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此一生-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十分合身。

难得唐玥只用这么短的工夫,就能找到如此相像的衣裳,甚至比先前那件还要得体些,更符合唐珊平妻的身份。

然而唐珊的心情,正如此刻的脸色一般,黑到了极点。

适才在来奉宁殿的路上,被唐玥截住,直接拉去偏殿。一上来就劈头盖脸教训自己一通,说自己的冠服不合规矩云云。紧接着,二话不说就让几个侍女强行给自己换了衣裳。

低头看着身上这件既肥大又暗淡的衣裳,唐珊心里憋闷异常,又不敢吱声。

她就想不明白了,自己不过是靖远侯府一个平妻,那个贵为景王妃的嫡姐,跟自己较的这是哪门子劲……

只不过,她与唐玥姐妹二人一前一后进来的情景,看在旁人眼中,自是另一番感觉。

太后娘娘见了,都开口打趣:“刚才还和皇后念叨着景王妃怎么还没来,原来是和娘家妹妹凑在了一处!”

此话一出,陆清容立时明白过来,吴夫人人是没来,但早已将唐珊顶替的消息报给了太后。

否则,太后绝不会如此从容。

别的不说,单就唐珊这个平妻居然能进宫来赴宴,不知内情的人就该奇怪才是。

就好像皇后娘娘和成阳公主,明显都面带诧异。

成阳公主甚至还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碍于太后在场,倒是不敢发难。

只有陆蔓玉不甘寂寞地跳出来凑趣:“景王妃和妹妹的感情真是好呢,只可惜当初没能嫁到一处!”

这话说得有多不妥当,从大殿里的安静便能看出来。

根本没有任何人接她这话。

陆清容更是极为头痛。

一方面,为陆蔓玉的放肆行径而担心;另一方面,则是这话里隐含的意思让她不寒而栗。

难道说,陆蔓玉也知道些什么……

好在太后不欲在这话题上纠缠,转而说起了别的。

很快便到了巳正三刻。

太后娘娘率先起身,带领众人向西苑而去。

太后的步辇在前,一行人浩浩荡荡在后,经由西苑门,行至太液池东岸的椒园,正是今日赐宴的所在。

很快,皇帝也领着一大群人到了,当即宣布开宴。

说是御宴,实则皇帝仍是高高在上地坐在很遥远的位置。

即便是离得最近的皇长孙、二皇子,还有蒋轩几个,也是在几丈开外。更不用说陆清容这些外命妇,基本也就勉强能看到个小小的人影。

至于陆清容,对皇帝长什么样子一点兴趣都没有。

她一心只顾盯着唐珊,不让其离开自己的视线。

却不想,一个小小的插曲,反倒让自己变成了众人关注的对象。

御宴开始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就听皇上喊了蒋轩上前,一脸慈祥地笑着问道:“你的媳妇是哪个?叫过来让朕看看!”

第四百零五章 御前

常公公亲自过来请人的时候,不仅陆清容自己十分惊讶,周围的人同样感到诧异。

众人都没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靖远侯世子夫人,竟然能被皇上如此重视。

倒是陆清容很快反应过来,这里面,八成和立鹃母女的事情有关。

皇帝对立鹃的事情,所知并不完全。

在皇帝眼中,立鹃原是一名普通的宫女,后来因为年纪到了,自然放出宫去,由于寻亲未果,才被靖远侯世子和世子夫人收留,避免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正因如此,才能为自己诞下唯一的女儿。

这里面,陆清容固然功不可没。

尤其,当初为了避嫌,蒋轩在向皇帝讲述此事的时候,关于收留立鹃,更多描述成了是以陆清容为主的。

对此,皇帝虽谈不上感激,却也对陆清容的好感多了几分。

陆清容并不奢求皇帝的恩宠,只求不要出什么差错即可。

在周围外命妇们好奇之中夹杂着几分羡慕的目光注视下,陆清容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唐珊,才有些不情不愿地起身,恭敬地跟在常公公身后,往皇帝那边去了。

唐珊的视线,一直跟随着陆清容的背影,心里既羡慕又嫉妒,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有这般荣宠加身的一天。

神色怅然之间,她并没有发现,此时不止一双眼睛正在注视着自己。

太后娘娘自从由皇宫移驾西苑,进了这椒园。一直有些心不在焉。

按照她们之前的计划,二皇子应该已经在内侍的哄骗之下,独自前往椒园西边的水心榭。

但这么长时间过去。那边却半点动静都没有。

二皇子仍老神在在地坐于席间,丝毫没有要起身的意思。

太后哪里知道,经过蒋轩早先的警告,二皇子今日谨慎得不行,席间连水都不敢多喝,避免出恭之时给人可乘之机。

刚才那个面生的内侍过来假借景王妃之名引他离席之时,由于并未提及他和唐玥约定好的暗号。一下就被他识破了。

二皇子并未戳穿,只是淡然打发了那内侍,“让景王妃有什么事回府再说”。

自始至终。任凭太后那边用尽办法,二皇子依旧稳如泰山。

这可把太后急坏了。

费尽心机、机关算尽,扯进那么多人,谋划这许多天。难道就要这样事败垂成了……

吴太后示意李嬷嬷附耳过来。

“岚英是否派人来报。说今日唐珊所穿的正是瑾亭的衣裳?”太后小声问道。

“是。”李嬷嬷连忙点头。

“那立鹃呢,东西确定放好了?”太后接着又问。

“放好了,此刻那东西,应该就在唐珊身上。”李嬷嬷很是确定。

太后若有所思地沉默了半晌,很快嘴角勾出一丝诡异的笑容,悄声吩咐着李嬷嬷……

这时,陆清容才刚走到皇帝面前。

先在蒋轩身旁站定,距离皇帝约有三丈左右。

陆清容下跪行礼。微微低着头,只用余光暗暗打量着皇帝。

皇帝的面相略显粗狂。与二皇子温文尔雅的模样极为不同。

只远远的一眼,陆清容便觉得,皇帝远比她想象之中要苍老许多。

仅凭他略微斜靠在龙椅上的姿态,就给人一种精神萎靡之感。

“起来吧!”皇帝慵懒的声音响起,继而又对着蒋轩问道:“这个就是你媳妇?”

蒋轩立刻点头应是。

皇帝这才又看向陆清容,笑得慈祥:“都说靖远侯世子夫人是个有福的,朕还以为该是个珠圆玉润的模样,没承想,竟是瘦得像个水葱一般的人儿。”

此言一出,皇帝眼前这几个人,包括二皇子在内,都随着皇帝的笑声,或多或少地跟着应和。

陆清容自是不能跟着一起笑,而是应景地摆出一副娇羞的神态,头低得更深了些。

然而她的心里,已经开始腹诽起这个道貌岸然的皇帝了。

拿自己的福气说事儿,倒是很正常。毕竟当初自己嫁入侯府,就是顶了个冲喜的名头,这事在京城之中无人不知。

而后来蒋轩的身体果真“日渐强健”起来,更是坐实了自己的有福之明。

她所腹诽的,是皇在佯装初次见到自己。

就在去年,蒋轩出征漠北,暂时失去音信那段时日,皇帝曾经派人把她诓去了景王府,躲在暗中好一番试探。

为了获得皇帝的信任,她当时还牟足劲狠狠哭了一鼻子。

她就不信,皇帝连她是胖是瘦都记不得了?

皇帝当然记得。

不仅记得,对她当初她哭得梨花带雨的样子,还印象颇深。

故而,一直都以为她是个没主意的。

这番认知,倒与陆清容此刻怯生生的表现很吻合。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又想起她对立鹃母女的照顾,语气便又温和上几分:“朕就是看看,能被蒋轩如此看重的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今日见了,果真是个惹人疼的!”

陆清容听得一头雾水,头仍低着不动,眼神忍不住飘向身旁的蒋轩。

只见他神色依旧,似乎对皇帝所言没有任何疑问。

陆清容心里更奇怪了。

正在这时,皇帝接着说道:“你既然认定了,就要好好待你媳妇,依朕看,这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把她养胖!”

这显然更像是玩笑话。

蒋轩却极为认真,当即回道:“臣遵旨。”

神情严肃,语带恭敬。

陆清容这次是真有点不好意思了。

皇帝那厢,意外之色只一闪而过,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今日的椒园之中,都是大齐朝身份最为显赫之人。

只不过,每个人都格外谨小慎微,推杯换盏之间,无不时刻关注着皇帝那边的动静,离得再远的都不例外。

故而,皇上这并不常见的开怀大笑,所有人都注意到了。

于是,尽管陆清容并未与皇上有太多交流,当她从御前退下之时,还是感受到了众人截然不同又耐人寻味的注视。

她对此并不在意。

只不过,当她再次回到席间,发现唐珊刚才的座位已经空空如也之时,一颗心才真算提了起来。

第四百零六章 失算

陆清容怔然之余,第一反应就是看向唐玥。

只见唐玥的座位也正空着。

环顾四周,方才发现,唐玥被太后娘娘叫到跟前说话了。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

早不说晚不说,偏偏选了这个时候,定是为了绊住景王妃,让她无暇再去看管那个不听话的庶妹。

唐玥心里明镜一般。表面上应付着太后,有一句没一句地陪着拉家常,心思却跟着唐珊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下意识摸了摸袖子里的东西,既然这装着扇坠的荷包已经收在自己身上,二皇子又始终坐在席间未动,想来她们也搞不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然而,太后的举止之中,却透着一股气定神闲,这让唐玥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并非她多想,而是太后压根没打算放弃今日的计划。

眼看着二皇子稳坐席间,太后娘娘深知,原定的“私会”场景决计是没希望了。

但是,一心想要拉东宫一把的她,绝不会如此轻言放弃。

既然二皇子不肯上钩,那就在唐珊一个人身上做文章好了!

吴太后心中冷笑,想着那荷包就在唐珊身上,倘若她就这么死了……

任凭二皇子浑身是嘴,都甭想说清了。

又过了约莫一盏茶的工夫,御宴已近尾声。

而端阳宴最热闹的环节,正是接下来要开始的观湖射柳。

所谓射柳,顾名思义就是手持弓箭射击远处的柳枝。谁能又准又快地射中规定好的柳枝,即为获胜。

正因柳枝远不如柳叶容易射中,故而这难度颇大的游戏。极具观赏性。

这才让原本为了祈福求雨的射柳活动,备受皇帝青睐,逐渐变成了皇家端阳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皇帝兴致勃勃,那些等着上场的臣子,有想趁机一展身手的,还有只为了凑趣的,皆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而包括陆清容在内的外命妇们。也都有机会远远看上一场热闹。

陆清容随着众人出了椒园,没走几步就到了紧邻太液池东岸的一片空场周围,正是观湖射柳的所在。

这一次。女眷这边除了太后和皇后能坐着,其余人等只得立在一旁观看。

倒是皇帝,不知是否出于安全考虑,也在太后这边坐了。

随着皇帝一声令下。场上的射柳比赛正式开始了。

皇帝喜好热闹。对参赛的人员并无诸多限制。

如此一来,这轮番上阵的选手,水平参差不齐,年龄多大的都有,身份亦不相同。

公侯子弟有之,文臣武将有之,甚至还混入了几个司礼监内侍。

好在这并不需要什么配合,大家各玩各的。说是比赛,实际也就图一个乐儿。场上人虽然多,仍旧秩序井然。

只是折腾了好半天,都没见有人射中柳枝。

以免乱箭之中误伤旁人,那几支柳枝都被插在临湖的山石之上,与身后观看的人群乃是截然不同的方向。

羽箭在那几支柳枝四周,胡乱地飞来飞去,能碰到叶子的都不多,更不用提更为纤细的柳枝了。

正在这时,不知何人射出一支箭,甚至连山石都没沾边,直接就往太液池那边飞去,随即掉入了河中。

没人看清这箭是谁射出去的,故而大家都憋着笑,目光不约而同地随着那羽箭的轨迹往湖面望去。

这一望,便有眼尖的发现了异常。

端午时节,太液池上成片的荷花轻摇曼舞、竞相盛开,接天莲叶的碧绿之中,隐隐浮现出一抹嫣红,随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微微晃动着,一看便是个重物。

皇帝在此,安全不容忽视。

几名侍卫当即跳上湖边停靠的两只小船,划至近前。

将其捞上来这一看,几个人皆大惊失色,又不敢乱喊。

慌忙靠岸,上面的侍卫踉踉跄跄跑到皇帝面前禀告。

“湖面飘浮的,是一名女子,已经断气了……”

皇帝顿时兴致全无,沉声问道:“是何人?”

这可难为了那几名侍卫,他们哪里认得出来。

其中一名侍卫小心翼翼地回道:“从冠服上看,应该是今日进宫赴宴的外命妇。”

皇帝闻言,先是下令暂停比赛,继而目光朝太后那边看去。

太后本就听得真切,这时直接喊了李嬷嬷:“你过去湖边看看到底是哪个!”

李嬷嬷应声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