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禅是一枝花-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九七六年一月胡老师写完《机论》,下山来我们家玩了一天。月底飞日本前写长信来,“……汉末文星聚于颖上,今文星聚在景美,使我对台湾新有了乐观……在台湾你们家见了这等人,我检讨我的态度真不够谦虚,尤其是对于天文姐妹……”这令当时二十岁下的我跟天心惊讶,但这些似乎是算在父亲母亲账上,是他们大人的事,所以惶恐或承不承担得起,都谈不上,被夸奖当然是开心的了,童騃竟如此。
  惟我每次搭指南客运走关渡平原去淡水,望见山上华冈的檐殿式建筑,逶逶迤迤绕到视野跟前一转弯甩背后去了,只觉胡老师提的东西太高,怎么跟我们写小说连上线呢? 信上胡老师赞叹天心的《方舟上的日子》,“题目就有天地洪荒的感觉,衬托出了小说中的结尾处有一种清新的疑。舜帝南巡苍梧而不返,娥皇二妃登洞庭君山望之,但见九疑山上的白云,我喜欢九疑山的这‘疑’字……”可阳明山上白云蓬蓬,我只有糊涂啊。
  他给香港新亚书院在写博士论文的晚辈信中说,“……孔子教人学诗学礼,而后世儒者以为诗文但是载道之具,不知诗文的造形自身即是道,儒者之诗文第一不知一个“兴”字。 自宋儒又渐不知 “经”。 “经”是政治等的造形,他们但讲性理,不重经,与他们的不知诗文造形之故同……诗文有一代的新风,如唐有唐诗,宋有宋词,今亦有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而如唐钱二先生等惟知亦用语体文著达,但是与时代的文学新风完全隔绝。时代的文学新风是在胡适之、周氏兄弟、张爱玲……而如钱氏,我曾对他说起要恢复读经,他表示不同意,其所以不同意的理由迂腐得使我当时听了生气……所以我自与一班年轻人玩玩……”
  他信上这样直言快语,等于责备人家的师承、所学,那人家还要不要写论文呢。他每以人才期待对方,既热情,又严格,不松口的地方到底不松口。原来张爱玲说他,“你是人家有好处容易你感激,但难得你满足”,是这个意思。
  此间我大二下学期,不知何故想休学,从淡江下来,到士林换车上阳明山见胡老师。士林当时正几条大岔路在整修,灰尘蔽天,棒棒糖似的临时站牌叫人绝望,不会有车在它面前停下的。四月太阳乍热针刺人,偏偏错穿了冬天遗迹里长袖衣服,狼狈。胡老师听了我说要休学,便是那样,敛容危坐起来。那神情,像镜子让我忽然看见自己的可笑,休不休学我哪有那么认真,太夸张了。胡老师认为我还是读下去的好,他说:“英雄美人并不想着自己要做英雄美人的,他甚至是要去迎合世俗——只是迎合不上。”
  英雄美人,一向滥腔负面的字义,讲在胡老师口中如此当然,又不当然,听觉上真刺激。他说人生本来可选择的不多,不由你嫌寒憎暑,怎样浪费和折磨的处境,但凡明白了就为有益。他提出明知故犯,不做选择,是谦逊,也是豁达。他说你不要此身要何身?不生今世生何世?你倒是要跟大家一样,一起的。
  饶是他要跟人家一起,人家并不要跟他呢。一九七六年四月底,院长室捎一张便条来,说是最近接获校内外各方反应,对阁下留住本校多有强烈反应,为策本校校誉与阁下安全,建议阁下立自本校园迁出,事非得已,敬希谅察。
  台湾湿热多瞌睡,胡老师原预计住半年,写成《碧岩录新语》,现在却收到迁出令。当天小胡先生(胡老师的侄子)来电话告知父亲,打算找房子。正巧我们隔壁原住的心岱和君君搬离,就决定租下来。两人找胡老师商议,胡老师去了姚孟嘉家里,在下围棋。姚孟嘉夫妇跟婴儿若洁,是当年少数仍与胡老师往来的人家,今年姚孟嘉意外去世,悼记文章刊出,我才知道他的朋友满天下。
  次日胡老师回纸条给文学院院长,有学生因为悲愤不平把纸条都抄了份下来,如今读来颇是滑稽:“仆明三十日即迁出校园,惟书籍行李须待新居安排后搬运,或尚滞时日,想问题在人,不在室,或不深责也。来示言‘廿六日阁下在大成馆门口,本人与阁下招呼不理’,仆与院长未有面识之雅,即在公众会场上亦未见过,又仆途中常不注意到对方招呼,大成馆门口人众,犹为难辨,院长视若花鸟不相识或释然乎。 ”
  胡老师遂下山先在我们家住了两日,待隔壁打扫干净,购置些家具搬入后,写书,讲课,真是初意不及此,讲《易经》讲到坤卦一句,“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胡老师开心笑。父亲说好巧,阳明山在北,我们景美居南,丧朋之后得朋,是臭味相投聚到一起了。
  《大知度论》云,佛世难值,如优昙波罗树华,时时一有,其人不见。所谓佛世,黄金的盟誓年代吗?
  
  又云,人身难得,直信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如来难逢。难难,都是难。但咱们《诗经》这里也是既见君子,那里也是邂逅相见,张爱玲好高兴说:“怎么这样容易就见着了!”
  是啊,怎么这样容易就见着了。
第一则 梁武帝问达摩
  举:梁武帝问达摩大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摩云:「廓然无圣。」上问:「朕建寺斋僧有何功德?」摩云:「无功德。」帝曰:「对朕者谁?」摩云:「不识。」帝不契,达摩遂渡江至魏。
  却说达摩西来,这就是多此一举,无端端的惹是生非。但文明的历史就是多事多出来的。这层道理达摩还不及中国人更懂得。
  其实达摩答梁武帝的三问也只是讲的佛法的本体,并没有触及禅僧的所谓机。又,达摩因为梁武帝听了不合意,遂渡江至魏,这亦原是不算为奇特。而随后是中国的高僧宝志对答梁武帝的几句话,才把达摩的这三答一走变成千古的不寻常了。
  达摩去后宝志入见,与梁武帝说了,帝悔,遂遣使者去请。志云:「莫道陛下发使去取,阖国人去,他亦不回。」如此,达摩的去,遂成了历史上的机,一失难追了。
  而如此,就连前三句也被带起,成为是动的了。「廓然无圣」是初机混茫,万物尚未然。对朕者「不识」是初机相接,未有名字。「建寺斋僧无功德」是机机不连续。凡此盖非达摩始意所及。水浒传里捎公张横的歌声:
  昨夜华光来趁我临行夺下一金砖宝志是把达摩的草鞋都夺下来了。其实祖师此外亦无甚值钱之物。
  达摩只以不拘经典佛像,对于当时南梁北魏皆重色相庄严、胜论第一之辈,独标简要,故为禅宗所祖。
  宝志之后是雪窦的颂和圜悟的注好。把两人的话合起来看,是说:圣谛不过是箭迹,人家箭已射过新罗国去了,你还在这里问迹?对朕者谁?是像张骞的乘槎到了银河见一女子,亦不知是织女,而等后年问了严君平知道是织女,他已不能再来了。但这一对面,世上已千年,所以注云:「脚跟下草已数丈。」而达摩去了,这里有志气亦何必追?虽然相忆,岂不闻江山代代出英才。
  雪窦禅师顾视左右云:「这里还有祖师吗?」自云:「有。唤来与老僧洗脚!」
  这就不像佛经说的盲龟浮木难再相逢,机是花发今年枝,而且好人好事必定是与我有干系的。
第二则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举:赵州从谂禅师示众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纔有言语,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还护惜也无。时有僧问:既不在明白里,护惜个什么?州云:我亦不知?僧云:和尚既不知,为什么却道不在明白里?州云:问事即得,礼拜了退。
  这一则我不知要怎么说开头才好,先去问我哥哥,我哥哥想了一想,说道:「最大的没有拣择,是太古时我们的祖先渡洪水。人类是那次开了悟识,创造起新世纪文明的。」我一面听着哥哥说话,一面看着他的脸,不觉心疼起来。我几次和哥哥去游玩寺庙,我爱求签,我哥哥总不求签,他是他今生所走的路只有这一条,若求签问神,神说不对,他也此外没有可拣择。诸葛亮的出师表讲要伐魏,也是没有可拣择。多谢我哥哥给我这样开了一个头,以下我就晓得自己来说了。
  却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两句,原是三祖僧灿的话,赵州却来拈出难题,曰:纔有言语,是拣择是明白?天下从此生是生非,而我就是爱的这是非之境。
  单说唯嫌拣择,是有五种:一是绝对的东西,无可比较。二是样样东西都是好的,不生差别观。三是有差别也不可拣择。四是要拣择也不许。五是谦虚的缘故不作拣择。
  一第一种绝对的东西不可选择的例,如我一日在公园里约会一个人,拣一个游椅坐下等他,秋天的下午,高树上焰焰的阳光移到跟前的草地上与几株小树的枝叶上,变得非常恬静悠远。想着海外有蓬莱仙境,若是高鸟,可以去得,小树却只能固定在一个地方。然而此地即是仙境,小树即是仙境的琪树,枝枝叶叶上的阳光在移动,又像是不移动,一刻刻都是永远。如此我想我若是生为小树,固定在一个地方,亦不厌气。乌飞兔走虽好亦不羡。我只做做小树。亦不拣择与我为侪辈的那参天大树,或小树下地上的苔藓。而我今在等候的他,便亦是这样绝对的。天壤间只此我在约会他的一片土地景物,生涯中只此我在等候他的时辰分秒,是无际无尽的真实。
  二第二种平等不可选择的例。我今与哥哥嫂嫂吵架出来,暂住在亲戚家。这家亲戚姓郭,先生名涣,儿女还在读书,主妇会打桌球,煮饭炒菜时一面唱歌。养有猫狗,人家送来一只白羽火鸡也在后院养起,都取了名字,各有个性,如同家人,却对牠们不狎昵,一点也没有玩物的意思。而这些狗也有地方真像小孩,连我最怕狗的人亦相安得了。我被收留在郭家,虽说是暂时的,亦在自己注意,及看到郭家待猫狗火鸡都这样有心有想,高高兴兴,就心里着了实。因想起我表哥有一首诗:筑波梅田筵神代风日熙种蔬随季节呼鸡上阶墀呼鸡如呼人凤凰亦来仪这呼鸡如呼人就是平等。故斋凡僧则真僧至,真僧与凡僧本来亦无间然。这回看了朱铭的雕刻,我忽然喜爱起那铁拐李来,只怕我也正像他。以前我是以为男人女人都必要相貌生得好的,而八仙中女人却有只有何仙姑,她手执一枝荷花。荷花与铁拐也可以是无选择的么?
  讲起荷花,我却正月里送过我表哥一枝梅花,他把来插在瓶里开过了,删去枝叶,两头稍稍修切了,做成一根短策,散步时执在手里玩。也可以打狗。这短策只长约六十公分,手指粗细,带着树皮粗细的深紫红,倒是好看,但是弯曲。表哥说,起先他对长短与粗细都有意见,尤其那弯曲法,叫人再三端相,只觉把它无奈。但是后来慢慢习惯了,纔承认那弯曲法并没有不好。岂只没有不好,竟是好得像天命决定的。那长短粗细与表皮的色泽亦然,哪里还可作拣择?但若是塑料的一根棒,再习惯也不能生出感情的。花有生命,其枝梢的形状因于向着阳光而成,凡是天成的东西没有不美的。起先你只是因为不习惯。
  三第三种有分别亦不可拣择的例,如庄子的逍遥游里与齐物论里便是讲的这个。原来混沌始判,万物初茁时,不可说是说非。这也不必要追溯到核子的领域纔晓得,便是眼前万物的不同的一一形态里亦皆有着天地之始。故又礼有是非分别,差等各异,而亦一一礼器与行仪皆是绝对的美,庄严得不可拣择,如诗经所谓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四第四种不许拣择的例。如旧小说里讲一个人逃难,每有云:「真是饥不择食,寒不择衣,贫不择妻,慌不择路」,然而底下却会出来天幸。
  我表哥最怕人在燕席上要他写字,而他也有本事拒绝,不顾人家下不得台。
  他也不是搭架子,而是怕写得不好。可是他也遭了天罚。他与身余堂主人最是在文章上相敬,一次往访,燕席上身余堂主人磨好墨拿出宣纸来要他写字,这可不能拒绝了。人到得绝望状态,彷佛拚此一命似的,他变得像稚童的但是听话,写了一张条幅居然柔劲清和。如果他有点拣择写与不写的意思,他是绝不能写得这样好的。
  历史上的大事,也每是英雄豪杰到了危难的绝地,哪里还有拣择,连什么都没有得可以想了,此时惟有听天,而忽然开出了新运,所以多是叫一声惭愧,余悸犹在,已喜在心头。英雄豪杰对天是小孩。
  我今作客的这家人家的主妇郭太太,听说明天是奈奈子小姐的生日,即刻高兴得托宜蕙回学校带信请老师来,要给她做生日。奈奈子小姐是日本人,一句话出口,待要写日文请柬去时她可急了。郭太太会日文,但不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