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霸主-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振华摇摇头道:“不是,ALK提供的技术,我们还会继续消化吸收,这叫师夷长技以制夷。我说的列入黑名单,是指我们未来会把ALK当成不死不休的竞争对手,20年之内,挤垮它”

何海峰吓了一跳:“小林,你没开玩笑吧?你们居然还想着要挤垮ALK?”

“ALK很厉害吗?”何岚在一旁问道,她虽然话里话外对国家有颇多的意见,但涉及到林振华的企业的事情,她还是非常关心的,而且立场也是站在林振华一边的。

林振华对何岚说道:“它的确是挺厉害的,它一年的产值,能够达到500亿美元左右。”

“那你们汉华重工呢?”何岚问道。

林振华道:“不到30个亿。”

“才30个亿?”何岚道。

“呃,而且是人民币。”林振华呵呵笑道。

“那不是还不到8亿美元?”何岚眼睛瞪得老大,“你们才8亿美元的公司,就想挤垮人家500亿美元的公司?”

林振华道:“光靠我们汉华重工一家,至少就目前的实力来说,还无法和ALK去抗衡。不过,我们可以把国内其他企业也拉上,群狼噬虎这个说法,你听过没有?再说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现在无力和它抗衡,不代表说20年后我也收拾不了它。”

“呵呵,上了你小林的黑名单,我倒是真替ALK捏一把汗哦。”何海峰道,“我记得过去有家日本企业,叫尼宏重工的,好像也是上了你的黑名单的吧?怎么样,你们现在和它还有接触吗?”

林振华道:“没错,尼宏重工是最早上了我的黑名单的,我们一直都在追踪它的情报呢。去年我们在北方省的40万吨大化肥设备投产之后,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和尼宏重工争夺这个级别化肥设备的订单了。褚红阳和舒曼在南亚、拉美等地,一口气抢了尼宏重工四五个订单,已经快把它憋屈死了。”

尼宏重工真是汉华重工的老对手了,林振华说它是上了黑名单的,也并不夸张。

尼宏重工的传统业务就是化肥设备,林振华当年在泰国一口气抢了尼宏重工四套10万吨化肥设备的订单,后来以褚红阳、舒曼这对雌雄双煞为首的汉华销售团队又接连出击,跟在尼宏重工的屁股后面抢生意。尼宏重工的设备缺乏价格优势,汉华一出手,几乎一抢一个准,彻底剥夺了尼宏重工在10万吨级设备上的机会。

尼宏重工无奈,只得投入资金又开发了40万吨的大化肥设备。谁知林振华也盯上了这个市场,差不多是同步地开展了研发工作。制造40万吨大化肥设备需要一些先进的机床、焊机等装备,有些装备本身就是日本企业生产的。尼宏重工曾经与这些装备制造企业联络,希望他们不要把最先进的装备销售给汉华重工,但这样的要求遭到了拒绝。对于这些装备制造企业来说,汉华重工与尼宏重工之间的竞争,与他们何干呢?

就这样,汉华重工与尼宏重工同时搞出了40万吨大化肥设备,汉华重工在国内北方省的招标中,击垮了尼宏重工,拿到了第一个订单。在北方省的项目完成后,汉华重工凭借这个成功范例,开始向海外推销这一技术。在两家的技术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价格自然就成了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在价格方面,尼宏重工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汉华重工匹敌的。

林振华把这些情况简单地向何海峰介绍了一下,何海峰道:“日本从6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一直到80年代中期,产品风靡全球,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它的成本优势。但自从1985年的广场协定以来,日元升值极快,已经极大地影响了日本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目前日本国内的经济主要是靠虚拟经济在支撑,尤其是像房地产的价格上涨非常快,东京几乎是寸土寸金了。我们委里的专家判断,日本经济在未来一两年内有可能发生崩溃。”

林振华道:“可不是吗,现在日本的国内物价比美国还高,尼宏重工的40万吨大化肥设备,成套的报价是2000多万美元,我们只有它的三分之一,它拿什么去和我们竞争?它还有一些精细化工和高分子化工方面的业务,现在我们也正在抢。即使是抢不下来的,也会迫使它把价格压到几乎无利可图的地步。再这样挤下去,估计它很快就要破产了。”

“尼宏重工的产值是多少?”何岚又问道。

“它一年大概是10多亿美元吧。”林振华说道。

“哦,这么小啊。”何岚嘀咕道。没办法,ALK的例子在前面放着,她也的确不把10多亿美元产值的企业放在心上了。

“呵呵,岚岚,你口气真够大了。它现在10多亿美元,已经超过我们汉华重工的规模了。我们的化工设备公司,一年也才不过2亿多美元呢。”林振华笑着向何岚解释了一句,然后转过头对何海峰说道:“对了,老何,你刚才还没说完呢。”

“嗯。”何海峰接着刚才的话头继续说道:“虽然大家都看到了自己来搞这个45万吨乙烯的项目具有诸多好处,但其中的风险也是不可小觑的。咱们国家过去搞过11万吨乙烯的攻关,后来失败了。目前在搞30万吨的技术,主要是依托于你们汉华重工,能不能成功也还是一个问号。现在直接一步就想搞45万吨,实在是太冒险了。”

“古语说,富贵险中求啊。不冒险,怎么能显出他们的魄力呢?”林振华调侃道。

何海峰笑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古语还有一句,叫做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对于那些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来说,他们已经有富贵了,何必再去冒这种风险呢?做成了当然好,但万一失败了,可是要承担领导责任的。”

“这么说,石油总公司这边,是怕担责任了?”林振华问道。

何海峰道:“目前公司的主要领导都表示要听基层同志的意见,他们不轻易表态。态度比较坚决的,就是顾嘉骅部长,他的信心,有一半是来自于对你的信任。他专门和左济民一起来找过我,说如果这件事你愿意承担的话,他们愿意支持。”

林振华哑然失笑了,他知道,顾嘉骅和左济民与其说是信任他,还不如说是信任何海峰,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与何海峰的关系非同寻常。如果他们真的是相信他,那么就应该会主动打电话与他联系,而不是在何海峰面前说这些便宜话了。

“老何,这二位,是在将你的军啊。如果你把我找来承担这个项目,未来出了问题,负责任的,就是你了。”林振华直接挑开了这层窗户纸。

何海峰道:“我当然知道他们的想法,不过,只要你小林有信心,能够向我作出保证,我就敢支持你。”

400会战

400会战

何海峰这个表态,意思已经是非常明白了,那就是说只要林振华想干,他就给予支持。作为一名国家计委的副主任,他的支持几乎就算是国家的支持了。如果说林振华原来对这件事情只有五成把握的话,有了何海峰的支持,把握性起码可以增加到八成了。

林振华与何海峰之间的交情不可谓不深厚,早在10年前他们初次相识的时候,何海峰就已经非常欣赏林振华了。在此后的这10年间,何海峰给过林振华不少帮助和指点。虽说林振华总是没大没小地称何海峰为“老何”,但在何海峰心目中,一直是把他当成自己的子侄来看待的。

在这件事情上,何海峰敢于支持林振华,更显示出了一种亲人般的关怀。毕竟由国内企业来完成ALK扔下的45万吨乙烯项目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如果搞到最后劳民伤财却铩羽而归,以何海峰的位置,虽然不至于被罢官或者受处分,但至于会影响到他的声誉。在官场上,这种决策失误的经历,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污点。

“老何,你这个大主任这样支持我,我真是觉得受宠若惊啊。”林振华说道,他本来想把这话说得更煽情一些的,无奈他与何海峰已经打闹惯了,太客气的话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何海峰故意装出平淡的样子,说道:“我可不是支持你,而是支持这件事情。不过,咱们可说好了,你如果没有把握,就尽早退出,别浪费国家的人力物力。”

林振华道:“老何,你放心吧,我今天到这来,就是专门来向你汇报一下我们对于这个项目的评估结果的,就我们目前的判断,集中国内力量,完成这个项目的把握大概能到八成。”

“有八成的把握?”何海峰眼睛一亮,他知道林振华是一个比较稳重的人,林振华嘴里的八成,比别人说的120分把握还要可靠得多。

林振华从自己的包里取出一叠资料,在何海峰家的餐桌上摊开,开始给何海峰讲解项目的概况。何海峰虽然不是搞石化的,但毕竟是理工科出身,又搞了多年的经济工作,对于技术、经济方面的问题都有一定的悟性。林振华讲得非常细致,何海峰也听得非常认真。等到林振华全部讲完,何海峰的眉头完全舒展开了。

“这样说起来,你们的把握岂止是八成啊,我看九成都不止了。”何海峰说道。林振华带来的这份资料,做得非常全面,把各项技术分析得非常透彻,重点、难点等标注得十分清晰。何海峰不但看懂了其中的技术问题,而且脑子里也多少有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林振华笑道:“到你家来之前,我只有五成的把握,听说何主任愿意支持我们,我这才把把握性提高到了八成。至于九成,那是打死我也不敢瞎说的。”

“拍马屁”何岚在一旁小声评论道。

林振华道:“这不叫拍马屁,这叫用巴掌对马的臀部施加一个频率为每5秒一次的尖脉冲。”

“我给你施加一个长脉冲”何岚捏着林振华胳膊上的肉轻轻拧了半圈。这种惩罚人的工艺,有个很雅的名字,叫作“调频”,也就是电视机上调台的那种方法。不过,正规的调频是需要拧上半圈的,何岚没忍心下手这么狠,只拧了小半圈就放手了。

何海峰没有理会这两个年轻人的打闹,他仔细地看着林振华拿来的资料,嘴里默念道:“照你们的说法,目前有这样四大障碍:乙烯三机的低温材料、大型乙烯球罐的钢材及焊接工艺、板翅式换热器的生产工艺、大型工业汽轮机的设计与制造工艺。如果解决了这四大障碍,45万吨乙烯设备的国产化就没有问题了。”

林振华道:“基本上是这样吧。本来裂解炉的制造也是一大难题,不过去年北京石化工程公司和上海医工院分别搞开发出了自己的裂解炉,业内分别叫作北方炉和南方炉,国务院重大项目办公室已经开过鉴定会,认为达到了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有了这样的研究基础,我相信再开发更大型的裂解炉应当没什么问题。至于其他的一些设备,林林总总大概还有100多项技术难题,基本的技术路线都已经有了,只要研发资金能够到位,解决这些难题是有希望的。”

“那好,咱们就说这四大障碍吧。”何海峰说道,“你们打算如何去克服?”

林振华道:“目前提出来的这四大障碍,我们汉华重工都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加上前期接收了一些ALK提供的技术资料,现在我们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已经非常全面了。工业汽轮机方面,我们本来是不太擅长的,但去年我们弄到了一个搞飞机发动机的团队,为首的叫张逸华,是个搞空气动力学的权威。在他的领导下,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工业汽轮机的研究组,取得了不少技术突破。”

“你们汉华重工对人才的重视,的确值得其他企业学习。”何海峰说道,“都说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大多数领导只是把这句话停留在口头上,只有你们汉华重工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中的。”

对于何海峰的夸奖,林振华也没有否认,他说道:“我们的人才还远远不够啊,在化工设备方面,我们主要的团队是来自于江南省石油化工机械厂,这家厂子在整个化工设备系统只能算是小字辈,化工设备行业的主要人才,还是集中在几家大型石化机械厂里的。能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这四大障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把这些人才聚集起来。”

“你们希望我们为你们做点什么?”何海峰问道。

林振华道:“我们希望国家计委能够出面来推动这个项目。这个项目的技术方面由我们汉华重工来主导,但在行政方面,还是需要国家计委来协调。如果有可能的话,由计委和石油总公司出面,重新搞一次石油大会战,你看如何?”

石油大会战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了。那是在1959年大庆油田的松基3号井试油成功之后,为了尽快拿下大油田,解决中国石油短缺的难题,由石油部组织的一场全国会战。当时,国家调集了全国37个石油厂矿和院校的4万人,再加上3万名退伍军人,云集黑龙江省的萨尔图,愣是靠着人拉肩扛的精神,在一片荒原上建立起了迄今为止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