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数条目是把许多同义词放在一起,编为一组,然后用一个常用的、词义宽泛的词来解
释。例如:
    涝(táo)、汰(tài)、(jiǎn)、淅、涤、潒(dàng)、湅*(sāo)、
澡、沐、浴、湔(jiān)、濯、沫(huì),洒(xǐ)也。
    “洒”通“洗”。这个条目是《广雅》增补的。其中的“涝”通“洮”,又写作
“淘”。“涝”、“汰”、“”、“淅”、“湅*”,都指淘米,是用水冲洗粮食中
的杂质。“涤”、“湔”、“濯”都指洗去污垢。“潒”通“荡”,是涤荡的意思,
“澡”是洗手,“沐”是洗发,“浴”是洗身,“沫”是洗面。
    “释言”的条目都很短,被释词有的仅一个。例如:
    徇,营也。
    韪,是也。
    购,偿也。
    将,扶也。
    “徇”是曲从的意思,“营”是谋求的意思,“徇”和“营”意义相近,所以“徇”
释为“营”。“韪”即“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韪”,“韪”和“是”同义,意思是认
为正确。“购”是悬赏征求的意思,“偿”是酬报的意思,所以“购”释为“偿”。
“将”有扶助的意思,例如《木兰辞》“出郭相扶将”,“扶”和“将”同义词连用。
    “释训”解释的是叠音词和联绵词。例如:
    孜孜、彶彶(jíjí)、惶惶、俇俇(guàngguàng),剧也。
    拳拳、区区、款款,爱也。
    踌躇,犹疑也。
    般桓(pánhuán),不进也。
    “孜孜”形容勤勉不知疲倦。“彶彶”同“汲汲”,形容急切追求。“惶惶”形容
匆忙仓促。“俇俇”形容心神不定匆匆忙忙。
    这4个词的共同点都是形容程度深、用力甚,而“剧”有极、甚的意思,所以用
“剧”做训释词。“拳拳”形容恳切、忠谨。
    “区区”形容诚挚、爱慕。“款款”形容忠实、诚恳。这3个词都是形容感情好,
所以用“爱”来做训释词。“踌躇”意思是徘徊不前,用“犹疑”解释“踌躇”是用词
来释词。“般桓”又作“盘桓”,是滞留、徘徊的意思,用“不进也”解释“般桓”是
用短语来释词。
    “释亲”以下的16篇解释百科名词。其中“释亲”解释亲属称谓以及人的形体的名
称。“释宫”解释的是关于房舍建筑方面的词汇。“释器”除了解释器用,还解释了一
些有关骨骼、肌肤、脏腑、饮食等方面的词语。“释乐”解释的是音乐的名称、乐器的
名称、形制和礼乐的制度。例如:
    翁、公、叟、爸、(zhē),父也。(释亲)
    埤堄(pìnì),堞(dié),女墙也。(释宫)
    兜鍪谓之胄。(释器)
    埙(xūn),象秤锤,以土为之,有六孔。(释乐)
    “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等5篇主要解释的是关于天
文地理方面的词语。例如:
    夜光谓之月。(释天)
    湖、薮(sǒu)、陂(bēi)、塘、都、(hàng)斥(chǐ)、泽、埏(yá
n)、衍、皋、沼,池也。(释地)
    小陵曰丘。(释丘)
    岱宗谓之泰山。(释山)
    濆泉,直泉也。直泉,涌泉也。(释水)
    “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7
篇解释的是关于植物动物方面的词语。例如:
    菅(jiān),茅也。(释草)
    楚,荆也。(释木)
    孑孓,蜎(yuān)也。(释虫)
    鲢,鱮也。(释鱼)
    野鸡,雉(zhì)也。(释鸟)
    豨(xī)、豠(cú)、豭(jiā)、彘,豕也。(释兽)
    白马里脊,驙(zhān)。(释畜)
    《广雅》原书分为上中下3卷,总计18150字。拿《广雅》和《尔雅》相比,多出
7000多字。从条目来看,前3篇中“释诂”篇幅最长,计有809条,比《尔雅·释诂》多
出600多条。后16篇中“释器”篇幅最长,计有359条,比《尔雅·释器》多出200多条。
    《广雅》是在《尔雅》后出现的“雅”书中最有价值的一部训诂词典。《广雅》书
中收录了不见于《尔雅》的许多词语,其中包括汉魏以前经传子史的笺注,以及《三
苍》、《方言》、《说文》等字书当中的训诂,为后人考证周秦两汉的古词古义提供了
非常宝贵的资料。清人王念孙在《广雅疏证序》中评论《广雅》说:“盖周秦两汉古义
之存者,可据以证其得失;
    其散逸不传者,可借以闚其端绪。则其书之为功于训诂也大矣。”
    《广雅》在隋代避隋炀帝杨广讳,改称《博雅》。隋代秘书学士曹宪为《广雅》作
音释,自称所著为《博雅音》。清代乾(乾隆)嘉(嘉庆)年间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盛行,
王念孙著《广雅疏证》10卷,《补正》1卷,认真校订了原书的正文和曹宪的音释,广
搜博引,找出了《广雅》释义的根据,运用以声音通训诂的方法说明词义,为后人提供
了明确的解说和非常丰富的训诂资料。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北极星书库|| ebook007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97 《说文解字》




最早、影响最大的字典
    《说之解字》又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许慎。此书作于和帝永元二年(100
年),历时21年,直到安帝建光二年(121年)才告完成。许慎在病中遣其子许冲将此
书献给皇帝。
    《说文》旧称字书,按今天观点看,它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
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同时,它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语言学——文献语言学,《说文》
就是文献语言学的莫基之作。《说文》成书不久,就被当世学者所重视。
    如:郑玄注三礼,应劭、晋灼注《汉书》,都曾援引《说文》以证字义。《说文》
对传统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后世所说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字,大体不出
《说文》所涉及的范围,而《说文》本身则形成一个专门学科。《说文》完整而系统地
保存了小篆和部分籀文,是我们认识更古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桥梁;《说文》的训
解更是我们今天注释古书、整理古籍的重要依据。所以《说文》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学术
价值和应用价值。
    《说文》这样一部巨著,是在经学斗争中产生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是汉代
学术思想领域中最重要的一场论争。秦以前的典籍都是用六国时文字写的,汉代称六国
文字为“古文”,用古文书写的经书称为古文经。秦始皇出于愚民政策的需要,把这些
用古文字写成的《诗》《书》等典籍付之一炬。西汉初年,一些老年儒生凭记忆把五经
口授给弟子,弟子用隶书记下来。隶书是汉代通行的文字,称“今文”,用今文书写的
经书,称今文经。后来陆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经书。
    这样在汉代经学家中就分成了今文经学家和古文经学家。
    两派的区别不只是表现为所依据的经学版本和文字不同,更主要的表现为怎样使经
学为封建统治服务上。今文经学家喜欢对经书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和宣扬迷信的谶纬之学;
    古文经学家则强调读懂经典,真正理解儒学精髓,为此侧重名物训诂,重视语言事
实,比较简明质朴。许慎属于古文经学派,他编著《说文》是要以语言文字为武器,扩
大古文经学在政治上和学术上的影响。
    《说文》全书共收单字9353个,另有重文(异体字)1163个,附在正字之末,把
9353个字分别归在540个部首之中。
    《说文》一书的突出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建立部首是许慎的重大创造之一。汉字是凭借形体来表示意义的,因此,对汉
字义符加以分析,把所有汉字都按所属义符加以归类,这是汉字学家的工作,这项工作,
由许慎最先完成了。《说文》一共分540部,除了个别部首还可以合并与调整外,从总
体上说都是合理的,都符合造字意图。许慎在安排540部的次序上煞费苦心,把形体相
近或相似的排在一起,这等于把540部又分成若干大类,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
义符,更正确地理解字义。
    每部所属的字的排列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依据以类相从的原则。具体说来有三
种情况:其一,词义相近的字排在一起;其二,词义属于积极的排在前边,属于消极的
排在后边;其三,专有名词排在前边,普通名词排在后边。
    许慎创造的540部首和一部之中各个字的排列方法,都是从文字学角度出发的,这
种排列方法更能体现部首与部首、字与字之间的意义联系,这与后世从检字法角度的分
部和按笔画多少分类迥然不同。
    2.训释本义。许慎之前的经学家为经典作注,都是随文而释,所注释的字(词)
义,基本上是这个字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义和灵活意义。许慎在《说文》中紧紧
抓住字的本义,并且只讲本义(由于历史的局限,个别字的本义讲得不对),这无疑等
于抓住了词义的核心问题,因为一切引申义、比喻义等都是以本义为出发点的,掌握了
本义,就能够以简驭繁,可以推知引申意义,解决一系列有关词义的问题。
    此外,许慎在训释本义时,常常增加描写和叙述的语言,使读者加深对本义的理解,
扩大读者的知识面,丰富本义的内涵和外延。
    3.对汉字形音义三方面分析。许慎在每个字下,首先训释词义,然后对字形构造
进行分析,如果是形声字,在分析字形时就指示了读音,如果是非形声字,则常常用读
若、读与某同等方式指示读音。汉字是属于表义系统文字,是由最初的图画文字演变而
来的,这样通过字形分析来确定、证实字义完全符合汉民族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而语
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文字不过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许慎深知“音义相依”、“义傅于
音”的原则,所以在《说文》中非常重视音义关系,常常以声音线索来说明字义的由来,
这为后世训诂学者提供了因声求义的原则。
    4.以六书分析汉字。在许慎之前,有仓颉依据六书造字的传说。现代文字学家认
为,六书是对汉字造字规律的总结,而不是汉字产生之前的造字模式。在许慎之前,仅
有六书的名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没有具体阐述,更没有用来大
量地分析汉字。许慎发展了六书理论,明确地为六书下定义,并把六书用于实践,逐一
分析《说文》所收录的9353个汉字,这在汉字发展史和研究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
来的重要意义,从而确立了汉字研究的民族风格、民族特色。
    《说文》问世以后,研究者蜂起。清代是《说文》研究的高峰时期。清代研究《说
文》的学者不下200人,其中称得上专家的有数十人之多。清代《说文》之学,可分为
四类:其一,是校勘和考证工作,如严可均的《说文校议》、钱坫的《说文解字斠诠》
等;其二,对《说文》进行匡正,如孔广居的《说文疑疑》、俞樾的《儿笘录》等;其
三,对《说文》的全面研究,如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
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王筠的《说文句读》;其四,订补前人或同时代学者关于
《说文》研究的著作,如严章福的《说文校议议》、王绍兰的《说文段注订补》等。其
中第三种最为重要,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被誉为清代《说文》四大家。4人之
中,尤以段玉裁、朱骏声最为突出。
    《说文》问世以后,也很快就引起当时学者的重视,在注释经典时常常引证《说
文》。到了南北朝时代,学者们对《说文》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认识。唐代科举
考试规定要考《说文》。自唐代以后,一切字书、韵书及注释书中的字义训诂都依据
《说文》。
    《说文》早期传本不得而知,有记载最早刊刻者是唐代李阳冰,他在代宗大历年间
刊定《说文》,但其中掺杂李氏臆说颇多。南唐徐铉、徐锴兄弟二人精研《说文》,徐
锴的《说文解字系传》是第一种《说文》注本,成书于南唐末年,世称小徐本,徐锴对
李阳冰谬说多有匡正。徐铉于宋太宗雍熙年间奉旨校定《说文》,世称大徐本。另外,
今尚存有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卷一卷,仅188字。清人研治《说文》,多以大徐本为
基础,同时参校小徐本。大小徐本今天均有中华书局影印本。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