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庄子译注-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非。光明正大于鬼责,然后才能独往独来。契合于内的人,行为不留名迹;
契合于外的人,志向在于求用。行为不拘于名迹的人,虽庸常而有光辉;志
向在于求用的人,只是商人。人看到他的跂足,象是高大的样子,能尽物之
性的,人物而无间;和外物苟且的,连自身都不能相容,怎能客人呢?不能
容人的就没人亲近他,没人亲近的人周围就空无一人,武器没有比心志更毒
的,莫邪那样利剑也在其下;伤害没有大于阴阳的,人们无法逃脱夭地之间。
不是阴阳伤害他,而是人心驱使他如此。
道通
(1)
,其分也成也
(2)
;其成也毁也
(3)
。所恶乎分者
(4)
,其分也以备
(5)

所以恶乎备者
(6)
,其有以备。故出而不反
(7)
,见其鬼;出而得
(8)
,是谓得死。
灭而有实
(9)
,鬼之一也。以有形者象无形者而定矣
(10)
。出无本
(11)
,人无窍
(12)
。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
(13)
,有所出而无窍者有实
(14)
。有实而
无乎处者,字也
(15)
,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16)
。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
有乎入。入出而无见其形
(17)
,是谓天门
(18)
。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
有。有不能以有力有
(19)
,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
(20)
。圣人藏乎是
(21)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
(22)
?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弗可
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
(23)
,将以生为丧也
(24)
,以死为反也
(25)
,是以分已
(26)
。其次曰始无有,既而有生,生俄而死
(27)
;以无有力首,以生为体,以
死为尻
(28)
;孰知有无死生之一守者
(29)
,吾与之为友。是三者虽异
(30)
,公族
也,昭景也
(31)
,著戴也,甲氏也
(32)
,著封也,非一也
(33)
,有生,黬也
(34)

披然
(35)
,曰移是
(36)
。尝言移是
(37)
,非所言也
(38)
。虽然,不可知者也
(39)

腊者之有膍胲
(40)
,可散而不可散也;观室者周于寝庙
(41)
,又适其偃焉,为
是举移是
(42)
。请尝言移是,是以生为本
(43)
,以知为师,因以乘是非
(44)
;果
有名实
(45)
,因以己为质
(46)
,使人以为己节
(47)
,因以死偿节
(48)
。若然者,
以用为知
(49)
,以不用为愚,以彻为名
(50)
,以穷为辱。移是,今之人也
(51)

是蜩与学鸠同于同也
(52)

'注释'
(1)道通:含义与《齐物论》句“其本”相同。道通,道通为一,即道


(2)成:形成。分而后形成。
(3)毁:毁掉,毁灭。
(4)恶乎:于问处,怎样,恶,何处。
(5)备:全。
(6)恶(wù):讨厌,憎恨。
(7)出而不反:只持而不知返。学道的大忌是精神外驰而不返。
(8)出而得:出而自以为有所得。
(9)有实:形骸的实体。
(10) 有形:指人、物。象:法而象。无形:指道,定,即字泰定的定。
(11) 出无本:无本犹无始。
(12) 入无窍:窍通徼。边际。无窍:指无终。旧注作孔隙解实误。
(13) 本剽:剽同标,未、终。
(14) 有实:充实。
(15) 宇:上下四方,指空间。
(16) 宙:古往今来,指时间。
(17) 见:现。
(18) 天门:与天光,天钩等同时应,即指自然出入之门。
(19) 为:形成,产生。
(20) 一:统一。
(21) 藏乎是:藏心于道,藏心于无。
(22) 恶:
(23) 以上数句注见《齐物论》。
(24) 丧:丧失。
(25) 反:通返。
(26) 以:通已,已经。已:犹矣。
(27) 俄:时间很短,突然间。
(28) 尻(kāo):屁股。
(29) 守:持。解道非是。
(30) 三者:指以无为首,以生为体,以死为民。
(31) 昭景:昭氏,景氏,皆为楚国王族的姓氏。
(32) 甲氏:楚国王族的姓氏。
(33) 非一:不一致,有区别。
(34) 黬(àn):黑疵。
(35) 披然:分散的样子。黑疵有蔓延的性质,所以称披然。
(36) 移是,移此而达彼,指是非之不齐而齐,是非不定。
(37) 尝言:试言。
(38) 非所言:言之所不能及。
(39) 不可知者也:不能为常人所理解。
(40) 腊,腊祭,眈(pí):牛肚,赅(gai):牛蹄。一说牛颊肉。
(41) 观室者,观居室的形状。周于寝庙,室有东西厢为庙,无东西厢为寝,都是人的住处。
(42) 举,皆。一说举例。
(43) 以生为本:指生死方面的事情。
(44) 乘:驾驭。
(45) 果:果真。名实:指名实相符。


(46) 质:质正,衡量。
(47) 节:符合,符节。
(48) 偿:犹殉。
(49) 知:通智。
(50) 彻:犹通。名:名声。
(51) 今之人:与古之人对应,指现在的人。
(52) 蜩与学鸠:见《逍遥游》注,同与同,个人之见与蜩鸠相同,知同之为同,不知集异则为
大同。
'译文'
从道的观点来看是齐一无别的,万物总体的分就是众体的成,新事物的
成又是旧事物的毁,因此,不管怎样分散,它的分散是完备的;所以不管怎
样完备,还是追求更大的完备。精神离开躯体而不返回,就显现他为鬼;精
神离开躯体而自以为有所得,这就叫作得到死。精神灭了而有实体存在,与
鬼一样。以有形骸的人效法没有形骸的道那就安定了。道,生无始,灭无终,
充实而没有处所,便是字。成长而没有终了,便是宙。有生,有死,有出,
有入,入出而不见其形状,这就是自然之门。自然之门,就是无有,万物生
于无有,有不能从有中产生,一定要从无有中产生出来,而无有本来就是没
有。圣人就游心于这个地方。古时候的人,他们的认识有最高的境界。什么
是最高的境界?他们认为宇宙未曾形成万物的始初时刻,认识是最高的,尽
美尽善的,再不能增加什么认识了!其次,则认为宇宙开始有了万物时,把
生当作丧失,把死视为返本,这已经有分了。再其次,有的说宇宙形成时就
是无有外物,后来有了生命,倾刻间而又归于死亡;把无有当头颅,把生命
当躯干,把死亡当屁股;谁知道有无死生,守持一体的,我就和他交朋友。
这三者虽然有差别,但却属于一个家族,昭氏、景氏,因尊奉先人而著称,
甲氏因封地而著称,虽然同为公族又有区别。有面生黑痣的人,有蔓延分散
的性质,称为移此而达彼,是非不定。试说说这是非不定的问题,并不是能
说得清楚的。虽然说了,还不能为常人所了解。腊祭时祭品中有牛肚代表五
脏四肢的牲品,不一定非放在一起,但又是非陈列不可散的。犹如游观屋室
的人周游于东西厢的寝庙和无东西厢的寝室,又到厕所,这就是是非常移的
道理。让我说说是非不定的道理。这是以生为根本,以认识为标准,因而能
驾驭是非;果真有名实之别,因而以自己为主来定是非;人都以自己为节操,
以至于用死偿节,象这样,凡举用的就是智,举不用的为愚,通达向上的就
有名声,穷塞在下的就是耻辱。是非的转移,是现今人的问题,这正如蜩与
学鸠一样,是同样无知的。
蹍市人之足
(1)
,则辞以放骛
(2)
,兄则以妪
(3)
,大亲则已矣
(4)
,故曰,至
礼有不人
(5)
,至义不物
(6)
,至知不谋
(7)
,至仁无亲
(8)
,至信辟金
(9)
。彻志
之勃
(10)
,解心之谬
(11)
,去德之累
(12)
,达道之塞民
(13)
。贵富显严名利六者
(14)
,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
(15)
,缪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
(16)
,累德
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
(17)
,塞道也。此四六者
(18)
,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
静则明,明则虚,虚者无为而无不为也,道者,德之钦也
(19)
;生者,德之光
也;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知者,接也
(20)

知者,谟也
(21)
;知者之所不知,犹睨也
(22)
。动以不得已之谓德,动无非我


之谓治
(23)
,名相反而实相顺也。羿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无己誉
(24)
。圣人工
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
(25)
,唯全人能之。唯虫能虫
(26)
,唯虫
能天
(27)
。全人恶天
(28)
?恶人之天
(29)
?而况吾天乎人乎
(30)
!一雀适羿
(31)

弄必得之,威也。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是故汤以胞人笼伊尹
(32)
,秦
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
(33)
。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介者
移画
(34)
,外非誉也;胥靡登高而不惧
(35)
,遗死生也。夫复謵不馈而忘人
(36)

忘人,因以为天人矣。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
(37)

出怒不怒
(38)
,则怒出于不怒矣;出为无为,则为出于无为矣。欲静者平气
(39)

欲神则顺心。有为也欲当
(40)
,则缘于不得已
(41)
,不得已之类,圣人之道。
'注释'
(1)蹍(zhǎn):踩,踹,踏。市人:集市上不相识的人。
(2)辞,辞谢,放骛:放肆,失札,骛,通敖。
(3)妪(yù):妪煦,出声的问慰。
(4)大亲:父母。
(5)至礼有不人:不以人为的礼仪文质为重。
(6)至义不物:最大的义不以物为厚薄。
(7)知:智。不谋:无须谋虑。
(8)无亲,无须亲。
(9)辟:屏弃,金:指金虽坚不足为比。
(10) 勃:一作悖,乱。
(11) 谬:一作缪,悖谬对文,非作系缚解。
(12) 累:累赘。
(13) 塞:不通,堵塞。
(14) 显:荣显,严:尊严。
(15) 容:容貌。理:辞理,气:气息。
(16) 恶欲:好恶。
(17) 去:舍弃。就:趋从,取:取来。
(18) 四六者:指勃志、谬心、累德、塞道四个方面中的六者。
(19) 钦:尊。
(20) 接:应接,感性认识。
(21) 谟:理性认识。
(22) 睨,寻找规律。旧注斜视非也。
(23) 治:不乱,顺心,明德,通道。
(24) 羿:古代善射的人。工:善,能。中微:射中微小的目标。拙:笨拙,不善于。无己誉:
不赞誉自己。
(25) 俍(liáng),同良,善。
(26) 唯:犹虽,虽然。
(27) 唯:解同前。
(28) 恶:厌恶。
(29) 人之天:人为形成的状态。
(30) 天乎人乎:天人对立。
(31) 适:通过,经过。


(32) 胞:通扈,厨师,笼:笼络。
(33) 五羊之皮:五张羊皮。百里奚:春秋时秦国的大夫。他从秦逃到苑,为楚国拘留,秦穆公
用五张羊皮将他赎回,任其为相,因称五羖大夫。
(34) 介者:断星的人,拸(chǐ):离弃。画:规则,规矩礼法。拸画:不拘怯度。
(35) 胥靡:囚徒,犯人。
(36) 复謵:熟习,謵(xí),同习,馈:同愧。
(37) 同乎天和,同于天德。
(38) 出:超出。
(39) 欲:要,打算。
(40) 当:允当,合乎天道。
(41) 缘:因顺。不得已:无心应事。
'译文'
踩了市人的脚,得说放肆来道歉,兄长踩了弟弟的脚则出声慰问一下,
父母踩了儿女们的脚就不必说什么了。所以说,至礼是不以人为的礼仪文质
为重的,至义不以物为厚薄,至知不以谋虑为是非,至人无须有亲疏,至信
摒弃与金属坚实之比,彻毁意志悖乱,消解心灵的荒谬,除去道德的累赘,
贯通大道的障碍。尊贵、富有、高显、尊严、功名、利禄,这六者都是缠扰
心志的。憎恶、爱欲、欢喜、愤怒、悲哀、快乐等六者,都是累赘德性的。
舍弃、趋从、贪取、给与、知虑、本领六者,都是堵塞道的,上述四类六项
不在胸中激荡就能平正,心神平正就安静,安静就明达,明达就空虚,空虚
就无为而无所不为。道为德尊崇,生是德的光辉,性是生的本质。性的活动,
叫作为;有为的人为,叫作失。知是感性认识,智是理性认识;理性之所以
不是感性认识,在于寻找规律。行动出于不得已,叫做德;行动无非是为了
自身,就叫做治;求名则相反而求实则相顺。弄善于射中最微小的目标,却
拙于使人不称扬自己。圣人善于顺乎自然而拙于人为。善于顺应自然又顺应
人为的,只有全人才能做到。虽然虫能象虫,虫能顺乎自然。全人厌恶自然
是厌恶人为的自然,何况我把天人对立起来呢?一只山雀飞过羿的地方,羿
一定能捕到它,这是他的威力,把天下当作笼子,那么所有的山雀就无法逃
脱了。所以商汤用庖人来笼络伊尹,秦穆公用五只羊的皮笼络百里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