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顾盼成欢-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他能早些醒悟,也许他还有回转的余地。

可是现在……

元昌帝闭上眼,后悔的同时,又有些昏昏欲睡。

许久,周谨之将雍朝灭亡的那段历史讲完,正准备出声,却发现元昌帝已经双眼半合,看似是昏睡过去了。

心中一惊,周谨之原本不好的预感更甚。

昏暗的寝宫,人事不省的元昌帝,还有自己这个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

周谨之低头沉吟许久,然后轻轻舒了口气。

他再看了眼龙床之上的元昌帝一眼,放轻了脚步走到门边,轻轻拉开门。

外面侍立着的正是之前去传周谨之过来的林公公,见周谨之开门,他立即朝着周谨之一礼,“周大人,可是皇上有什么吩咐?”

周谨之轻轻颔首,“林公公,皇上吩咐您去请皇后和太子过来。”

林公公没有任何的迟疑,转身就往了坤宁宫而去。

周谨之看着林公公走远的背影,然后又轻轻将门关上,走回龙床上的元昌帝身边。

元昌帝这时已经睁开了双眼,他看向周谨之,“周爱卿让林公公去请了皇后和太子。”

周谨之本也没想过能瞒得住元昌帝,于是点了点头,“皇上身子看着有些不妥,又不愿唤太医来诊治,微臣只有通知了皇后和太子。”

元昌帝倒也没因为周谨之的自作主张而生气,他只是看向周谨之,问道:“那么,周爱卿觉得,见着朕这与病入膏肓的模样,皇后和太子是会立即如了太医来替朕诊治,还是会在一旁冷眼看着呢?”

周谨之怔住。

元昌帝的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古怪,叫他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要如何作答。

好在,元昌帝本来也没想着让周谨之回答,只略讽刺般地笑了笑,便再不言语。

☆、第541章 问

元昌帝这里出了事,又得了周谨之的通知,许皇后和太子当然不会有所耽误,得到消息之后便以极快的速度赶到了乾清宫。

而在来乾清宫之前,许皇后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宫里全面封锁元昌帝这里的所有消息,不仅不能往外面传,还尤其不能让永和宫那对母子知道。

在赶往乾清宫的途中,无论是许皇后还是太子都在心里暗暗感激着周谨之。

元昌帝这里出了事,这个时候谁守在元昌帝身边无疑就得了先机,若是这时站在元昌帝身边的是永和宫的那对母子,还不知道他们会弄出什么妖蛾子来。

再想到周谨之与顾家的关系,而定国公府的宁顾氏又是周谨之的妻侄女……

还有,定国公府几次让许皇后和太子知晓先机……

想到这些,许皇后母子对定国公府也更为感激起来。

在这样的急切之中,许皇后和太子很快就到了乾清宫。

乾清宫里,这时仍是由了周谨之守在里面。

因为元昌帝的那个问题,这本来就光线极为昏暗的宫室之中立即就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若不是还隐隐能看到周谨之正立于龙床前低头侍立着,以及龙床上的隆起,只怕都要叫人怀疑这里面到底是不是有人。

周谨之低着头,一声不吭。

他在元昌帝跟前假传了元昌帝的口谕让林公公去坤宁宫请许皇后和太子,这已经是大逆不道之罪,若是元昌帝之后没什么大碍又要追究他的罪过,只怕他是断然得不了好的。

可是……

在方才的情况下,元昌帝出了事,身边又只有自己一人,周谨之只能选择给坤宁宫里透消息。

其实,这也算是他个人的一种偏向了。

现在朝中文武基本上分了两个阵营,一派是支持太子这个正统储君的,另一派则是因为宁王这半年来隐隐露出后来居上的声势而偏向了宁王。

周谨之既然已经注定了要被卷到这争夺之中,那他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择其中之一了。

还好,在明知道周谨之假传了口谕之后,元昌帝仍没有什么要追究的意思。

而且,元昌帝似乎还对周谨之对他的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回答感兴趣,见周谨之沉默着并不回答他先前的问题,又继续问道:“周爱卿,你觉得,皇后和太子,这次会如何做?”

竟似一定要周谨之回答。

周谨之无奈,便只能实话实说,“回皇上,微臣不知。”

对于周谨之这个万金油的回答,元昌帝倒也并不意外,又继续问道:“那周爱卿,朕对你的事也知道一些,你的夫人是顾家的女儿,而且是在大着肚子的时候嫁给你的,后来你们又共同孕育了一个儿子……”

周谨之低头凝神听着元昌帝的话。

元昌帝对周谨之的家事倒也确实知道得不少,“一个是你夫人与那常家人生的儿子,另一个是你自己的亲生儿子,听闻周爱卿对两个儿子一视同仁,就是不知道,若周爱卿你是朕,你觉得,你会将太子之位给谁?”

周谨之听了这个问题好半晌都是无言。

元昌帝平时是个再严肃不过的人,在臣子面前更是从无开玩笑的时候,现在明明躺在床上状态不好,不留着些精力,反而非得要追问他这么些问题。

不过,周谨之也算是看出来了,元昌帝这是一定要他回答。

既然避不过,周谨之便也不管会不会有什么大逆不道了,向着元昌帝恭敬一礼,然后道:“回皇上,微臣既然娶了拙荆,当然就要包容她的一切,当然也包括她的孩子,不,应该是我们的孩子,若真有皇上所说的这样的情形,臣也自当用尽全力去培养微臣与拙荆的嫡长子。”

借着昏暗的光线,元昌帝仔细将周谨之面上的表情打量了一番。

他能看出来,周谨之所言半点不虚,这都是他的真心话。

也不知道为何,明明这屋里光线暗得紧,但元昌帝这时的视力却仿佛回到了他身体最康健之时,连周谨之脸上最细微的表情也看得一清二楚。

意识到这一点,元昌帝微微一怔。

然后,他因为周谨之说出的“嫡长”二字,又是一顿。

大周自从定下江山之后,太祖皇帝就留下了立嫡立长的规矩,元昌帝自己就是以嫡长的身份被立的太子,后来顺理成章的登基为帝。

可是到了他自己,却因为一个郑贵妃,而生生将立储之事拖了二十几年,而且还在立储之后,又被郑贵妃进献的金丹所惑,几次三番的打了太子以及许皇后的脸……

想到这里,元昌帝眼中闪过几许复杂。

他想起这近半年来,似乎,无论是许皇后还是太子,都极少往他身边凑,就算见了面,许皇后看他的眼神也始终带着些冷意。

再回想很久以前,他与许皇后之间虽然没有什么很炽热的感情,但多少年来相伴左右的夫妻之情却也是有的。

是从什么时候,他与许皇后之间已经有了这样的隔阂呢?

大概,是在他第一次有了封郑贵妃为皇贵妃的念头之后?

想想从前,再对比现在,元昌帝有些费神地闭上眼。

好半晌,他重新睁开眼,又看向周谨之,“那,周爱卿,若是你处于朕现在的情况下,你以为,你的夫人她是会立即唤了太医来替你诊治,还是会冷眼瞧着你渐渐衰弱下去?”

元昌帝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执意的想要问周谨之这些问题,但他就是想知道。

周谨之沉默一瞬,仍继续回道:“回皇上,臣于拙荆相濡以沫多年,又互敬互爱,臣以为,就算是遇到任何事,拙荆也绝对会以臣的性命为重。”

周谨之说得十分坚定。

这寝宫本就大,又只有元昌帝与他二人,这番斩钉截铁的话经这空旷的宫室一放大,就有了几分振聋发聩的意味。

也不知是不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元昌帝面露怅然的看向虚无之处,总算再不问周谨之任何问题了。

☆、第542章 夫妻

其实,元昌帝也不知道自己非得要从周谨之嘴里得到一个答案是出于何种心态。

也许,他只是想看看,在周谨之与顾锦琳身上,有没有可能与他和皇后,和郑贵妃之间的情形不同,而现在真的得到了周谨之这毫不怀疑的回答,元昌帝心里的情绪极为复杂。

后悔吗?

也许有。

可能还多少有点类似于艳羡这样的情绪。

身为帝王,这世间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叫元昌帝羡慕,可现在,他却在周谨之身上体会到了。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周谨之对待两个儿子的态度,以及他有一个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优先考虑他安危的夫人。

元昌帝自幼就是被教导了要做一个好皇帝,他自觉登基这么多年大多数时间也确实做到了。

身为帝王,元昌帝一直以为,他只需要处理好政事,让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最大的事了,至于那些只有在话本子里才会出现的才子佳人的生死相恋,那些都不过是说书人用以赚取眼泪的手段,不值得他在上面花费任何一丝的精力。

所以,许皇后这个发妻,于元昌帝看来也只是个能将皇后这个位置扮演好的同行者,刘贤妃这个愿意花了几十年时间只为取悦于他的妃嫔,也只是他闲来无事养来逗趣的金丝雀,就连郑贵妃,即使因为是他自己挑中,而且还放在身边宠了二十几年的,却也只是与其他人有些不同而已。

在他的江山面前,就算是郑贵妃,也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

更甚至,元昌帝以前甚至还极为不解,那些历史上因为美人而没了江山的昏君到底是如何想的。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因为郑贵妃做出《闺范图说》一事就发怒,还立即就将太子之位给了端王,用以对郑贵妃表示告诫。

可现在,元昌帝将从前经历过的一幕幕都回看一次,却发现,纵使他做帝王有多成功,但他身边,却没有一个真心待他之人。

一个都没有。

他最宠爱的郑贵妃,因为要替宁王夺到太子之位,亲手将要命的金丹一次次喂他服下,为此甚至不惜赔上他们的孩子。

他的皇后,明知道他在郑贵妃的蛊惑之下服食金丹,却半点也没有要劝诫的意思,而是冷眼旁观,说不得就是在等着他什么时候驾崩,然后将太子推上皇位。

而他这一辈子最看好的两个儿子,一个与皇后一般冷眼等着他驾崩,好顺理成章的登基,另一个和郑贵妃一起密谋着想用金丹控制他,让他写下易储的圣旨,好奉为“遗诏”。

无论怎么想,这种种,都让人打从心底的发寒啊。

元昌帝感受着心里那自从听到郑贵妃母子的谈话之后就不停涌上的阵阵寒意,许久之后,仍是没有忍住发出一声叹息。

他一辈子最看重的天下,这时候并不能伴在他身边,更不能带给他哪怕一丝的温暖。

可是,他身边的这些人,却更不能。

元昌帝心中思绪流转不休。

许皇后和太子,就是在这时候进到乾清宫的。

天气阴沉,虽然只是下午,但天空已经滚动着阵阵阴云,光线也暗得给人以山雨欲来之势。

许皇后和太子推开门,有稍亮的光线照入屋里,让屋里的能见度高了一些。

见着许皇后和太子来了,周谨之也知道现在这里不该是他再逗留的的,于是朝着元昌帝以及许皇后太子躬身一礼,“皇上,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微臣先行告退。”

元昌帝没有理会,只淡淡地看着许皇后和太子。

许皇后和太子却都对周谨之点了点头。

周谨之于是走出寝宫,还顺手将大开的房门也关上了,同时也将这一室的冷清关在了身后。

这一刻,周谨之有些想他那个算不得十分大,但因为有顾锦琳和两个孩子而显然格外温馨的家了。

宫里发生了这么些事,他肯定是一时半会儿回不去的,也不知道,顾锦琳和两个孩子现在如何了?

他想起昨儿顾锦琳就与他说过,今天顾青未要去看望老太太,她也会领着两个孩子一起去顾府陪在老太太身边,只希望,有家人在身边,顾锦琳在这次的动荡之中能少些担惊受怕吧……

而元昌帝的寝殿里。

许皇后和太子就站在离门不远的地方,并不说话,也并不行礼,就这样淡淡地看向元昌帝。

许久之后,许皇后开口道:“皇上,这里太暗了。”

然后,许皇后也不招呼宫人,而是自己亲自取了火折子,将寝殿内的一只只烛台都点亮,随着点点烛光亮起来,寝殿之中也渐渐亮堂了起来。

待将所有烛台都点亮了,许皇后才往元昌帝的龙床边走去。

她定睛看着那明黄的锦被上染了点点暗色,显然有些触目惊心的血迹,轻轻一笑,温声道:“皇上,您看看,怎么就咳血了呢?”

元昌帝仔细将许皇后打量了一遍。

他们成为夫妻三十几年,但似乎,这还是他第一次这般仔细的打量许皇后。

他看着眼前这个笑容温和的女人,仿佛从来不曾认识过她。

这样想着,元昌帝便轻轻一笑,“既然这样,皇后为何不替朕请了太医来诊治?”

站在后面些的太子闻言一急,正要开口,但许皇后这时却回头看了他一眼。

太子微微一顿,于是便也无声地叹息,然后低下头,再不看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