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顾盼成欢-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98章 参汤

虽然杨嬷嬷只近身侍候刘贤妃,一年到头也不见得出永寿宫的大门几步,但宫里的女子那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争宠手段,她也算是见识了不少,与那些人比起来,刘贤妃只是连着数日往元昌帝那里送参汤,似乎确实有些不够看。

刘贤妃见状又是抿唇一笑,潋滟的红唇映在琉璃镜中,可谓是风情无限。

这面琉璃镜是番邦进贡的贡品,比起大周朝惯用的铜镜,这琉璃镜不仅模样更精致些,更能将一切照得纤毫毕现,因为实在难得,宫里一共才得了两面。

其中一面自然进了皇后的坤宁宫,而另一面,则被元昌帝赏了给刘贤妃。

就连最得宠的郑贵妃都没有。

就为了这么一面琉璃镜,听说郑贵妃气得在永和宫里砸了不少东西,后来还是元昌帝赏赐了不少东西去永和宫,才算是把她安抚下来。

想起这些往事,刘贤妃面上笑容加深,眼中的天真也跟着不复存在。

“嬷嬷,你不懂。”刘贤妃摇摇头道。

她入这深宫二十几年,因为娘家不显,最初入宫之时也只不过是被封了个婕妤,上面还压着昭仪、九嫔、九妃、皇贵妃、皇后,在这皇宫里着实是不起眼到了极点。

她这个小小的婕妤最后之所以能入元昌帝的眼,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一直以来所表现出来的天真未失的性情。

宫里美人不计其数,就算刘贤妃姿容不俗,也不敢说能越过所有人去。

但是,在这么多擅长勾心斗角的美人之中,若是有一人没被这深宫生活磨去本性,眼中还能有纯真,这样一个人,又岂能不被元昌帝注意到?

刘贤妃,就是这独树一帜的人。

所以,她能从一个小小的婕妤一步步爬到如今的贤妃,即使已经不再年轻,即使郑贵妃受尽宠爱,她也在元昌帝心里占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落。

“嬷嬷,本宫之所以能被皇上念着,不就是因为本宫那不同于旁人的天真吗?”她这些年表现给元昌帝看的,都是她天真不擅谋算的一面,就连她如今的地位,也是元昌帝因此怜惜她而主动给的,“这样一个人,遇到有事要求皇上时,表现得笨拙一些,才更合常理,不是吗?”

连有要相求时,都想不出别的手段,只会接连数日往元昌帝那里送普通寻常的参汤,这样的笨拙与天真,怎么能不叫元昌帝心生怜意?

伴君几十载,刘贤妃自然知道要用怎样的手段来抓住元昌帝的心。

她不知道元昌帝到底有没有看穿她的伪装,但无论如何,只要元昌帝愿意吃她这一套就行了。

想到这些,刘贤妃一双柔媚的眼也是一黯。

别看她几十年没断过恩宠,可她心里一直无比清醒。

她虽是九妃之一,但宫里的女人,就算再怎么受宠,说穿了也不过是以色侍人而已。

以色侍人,色衰而爱弛。

纵有怎样的保养秘方,她总会有老去的那一天,到时候,她又要凭什么再抓住元昌帝的宠爱?

她从来都不相信帝王会有长情的一面,况且,她那吸引了元昌帝的天真都只不过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伪装,撇开这一切,她要拿什么来让元昌帝对她念念不忘?

与其把后半辈子的希望都放在元昌帝那里,她宁愿相信她的儿子。

刘贤妃决定替楚承启请旨赐婚,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想替自己的将来作打算。

有了前几日的酝酿,今天她再将姿态放得低些,元昌帝应该不会驳回她的请求了吧?

刘贤妃如此想。

听了刘贤妃的话,杨嬷嬷虽然没有完全懂,但也不再问,动作利落的替刘贤妃仔细梳妆了,才目送着刘贤妃领着一众宫女太监出了永寿宫。

此时正值隅中,夏日的烈阳已经升上高空,清晨的凉意被趋散了七八分,微微走动几步就能出了一身薄汗。

刘贤妃原是要去御书房的,却不想派去打探元昌帝所在的太监却道元昌帝这时不在御书房,而是去了宫后苑,于是又临时转道去了宫后苑。

一边往宫后苑去,刘贤妃心里也有些泛疑。

元昌帝于政事上向来勤勉,往常的这个时候必定会于御书房里或批阅奏折,或召见朝中大臣商议朝事,又岂会耽于玩乐?

直到快到宫后苑,刘贤妃才压下所有的疑惑,从宫女手中亲自提了食盒。

远远的就能瞧见明黄的仪仗,元昌帝果然在这里。

宫后苑外围守着不少宫女太监,其中一人正是常伴元昌帝左右的司礼监掌印大太监于公公。

见刘贤妃一行人走过来,于公公面上挂着笑容远远的施了礼,“给贤妃娘娘请安,”然后看了刘贤妃手中提着的食盒一眼,“贤妃娘娘又来给皇上送参汤了?”

皇宫虽大,但消息流传却是最快的。

刘贤妃这几日一天不落的往元昌帝那里送参汤,只怕就连在冷宫里服侍的宫女都知道了这件事。

于公公语气恭敬中又带了几分亲昵,显然与刘贤妃很是相熟。

刘贤妃冲于公公点点头,心里疑惑更甚。

于公公可谓是元昌帝身边极受信重之人,平时就算是召了朝中重臣来处理国事,元昌帝都不会刻意避着于公公,可今儿个,怎么无端端的,于公公没伴在元昌帝身边,反而在这宫后苑外围守着?

那,如今与元昌帝在一起的,又是谁?

刘贤妃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郑贵妃,但随即又否定了这个答案。

郑贵妃这些年确实是受尽了恩宠,但元昌帝不是会因为美色而耽误了政事的昏君,又岂会大白天的与郑贵妃在宫后苑里取乐,还将于公公派来守着?

心里有疑惑,刘贤妃面上却不显露出来,“皇上处理国事劳累了,本宫无法为皇上分忧,煮上一碗参汤却是能做到的,只是不知,皇上现在可是有要事?”

于公公闻言微笑着往后退了两步,“是定国公与安平长公主进宫了,皇上这才邀了两位主子同游宫后苑,娘娘进去倒也不妨事的。”

☆、第199章 欢心

听到是定国公与安平长公主进宫了,刘贤妃心里便是微微一紧。

她这些年得到的恩宠虽然不如郑贵妃,却也是郑贵妃之下第一人,这满宫上下谁敢不把她放在眼里。

若真要说有,那就要数安平长公主了。

元昌帝亲妹,宁太后独女,安平长公主确实当得起一句天之骄女,在这宫里,纵是稳坐中宫的许皇后,以及荣宠不断的郑贵妃,在面对安平长公主时,虽然不说退避三舍,但也绝对是礼遇有加了。

再加上安平长公主还嫁了手里不仅有兵权,还掌着锦衣卫的定国公宁景昌,对于已经为储位争得几乎要反目成仇的端王与宁王来说,安平长公主自然极具拉拢的价值,与之相对应的,许皇后与郑贵妃也都没少各施手段拉拢安平长公主。

安平长公主在许皇后和郑贵妃中间向来没有明显的偏向,却总是看刘贤妃不惯,两人每次在宫里遇上了,总少不了一场针锋相对。

刘贤妃虽是宫妃,但在安平长公主面前还真兴不起什么优越感,所以近些年来没少在安平长公主这里落面子。

就连刘贤妃自己也不知道安平长公主为何独独针对她,她再三回忆,也没想起来她有做过什么让安平长公主生厌的事啊。

只能说,这人与人之间,无论是交好还是交恶,都是有定数的。

好在,安平长公主就算是看不上刘贤妃,也最多只是挑她的刺,却也从来不曾暗地里使过绊子。

刘贤妃本是想借着今天的机会好好向元昌帝哭诉一番的,她的要求本也算不得过分,只是想替楚承启求道赐婚的旨意而已,被她一求,元昌帝极有可能就应下来了。

可是,安平长公主也在场,很难说安平长公主会不会因为对她的莫名恶感而故意坏事。

带着这样一番思忖,刘贤妃一路到了元昌帝与宁景昌夫妇所在的八角亭。

这时日头已高,空气里充斥着燥热,这八角亭虽然不大,里面却摆了几个冰盆,刘贤妃才一走进亭子,就觉一阵怡人的凉爽。

八角亭中,元昌帝与宁景昌正在对弈,安平长公主坐在一旁观棋。

元昌帝长安平长公主七八岁,跨入不惑之年的男子双鬓因常年操心国事而泛了些霜色,他穿着一身明黄团龙常服,气度沉稳如山,眉目含威,即使不言不动,也自有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坐在元昌帝对面的定国公宁景昌,身穿一件绣了麒麟、白泽的官服,他年纪比元昌帝小上几岁,在元昌帝如山的气势之下更像一块岿然不动的巨石。

元昌帝落下手中白子,棋子与棋盘相触,发出一声脆响。

然后,元昌帝偏头看了刘贤妃一眼,“爱妃来了。”

说话的同时,目光还自刘贤妃手里提着的食盒上一扫而过,眼中带了些许的笑意。

能在对弈之时分出些注意力给刘贤妃,元昌帝待她倒也确实是有些不同了。

刘贤妃看向元昌帝,先行一礼,然后双眼眯成一弯月牙,声音里带着与她的年纪不符的娇憨:“皇上,妾身原是来给您送参汤的,却不想扰到您与定国公对弈了。”

然后又与宁景昌夫妇互相见了礼。

安平长公主闻言眉头就是一皱。

明明已经是个中年妇人,却老是作些小女儿姿态,她最看不惯的也就是这一点,所以这些年来只要有机会就总会刺上刘贤妃几句,再加上后来宁致远因为楚承启的关系被连累了名声,她再看这对母子就更回不顺眼。

也亏得安平长公主自幼在宫里长大,深谙宫廷的生存之道,哪怕有时会刻意针对刘贤妃,却也不至于会惹了元昌帝不快。

“原来是贤妃娘娘来了,听说这几日贤妃娘娘每天都不忘送参汤给皇兄,就是不知道,喝了贤妃娘娘送的参汤,皇兄又得赏出些什么去?”安平长公主淡淡刺了两句。

刘贤妃表现出来的天真与不擅隐藏心思在宫里也算是出了名的,每逢遇着什么事想要求元昌帝,她总会比往日要来得殷勤些,就比如像这次。

许是就喜欢她这模样,遇着刘贤妃有所求,元昌帝也向来必应。

刘贤妃心里藏着事,自然不会在元昌帝面前与安平长公主起冲突,面对安平长公主的不善,她也不多言,就提着食盒站到了元昌帝身后。

正好这时棋局以宁景昌输了一子结束,元昌帝大笑着命人收拾了棋盘,刘贤妃忙将食盒中还温着的参汤取出来置于元昌帝跟前。

元昌帝喝了一口参汤,才对安平长公主道:“安平啊,这么多年了,你也没改了你这脾气。”

倒也没再说别的。

安平长公主是元昌帝看着长大的亲妹妹,他对她自然多了几分宽容。

至于刘贤妃……

元昌帝登基多年,处理政事从无错漏之处,自然不会是老眼昏花之人,这宫里的女人在他面前表现出来的面目到底是真是假,他自诩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不过,这又如何?

他是这大周朝的主人,宫里这么多嫔妃也都是他的女人,她们为了讨好他,为了得到他的宠爱各出奇招又算得了什么?

更何况,像刘贤妃这样,为了得到他的欢心几十年如一日的保持着伪装,甚至几乎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她如此努力,他这个做帝王的多宠着她些,就当是给了她取悦了他的回报了。

想到这些,元昌帝将已经空了的参汤推到一边,执了刘贤妃的手让她坐在身边,然后打趣着道:“爱妃啊,你这参汤也送了这么些天,要真有什么事想要求朕,如今也可以说了吧?”

刘贤妃闻言低下头,白皙如玉的双颊上染上几许红晕,“皇上,您也笑话妾身。”

语毕,刘贤妃本待开口相求,但目光在扫到一旁坐着的宁景昌与安平长公主时,却又蓦地闭了嘴。

安平长公主在这里,她到底还是有些担忧她会刻意搅了自己的事。

☆、第200章 哭求

仅是这片刻的迟疑,元昌帝就微沉了脸。

“安平与景昌都不是外人,爱妃若有什么事,也不需要瞒着他们。”元昌帝道。

刘贤妃听了心中便是一颤,她能听出来元昌帝话中的强硬,她若是再迟疑下去,恐怕今天,甚至是以后,都用不着再提起这件事了。

长伴君王侧,纵是受宠,刘贤妃也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已经铺垫了好几天,让刘贤妃就此打住她自是不愿的,所以,哪怕担心安平长公主会搅事,她仍只能硬着头皮开始说明来意。

“皇上,妾身确实有事想要求皇上。”刘贤妃说起话来温言软语,说到这里,她还偷偷觑了元昌帝的脸色,才继续道,“妾身求皇上的事,是关于敬王……敬郡王的。”

想到自己的儿子被元昌帝从亲王贬为了郡王,刘贤妃眼中还多了几分悲切。

元昌帝一听刘贤妃提起楚承启,脸上立即就有了怒色。

身为帝王,元昌帝自然在乎自己的这张脸面,偏偏楚承启就像是生来落他脸的一样,自懂事起就没干过正经事,平时眠花宿柳也就罢了,反正凭楚承启也担负不起大周朝的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