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3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鲁肃的军队开进了渔阳城,而邹丹的部队则奉命撤回到了涿郡。在哪里。他和其他公孙瓒的军队机体接受整编。这支军队地训练完全交给了领兵打仗的行家里手张郃来训练。全无后顾之忧的赵云开始驱逐鲜卑人的战斗,因为有阎柔这熟悉鲜卑生活习性的识途老马在,鲜卑人在渔阳根本立足不住,在赵云无休止的追击下,入侵渔阳的鲜卑人终于抵挡不信。开始北撤,一直退出长城,回到上谷。
  而青州和正在代县驻军的刘和展开了谈判,青州希望刘和能够加入到青州一方。不过刘和却不甘心放弃自己在幽州的权势和地位;他知道自己一旦同意地话;那就等于变相同意太史慈是幽州之主的事实。
  想归想。公孙瓒已经自刎事情给刘和军方的冲击还是很大的;至少有很多人对太史慈十分感激。
  一直以来;在幽州就有这样的潜意识:谁为刘虞报仇;谁就是幽州之主。原本大家都以为这事情非刘和莫属,毕竟前一段一时间太史慈“失踪”,中原“大乱”,最有可能干预幽州事务的太史慈生死未卜。而一直在幽州的青州军鲁肃大军又一直按兵不动,更风传鲁肃对太史慈有异心,那么能除掉公孙瓒的只有刘和这众肓所归的人了。
  谁知道情况急转直下,为刘虞报仇的人还是太史慈。
  于是在刘各军中便有了一股暗流,他们想要投降太史慈,但是刘和毕竟是刘虞的儿子,所以他们希望刘和也能够投降太史慈,这才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如此一来,与刘各谈判地事情变得进展缓慢,双方简直是在讨价还价。
  青州方面如此忍让实在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毕竟现在青州军队在幽州从数量上看并不占优势,即便是想和刘各翻脸也要等着青州的后续部队来此才行。
  代县是幽州低于鲜卑人入侵的长城西段的战略要塞,不容有失,现在拖着刘各,要他中立,至少可以阻挡鲜卑人从这里切入长城以南,故此青州方面才隐忍不发。太史慈却不心急,幽州攻略并非是一时能完成的。
  不过至少从暂时来看,战斗已经由混战阶段变为拉锯攻防战,这时太史慈十分有利。唯一令太史慈无奈的事情是;刘虞和公孙瓒的先后死亡使得幽州人心惶惶,即便是自己在短时间内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幽州人,心思变化下,完全乱成一团,有起色是公孙瓒一死,还不大明白青州军厉害的草原民族,变得完全没有顾忌,先是鲜卑人,他们这一次进攻,范围实在是过于巨大,遍布了幽州的整个北部。虽然在西线作战的鲜卑人已经吃够了青州军的苦头,但是在右北平、辽西郡以东,昌黎郡、玄菟郡都已经落入鲜卑人之手。辽东郡和乐浪郡完全失去了音讯。
  辽东郡是公孙世家的大本营,鲜卑人想要攻下辽东郡有点痴人说梦,但是鲜卑人对公孙瓒的痛恨可是非比寻常,可以想见,辽东遭受到的攻击将会有多么猛烈。
  至于乐浪郡和带方郡,周围均是大大小小的少数民族,更是会趁火打劫,难免生灵涂炭,他们可不知道青州为何物。太史慈很想一下子扫平幽州,但无奈幽州太大,青州军兵力太少。唯有缓缓图之。
  有鲁肃和赵云,再加上阎柔和田畴,太史慈放心得很。
  带着满足和遗憾,太史慈一路向西南。到中山国,翻越过长城来到太行山西北麓的乐平,在略作休整后,便来到了并州的首府,洛阳城。此时的并州在梁习的努力下已经不再是战乱之地,虽然百废待兴,但是至少并州的百姓已经稳定下来,南匈奴地首领于扶罗和呼厨泉已经被青州军的强悍实力打怕了,而且因为南匈奴内部还有反对兄弟两人的势力存在,所以两人只有全心全意地和梁习合作,才能够帮助两人在南匈奴真正的站稳脚跟。
  至于因为前一段时间地并州大战而导致的张扬大军和王匡大军中溃散的散兵游勇演变成的强盗横行的现象。则在徐晃这个大将的征讨下一一平复。西冀州的甄氏家族则在张夫人的授意下迅速地插入到并州的经济恢复工作中,并州的各行各业在甄氏家族的庞大财力下开始进行恢复生产,当然甄氏家族也在其中狠狠的赚了一笔。
  故此,当太史慈来到并州时,这里出奇的安静,与太史慈第一次列到这里来的时候的印象简直有天渊之别。
  太史慈到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梁习地府邸之中。正忙得脚打后脑勺的梁习闻听太史慈到来,亲自领着晋阳城的大小官员出城迎接。一直出军再在外;忙于扫除土匪的徐晃也带军回到了晋阳。
  于扶罗兄弟也闻讯而来。
  待进城后;大家互诉别情;只是两个月的时间;中原的局势便已经是天翻地覆。让众人生出恍如隔世地感觉;说到袁术、刘虞、公孙瓒的身死,更是不胜唏嘘。当然更多初次见到太史慈的并州官员纷纷向太史慈道贺,那当然是因为太史慈平安从荆州归来的事情。许晃却在旁边苦忍着笑,他当然知道在荆州搅起漫天风雨的人并非是太史慈而是青州新一代战神赵云。
  太史慈心中惦记着汉献帝有没有被送到这里来的事情,但是见到大厅之中人多嘴杂,不方便向梁习询问。便向梁习一努嘴。
  梁习会意,边客气的下了逐客令,那些官场上的老狐狸当然知道上司之间说话有很多都是不应该听的,于是纷纷站起身来,向太史慈和梁习告辞,当然各种理由却纷至沓来,不一而足。不过于扶罗忽和呼厨泉这两个人却不懂汉人官场这一套,也看不出来梁习的意思,那呼泉脸上还露出奇怪的神色,不明白这些人为何突然忙了起来。
  瞪着一双大眼睛左顾右盼。
  徐晃向他瞪了一眼,这位英俊的匈奴少年却不明所以,一双大眼充满了无辜太史慈虽然很不喜欢两人,但见状也不由得啼笑皆非。
  看来唯有自已把这两个人吓走了,想一想鲜卑人的事情,太史慈灵机一动,不如自已再当一次渔翁,让鱼蚌去相争吧。
  想到这里,太史慈对两人柔声到:“于扶罗先生,南匈奴内部的事情应该没有问题了吧?”
  于扶罗恭敬的答道:“尊敬的太史大人,南匈奴现在已经臣服在我的脚下,我拿回了本来就应该属于我的东西,这还要感谢梁习大人和徐晃将军,要不然我还要费很多的事情。”太史慈却摇头说:“我们汉人有一句话,叫防人之心不可无,阁下的敌人也是匈奴的勇士,他们是不会轻易的屈服的,明的不行,也许就会来暗的,于扶罗先生还是小心为妙。”
  于扶罗傲然道:“太史大人多虑了,现在并州乃是青州军的天下,我于扶罗的部众更是占据了南匈奴的大部分人口,即便是有一两个居心叵测之辈,又拿什么来和我斗呢?”太史慈嗤笑了一声说:“我听说草原上有一句话,叫做狼有狼的道理,羊有羊的道理,你们匈奴人和我们这些注重道德和礼仪的汉人不同,只崇尚武力,谁的实力强谁就是当之无愧地王者,对吗?你于扶罗臣服于我太史慈那绝对和那些看重新“五德终始说”的儒生不同,若四我太史慈没有这么强大的军队。你于扶罗会向我低下你那高昂地头颅吗?”于扶罗被太史慈说的眼前一亮,点头道:“草原上的雄鹰飞得高不可攀,能让雄鹰低下他高贵的头颅地只有天空。汉人把这里叫作上党,据说是‘与天为党’的意思。在我们南匈奴人的心中,谁可以真正拥有上党,谁就是我们南匈奴人的天!现在上党归太史慈将军所有,那太史慈将军现在就是我们南匈奴人的天!”
  太史慈心知对方已经上钩了,微笑道:“于扶罗先生说得好,不过于扶罗先生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南匈奴人只承认强者。如果有人用阴谋诡计推翻了于扶罗先生,那么南匈奴人同样会臣服于别人。你说呢?”太史慈的一席话说的于扶罗心中一惊,说不出话来。
  太史慈说到了他的心里。
  太史慈看看他的脸色。心中好笑,悠然自得道:“于扶罗先生说得对,现在并州都是我们的人,别人想要成功并不是太容易的事情,但是于扶罗先生不要忘记并州北面的其他草原民族,他们可是一直对并州虎视眈眈。不说幽州北面的东部鲜卑。*近我并州的还有羌胡、拓跋鲜卑、河西鲜卑,无论说道哪一个,都是强大的敌人,你说对吗?”于扶罗不明白太史慈突然间说这些干什么。
  呼厨泉也是一脸茫然的样子。
  太史慈故作肃容道:“你们应该知道,我青州正在和鲜卑人开战,而且在我青州军地手下出了大亏。正在找机会报复,而且我青州在幽州中,只要是于扶罗大人的反对者都明白我青州乃是于扶罗先生的盟友,所以要打败于扶罗将军,也必须要打败我青州军才可以,于扶罗大人以为呢?”于扶罗和呼厨泉只是头脑简单而已。并非是愚蠢,太史慈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两人当然明白,闻言立时色变。
  呼厨泉骇然道:“太史将军是说我南匈奴内部的敌人会和姜胡、拓拔鲜卑和河西鲜卑还有东部鲜卑相勾结,对我并州不利?!”
  太史慈点了点头,其实太史慈说到这里,也知道自己地猜想很有可能会变成现实。梁习和徐晃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原本他们还以为太史慈是在想办法赶两者走那么简单,但是现在看来,并州还真的要作好对外战争的准备才可以。
  太史慈看着脸色吓人的于扶罗和呼厨泉,轻声道:“所以若是换了我的话,我现在马上调兵到雁。桑干。马葩一带防守,先给那些居心否测地鲜卑人来个当头棒喝。”
  顿了一顿。太史慈又道:“先下手为强!”于扶罗和呼厨泉终于明白现在自己应该干什么了,于是站起来向太史慈告别,匆匆离去,第二天便带着自己的军队跑到了雁门去防守了。
  太史慈看着徐晃,凝声道:公明,至于羌胡部分,那就要交给你了。
  徐晃肃容应答。太史慈转过头来看向梁习,笑道:“圣上有没有到晋阳城?”
  粱习恭声道:“主上,圣上前天才到晋阳,看来路途很远,满脸累坏了的样子,昨天一直在休息。才吃过饭不久,想必现在正在离使得书房中读书。”
  太史慈点头,沉吟了一会儿,才道:“明天我便会带着主上上路,赶往长安,今天我要见见圣上。”梁习理解的点了点头,毕竟现在太史慈和汉献帝的关系是君不君,臣不臣的,十份尴尬,日后还要为同殿君臣,有什么话还是早一点说明白的好。
  这一段时日来,梁习已经了解到青州的政策和强大,对太史慈越发的钦佩,在他心中,太史慈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过了汉献帝。
  其实,这种心态现在已经代表了天下间大部分人的想法,因为权臣把持皇帝的事情看多了,所以大家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反正东汉多少年来都是权臣当道,太史慈这么做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梁习的心思太史慈了然于心,心中高兴。
  前一段时间他和汉献帝都在玩儿失踪,只不过自己的自愿的,而汉献帝却是迫不得已。
  但是这件事情的效果正是自己想要的。至少,现在天下人已经明白了两件事情:青州暂时没有太史慈无伤大雅,因为太史慈大侠的基础太好了,而另一件事情是天下暂时没有皇帝也无伤大雅,至少还是原来的样子。
  如此一来,太史慈的威望再增加,而汉献帝作为皇帝队天下的影响却再消弱。
  淡忘掉这个皇帝。正是太史慈当皇帝的策略中的一个步骤。现在看来,效果很好。
  想到这里,太史慈心中大畅,站起身来,对粱习谈然道:“圣上在哪里?带我去看。”
  · 第二部天下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献帝~
  
  汉献帝的住处在梁习刺史府的庭院深深处。
  因为梁习的严令,故此几乎没有人接近汉献帝的住处。除了特种精英在此专门负责汉献帝的饮食起居之外,汉献帝几乎就已经成了一个未知的存在。
  太史慈与梁习来到这里时,周围看不见一个人,更没有半点动静。只有初秋中还没有死去的知了在秋日的暖阳中寂寥的歌唱着。不过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当太史慈和梁习才一步入到后花园的时候,面前立时人影连闪,几个黑衣人已经拦拦住了太史慈的去路,手中闪亮着乌光的“损益连弩”已经对在了太史慈和梁习的胸口上,同时低声喝道:“什么人?”
  梁习苦笑地看向太史慈,他虽然是这并州的刺史,不过却对眼前的这些特种精英全无办法,他知道,在青州,只有太史慈才对这支军队有绝对的权威。太史慈微笑道:“是我,还不退下。”
  那些特种精英从闪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看清楚了面前的人正是青州之主,此时闻言,对着太史慈微微躬身,一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