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庄子译注-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4) 象:以耳目为象。
(45) 一知之所知:指天地、万物、六骸、耳目,都是一个知的表现和贯注,是得常心以后的知,
亦即真知。
(46) 心未尝死:指正常的心。
(47) 择日:指日。假(gé):通格。登假,升到,《大宗师》有“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
说的是进而至于道的意思。


(48) 从是:追随这一点。
(49) 彼:指王骀。何肯以物为事:哪里有意让众人追随他所做事呢。
'译文'
鲁国有被断去一只脚的人名叫王骀,跟他学习的人与孔子相当。常季问
孔子说:“王骆是被断去一只脚的人,跟他学习的人和先生在鲁国对半分。
他站立不施教,他坐着不论理,跟他学习的人空虚而去,充实而归,岂有不
说话就能使学生无形之中达到心心相契的吗?这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曰:
“先生是圣人,我也落在他的后面而没来得及前往请教。我将要拜他为师,
何况不如我的人呢?何止鲁国一国!我将引导天下的人全去跟他学习。”常
季说:“他是被砍掉一只脚的人,而能高出你,那未,他超出普通的人也太
远了,这样的人是怎样运用心智的呢?”孔子说:“死生也就是大事了,他
却不会同死生一样变化,即使夭塌地陷,他也不会因这种变化而遗落。明知
无所待而不随物的变化而变化,听命万物的变化而固守万物的道,”常季说。
“这怎么解释呢?”孔子说:“从事物不的同角度观察,肝和胆虽然那么近
也象楚国和越国那么远;从事物相同的角度观察,万物都是一样的。如果这
样,那就不知道什么声音是耳目感到适宜的,而下动心才能获得精神自由,
对事物只看到它的共性,而看不到所丧失什么,看到断去他的一只脚就象丢
掉一块泥土一样。”常季说:“王骀只是善于修养自己,用他的智慧提高他
的理智,用他的理智去领悟符合天道的常心。那未,为什么外物还能聚集在
他的周围呢?”孔子说:“人没有从流动的水中照到自己的,而只能从静止
的水中照到自己。唯有静止才能使众多外物静止下来。同是受命于地的树木,
只有松柏有独特的本性而冬夏常青。同是受命于天的帝王,只有尧舜得到独
特正直品质,成为万物之上的帝王。幸而能以自己的本性,去端正众人的本
性。保持本始的符验,具有无畏的品质,一名勇敢的武士,也能称雄于千军
万马之中。将士为追求功名而能自己要求自己,也能做到这样。何况是主宰
天地,包藏万物,以人体为寓所,以耳目为幻象,把人们的种种认识看作同
一而得到常心的人呢!而且王骀将会指日可以进于道,所以人们部愿意跟随
他。王骀开初并不是有意想引导众人为事的呢!”
申徒嘉
(1)
,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
(2)
。子产谓申徒嘉曰:
“我先出则子止
(3)
,子先出则我止
(4)
。”其明日,又与合堂共席而坐
(5)
。子
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于先出则我止。今我将出,子可以止乎;
其未邪
(6)
?且子见执政而不违
(7)
,子齐执政乎
(8)
?”申徒嘉曰:“先生之门
(9)
,固有执政焉如此哉
(10)
?子而说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
(11)
?闻之曰
(12)

‘鉴明则尘垢不止
(13)
,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今子之所取大者
(14)
,先生也,而犹出言若是
(15)
,不亦过乎!”子产曰:“子既若是矣
(16)

犹与尧争善
(17)
,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
(18)
?”申徒嘉曰:“自状其过以下
当亡者众
(19)
,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
(20)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
者能之。游于羿之彀中
(21)
。中央者,中地也
(22)
;然而不中者,命也。人以
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多矣
(23)
,我佛然而怒
(24)
;而适先生之所
(25)
,则废然而

(26)
。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
(27)
?吾与夫子游十九年矣
(28)
,而未尝知吾兀
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
(29)
,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
(30)
,不亦过乎!”
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
(31)
:“子无乃称
(32)
!”


'注释'
(1)申徒嘉:人名,姓申徒,名嘉,郑国的贤人。
(2)而:他,指申徒嘉。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大夫。伯昏无人:申徒嘉、子产的
老师,也是列子的朋友,《田子方》有“列子为伯昏无人射”的记载,《列御寇》有“列子之齐,中
道而反,遇伯昏瞀人”的记载。
(3)止:留下。我出子止,子出我止:指子产郑国大夫而羞于同犯罪被刚刑断足的申徒嘉并行。
(4)子:你。
(5)堂:厅堂。古代房子,前为堂,后为室。合堂:指同在一屋中学习。席:席地而坐。
(6)其:抑或。
(7)执政:指宰相。违:通讳,回避。古代见宰相有回避的礼节。
(8)齐:同,并,比齐。这里指与宰相比齐。
(9)先生:指伯昏无人。门:门人,学生。
(10) 固:岂。
(11) 说:通悦,得意。后人:轻视别人。
(12) 闻之:指听到先生的话。
(13) 鉴:镜子。
(14) 子:你。取:求取。大者:广博。
(15) 而:你。
(16) 若是:如此。子既若是:指申徒嘉的形体不完备而言。
(17) 与尧争善:与尧争高低。
(18) 计:计算。自反:自己反省。
(19) 自状:自己陈述。过:过错。以:认为。亡:指亡善。众:很多人。
(20) 不状:不陈述。存:存善。
(21) 羿(yì):后羿,古代传说中善射的人。彀(gǒu)中:射程之中。
(22) 中(zhòng)地:射中目标。
(23) 全足:双脚。
(24) 佛(bó):通勃。怫然:发怒的样子。
(25) 适:往。所:处所,住所。
(26) 废:废弃,舍弃,句中指怒气消除。
(27) 洗:洗刷。洗我以善:即以善洗我,以善教育我。
(28) 夫子:先生,指伯昏无人。游:学习。十九年:十年九年。
(29) 形骸之内:精神,心灵,实际指德。
(30) 索:索求,追求。形骸之外:指外貌,躯体,实际指形体缺足而
(31) 蹴(cù)然:不安的样子。
(32) 称:说。子无乃称:你不要再说了。
'译文'
申徒嘉是被断去一只脚的人,他和子产同样拜伯昏无人为师。子产对申
徒嘉说:“我先出去则你留下来,你先出去则我留下来。”到第二天,子产
和申徒嘉又在厅堂里同席而坐。子产对申徒嘉说,“我完出去而你留下,你
先出去而我留下。现在我将要出去。你可以留下呢,还是不能留下呢?况且,
你见到执政的宰相而不知道回避,你要比齐执政的宰相吗?”申徒嘉说:“在
老师的门下,岂有执政的宰相这个样子呢?你得意你的执政宰相就轻视别人


吗?我听先生说过:‘镜子明亮就不落灰尘,落上灰尘就不明亮。长久和贤
人在一起就不会有过错。’现在,你所求取的是老师的广博知识,还说出这
样的话,不是太过分了吗?”子产说:“你既然形体如此了,还要与尧争高
低,衡量一下你的德行还不足以使你自我反省吗?”申徒嘉说:“自己陈述
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是不善的人是多数。不陈述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是
不善的人是少数。知道对事情无可奈何而安善如命,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做
到。处在后羿的射程之内的地方,正是中央那块地方,就是必中之的。然而
有时却没有射中目标,这是命运。人们以他门的双脚讥笑我一只脚的人很多。
我听了勃然人怒,当我到了伯昏先生这里,我的怒气全消了。我不知道伯昏
先生用善道教育我吗?我跟伯昏先生已经学习十年九年了,还不曾感到我是
断了脚的人。现在,你和我以道德相处,而你却要我身体完好,这不是太过
分了吗?”子产不安地改变了态度,说:“你不要再说了!”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
(1)
,瞳见仲尼
(2)
。仲尼曰:“子不谨前
(3)
,既犯患若
是矣
(4)
。虽今来
(5)
,何及矣
(6)
!”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
(7)
,吾
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
(8)
,吾是以务全之也
(9)
。夫天无不覆,
地无不载
(10)
,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
(11)
!”孔子曰:“丘
则陋矣
(12)
。夫子胡不入乎
(13)
,请讲以所闻!”无趾出
(14)
。孔子曰:“弟子,
勉之
(15)
!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
(16)
,而况全德之人乎
(17)
!”
无趾语老聃曰
(18)
:“孔丘之于至人
(19)
,其未邪
(20)
?彼何宾宾以学子为
(21)

彼且薪以诡幻怪之名闻
(22)
,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
(23)
?”老聃曰:
“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
(24)
,以可不可为一贯者
(25)
,解其桎梏,其可
乎?”无趾曰:“天刑之
(26)
,安可解
(27)
!”
'注释'
(1)叔山无趾:人名,复姓叔山。无趾:因断足而得名。
(2)踵:脚跟,用脚跟行走。
(3)子:你。不谨前:不谨慎于前。
(4)犯:触犯。犯患:触犯刑律得祸患。
(5)虽今来:今虽来。
(6)何及矣:来不及挽救了。
(7)不知务:不明事务之理,愚昧无知。轻用吾身:指好管事。
(8)尊足者:指尊性命之德而言。
(9)务全之:求全之,全力保存它。
(10) 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指于地有广大的恩德。
(11) 安知:怎么知道。若是:如此有拣择。
(12) 丘:孔子自称。陋:浅陋。
(13) 夫子:指叔山无趾。胡:何,为什么。
(14) 无趾出:无趾走了。
(15) 勉之:努力。
(16) 务学,努力求学。前行之恶:从前行为中的过错。
(17) 全德:完美的道德。
(18) 老聃,老子。
(19) 至人:有道之人。


(20) 其:抑或。
(21) 彼:孔子。宾宾:频频,常久。子:你。
(22) (chù)诡:奇异。幻怪:虚妄。
(23) 是:此,指教与学。桎梏(zhìgù):本意脚镣手铐,引申为束缚。
(24) 一条:指齐一。
(25) 可不可为一贯:肯定与不肯定齐一,即齐是非。
(26) 天:天然。刑:刑罚。
(27) 安可解:不可解除,不可救药。
'译文'
鲁国有个因刖刑被断了脚的人叫叔山无趾,用脚跟走路去拜见孔子。孔
子说:“你从前不谨慎,已触犯刑律遭到这样的祸患了。现在虽然来请教,
怎么来得及挽回呢?”无趾说:“我只因不识时务而轻率地采取行动,因此
断掉了脚。现在我到这里来,还有比脚更珍贵的道德尚存在。我要竭力保全
它。天无所不盖,地无所不载,我把先生看成天地,哪知先生是这样有拣择
的人呢!”孔子说:“我实在太浅陋了。先生为什么不进来呢?请讲一讲你
所听到的道理!”无趾没进去就走了。孔子说:“弟子们,努力啊!无趾是
被断了脚的罪人,还要学习以求弥补以前的过错,何况没有犯过过错又具备
道德的人呢!”无趾对老子说:“孔子是达到至人或是没达到至人的境界呢?
他为什么还频频地向你学习呢?况且他追求的是奇异的虚幻的名声,他不了
解至人把这些看成是束缚自己的桎梏吗?”老子说:“为什么不直接使他把
死和生看成齐一,把肯定与不肯定看成齐一,从而解除他的桎梏,这样做可
以吗?”无趾说:“这是对他天然的惩罚,怎么可以解除呢!”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
(1)
:“卫有恶人焉
(2)
,曰哀骀它
(3)
。丈夫与之处者
(4)

思而不能去也
(5)
。妇人见之
(6)
,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
(7)
,宁为夫子妾’

(8)
,十数而未止也
(9)
。未尝有闻其唱者也
(10)
,常和人而已矣
(11)
。无君人
之位以济乎人之死
(12)
,无聚禄以望人之腹
(13)
。又以恶骇天下
(14)
,和而不唱,
知不出乎四域
(15)
,且而雌雄合乎前
(16)
。是必有异乎人者也
(17)
。寡人召而观

(18)
,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
(19)

不至乎期年
(20)
,而寡人信之。国无宰
(21)
,寡人传国焉
(22)
。闷然而后应
(23)

汜而若辞
(24)
,寡人五乎
(25)
,卒授之国
(26)
。无几何也
(27)
,去寡人而行
(28)

寡人恤焉若有亡也
(29)
,若无与乐是国也
(30)
。是何人者也
(31)
?”仲尼曰:“丘
也尝使于楚也
(32)
,适见 子食于其死母者
(33)
,少焉眴若
(34)
,皆弃之而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