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鲁迅卷2-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3〕 皋陶 传说是舜的臣子。《尚书。舜典》:“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士“,掌管狱讼的官。按一九二七年鲁迅在广州时,顾颉刚曾于七月中由杭州致书鲁迅,说鲁迅在文字上侵害了他,”拟于九月中回粤后提起诉讼,听候法律解决。“要鲁迅”暂勿离粤,以俟开审。“鲁迅当时答复他:”请即就近在浙起诉,尔时仆必到杭,以负应负之责。“这里鸟头先生与乡下人的对话,隐指此事。
  参看《三闲集。答顾颉刚教授令“候审”》。
  〔14〕 简放 古代君主任命高级官员。简指授官的简册。(在清代则称由特旨任命道府以上外官为简放。)
  〔15〕 从冀州启节 《尚书。禹贡》叙“禹别九州”,首举冀州。
  孔颖达疏:“冀州,尧所都也。诸州冀为其先,治水先从冀起。”又《史记。夏本纪》也说:“禹行自冀州始。”按冀州为古九州之一,约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山西二省及河南山东黄河以北地区。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在冀州境内,故下文又说“冀州的帝都”。启节,指旧时高级官员启程、出发。节,古代使者及特派官员出行时所持的信物。
  〔16〕 《神农本草》 是我国最古的记载药物的专书。其成书年代不可确考,当是秦汉间人托神农之名而作。
  〔17〕 维他命W 维他命是Vitamin的音译,现在通称维生素。
  但并未发现维他命W。下文的瘰疬病,中医病名,主要指颈部淋巴结核一类疾病;而因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叫“瘿”,不叫瘰疬。这里是讽刺当时一些所谓学者的无知妄说。
  〔18〕 “伏羲朝小品文学家”的这段话,是对当时林语堂一派人提倡的所谓“语录体”小品文的模拟;林语堂主张的所谓“语录体”,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文言中不避俚语,白话中多放之乎”(见《论语》第三十期《答周劭论语录体写法》),基本上还是文言。这是一种变相的复古主义。其次,这段话中的“见一少年,口衔雪茄,面有蚩尤氏之雾”
  ,是影射林语堂丑化进步青年的谰言(林语堂在他的《游杭再记》中有“见有二青年,口里含一枝苏俄香烟,手里夹一本什么斯基的译本”这样的话)。蚩尤是传说中我国九黎族的首领,相传他和黄帝作战时,施放大雾,后为黄帝所擒杀;由于民族偏见,旧日史书把他描写成非常凶恶的怪物。因此,蚩尤的名字也常被过去统治阶级用来形容他们所认为的“凶恶的人”。一九二六年,北洋军阀吴佩孚为了“讨赤”,曾经异想天开地拿蚩尤来比拟“赤化”
  ,胡说:“草昧初开,部落时代,蚩尤肆虐,彼时无所谓法制,无所谓伦纪,殆与赤化无异”
  (见一九二六年七月十一日北京《晨报》)。他还说,查得蚩尤是“赤化”的始祖,因“蚩”和“赤”同音,“蚩尤”即“赤化之尤”云云。
  参看《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及其有关注。
  〔19〕 贝壳 上古用贝壳为货币。
  〔20〕 庭燎 庭院中照明的火炬。《诗经。小雅。庭燎》孔颖达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
  〔21〕 虎贲 勇士,即下文所说的卫兵们。《尚书。牧誓》:“虎贲三百人。”孔颖达疏说,称为虎贲,是形容他们“若虎之贲(奔)走逐兽,言其猛也。”
  〔22〕 伏羲八卦体 伏羲,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相传他曾画八卦。《周易。系辞传》说:“古者包牺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23〕 仓颉鬼哭体 仓颉,一作苍颉,相传他是黄帝的史官,最初创造文字的人。
  《淮南子。本经训》中记有关于苍颉的一种传说:
  “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24〕 挂冠归隐 《后汉书。逢萌传》载:王莽时逢萌为了避祸,“即解冠挂东都城门”而去。后人因此称辞官为“挂冠”。
  〔25〕 禹过家门不入,见《孟子。滕文公》:“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又《史记。夏本纪》:“(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26〕 忘八 乌龟的俗称。古代传说鲧死后化为三足鳖。参看本篇注〔34〕。
  〔27〕 鹤膝风 中医病名,结核性关节炎的一种。战国时楚国人尸佼所著的《尸子》中记有禹生“偏枯之疾”的传说:“(禹)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手不爪,胫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
  〔28〕 女隗 《左传》中狄人之女多姓隗,如叔隗、季隗等。又《史记。匈奴列传》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夏禹)之苗裔也。”匈奴就是春秋时的狄人。本篇中女隗这个人名,大概是根据这类记载而虚拟出来的。
  〔29〕 莎士比亚(W。Shakespeare,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著有剧本《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三十七种。现代评论派陈西滢、徐志摩等经常标榜只有他们懂得莎士比亚,如陈西滢在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晨报副刊》发表的《听琴》中说:“不爱莎士比亚你就是傻子。”徐志摩在同月二十六日《晨报副刊》发表的《汉姆雷德与留学生》中说,“去过大英国”
  的留学生才能“讲他的莎士比亚”,别人“不配插嘴”。稍后的“第三种人”杜衡在一九三四年六月《文艺风景》创刊号发表《莎剧凯撒传里所表现的群众》一文,也借评莎士比亚来诬蔑人民群众“没有理性”,“没有明确的利害观念”等等。本篇中这个大员从“愚民”忽然拉扯到莎士比亚,是作者对陈、杜这类人的讽刺。
  〔30〕 “湮” 鲧用的治水方法。《尚书。洪范》:“我闻在昔,鲧辎洪水。”辎(湮),填塞。“导”,是禹用的治水方法,《国语。周语》:
  “伯禹念前之非度,改制量,……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导,疏通。
  〔31〕 息壤 传说中一种能够自己生长,永不耗减的土壤。《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32〕 “爸父之蛊”语见《周易。蛊》初六:“爸父之蛊,有子,考无咎。”三国时魏国王弼注:“爸父之事,能承先轨,堪其任者也。”
  后称儿子能完成父亲所未竟的事业,因而掩盖了父亲的过错为“爸蛊”。
  〔33〕 摩登 英语Modern的音译,原意为现代,这里是时髦的意思。
  〔34〕 这是古代关于鲧的一种传说。《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唐代陆德明《释文》:“黄熊,音雄,兽名。亦作能,如字,一音奴来反,三足鳖也。”能,一写作熊。
  《史记。夏本纪》唐代张守节《正义》说:“鲧之羽山,化为黄熊,入于羽渊。熊,音乃来反,下三点为三足也。束晰《发蒙记》云:”鳖三足曰熊‘。“
  〔35〕 禹化为熊的传说,见清代马筘《绎史》卷十二引《随巢子》:“(禹)治洪水,通辕山,化为熊。”按随巢子,战国时墨翟弟子,著《随巢子》六篇,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内有辑文一卷。
  〔36〕 禹捉无支祁的传说,见唐代李公佐《古岳渎经》:“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搜命夔龙。桐柏千君长稽首请命。……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
  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埘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颈姘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据鲁迅辑《唐宋传奇集》卷三)
  〔37〕 丹朱太子 尧的儿子。古书中都说他“不肖”(品德不像他的父亲),所以尧不把天下传给他而传给舜。
  〔38〕 “玄圭”见《尚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又《史记。夏本纪》:“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圭,古代诸侯大夫在朝会和祭祀时所执的一种长条尖顶的玉器。玄,黑色。
  〔39〕 浙水的涛声 浙水,即钱塘江,涨潮时涛声很大。
  〔40〕 关于禹同舜和皋陶谈话的情形,《史记。夏本纪》有如下的一段记载:“帝舜谓禹曰:”女(汝)亦昌言。‘禹拜曰:“於!予何言?予思曰孳孳!’皋陶难禹曰:”何谓孳孳?‘禹曰:“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皆服于水。予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设,行山木,与益予众庶稻鲜食;以决九川致四海,浚畎浍致之川,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补不足,徙居。众民乃定,万国为治。’皋陶曰:”然,此而美也!‘禹曰:“於!帝慎乃在位,安尔止,辅德,天下大应。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帝曰:
  ‘吁!臣哉,臣哉!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女辅之。……女无面谀,退而谤予。……’禹曰:“然。……‘帝曰:”毋若丹朱傲,维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淫于家,用绝其世,予不能顺是。’禹曰:
  ‘予辛壬娶涂山,癸甲(按应作予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道有功。苗顽不即功,帝其念哉!’帝曰:“道吾德,乃女功序之也!‘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舜德大明。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又关于禹的吃喝和衣服,《论语。泰伯》记有孔丘的话:“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采薇〔1〕
                   一
  这半年来,不知怎的连养老堂里也不大平静了,一部分的老头子,也都交头接耳,跑进跑出的很起劲。只有伯夷〔2〕最不留心闲事,秋凉到了,他又老的很怕冷,就整天的坐在阶沿上晒太阳,纵使听到匆忙的脚步声,也决不抬起头来看。
  “大哥!”
  一听声音自然就知道是叔齐。伯夷是向来最讲礼让的,便在抬头之前,先站起身,把手一摆,意思是请兄弟在阶沿上坐下。
  “大哥,时局好像不大好!”叔齐一面并排坐下去,一面气喘吁吁的说,声音有些发抖。
  “怎么了呀?”伯夷这才转过脸去看,只见叔齐的原是苍白的脸色,好像更加苍白了。
  “您听到过从商王〔3〕那里,逃来两个瞎子的事了罢。”
  “唔,前几天,散宜生〔4〕好像提起过。我没有留心。”
  “我今天去拜访过了。一个是太师疵,一个是少师强,还带来许多乐器。〔5〕听说前几时还开过一个展览会,参观者都‘啧啧称美’,——不过好像这边就要动兵了。”
  “为了乐器动兵,是不合先王之道的。”伯夷慢吞吞的说。
  “也不单为了乐器。您不早听到过商王无道,砍早上渡河不怕水冷的人的脚骨,看看他的骨髓,挖出比干王爷的心来,看它可有七窍吗?〔6〕先前还是传闻,瞎子一到,可就证实了。况且还切切实实的证明了商王的变乱旧章。变乱旧章,原是应该征伐的。不过我想,以下犯上,究竟也不合先王之道……”
  “近来的烙饼,一天一天的小下去了,看来确也像要出事情,”伯夷想了一想,说。“但我看你还是少出门,少说话,仍旧每天练你的太极拳的好!”
  “是……”叔齐是很悌的,应了半声。
  “你想想看,”伯夷知道他心里其实并不服气,便接着说。
  “我们是客人,因为西伯肯养老〔7〕,呆在这里的。烙饼小下去了,固然不该说什么,就是事情闹起来了,也不该说什么的。”
  “那么,我们可就成了为养老而养老了。”
  “最好是少说话。我也没有力气来听这些事。”
  伯夷咳了起来,叔齐也不再开口。咳嗽一止,万籁寂然,秋末的夕阳,照着两部白胡子,都在闪闪的发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