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霸主-第4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振华笑道:“没关系,作为客户,你们肯定是要选择性价比最好的产品,这一点我们是完全理解的。看鲍威斯先生这个意思,西乎公司应当是给了你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价格吧?”

“呵呵,的确如此,在这方面,我还要感谢贵公司呢,正是因为有你们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和西乎公司形成竞争,他们才会如此痛快地把价格降了下来。看来,竞争的确是一件好事情。”鲍威斯东拉西扯地说着废话,以求分散一下林振华对这件事的关注。

“这么说,你们已经决定采购西乎公司的设备了?”林振华问道。

“基本上是这样吧。”鲍威斯道。

林振华装出一副遗憾的样子,说道:“真可惜,本来我还以为你们会再询问一下价格的。其实,我们的焊接机器人的价格还可以再降一些,从15万降到……呃,最低12万吧,这可是一个非常迷人的价格。”

“12万!”鲍威斯的眼睛瞪得老大,这个价格可真是白菜价了,不对,这还得是在农村买的白菜,如果在超市,这个价钱连白菜都买不到。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里涌起了一阵冲动:要不,我们换成中国的设备?这个价格只相当于日本设备价格的1/3都不到啊。

不过,这也仅仅是他一时的想法而已,设备采购并不是可以儿戏的事情,一味追求便宜,后患是无穷的。霍尔公司毕竟是一家大型跨国企业,在设备的选择上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中方的设备尚未达到这些标准,他不能单凭价格就加以选择。

“林先生,我承认,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价格。不过,我们和西乎公司的合作也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对他们的设备……呃,我们更熟悉一些,所以,这一次我们只能对你说抱歉了。”鲍威斯用委婉的口气回绝道。

“没关系,没关系,我们的友谊是不会受到影响的。”林振华脸上好一副和蔼可亲的表情,“无论什么时候鲍威斯先生对我们的设备感兴趣,我们都欢迎。”

“一定有这样的机会的。”鲍威斯一边向林振华道着谢,一边拉着自己的秘书往楼上西乎公司的展台走去了。

看到鲍威斯走远,担任电焊器材厂总工程师的封况凑上前来,对林振华说道:“林总,你刚才没说错吧?12万一套焊接机器人,我们可是净赔钱的,咱们说好的底价不是14万吗,你怎么给忘了。”

林振华呵呵笑道:“老封,你没看出来吗,鲍威斯根本没打算买咱们的设备,就算我把价格降到10万一台,他也不可能买的,咱们的焊接机器人只是第一代产品,非常不完善,像霍尔公司这样的大企业,根本就不可能选用。”

“那你还给他报价?”封况更晕乎了,以他的想法,既然根本就没有合作的可能性,还浪费这些精神干什么?

林振华道:“老封,你想想看,咱们的设备卖到12万一台,而西乎公司的设备,据我们了解到的底价,大概是43万左右,你觉得在鲍威斯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会对西乎公司说:你们的产品再好,也值不了这个价吧?”封况说道。

林振华大笑道:“没错,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不是怕把鲍威斯给吓趴下,我都打算给他报10万的价格了。我认定了他不会买,报一个低价,纯粹就是给西乎公司添堵的。我琢磨着,松下永三这会已经在暴走了。”

封况看着林振华的笑脸,好半天才吐出一句话来:“林总,你知道甄子飞是怎么评论你的吗?”

“怎么评论的?”林振华好奇地问道。

封况道:“甄子飞说,做人不能太林振华。”

林振华猜测得没错,松下永三的确已经在暴走了。他刚刚跟鲍威斯说好40。5万一台的价格,鲍威斯到楼下转了一圈上来,就一口咬住最多给38万了。松下永三细一打听,鲍威斯也没瞒他,直接告诉他说汉华开出来的底价是12万,他在这个价格基础上乘3再加2,已经够厚道了,如果松下永三连这样厚道的价格都不能接受,那就是有意刁难客户。作为一名老客户,他有权表示愤怒。

“这个价格是不可能的!”松下永三咆哮道,“他们是认准了你不会采购他们的设备,所以才故意说了这么低的一个价格。”

鲍威斯耸耸肩,道:“松下先生,你凭什么认为我们不会购买他们的设备呢?”

“你……”松下永三恨不得说:那你去采购呀,去呀!可是,这种话他怎么能够说得出口。哑了几秒钟之后,松下永三耐下性子说道:“鲍威斯先生,你我是多年的朋友了,你们霍尔公司的采购原则是什么样的,我还能不知道吗?你们是不可能采购一批不可靠的焊接机器人的,不管它们的价格低到什么程度,是不是这样?”

鲍威斯点点头:“松下先生,你说得对,不过,你只说对了一半。我们这次要采购的焊接机器人,使用场合是不同的。对于那些焊接质量要求不高的场合,我们可以考虑使用一些相对便宜一点的机器人,你认为呢?”

松下永三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案。如果霍尔公司只从西乎公司采购20台机器人,而把另外80台的订单交给汉华,恐怕不会对霍尔公司的生产造成什么大的影响。汉华的设备虽然品质差一点,但基本的功能要求是完全能够达到的,至于无故障工作时间比较短的问题,大不了多买几台备着,也就够用了。

其实,随着技术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意义上的折旧已经没有意义了,许多工厂的设备不等用坏就必须更新了,这在经济学上叫作技术折旧。西乎公司的焊接机器人能够无故障地使用15年,但霍尔公司真的会让它们工作15年吗?也许10年之内就要换一批功能更强的机器人了。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汉华的设备,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鲍威斯先生,我想我们之间不应当这样交流,我们是老朋友了,我们应当开诚布公,互相体谅,对不对?”松下永三连忙大打感情牌,“你想想看,如果你们使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那么包括操作工的培训,以及设备维护,都会有双倍的工作量,这对于你们霍尔公司来说,是不利的。”

“汉华方面承诺,如果使用了他们的机器人,他们可以免费提供培训,以及5年的免费维护。”鲍威斯淡淡地说道。

“鲍威斯先生,我以一个业内人士的经验告诉你,汉华重工是不可能以12万的价格向你提供焊接机器人的,如果他们能够把价格降到这个程度,那么……”

松下永三突然打住了,他本来的意思是说有多少自己就买进多少,这是生意场上经常用到的一种说法。但他话到嘴边,却没敢说出来,他觉得,以林振华的疯狂,还真的有可能赔本大甩卖。要知道,如果霍尔公司真的选择了汉华的焊接机器人,对于汉华来说,又是一个极好的广告,林振华是不会吝惜亏几百万元去做这个广告的。

“松下先生,你不用解释了,从我个人来说,我当然是更信任西乎公司的产品的。不过,在汉华重工仅仅报出12万这样的低价的情况下,你们如果在价格上没有一点表示,我也很难向公司的高层交代吧?也许公司高层会对中国人的设备产生一些兴趣,从而建议我们采购几台中国人的设备来试一试。你对这样的结果,有什么看法?”

“不,鲍威斯先生,你不要设想这种可能性。”松下永三喘着粗气说道,“这样吧,请给我一点时间,我需要向公司总部请示一下……”

561光脚不怕穿鞋的

561光脚不怕穿鞋的

“汉华重工真是欺人太甚了!”

大泽彦在办公室里接到松下永三和田中永嗣从中国打来的电话,气得几乎要把听筒砸掉了。他完全能够想象得出在现场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也明白了林振华的险恶用心。但他没有任何的办法,因为林振华这一手完全是阳谋,摆在明处,不怕你去揭穿。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林振华就是那个光脚的,他在展会上推出的焊接机器人,只要能卖出去,挣不挣钱都无所谓,图的是个广告效应。而西乎公司就不同了,设备卖不出去就意味着公司停产,而如果咬咬牙,跟着降价卖出去了,那么产生的影响也绝对不是正面的。它的客户会嘀咕说,原来西乎公司还有这么大的降价空间,为什么此前要卖给我们高价呢?

“董事长,现在不降价不行了,除了霍尔公司之外,其他几家客户公司也向我们提出了质疑,认为我们的设备价格太高了。他们都是在楼下的展厅看完中国产品的价格之后再上楼的,他们已经形成这样的印象了,我们很难说服他们。”松下永三在电话里哭诉道。

“那么,其他国外厂家的情况呢?德国企业的产品,难道也是如此吗?”大泽彦问道。

松下永三道:“他们的产品,和中国人的产品没有太多的重叠,不具有可替代性,所以遭受到的冲击没有我们这么大。有些韩国企业和我们的处境很相似,也被客户逼着要求降价。”

“田中君的看法如何?”大泽彦又问道。

松下永三答道:“田中董事认为,当下我们能够采取的策略,只能是先降价稳住客户,保住市场份额。如果我们坚决咬住不降价的话,客户很有可能会转回去选择中国的产品,也有可能采取两边采购的方法。对了,田中董事说,这叫壮士断腕。”

壮士断腕,大泽彦的心里涌起了一阵悲凉的情绪,在日本,有点文化的人一般都会知道一些中国的典故,大泽彦也不例外。他不但知道壮士断腕的说法,他还知道这个词一般和另一个词连用,那就是:英雄自戕。

下一步,汉华是不是就要逼着西乎公司自戕了?

“好吧,松下君,你可以答应霍尔公司方面的价格要求,至于未来的事情,等你们回到日本,我们再商量吧。”大泽彦心情沉重地作出了决策。

喜形于色的鲍威斯呵呵笑着,和松下永三握手告辞,能够以38万一台的价格拿到西乎公司提供的焊接机器人,对于鲍威斯来说,真是一个意外之喜。现在他对于自己这一趟金陵之行,可是一点怨言也没有了,他希望中国的企业尽快地发展起来,覆盖的领域越全面越好。任何一个领域,只要有中国人参与,产品的价格就会大幅度地下降,作为客户,这种降价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好了。

鲍威斯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中国人不但可以造机床,也同样可以涉足钢结构。如果某一天中国的钢结构企业发展起来了,霍尔公司会不会像西乎公司一样,被逼到墙角去呢?

此时的鲍威斯还想不到那么远的事情,他只为自己成功地从西乎公司手里榨取了利润而得意,至于松下永三那副如丧考妣的嘴脸,鲍威斯自然是选择性无视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保住了市场份额。”田中永嗣拍着松下永三的肩膀,安慰他道。

“可是,这100套机器人,我们起码要亏400万美元,这样的市场份额,对于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松下永三叹道。

田中永嗣道:“松下君,不要泄气,现在是金融危机时期,能够保住市场份额,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我想过了,眼下的挫折算不了什么,咱们应当励精图治,多开发高档机床装备,拉开和中国人的技术差距,这样他们就无法再为难我们了。”

松下永三看着田中永嗣那信心满满的样子,也只能无奈地叹气了。中国人已经追上来了,要想重新把技术差距拉开,谈何容易?汉华重工并不是一只病猫,而是一只猛虎,被它盯上了,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与松下永三的沮丧相反,林振华和他的伙伴们此时正意气风发,盘点着展会开始以来的斩获。这一次展会,中国机床企业推出了几百种机床产品,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属于跟随型的产品,谈不上有什么创新,但足以替代发达国家同行的同类产品。所有这些产品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价格低得惊人,平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价格的一半左右,这就使得它们具有了非常强的竞争力。

中国产品的价格便宜,首要的原因当然是劳动力便宜,其次还有一点,就是产品的研发费用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能够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但新产品并不一定就是适销对路的产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经过市场的检验之后,是会被淘汰掉的。这些淘汰产品的研发成本,都要分摊到那些成功产品的成本中去,这就使得发达国家的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中国在产品设计上采取的是跟随策略,企业所选择的产品,都是发达国家的同行们用高昂的代价进行过市场检验,证明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这种跟随策略使中国企业在研发时能够少走弯路,成本自然也就能够有效地降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