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史慈低声笑道:“元直言之有理。”徐庶着才发现太史慈眼中对自己的赞赏之意,当下一笑,并不放在心上,看得太史慈心中一赞。
  这时,宴会的场面开始热闹起来,因为王允向李傕郭汜敬酒,这两个人生性粗鲁,稍微一沾点酒就会放肆起来,看得不少人皱眉不已。
  张济和张绣两人和贾诩情感极深,也许贾诩对这两人没有真感情,但是张济和张绣是绝对舍不得贾诩走的,故此两人对贾诩频频敬酒。
  这一轮酒后,王允借着贾诩的远离长安的话题,向张济和张绣敬了杯酒,然后笑道:“张济大人,差点忘了,贱内已经有些时日没有见到过尊夫人了,十分想念,希望请尊夫人到寒舍作客,未知可否?”
  张济不疑有他,呵呵笑道:“王允大人太过客气了,她们两人本就情同姐妹,更是时常来往,哪天叫他过府都是一样。”
  王允心中大喜,表面上却一拍脑袋笑道:“老夫糊涂了,还以为她们娘们儿间见面要和我们一样先下请帖呢!”
  王允这番话登时引得在场人无不大笑,李傕和郭汜更是连连说了几句淫秽不堪之言,用以证明男女之间的不同,听得人人掩耳。
  在这场合里,一直和众人格格不入的就是冷眼旁观的刘备和张任了,他们两人独自组成一个小***,亲密交谈不时微笑,全不理别人。
  李傕和郭汜两人素来豪饮,很少醉酒,因此连连劝酒下,弄得不少人喝得满面通红,爬伏在桌子上,死活再也不肯喝了。到了最后,众人纷纷告辞,只剩下几人在陪着李傕和郭汜。
  太史慈当然装作醉酒,便要和真正喝醉了的徐庶回蔡府,王允见两人东倒西歪,生怕他们有事,正要叫人把他们送回去,却见鲍信站起身来,说是要送两人回去。王允看了一眼已经“醉”得不成样子太史慈,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而太史慈则心知肚明鲍信有话对自己说。不过要不是看在自己已经醉成这个样子的份上,那个王允说不准会怀疑鲍信现在的企图呢!早就知道这双方并非推心置腹。
  鲍信和荀彧把太史慈两人扶到车上,然后这两人也上了车。才上车,鲍信就一拍太史慈的肚子,笑骂道:“子义莫要再装了。”
  太史慈哈哈一笑,这才坐正了身子,看向鲍信笑道:“早就知道瞒不过你。”鲍信笑道:“这个当然,当年在临淄时,子义可是千杯不醉,今天这点酒又算得了什么?”在一旁的荀彧却接过口来道:“我虽不知道太史大人的酒量,但是却知道鲍信大人和太史大人有话说,所以才会知道太史大人是在装醉,不过李傕郭汜这两人的确是令人心生厌烦,换了任何人都会学太史大人逃跑的。”
  太史慈看了荀彧一眼,发现了荀彧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特别擅长于用词语打动别人,刚才吕布的事情就是一个明证,现在和自己说的这番话又是如此,自己和荀彧原本只说过几句话,而且当时由于是在长安城门处,因为有李肃在一旁,所以两人仅仅是限于一般交谈罢了。
  现在这个荀彧却可如此自然的和自己搭上腔,就好像两人已经认识了好久一般,自然会消除两者之间的陌生感,在这种情况下,是最容易套出话来的。要知道荀彧本就是陌生人,有他在场,太史慈将会有许多话说不出口来,荀彧现在这么做正是在消除两人间的隔阂。
  想到这里,太史慈心中一动,自己何不散播一些假消息呢?故此亲热地对荀彧说道:“荀彧先生真是智者,居然一下子就猜出我是在装醉,若是换了鲍信兄这等深知我习惯的人也就罢了,偏偏荀谌先生也猜了出来,真的不比你家族中的荀谌先生差呢。”
  荀彧闻言微笑,显然是因为自己和太史慈套近乎成功而高兴。鲍信也笑着看了荀彧一眼,显然对其过人的才智深表佩服。
  太史慈看了看正在呼呼大睡的徐庶,心知今天只能靠自己应付着两人了。正想着,鲍信对太史慈道:“子义,自从你上次和孟德说过你在半途中被人袭击的事情后,孟德就在暗中一直调查这件事情,最后发现,这事情有可能是张绣做的。”
  太史慈心中大奇,张绣袭击自己?根本没有理由。这个鲍信到底想要干什么?荀彧见太史慈一脸疑问的样子,连忙对太史慈道:“太史将军不必怀疑。其实这事情不是张绣想要针对将军,而是张绣在泄私愤而已。”顿了一顿道:“将军知道长安关于董卓和张济的夫人邹氏的谣言吧?”见太史慈点头,便又道:“虽然我们不知道真假,但是张绣和邹氏之间的事情却是真的,因此才会对这谣言愤怒异常,所以董卓和邹氏之间的事情很有可能是真的,可惜他却没有办法宣泄,所以便领兵外出,美其名曰是练兵,可是他到哪里练兵却没有人知道,一直到我们都来到长安后,这个张绣才现身,太史将军难道不觉得巧合吗?其实这道理很容易说通,那就是张绣希望杀死各地诸侯的使者,给董卓找麻烦,因为使者死在长安的路途上,这件事情董卓是脱不了干系的。张绣既然奈何不了董卓,当然就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了,相信太史慈将军也看得出来,张绣的为人非常阴狠决绝。故此这么做一点都不奇怪。而且张绣出外练兵就是在太史将军号召各地诸侯派使者进长安之后的事情。”顿了一顿道:“不过幸好太史将军杀得张绣大败,弄得张绣无力在袭击其他的诸侯使者,说起来这些使者还真得感谢将军呢。”
  太史慈看着荀彧,不明白自己今天碰见的人为何都这么能撒谎,先是王允,然后是现在的荀彧。不过荀彧的话听起来还真是那么回事,而且丝丝入扣,十分合理,最关键处是张绣的为人,是极有可能这么做的,而且张绣最大的嫌疑处还在于张绣进出长安的时间偏偏就在各地使者赶赴长安之间,实在是太过巧合了,即便是张绣在场,只怕也是百口莫辩。可惜,太史慈却百分之百肯定这事情绝对不是张绣干的。
  的确,那偷袭者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大的“张”字,但这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偷袭者的军队也的确训练精良,可是训练精良的军队天下比比皆是,张绣的军队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至于时间问题更是莫名其妙,各地使者来长安,张绣被张济叫回来参加宴会乃是一种礼貌,没什么奇怪的,说张绣出外练兵,没有人见到他,那即是说张绣也完全有可能没有袭击使者,因为原本就无人知道张绣的去向。
  可使荀彧和鲍信的用心,太史慈却完全知道,太史慈心中冷笑,自己早已经知道了你们和王允之间的协议,不过因为怕王允只是利用你们,并且用张绣限制你们,所以现在来打我太史慈的主意,那即是说然自己误以为偷袭自己的人乃是张绣,然后利用自己去消灭张绣,这样一来,没有张绣后,王允就会完全的依赖曹操,端的打得好算盘。不过既然人家这么辛苦,自己就将计就计假装信了,好好愚弄他们一番。
  想到这里,太史慈的脸上一沉,冷冷骂道:“好个张绣!看我太史慈怎么收拾你!”鲍信和荀彧脸上喜色一闪而过。
  鲍信一把拉住太史慈,沉声道:“子义不要冲动,现在不是动手的时机,而且自已的军队全在城外,我看子义在面见完后可以先一步出长安城,因为我们的人已经得知张绣会在这段时间内的某一天出城,毕竟长安城的谣言还未过去,而且子义打得他那么惨,他岂有不报仇之理?很有可能对子义衔尾追击,先下手为强,子义完全可以半路伏击张绣。”
  太史慈心中冷笑,从鲍信的话里,太史慈已经知道一点,那即是说,张绣在王允的计划中是要负责城防这一块儿的,也就是说在刺杀董卓成功后,张绣一定会奉命出城巡视一番,而在报信的印象中因为先一步离开长安而不知道长安发生大事、被蒙在鼓里的自己,当然就会误以为张绣出城是奔着自己而来的,一定会伏击张绣的。而且这么做可以把自己先一步调离长安,如此一来,长安城外的自己就不会搅局了。
  既然张绣负责城防,那么曹操的军队就会在董卓被杀后被调进城内来维护治安。
  不过曹操要除掉的人还很多,因为即便没有张绣,吕布也是王允手中的棋子,同样可以制约曹操,当然吕布乃是匹夫,容易对付的很。不像张绣,手下有贾诩,虽说贾诩那时已经被李傕郭汜带走,但是长安发生董卓身死的大事后,贾诩当然随时可以回来,一旦贾诩回来,张绣就更不好对付了,看来曹操已经从王允那里知道贾诩的厉害了。
  原来鲍信找自己谈话的目的是借刀杀人!
  哈,这事情真有趣,每个人都有秘密,偏偏每个人的秘密自己都知道,而每个人却都以为在瞒着自己。太史慈想想就觉得好笑。
  · 第二部天下第三卷·
~第二章刺杀~
  
  太史慈看向鲍信和荀彧,装作感激涕零的样子道:“如此,我便谢谢两位,我太史慈还从未吃过这般有苦说不出的哑巴亏,也好,我便在朝见完天子之后,先一步出城,收拾张绣这残暴之徒,也算是为大家出一口恶气。”鲍信和荀彧点头,齐齐说道太史慈乃是真英雄。
  正说话间,马车停顿了下来,太史慈笑道:“和朋友欢聚的时间总是这么短,没想到这么快就到地方了。”
  鲍信呵呵笑道:“看来还是让老夫扶子义下车吧,毕竟自己乃是大醉而归,莫要下车后落在有心人的眼里。”太史慈点头称是。
  于是鲍信扶着太史慈,荀彧扶着徐庶,从马车上下来。此时已近是深夜,故此他们下马车的声音显得分外的清脆。太史慈这时却觉得自己似乎忘了什么事情,却一时想不起来。
  蓦地,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了太史慈的心头,还未来得及想这是怎么回事时,一股浓烈的杀气从接到一端的房顶上涌来,杀气之强,直追远在幽州的张郃,更胜高览,紧接着,一人从房顶纵身飘然而下,一言不发举刀像炮弹般向四人冲来。骇得鲍信和荀彧大惊失色。
  太史慈眼中精光一闪,只一眼便已经看出此人并非是针对在场的某一个人而来的,而是想要格杀在场的四人。
  这念头在太史慈的头脑中电光火石般一闪而过,已经无瑕细想,毕竟不能坐以待毙,才待要动,太史慈又停了下来,因为自自己的身后有一股杀气狂涌而出,但决不是针对自己,而是奔着偷袭者而来的。不过太史慈真有点担心这人能不能先一步阻止偷袭者的行动。
  蓦地,一阵奇异的风声响起,太史慈正不明白怎么回事时,一道寒光以惊人的高速自太史慈的背后向那偷袭者射去。
  太史慈的锐目过于常人,只一眼便已看清飞过去的乃是一直小戟,心中一动,知道是谁来,有此人在自己就不用动手了。
  一声可震得一般人耳膜生疼的雄壮声音好似地域魔王的吼声般传来:“何方鼠辈,竟然敢行刺鲍信大人!纳命来!”
  说话间,那只小戟带着诡异的角度闪电般向那偷袭者旋飞划去,已经到了着偷袭者的眉宇间。
  原本那偷袭者离鲍信和太史慈已经近在咫尺,见到此情景,“咦”了一声,砍向鲍信和太史慈的长刀不得不收了回来,精光一闪,一刀削在旋转着的小戟的边缘处。
  若他不收刀,这把小戟就会在他砍断太史慈和鲍信的腰的同时,割入他的脖子里,绝对可令他身首异处,如此两败俱伤的局面,他当然不愿意接受。
  “当!”的一声。那只小戟在偷袭者得全力施为下改变了方向,直接向街道旁边的一棵大树上划去,好像快刀切豆腐一般轻而易举地没入进去,“轰”的一声,那棵大树颓然倒地,由此可见这只小戟上施加的两个人的力量有多么的狂猛。
  偷袭者显然没有想到对方的力量竟然这么大,生出感应,上身晃了半晃。这时只听一声长啸.身后的救援者已经闪电般杀到。
  典韦,果然是典韦!这才合理,鲍信身边怎可能没有典韦,要知道曹操现在的身份无人知道,然也不会有人威胁到他,这点为当然就是来保护鲍信了。只见典韦双手各持一只巨大的铁戟,向偷袭者攻去。
  典韦一出手,太史慈立时为之动容,这“恶来”果然名不虚传,像双铁戟这等笨重的武器在典韦的手中根本就是浑若无物,空气中没有那种重武器在挥动时所特有的“呜呜”鸣叫声,反而却十分的空灵,在典韦的手腕一颤下登时抖出十道黑影,封锁了对方攻势的所有空间。
  这种狂风暴雨式的武功,太史慈除了在自己的枪法中可以看到影子外,还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使得出,若是单论力量和体力的话,这典韦可能是三国第一人了,就是吕布似乎也稍有不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