鱼。”管宁赞同道:“可惜孙坚不是曹操,所以对刘表这位朝廷中的‘八骏’之一,根本不了解,轻敌冒进,在这种情况下,曹操预料到孙坚会死于非命又有什么奇怪?”
  太史慈哑口无言。
  看着默然不语的太史慈,管宁忍不住对太史慈道:“所以现在想起来,曹孟德利用刘繇公子在扬州当挡箭牌。自己在江东发展是早早已经定下的计策,从曹孟德跑到徐州的那一天起,他便在计划一切了。”太史慈点了点头,沉声道:“我明白幼安兄的意思了。”
  管宁这番话地意思其实很明确了。
  曹操组从洛阳之乱后就已经开始算计太史慈了,所以太史慈面对曹操绝对不可以再有半点心慈手软。现在不像去年,大家各自忙着平定内部的敌对势力,太史慈和曹操之间再无任何缓冲的余地,当然不能再留任何的情面。若是再有妇人之仁,只怕辛苦赢得的有利形势都会输掉,天下更不知要到何时才会一统。
  虽然早已经知道是这种结果,但是太史慈一直一厢情愿地认为曹操对自己的行动都是迫不得已为之。
  此时经过管宁的分析,太史慈便感觉到分外的心痛。幸好太史慈早有准备,故此还能经受得住。
  管宁见太史慈脸色虽差,但是神色间十分冷静,这才放下心来。
  管宁知道太史慈这人最重情义,当然不愿意看到自己和曹操之间出现这种局面。
  桓范却不管那么多,对太史慈冷然道:“如此看来,曹操的心中早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立足下邳以便扩充实力,征讨江东以便称霸一方,遥控长安以便原图天下!”太史慈被桓范说得霍然动容。
  说得真好,这才是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枭雄曹操!
  管宁表情木然道:“说起在长安的布置,曹操更是有了周密的安排,长安之之乱时,曹操受到王允的邀请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结果他却在长安看见了主上,当时大概是被吓了一跳。”桓范哈哈一笑,却无半点欢喜的味道,口中带着讽刺道:“曹操没有想到主上会出现在长安,结果弄得他疑神疑鬼,不知所措。”
  管宁点了点头道:“当时天下的形势还是一眼便可以看分明的,曹操那时还没有得到向江东动手地机会,毕竟当日天下休战,若是自己贸然动手的话,那只会引起主上的注意,万一看穿他的图谋,反而不美。”桓范的语气中依然带着讽刺道:“浑水摸鱼的道理他也懂,要搅乱天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挑动主上向其他诸侯开战。而当时主上已经是北方的霸主,但同时失去了对别人动手的名正言顺的理由,所以曹操就判断出来主上下一步的目标,走在圣上的身上,而且看出只要主上一天得不到圣上,一天便不会把目光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在这种情况下,他当然要帮助王允了。”管宁一拍自己的大腿道:“正是如此,于是他便亲自跑到了长安,不但帮助王允,更带去了大量自己的人手,打入到长安的内部,便于自己日后行事,丁斐、王则等人都是这个时候混进长安的。”
  太史慈缓缓点头,深吸一口气道:“所以曹孟德在长安见到我被我吓了一跳,不明白我到长安来干什么,到长安来安插人手来了。故此那时的曹操不断地跑到我这里来试探我的口风,只是他没有想到我胆子大到了把圣上带出长安的地步,又或者以为我看不透王允的图谋,否则曹操当时就应该对我动了杀机才对。”恒范嗤笑一声道:“曹孟德敢吗?他为人生性多疑,认为主上身居高位,这么做一定有十足的把握,曹操不可能不有所忌惮。”
  太史慈心中苦笑:“自己哪有什么万全之策?只不过当时没有别地办法才冒险去长安一趟。毕竟汉献帝的事情非常重要,交给别人去办当然不放心”。管宁看了桓范一眼,点头道:“主上突然出现在长安、把圣上劫走的确出乎曹操的意料,甚至打乱了曹操的计划,但是曹操毕竟是曹操,他马上就看出主上在玩假失踪。也就是说。曹操在那时就知道,北方的胜利者一定是主上。”桓范嗯了一声后,才道:“曹操当时一定在思索,主上一旦平定了北方,那么下一步的目标在哪里呢?不问可知,那当然是汉中,只有打下汉中才可以夺得益州,拥有益州之后。我军才可以顺江而下,把荆州和江东地长江天险化作乌有。如此一来,主上很有可能入主长安,虽然当时的曹操不知道益州会出现易主的情况,但是曹操知道,要征讨刘焉这样的皇族,没有皇命加身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故此,主上一定要把圣上把持在手中才行。因此,曹操并没有把自己派到长安的人手撤回来,反而加大地渗透的力度。故此,才会在今时今日形成一张庞大无比的网。”桓范说完,屋中一片沉默。
  虽然已经大致弄明白了曹操的野心和计划,但是在人完全轻松不起来,因为曹操的计划十分周详,短时间内己方根本没有办法把曹操的势力从长安连根拔起。好一会儿,太中慈才道:“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曹操在长安兵分三路,其一,派来燕儿霍乱宫廷,挑拨我和圣上表面还算不错的关系;其二,派尹氏进到的司空府,来搅乱我的生活,最好弄得我后院起火,冷落了手下众人之心;其三王则和王图等人渐渐谋夺长安西园八校尉的兵权,以便我太史慈在长安立足住退出长安后,便宜了王子服等人。”
  桓范却大摇其头道:“这也许是曹操最初的目的,我看曹操在摸清楚了长安的形势后,还会从其他方面下手,比如,拉拢张绣将军和文和先生这两个表面和主上对立的人,再从中加深两人对主上的‘恶劣’印象,这无疑是为主上树立了一个强劲的敌人。”管宁恍然道:“这也许就是王子服和曹操等人合作的基础了,从这一点上看,两者短期的利益是相同的。看今天王子服等人在朝堂上为曹操不遗余力地模样,就可知道,戏志才那小子已经有了稳妥的主意,只是可恨不知道戏志才的诡计是什么。”
  桓范淡然道:“这没有什么难猜的,依我看,这事情应该从张济将军的妻子邹氏身上下手才对。”管宁和太史慈马上明白过来,露出释然的表情。
  恒范扫了太史慈一眼,微笑道:“曹操用的果然好计策,想一想吧,主上身强力壮,却无妻妾在长安,蔡琰小姐虽是未婚妻,但却性格倔强,未必随主上的意,作为男人,哪里受得了?现在主上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