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顾盼成欢-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会那般干脆的应下一声“愿意”,许是也有这个原因吧。

这样的回答,显然是不在顾锦琳的意料之中的。

她抚着已经显怀的腹部,面上流露出母性特有的光辉,也不知是在解释,还是要打消周谨之的念头,她道:“我如今有了孩子,无论如何,我也不可能抛下我的孩子。”

对于和离的女子,想要再嫁并不困难,但孩子无疑会是最大的阻碍。

顾锦琳盼了十几年才得了这么一个孩子,便是让她一辈子也不再嫁,她也不会放弃腹中的孩子。

说完,她抬起头,紧紧盯着周谨之,力求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最细微的表情。

倒是周谨之愣了一愣,然后摇头失笑道:“顾小姐,如果有幸能娶你为妻,周某自然会将你以及你的孩子都照顾好,不,应该说,如果你嫁给我,你的孩子,就是我们共同的孩子,虽然我还没做过父亲,但我相信我会是个好父亲,这一点,你完全不用担心。”

顾锦琳一颗心陡然便放了下来,就似压在心头许久的巨石终于落定,带给她无比的轻松感。

她不是会自怨自艾之人,即使和离了,她也不以为自己就需要让人用同情的眼光看待,更不认为自己日后就不能再嫁个好男人,但自她回到顾家,她最亲的这些人虽然当着她的面不曾表现出来,背着她却都是一副担忧的样子,仿佛她和离过,她有个孩子,便会跌了身价一般。

这时能得到周谨之的肯定,顾锦琳便有种得了知己的喜悦。

☆、第95章 亲事

在此之前,顾锦琳并未细想过改嫁一事。

但,如果真要她再嫁人,她觉得,眼前的周谨之,许会是个好人选。

再次抚了抚小腹,顾锦琳不躲不闪地看向周谨之的眼底,“我和离过。”

“有人说我克妻。”周谨之微微一笑。

“我有个孩子。”

“我除了自己别无所有。”

两人一人一句,倒像是在比谁更惨一般。

许久之后,顾锦琳轻轻一笑,心里那隐藏甚深的担忧缓缓释去,“如果你觉得可以,那么,我也想试一试,我相信,我也会是个好母亲,好妻子。”

对于周谨之的提亲,顾锦琳最终给了一个这样的答案。

她与周谨之不过见了区区两面,若硬要说她对周谨之有什么不一样的情愫,那必是骗人的,可她不得不承认,无论是从自身的能力以及为人夫为人父的担当,周谨之都甩出常进州不知道多远。

如果是这样一个人,她愿意再次试一试。

也许,他们真的能相守一生呢?

顾家那位和离归家的姑奶奶与清河县有名的周谨之定亲了!

因为先前的流言传得太过沸沸扬扬,清河县的百姓对顾锦琳和周谨之本就十分关注,所以在顾家特意放出这个消息时,没用多久,这个消息就迅速取代先前的流言成为最被热议的话题。

那些先前热议此事的人,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突然之间来这样一个大转折。

不过,惊讶过后,人们渐渐也觉着这真是一桩好亲事了。

周谨之在清河县可谓是人尽皆知,也被所有人所认可,这样一个人,若不是他如今比那一穷二白还有所不如,且还有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岳家,年纪又有些大了,不知道有多少姑娘家愿意嫁给他。

而顾锦琳呢,她是顾家小姐不错,却是个和离过的,而且肚子里还有个未出生的孩子。

算起来,这两人可不就正好般配吗?

周谨之虽然一穷二白,但想来将来总不会差了,顾锦琳又有顾家给的大笔陪嫁傍身,周谨之这一时的窘境于她来说根本就不足为道,而且她出身顾氏,周谨之前面那未婚妻的娘家人就算心里仍存了什么心思,总也不敢太过分。

不过……

这两人般配是般配,但有先前的流言在先,这两人又如此快的就定了亲,莫非这两人真的有什么首尾?

许多人都存了这样的疑虑。

但这个疑虑没过几天就被打消了。

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清河县各茶楼酒肆里的说书先生,都不约而同的将以往讲的那些山野传说换作了才子佳人偶然相逢的故事。

“……话说那周谨之可是咱们清河县有名的孝义之人,见着了这种不平之事哪里能袖手旁观,为了替顾家姑奶奶解围,也顾不得会让人说闲话,就出面道了一声愿意……”

“俗话说的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顾家姑奶奶虽然和离了,那也是受遇人不淑之苦,有了这样的偶然相遇,可不就成全了如今这段郎才女貌的佳话?”

在这些说书先生口中,顾锦琳就是那受尽了夫家委屈的可怜女子,周谨之便是那富有侠义之心的孝义男儿,两人又正好于周谨之为未婚妻除服之日不期而遇,可不就是一段锦绣良缘?

比起以前那些总让人半信半疑的传说故事相比,这个才子佳人的故事明显更符合人们的想象,而且故事的两位主角还都是清河县的名人,当然更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为了听完这个故事,这些茶楼酒肆里这段时间可谓是客似云来,仅茶水钱就没少赚。

凑热闹的百姓听得乐呵,老板们赚得高兴,于是,原本关于顾锦琳与周谨之的流言便这样悄无声息的被压了下去,原本倍受非议的事,也便成了一桩天作之合的美谈。

百姓们听故事听得满意的时候,顾家诸人也极为满意。

“……老太太,你就放宽心吧,如今旁人提到姑奶奶的这桩亲事,可都满口的赞誉,直道咱们家姑奶奶寻了个好夫婿呢!”

说话的是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紫苏。

紫苏十七八岁的年纪,穿了一身淡紫色的比甲,容貌虽算不得极为出色,但也清秀讨喜,说着顾锦琳的亲事,她眉梢眼角便都带了笑意。

老太太听了连连点头。

自打知晓顾锦琳要和离,老太太这心就没真正放下过,在顾锦琳归家之后又一直担心她将来没有好归宿。

如今好了,总算是将顾锦琳与周谨之的亲事定下了。

只要想到那日来提亲的周谨之那不卑不亢的模样,老太太就一阵阵的舒心。

指着在自己跟前讨巧的紫苏,老太太佯骂道:“你这丫头,说话就跟抹了蜜一般,可放心好了,待琳姐儿出嫁,定会封个大红包与你。”

“那奴婢可就等着接姑奶奶的大红包了……”

一屋子的人顿时都凑趣笑了起来。

待众人敛了笑,老太太才将顾青未拉到跟前,一边轻拍着她的手,一边感慨地道:“欢姐儿,这次可多亏了你了,得让你姑姑好好谢谢你。”

顾青未也不邀功,抱着老太太的手臂摇了摇,“祖母这说的是什么话,就算没有我多事,您定也能妥善处置这件事,要说起来,还是姑姑与姑父有缘分,才有了这样的天作之合。”

顾青未是真没把这当成一回事儿,都道人言可畏,但只要操作好了,这人言也并非就不能为己所用。

当年的定国公夫人与定国公宁致远明明早已相敬如冰,可定国公夫人的贤淑大度的名声不也一样响遍整个大周?

对顾青未来说,这种小手段早就已经得心应手了。

顾锦琳也正坐在老太太身边,闻言点了点顾青未的额头,“你呀……”

却是将感激放在了心底。

说起来,她要感谢欢姐儿的地方太多了。

顾青未揉了揉额头,却是突然问道:“祖母,姑姑,那……日子可是挑好了?”

这日子,自然指的是顾锦琳与周谨之成亲的日子。

☆、第96章 叮嘱

顾锦琳应下周谨之的提亲,周谨之那时就已经挑了个好日子,只不过,顾锦琳却有些犹豫。

倒不是顾锦琳突然反悔不想认下这门亲事了,而是周谨之挑的日子太急,算下来,真要是选了这个日子成亲,那时她腹中的孩子都尚未出世。

在此之前,顾锦琳都是打算先把孩子生下来再作成亲的打算的。

所以,一直到现在,那成亲的日子都尚未真的定下来。

想到自归家以来见识到的自己这侄女的不凡之处来,顾锦琳便将事情简单说了一下,问道:“欢姐儿,你以为,姑姑到底该不该应下这个日子?”

顾青未很意外顾锦琳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不过既然顾锦琳已经问了,她便依言回道:“姑姑,您若是要将小表弟带在身边……”

“我当然会将孩子带在身边!”

顾锦琳不假思索便如此道。

话方说完,她心里又觉有几分怪异。

似乎,从她回到顾家,欢姐儿言及她腹中孩子时,都只用的“小表弟”来指代。

听说小孩子就是有种大人所不能理解的奇准直觉,莫非她腹中的,还真是个儿子?

顾锦琳倒不在乎自己的孩子是男是女,但想想以前想儿子都快想疯了的常进州与常老太太,她便有些不能形容的感慨。

顾青未接着道:“姑姑你既然不准备让小表弟留在顾家,而是要带在身边,以我看来,倒还不如就应了未来姑父选的那个日子,您嫁去周家之后小表弟才出世,岂不让姑父和小表弟日后更加亲近?”

周谨之不会不知道顾锦琳的孩子什么时候出世,那么,他既然选了这个日子,恐怕就有日后必定会将小表弟当作是自己孩子的意思在里面。

顾锦琳已然决定与周谨之成亲,她以及孩子将来就必定会与周谨之一起生活,与其等孩子出世之后再成亲,倒不如就这般先成了亲再生孩子。

听顾青未这样一说,顾锦琳便也隐隐有些明白周谨之的意思了,一时之间便有感动涌上心头。

她虽然决定再嫁,但腹中的孩子却是她盼了十几年才得来的,就算她以后与周谨之可能还会有其他孩子,她也绝不会放弃这个孩子。

不可否认,当她下决心与周谨之成亲时,对于周谨之能否善待孩子,她的心里也是有些顾虑的,毕竟,这孩子只是她的而非周谨之亲生的,但这时明白了周谨之那表达得十分隐晦的意思,她却有些惭愧起来。

周谨之这样事事替她以及孩子考虑,她却这般小心谨慎。

这真是……

顾锦琳低下头,心里有了主意。

从延寿堂里散了之后,顾锦琳就让人去通知了周谨之,她应下之前他选的日子了。

周谨之选的日子正是七月初七那天,如今已是六月中旬,离七夕也就不到一个月而已。

成亲的日子一定下,顾府上下立即就忙碌了起来。

顾锦琳虽是二嫁,但她可是老太太放在心上疼了三十年的女儿,如今又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嫁,无论是老太太还是顾锦源和秦氏这为人兄嫂的,哪里能不多替她打算。

都说嫁妆是女子在夫家的底气,当年顾锦琳嫁到常家时就是十里红妆的风光,如今周谨之又是那样落魄的境地,除了从常家拉回来的那些嫁妆,老太太和顾锦源都私下里另外补贴了一份给顾锦琳,算下来竟是比当初嫁去常家时嫁妆还要丰厚了几分。

顾锦琳本就有孕在身,又有好几个嫂子在,当然不会让她为亲事过多的操心,所以,近一个月过去,到了临出嫁之时,她竟然仍仿佛在做梦一般没有真实感。

“琳姐儿啊,当年挑中常家,是母亲对不住你,如今这周谨之,母亲可是让人仔仔细细的打听了好几次,这一定是个有担当有志气的好男儿,若非时运不济,断不会落魄至如今的境地。”

“你嫁过去之后,可不要因为周家的境况比不上家中就心生嫌弃,这夫妻之间过日子啊,最不能如此……”

“周谨之那未婚妻算起来也确实可惜,他既然这般敬着她的娘家人,就算心里不快,你也不要表现出来,不过也别事事忍着,拿些银子供着他们便能无事自然好,若他们还贪心想要得更多,你也不用顾忌女婿的面子,只是万要与女婿分说明白才是……”

“至于孩子的事,周谨之也亲自向母亲保证过,定会将你腹中的孩子当作亲生孩子一般……”

“……你成了亲,可一定要与女婿一起好生过日子……”

成亲的前夕,老太太又留了顾锦琳住在延寿堂的碧纱橱里,拉着顾锦琳的手一遍遍的嘱托,唯恐顾锦琳再嫁之后仍过得有哪里不如意。

既希望顾锦琳嫁人找个依靠,又恨不得让她一辈子被自己护着安乐无忧。

老太太如今就是这样的心情。

哪怕,顾锦琳以前已经嫁过一次。

这就是为母之心了。

被老太太这般细细嘱咐着,顾锦琳听着听着双眼便泛了红,那层薄薄的水光让她一双眼睛显得格外的水灵。

“母亲……”紧紧握着老太太的手,顾锦琳心中一酸,到底没能忍住,眼泪从面上划下,“是女儿不孝,让母亲在本该安养天年的年纪还要为女儿操心。”

老太太闻言像幼时那般抚了抚顾锦琳的发丝,又抬手替顾锦琳将颊边泪痕拭净,微笑着道:“都三十岁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姑娘一样爱掉眼泪,做母亲的哪有不为儿女操心的,只要你以后能好好的,母亲也就满足了。”

顾锦琳是嫁过一次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