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顾盼成欢-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朗前世就中了探花郎,才学自是足够的,这次想也不会出岔子。

至于三哥顾亦安,顾青未同样对他有信心。

被顾青未这样一说,秦氏心情又舒畅上几分,搂着女儿笑得很是满足。

母女俩正说着话,就听外面传来秦氏身边大丫鬟湘琴的声音:“夫人,年嬷嬷来了,似是老太太有吩咐。”

老太太有吩咐?

秦氏与顾青未对视一眼,皆有惊诧。

老太太对秦氏腹中的孙儿同样十分看重,知道秦氏如今是受不得累的,连府里中馈都交到了林氏等人手里,若不是有要紧事,必不会特意让了年嬷嬷来怡华院里走上这一遭。

“赶紧请年嬷嬷入内。”秦氏连忙吩咐道。

不过片刻,年嬷嬷便一脸严肃地走了进来。

☆、第82章 有请(6更求月票)

见顾青未也在秦氏这里,年嬷嬷略有些意外,向两人施了礼之后才道:“原来七姑娘也在,正好老身还准备去未明居请七姑娘往延寿堂里走上一趟,如今倒是不用了。”

又是请秦氏,又是请顾青未,延寿堂里这是出了什么事?

秦氏心中疑惑,但顾青未看着年嬷嬷那严肃中带了惊骇的神色,却有了猜测。

莫非……

服侍着秦氏换了身衣裳,母女俩便随着年嬷嬷一起去了延寿堂。

到得延寿堂时,延寿堂里为数众多的仆妇都已被遣了下去,就连年嬷嬷,也在顾青未和秦氏进了正房之后留在了门外守着。

正房里除了老太太,还有顾锦源和顾锦琳,三人面色都十分严肃。

除此之外,还跪着一个年约四十、面容方正的男子。

秦氏和顾青未仔细辨认了一番,这人正是顾锦源身边极受信任的秦总管。

前世顾青未出嫁之时,因怜惜秋岚不忍她跟着陪嫁去京城,就求了秦氏将秋岚许给了秦总管的儿子。

秦总管历来受顾锦源信任,顾府有许多重要之事都是由顾锦源吩咐了经由秦总管的手办的,因此秦总管在顾家也是极有脸面的,若不是遇到了大事,无论老太太还是顾锦源,都不会由着他如此跪着。

“母亲,老爷,小姑,发生何事了?”秦氏有些心急地问道。

话才说完,就要疾步往内走。

顾青未见状忙拉了秦氏的衣袖让她缓下脚步,然后又端了张垫了软垫的椅子让秦氏坐了。

这么一通动作下来,秦氏也知道自己太过心急了,冲顾青未笑了笑,又道:“秦总管前些日子不是去了常家替小姑索回嫁妆吗,何事竟如此……”

说到常家,秦氏立即一顿。

为了让顾锦琳尽快与常家撇清干系,在解决完三房的事之后,老太太就和秦氏商量了派人去常家索回顾锦琳的嫁妆,因此事的重要性,秦氏还特地借了顾锦源手下最得用的秦总管亲自走这一遭。

如今秦总管回来了,老太太这里的气氛却如此凝重。

就算是常家压着顾锦琳的嫁妆不给,也不至如此。

秦氏于是想起了老太太为何会坚定支持顾锦琳和离,以及顾青未当初所说的那个梦境……

心头一跳,秦氏面上也现出骇然来,“常家那位尚书出事了?”

见秦氏猜出来,老太太、顾锦源、顾锦琳都吁出一口气,然后同时点头。

顾锦源方才一直心惊着,这时才注意到秦总管还跪在地上,忙摆了摆手,“秦总管,你赶紧起来吧。”待秦总管依言起身,他才继续吩咐,“将你这次常家之行的所见所闻都与夫人和七姑娘好好说说。”

秦总管低头应是,心里却有几分惊异。

老爷素来敬重夫人,这件事也确实应该知会夫人,可特意提到七姑娘……

秦总管重新认识了一下顾青未在府里主子们心里的重要性,这才理了理思绪,说起这次常家之行。

因老太太和秦氏再三交待,秦总管一路上半点也不曾耽误,两日之后就到了常家所在的临县,与写了放妻书之后失魂落魄的常进州,也不过是前后脚到达。

在客栈休整一晚之后,秦总管就直接找上了常家,直言顾锦琳既与常进州和离了,他就是来索回顾锦琳的嫁妆的。

那时常进州也不过刚回到常家,甚至还来不及与父母说起与顾锦琳和离的事,常家老太太乍听此事,只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常进州点了头,才肯相信儿子儿媳和离的事。

儿媳不过是回清河为亲家贺寿,怎么就突然和离了?

顾家不是最好名声吗,难道顾氏女和离了名声还能好听到哪里去?

常老太太百思不得其解。

秦总管却不容常老太太继续想下去,拿出当年顾锦琳出嫁时的嫁妆单子,就要着人去顾锦琳房里搬嫁妆。

常老太太当然不允。

常家虽然富足,可顾锦琳当初可是十里红妆嫁进常家的,那丰厚的嫁妆只怕就能抵得上他们这一房的所有家财了,要说常老太太一点也不眼气,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从前常老太太想着顾锦琳这些嫁妆总也会传到常家的儿女手上,所以从来也没表现出自己的贪婪来。

可如今,秦总管竟要将常老太太早就当成是自家的东西给拉走,叫常老太太如何能接受?

然后竟也不顾脸面,哭着嚎着也要阻止秦总管。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那位直接导致顾锦琳铁了心要与常进州和离的表小姐了,常进州独自回了常家,最高兴的莫过于这位表小姐,所以一听到顾家来人了,生恐是顾锦琳回来了,便再坐不住,也凑到了常老太太那里。

待知道顾锦琳与常进州已经和离了,这位表小姐脸上的笑容简直比那天上的太阳还要耀眼。

许是出于想讨好常老太太的心思,也有可能是同样舍不得顾锦琳那大笔的嫁妆,这位表小姐竟试图仗着怀了身孕来阻止顾家人去搬嫁妆。

秦总管简直被气笑了。

夫妻和离,女子索回嫁妆本就是天经地义,他原本还只道这件事应当十分轻易,却不想常家这老太太也跟那等掉进钱眼儿里的市井老妪一样的德性。

而常进州,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思,竟也丝毫没有阻止常老太太和那表小姐的意思。

若不是后来秦总管直言要去官府讨个说法,只怕常进州也不会臊着一张脸呵斥了自家老母与未来的妾室。

女子的嫁妆本就只属于出嫁女,嫁妆单子除了娘家夫家各持一份,亦是需要在官府备份的,若真因为此事闹到官府去,那常家的脸面也会跟着丢尽了。

有了常进州出面阻止,秦总管才领着人去清点顾锦琳的嫁妆,

因顾锦琳的嫁妆极为丰厚,又有那些租给了常家族人的铺面,到清算完毕,该拉走的装箱,铺面该收回的收回,一通处理下来,便已过了十日。

确认再无遗漏,秦总管就带着比来时庞大了许多的车队往清河赶。

却不想,出了城的第二日,秦总管就从往来之人口中听到了一个大消息!

☆、第83章 应验

四月二十,长江下游地域大雨不止,几处堤坝不堪重负,于深夜轰然决堤,大水将所经之处变为一片泽国。

此前百姓之间有担忧决堤之说,但因为官府出面稳定民心,几乎没有百姓搬离住所,决堤又是发生在深夜,所以百姓死伤尤其惨重,长江下游多个州县几成炼狱,让人惨不忍睹。

许多侥幸生还的百姓怒不可遏,官府言之凿凿,工部去年秋冬才加固了长江、黄河流域多处重要堤坝,先前百姓为安全担忧时,更有官府出面劝百姓不必多虑,这才几日,竟让深信官府的百姓们迎来如此死伤!

任官府如何想要将事态压制下来,这件事仍以最快的速度传去了京城。

到秦总管听人谈起此事时,京城的皇上有何反应尚不得知,但只要是对政事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次事件里绝对藏着猫腻,去年才加固了的堤坝竟然说决堤就决堤,说不定就会牵扯出什么惊天大案,尤其是工部,绝对无法脱身。

秦总管当时就惊出了一身冷汗。

工部之首,可不就是顾家前姑爷常进州的亲大伯吗?

自家姑奶奶,可是才与常进州和离了不到半个月!

就连嫁妆,也才跟着自己出城不到一天。

秦总管无比庆幸,在清算顾锦琳的嫁妆时,本着“不能让常家占到一点便宜”的想法,无论是钱还是物或者是铺子,都处理得干干净净。

一想到若是顾锦琳没有与常进州和离会受到怎样的牵连,秦总管哪里敢停留,领着车队就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顾家。

却不想,在将这件事禀于老太太和大老爷知道时,他们虽然有震惊,同时却有种“果然如此”的释然?

将事情细细说与秦氏和顾青未听了,带着这一脑门的疑问,秦总管离开了延寿堂。

直到屋里只剩下自家人了,老太太才看向仍有些难以置信的顾锦琳。

“琳姐儿,最初知晓你想与常进州和离时,想着你腹中的孩子,我其实是并不赞同的。”老太太道。

顾锦琳回过神来,点了点头。

上次老太太就与她说起过这件事,只是后来却没有说明令她改变主意的原因。

听老太太再次提起,顾锦琳便屏气等着老太太的下文。

“就在你兄长从常家归来的前几日,欢姐儿做了个梦,梦见长江下游决堤,百姓尸横遍野,由此牵扯出工部贪腐案,常家大老爷被皇上判了秋后处斩,常家家产尽数充公,男丁俱流放至苦寒之地,唯女眷得以幸免……”

顾锦琳心中震动不已。

若不是说这话的是她的母亲,她定不会相信尽然有如此离奇之事。

难怪,难怪母亲那时不与她说是为何改变了主意,难怪她回到顾家之后,母亲特意让她与欢姐儿多亲近……

震惊之后,顾锦琳又万分后怕。

如果她没有及时与常进州和离,拖到事发的消息传到常家,常家哪怕是为了逼顾家出手相助,也断不会轻易松手让她与孩子离开。

而一旦她被常家这样拖着,常家那样家破人亡之后,她这常顾氏的身份,又能有怎样的好结果?

真到了那样的境地,她就算平安生下了孩子,孩子将来又能过上什么样的日子?

若只是自己,顾锦琳也不是不能吃苦,可她怎么能舍得这得来不易的孩子跟着她过上颠沛流离的日子?

眼泪只一瞬间就自眼中滑落,顾锦琳几步走到顾青未身边,紧紧握着顾青未的手,感激得有些语无伦次,“欢姐儿,谢谢你,若不是你,姑母和腹中的孩子……”

说到后来,哪怕明知道想象中的悲惨场景不会发生,顾锦琳依然忍不住痛哭出声。

顾青未回握顾锦琳的手,看着这时养得丰润富态的姑母,再回想起前世出嫁时见到的那个干瘦的妇人,轻声安慰道:“姑母,没事了,已经没事了。”

老太太和秦氏也忙跟着劝慰,“已经没事了,常家的事再也不会牵连到你与孩子。”

屋里五人都在庆幸及时与常家撇清了关系。

不是顾家人薄情,就凭常进州先前做下那等不要脸面之事,就足以让他们再不想与常家有任何关系了。

更何况,常家大老爷身为工部尚书,这次工部贪腐案之中,他必定首当其冲的面对当今皇上的震怒,如此大罪,就算从前顾家鼎盛之时,也不可能替常家做什么,更别提如今在朝堂已经说不上话的顾家了。

许久之后,顾锦琳扯了帕子拭干眼泪。

她与常进州毕竟夫妻多年,乍听常家遭此一劫,又知道常家将要有什么样的境遇,若说一点感触也没有,自是不可能的。

可她也并非优柔寡断之人,更不会做藕断丝连之事,常进州既然无视她的心情与那表小姐做出苟且之事,两人又已经和离,哪怕只为了腹中孩子的安全,她也不会再与常家人有任何的关系。

深吸一口气,顾锦琳道:“母亲,大哥大嫂,常家如今与我再无关系,今后常家的消息也用不着再说与我听,以后我也只是顾家的女儿。”

关于常家之事的议论也到此为止。

又过得几日,常家之事清河县不少消息灵通的人家也都听说过了,四下里都对此议论纷纷。

顾锦琳和离之事这时尚未为外人所知,在旁人眼里顾家与常家仍是姻亲,连带得旁人捎带着对顾家的议论都不少。

不仅清河县,五姓七望其他几家的书信也都先后送到顾家,俱是问起此事,直到顾锦源一一回了信,把顾锦琳与常进州早在事情发生前就和离的事说明了一番,顾家才算是真正的安宁下来。

待顾家姑奶奶早与常进州和离之事传了出去,有感慨顾家姑奶奶是个有福之人的,也有在背后议论顾家表现得太过凉薄的,更有那猜测顾家是不是早就知晓了有工部贪腐一事,所以才及时让顾锦琳与常进州和离了好脱身的。

不管怎么样,那些都与顾家,与顾锦琳没有关系了。

☆、第84章 探望

常家的事褪了热度时,顾青未和姐妹们一起去了七房看望刚生了孩子的七夫人王氏。

王氏生产时受了不少的罪,卧床休息了这些日子,才算是养了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