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庄子译注-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王子庆忌:可能是周王室公于,在卫国任职为官之人。
(5)术:方法。设;施行、使用之意。这句是说,庆忌见北宫奢募捐铸钟,完成很快,问其使用
何种方法,有儿奇数。
(6)一之间:一心之间只有铸钟,别无他念。
(7)朴:质朴。既经雕琢,还要复归质朴。质朴纯一则能动人。


(8)侗(tóng):幼稚无知的样子。
(9)悦(táng)乎:无心之状,怠疑,与义近,呆滞的样子。
(10)荤:聚集。芒:茫然不辨。言人们聚集而来,茫然不知分辨。
(11)从:同纵,听任。强梁:强横不肯合作者。
(12)曲傅:曲意相附者。
(13)因:任。自穷:自尽其力,不加勉强。
(14)大涂:大路。
'译文'
北宫奢为卫灵公募集费用铸造编钟,在外城门外建成铸钟之台。三个月
后上下两组编钟铸成。王子庆忌相见时间及此事,说:“你使用了什么方法
呀?”北宫奢说:“一心只在钟上而无他念,不敢使用其他办法。我听说,
‘既雕刻又琢磨,还要复归于质朴。’我无知无识不加分辨,淡漠无心而又
呆滞,人们聚集而来我却茫然不识,只是送走去的人,迎接来的人。来的人
不禁止,去的人不挽留。强横者不肯合作听其自便,曲意附合也随其自由,
任其自尽其力而不勉强。所以天天从早到晚募集,而人民不会受到丝毫损伤,
何况处在大道旁边,募集更易。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
(1)
,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
(2)
,曰:“子几死乎?”
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予尝言不死之道。东海
有鸟焉,其名曰意怠
(3)
。其为乌也,翂翂翐翐
(4)
,而似无能;引援而飞
(5)

迫胁而栖
(6)
;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
(7)
。是故其
行列不斥
(8)
,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
者饰知以惊愚
(9)
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昔吾闻之大
成之人曰
(10)
:‘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
(11)
名成者亏。’孰能去功与名而还
与众人
(12)
道流而不明居
(13)
得行而不名处
(14)
纯纯常常
(15)
乃比于狂
(16)
削迹
捐势
(17)
不为功名,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至人不闻,子何喜哉
(18)

孔子曰:“善哉!”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千大泽,衣裘褐,食抒栗
(19)
人兽不乱群
(20)
人鸟不乱行。乌兽不恶,而况人乎!
孔子问子桑零曰
(21)
:“吾再逐于鲁
(22)
,伐树干宋
(23)
,削迹于卫,穷于
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零
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
(24)
?林回弃千金之壁
(25)
,负赤子而趋
(26)
。或曰:
‘为其布与
(27)
?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
(28)
?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壁,
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
(29)
。’夫以利合者,
迫穷祸患害相弃也
(30)
;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
(31)
。夫相收之与相弃
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2)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33)
,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孔子臼:“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
(34)
,绝学捐书,弟子无捐于前
(35)
,其爱益加进。异日,桑零又曰:“舜之
将死,真冷禹曰
(36)
:‘汝戒之哉,形莫若缘
(37)
,情莫若率
(38)
。缘则不离
(39)

率则不劳
(40)
。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
(41)
不求文以待,固不待物
(42)
,”
'注释'
(1)孔子陈蔡被围见《天运》注。


(2)大公任:大公即大公,为对老者的尊称,任为其名,寓有放任逍遥之义,当为虚拟之人名,
吊:慰问。
(3)意:与鳦通,鳦力燕鸟,指海燕之类。怠:驼鸟之名,因其怠慢笨拙而得名。
(4)翂(fēn)翂翐(Zhì)翐:形容鸟飞又低又慢的样子。
(5)引援,引导协助。
(6)迫胁:偎依在一起。
(7)绪:残余。
(8)斥:排斥。
(9)饰知以惊愚以下三句,与《达生》篇相重,见《达生》。
(10) 大成之人:道德至高之人,相当于至人。又说指老子一类得道者。
(11) 伐:夸耀。堕同隳,毁败。
(12) 还与众人:还和普通人相同。
(13) 道流,道之变化流行。不明居:不是明白可见的居留。
(14) 得:与德通。不名处:不可用名言概念表述之存在。
(15) 纯:纯一不杂。常常:恒常不变。
(16) 狂:循性无心而行。
(17) 削迹:消除一切形迹,捐势:抛弃一切权势。
(18) 子何喜哉:反问孔子,既然至人不喜闻名于世,你又何必喜欢呢?子,孔子。
(19) 裘褐(qiuhé):裘为皮衣,褐为用兽毛或粗麻制成之短衣,贫贱之人所服。裘褐泛指粗陋
之服。杆(shu):通芋,橡实。
(20) 乱群,淡漠无心,与物无害,故虽入兽群,野兽不受惊吓。
(21) 了桑雽(hù)人名,得道者。或以为即《大宗师》篇子桑户。
(22) 再逐于鲁:鲁昭公时,季外势力大增,危及公室,昭公想除掉手孙而失败,被迫逃亡国外,
客死他乡,孔子因鲁乱而去齐,此为第一次被逐。后在定公时,孔子为鲁大司寇,摄行相享。齐国馈
送女乐,季桓子接受而不朝,孔子为此而离去,开始漫长的周游列国的流浪生活。再逐干鲁即指此次。
(23) 伐树干宋以下数事,皆见《天运》筒注。
(24) 假:国名,为晋之属国,后为晋所灭。亡:逃亡。
(25) 林回:人名,为假国逃亡之民。
(26) 负:背负着。趋:小步疾走。
(27) 布:镈的同声假借字,镈为一种象铲子样的农具,古人仿照其形状制成钱币,镈就成了古
钱币之代称,假借为布。
(28) 累:重。为其累:因为它重吗。
(29) 天属:以天性相连属。
(30) 迫:迫近遭遇之意。穷祸患害:困穷灾祸危难。
(31) 收:收留、容纳。
(32) 醴(lǐ):甜酒。
(33) 绝:断绝。这句的意思是,小人相交以利,有利可图则甘美,无利可日则断绝,故虽甘美
而易断绝。
(34) 翔佯:与倘佯义近,逍遥自在的样子。
(35) 绝学捐书:绝有为之学,弃圣贤之书。无捐于前:弟子们不须在老师面前鞠躬作揖,过分
讲求礼仪。挹,同揖。
(36) 真伶:据王引之说,应作迺令”,为传抄中造成之错误,此说可从。
(37) 形:仪容举止。缘:随顺物性。
(38) 率,直率,真诚。


(39) 缘则不离:随顺物性则与物不离异。
(40) 率则不劳:任真情自然坦率表露,不加文饰,故不须劳神。
(41) 文:文饰。不须对仪容举止进行文饰。
(42) 固:通故。物,衣冠、礼品、祭品之类,这句的意思是说:只要心地真诚,就无须文饰,
更下要外物相辅助。
'译文'
孔子一行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某地,七天没有升火作饭,大公任前
往慰问,说,“先生快要饿死了吧?”回答说,“是啊,”又问:“您厌恶
死吗?”回答说:“是的。”大公任说:“我尝试着说不死之道。东海上有
一种鸟,它的名字叫意怠。这种鸟飞得又低又慢,好象无能的样子;要别的
鸟引导协助而后起飞,与众鸟偎依在一起栖息;前进时不敢在前面,后退时
不敢殿后;吃东西不敢先尝,一定要吃剩余的。因此在行列中不被排斥,而
外人终不能相害,所以得免于患难。直的树木先被砍伐,甘美的水井先枯竭。
您用心于修饰己智以惊醒愚昧,修养自身以显示别人卑污,光明显赫的样子
象举着日月行走,所以不免于患难。以前我听道德至高的人说:‘自我夸耀
的人没有功绩,功成者必然毁败,名成者必然亏缺。’谁能舍弃功名而与众
人相同!道变化流行不是明白可见的,德成于身是不可言说的;纯一而恒常,
比之于循性无心而行之人;除去形迹抛弃权势,不追求功名。因而无求于人,
人亦无求于我。至人不求闻名于世,您又何必喜好闻名于世啊!”孔子说:
“说得好啊!”于是辞别朋友,离开弟子,逃往旷野之中,穿粗陋之衣,食
橡栗野果,入兽群不被惊扰乱群,人鸟群不被惊扰乱行列。鸟兽都不厌恶他,
何况是人呐!
孔子问子桑雽说:“我再次被鲁国驱逐,在宋国遭逢伐树之险,在卫国
被拒绝入境,困穷于宋国和成周,在陈蔡之间受围困。我遭遇这么多次患难,
亲朋老友愈加疏远,学生和朋友不断散去,为什么呢?”子桑雽说,“您难
道没有听说假国人逃亡之事吗?其逃亡之民林回放弃价值千金的玉壁,而背
负着婴儿逃走。有人说:‘是为钱吧?小孩子值钱很少;为了怕沉重吗?小
孩子又比玉璧重得多。舍弃价值千金的玉璧,背负婴儿逃难,为什么呢?’
林回说:‘那是与利相合,这是与天性相合。’以利相合,遭遇困穷灾祸危
难则相互抛弃;以天性相合,遭遇困穷灾祸危难则相互容纳。相互容纳与相
互遗弃相差甚远,而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美如甜酒。君子淡漠而
相亲,小人甘美而易断绝,那些无故相合的,也就无故相离。”孔子说:“敬
听您的教诲!”缓慢而自由自在地归去,绝有为之学,弃圣贤之书,弟子也
无须对老师作揖鞠躬,而相互敬爱之情日有增进。又有一天,桑雽又说:“舜
在要死时,就对禹说:‘你要当心!仪容举止莫如随顺物性,情感莫如坦率。
随顺物性则与物不离异,情感坦诚则不劳心神。不离物不劳心神,则不追求
对仪容举止加以文饰。不追求对仪容举止的文饰,更不待外物来加以辅助
了。’”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
(1)
,正緳系履而过魏王
(2)
。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
(3)
?”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土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
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4)
。王独不见夫腾猿乎
(5)
?其得柟样豫章也
(6)
,揽
蔓其枝而王长其问
(7)
,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
(8)
。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
(9)



危行侧视
(10)
,振动悼栗
(11)
,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
(12)
,处势不便,未足
以逞其能也。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
(13)
,奚可得邪?此比于之见剖心征
也夫
(14)
!”
'注释'
(1)大布,粗布。穿粗布制作又带补丁衣服。
(2)緳(xié):通絜。带子。正緳,整理扎束好腰带。系履:鞋子已磨穿,用麻绳扎牢。魏王,
魏惠王。过:至,去。
(3)惫(bèi):疲乏困顿。
(4)非遭时:生不逢时,没有遇见好世道。
(5)腾猿:善于腾跃之猿猴。
(6)柟(nán):楠的异体字。捕树为产于四川云贵各省的常绿乔木。样:梓树,又称揪树,生
长于长江以北的落叶乔木。豫章:即樟树,亦为高大乔木。
(7)揽蔓:把捉牵扯。王长:恰然自得的样子。
(8)羿:古代传说中善射的英雄。曾协助尧上射十日,下射凿齿、九婴、封稀、修蛇等害兽。蓬
蒙:羿之弟子,亦是善射之人。眄睨(miànnì):斜视瞄准。言腾猿善跃,羿与蓬蒙也难于瞄准射中。
(9)拓(zhè):桑科灌木。棘:带刺的小型枣树。枳拘:桔科带刺小灌木。
(10)危行:心存畏惧,行动谨慎。
(11)悼栗:畏惧战栗。
(12)加急:过分紧张。
(13)昏上乱相:对当权君臣之责骂。
(14)比干:殷纣王之臣,因忠谏不听,被剖心而死。见:先见。征:征兆。言比干己先见将被
剖心之怔兆。
'译文'
庄子穿着带补丁的粗布衣,扎好腰带系好鞋子去魏王处。魏王说:“先
生为何这样疲困呀?”庄子说:“是贫穷啊,不是疲困。志士有道德不得施
行,是疲困;衣服破烂,鞋子磨穿,是贫穷,不是疲困,这是所谓没遭遇好
世道。王难道未曾见过善于腾跃之猿猴吗?它们在柄粹豫章之类高大树林
中,把握牵扯树枝而治然自得于其间,就是羿与蓬蒙之类善射者也不能瞄准
射中它们。及其在拓棘枳拘之类带刺的灌木丛中,行动谨慎而左顾右盼,内
心震惊畏惧战栗,此时井非由于过度紧张而筋骨不柔软灵活,所处形势不利,
不足以施展其本领啊。现在处于昏君与乱相之时而想要不疲困,怎么可能呀?
这就是比干被剖心前己已见征兆了啊!”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
(1)
而歌■氏之风
(2)
,有其具而无其数
(3)
,有其声而无宫角
(4)
,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