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顾盼成欢-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说的是宁致栩,顾青未和宁致远立即就撇开头,头也不回的往前走。

唐氏这时正站在门口,见着顾青未和宁致远,还特意往顾青未身上望了一眼,待两人进了隔壁定国公府的棚子,这才歪了歪嘴又着了人去寻宁致栩。

顾青未和宁致远回来的时候,宁景昌夫妇也刚从元昌帝那里回来。

时辰不早,元昌帝已经准备起驾回宫了,待元昌帝走了,他们也差不多该回去了。

顾青未点点头,笑着与安平长公主说话,“母亲,方才听说那盏琉璃宫灯上的灯谜被人猜出来了,皇上可将那人唤到近前问了?”

安平长公主摇头,“原本是想见见的,不过郑贵妃受了寒,皇兄也想早早回宫,只让人赏了黄金百两,以及赐了那盏琉璃宫灯。”

话说完,安平长公主眼中还有些不满。

她这个皇兄,这么些年来在女色上都算得上克制,对宫里其他嫔妃都淡淡的,唯独对这个郑贵妃,却上心了许多,也不知这是什么缘法。

安平长公主以前与郑贵妃没有什么冲突,但只冲着方才郑贵妃那类似逼迫的试探,她对郑贵妃就再无好感。

顾青未和宁致远对视一眼。

想到方才郑贵妃的故意为难,他们心里想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得尽快找个机会将郑贵妃的事解决了。

一家人又在一起说了会儿话,不多时,元昌帝那边就起驾回宫了,恭送完元昌帝和皇宫嫔妃们离开,顾青未等人也跟着自回了府。

这天寒地冻的,灯也看完了,着实没有什么好继续呆下去的。

而直接顾青未等人回府,隔壁的唐氏都没寻着突然不见了踪影的宁致栩,直气得唐氏对着跟来的下人怒骂不止。

回到定国公府时夜已经深了,顾青未将那盏宁致远给她的兔子花灯挂在了靠床的墙壁上,灯光的映照下,长了一双红通通眼睛的小兔子看着格外可爱。

尔后两人又在丫鬟们的服侍下洗漱了,这才钻进因丫鬟们放了手炉而暖乎乎的被窝里相拥而眠。

……

上元之后,年节的喜庆气氛渐渐褪去。

这才一过完年,北镇抚司就发现了朝中一件牵涉颇广的舞弊案的端倪,元昌帝大怒之下在早朝上抓了手中的奏折就砸到了涉事的大臣脸上,后来立即就命了宁致远继续追查下去,绝不能任这样的蛀虫为害朝廷。

也因此,宁致远突然就变得忙碌了起来,每日都是早出晚归的,两人也就只有晚上临睡前才能说上几句话。

而就在舞弊案一点点被查清的时候,另一件事也被元昌帝提了起来。

也就是楚承启选妃之事。

皇子选妃,又是元昌帝亲自盯着的,礼部自然不敢懈怠,很快就将京中各适龄官家女子的画像送进了宫,除了元昌帝那里,刘贤妃的永寿宫那里也额外送了一份。

刘贤妃就这么一个儿子,虽然是个不成器的,但真到了楚承启选妃时,她又哪里会不尽心,第一时间就拿了那一大堆的画像来看。

但没多久,刘贤妃就气得恨不得将那些画像都给扔到地上,再狠狠踩上两脚。

永寿宫的宫人们见刘贤妃从先前的兴致勃勃到如今的气恨交加,吓得噤若寒蝉,都死死低着头,谁也不敢发出半点声音,以免遭这池鱼之殃。

好半晌,刘贤妃冷着脸挥退了宫人,再将这些画像仔细看了一遍,姣美的脸上现出怒色来,“这些不拾抬举的东西!”

她之所以会如此发怒,却是因为礼部送来的画像中少了许多她之前曾看好的人。

元昌帝决定让楚承启成家,这件事年前元昌帝就透过些口风给刘贤妃,所以刘贤妃从那时起就已经在考虑有什么好人选是与楚承启相配的,甚至还将她看好的贵女们列了个单子出来。

但现在,她竟然没看到任何一个她看好的贵女的画像!

叫刘贤妃如何能不气?

她知道,礼部的人定不敢做什么手脚,只要是适婚又尚未婚配的贵女,礼部定然会将她们的画像都送进宫来,但如今既然没有,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刘贤妃看中的那些贵女都已经定亲了。

若是一个两个还可以说是巧合,可五六个七八个都赶在年前定了亲,那可就不只是巧合了。

这分明是这些家长辈故意为之!

想必,是元昌帝想替楚承启选妃的消息传了出去,为人臣子不敢抗旨不遵,又不想让自家女儿嫁给楚承启为妃,便自然只有赶在楚承启选妃之前替自家女儿定亲了。

正是因为对这一点想得透透的,所以刘贤妃才会如此怒不可遏。

自己生的儿子是什么德性她当然知道,可再如何说嫁了楚承启也是做王妃,这些人竟敢如此避楚承启如蛇蝎,叫她这个楚承启的生母脸往哪里搁?

刘贤妃心里恼怒不已。

礼部送来的这些人选虽然也都是官家女子,但比起她看好的那几人,却又差得远了。

难道她的儿子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娶这些人其中之一?

刘贤妃进宫二十几年,她可从来都不知道认命,否则她也不会从一个娘家不得力的美人一步步爬到如今的四妃之一了。

给楚承启选妃一事,说到底能做最后决定的还是元昌学,就算她是楚承启的生母,也最多就是在元昌帝那里提提意见罢了。

不如,先去元昌帝那里试探试探口气?

☆、第436章 驳回

刘贤妃立即就让宫人去了元昌帝那里传话,道是她亲手做了元昌帝爱吃的小菜,只等元昌帝驾临。

不多时,宫人回来禀报,元昌帝晚上会来永寿宫。

刘贤妃心里就是一松。

她是打定了主意想给楚承启找个出身好些的王妃。

楚承启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这一点刘贤妃心里再清楚不过,也正因为认清了这一点,她才更想让楚承启娶个出身高门的媳妇。

元昌帝如今也已年届半百,说句大不敬的话,元昌帝总有驾崩的那一天,到时候无论是端王还是宁王登上皇位,又有谁会像元昌帝一样对楚承启这般忍耐?

若没有个娘家得力的王妃,只怕只要新皇一登基,楚承启就真的只能惨淡等死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刘贤妃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了。

得了元昌帝晚上会来永寿宫的答复,为了将元昌帝侍候得高兴些好开口,刘贤妃也算是不遗余力了,不仅亲手做了元昌帝平时较为喜欢的几样小菜,还特意煮了一盅极为费时费力的汤水。

待到天擦黑了,心急的刘贤妃几次着人去宫门处守着,好不容易才将元昌帝盼了来。

迎着元昌帝一起入了永寿宫,刘贤妃忙命了宫人将准备好的饭菜摆上桌,又亲自替元昌帝舀了一碗汤,待这一切都准备妥当了,这才挥退了宫人。

元昌帝一脸安然的被刘贤妃忙上忙下的服侍着,待殿内只剩下了他与刘贤妃,才似笑非笑地看了刘贤妃一眼,“爱妃何时与朕如此客气起来了,忙了这么久也辛苦爱妃了,赶紧坐下来与朕一同用膳吧。”

刘贤妃好歹也是跟元昌帝做了二十几年的枕边人,见元昌帝的神情,哪里能不知他是猜中了自己的心思,于是也不再掩饰了,嗔了元昌帝一眼,顺势就坐到了元昌帝身边,“皇上,您就别取笑臣妾了,臣妾也是想让咱们的皇儿娶个好媳妇,您就全了臣妾的这点小心思吧。”

元昌帝没急着说话,用带着精美花纹的银制调羹慢悠悠的喝着青花瓷碗里刘贤妃新手做的汤水,待一碗汤喝完,这才又看了刘贤妃一眼,“爱妃是承启的生母,替他多打算些也是正理,朕只有欣慰的,又岂会取笑。那爱妃就说说吧,你这是看上哪家的闺女了?”

刘贤妃心里一喜。

只要元昌帝过问,那这件事就好办了。

叶流苏,以及那几名她看好的贵女,就算她们都定了亲又如何,这天下到底还是元昌帝的,只要元昌帝下旨赐婚,就算她们定了亲,也只能乖乖退了婚嫁给楚承启。

她从一开始就是这样打算的。

所以,如今的问题,就是说服元昌帝下旨赐婚了。

想到这里,刘贤妃像个还没长大的小姑娘一般挽了元昌帝的手,笑着道:“皇上,臣妾心里在想什么果然瞒不过您,臣妾确实心里有人选,皇上您觉得叶太傅的孙女叶流苏如何?她与玉叶郡主并称京城的一双明珠,为人又最是个温柔贤淑知书达理的,咱们的皇儿是个荒唐的,若是有个这样的贤内助在身边,将来指不定就能更出息些呢,也好叫皇上对承启更放心些。”

刘贤妃话一说完,两眼就紧紧盯着元昌帝。

听完刘贤妃的话,元昌帝略思忖了片刻才开口,“叶太傅的孙女,确实不错……”

刘贤妃心里一喜。

但她这喜意没能持续多久,就被元昌帝的下一句话给打破了。

“不过……”元昌帝带着淡淡威严的视线落在刘贤妃仿佛突然焕发了容光的脸上,“若是朕记得没错,叶太傅的孙女前不久已经定了亲,这件事还是叶太傅进宫里特意与朕谈起的,叶太傅对这个未来的孙女婿可是满意得紧。”

刘贤妃面上笑容一僵。

她当然知道叶流苏已经定亲了。

上次端王妃生辰设宴时,她娘家的侄媳妇姚氏就从那宁顾氏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姚氏后来进宫时就与刘贤妃说起了这件事。

但在她心里,最看好的人选也就是叶流苏了,所以才会明知这一点,仍在元昌帝跟前试探。

却没想到,元昌帝根本就没容她多说什么。

“可是,皇上……”

刘贤妃还想分辩几句,却叫元昌帝阻止了。

“爱妃不用再多说了,叶太傅的孙女既然已经定了亲,自然就不符合承启选妃的前提条件,朕的儿子莫非还要与臣子抢一个女子不成?”元昌帝微拧起眉,不容刘贤妃多说,“礼部送来的画像朕都已经看过了,里面也有几个不错的人选,爱妃你是承启的生母,朕允你在这些人中挑一个好的。”

元昌帝如此一说,几乎就是将这件事盖棺定论了。

刘贤妃心里止不住的失望,她这才只提了一个叶流苏,元昌帝就已经将她所有后面想说的话都堵住了。

难道,她的儿子就真的只能从那些礼部报上来的闺秀中选一个做正妃?

只要一这样想,刘贤妃心里就拧巴着的疼。

同时,她心里对元昌帝也不免暗暗多了几分怨气,再如何说,楚承启也是她和元昌帝的儿子,为何元昌帝就不肯替这个儿子多考虑些呢?

难道他还指望着将来端王或宁王登基之后会善待这个弟弟吗?

刘贤妃满心的不甘。

可是元昌帝都已经提点过了,她又如何还能继续提这件事?

带着心事,刘贤妃又侍候着元昌帝将一顿饭用完。

她本以为元昌帝今晚既然已经来了永寿宫,自然就会宿在永寿宫了,但才用完膳,元昌帝略与她说了几句话,竟然就摆驾离开了。

又是惊愕又是恼怒,刘贤妃立即着了人去打听元昌帝离开永寿宫之后去了哪里。

答案并不令人意外,元昌帝是去了郑贵妃的永和宫。

听说是郑贵妃自上元灯会回宫之后身子就一直有些不爽利。

刘贤妃气得一张脸都扭曲了。

什么身子不爽利,不过就是个争宠的借口了,永和宫这段时间哪里有太医往里踏一步?

愤恨之后,刘贤妃也暗暗在心里打定了主意,关乎楚承启的将来,就算这次元昌帝不同意,她也不能就认了命!

☆、第437章 百花宴

宫里发生的事对普通百姓来说自是遥不可及,却也并不是就完全不能传出宫。

至少,刘贤妃在看到礼部送上来的画像之后找了借口见元昌帝的事,就被宁致远转述给了顾青未。

虽然不知道刘贤妃与元昌帝到底说了些什么,但除了关于楚承启的婚事,又还能说些什么呢?

前世叶流苏在与楚承玉定了亲的情况下最后却嫁给了楚承启,要说这件事里面没有刘贤妃动的手脚,顾青未是如何也不会相信的。

她只希望这一次刘贤妃不要再打叶流苏的主意,但,以刘贤妃这尽出昏招的性子,很难说她到底会不会又使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

刘贤妃也确实出的都是昏招。

就说上次宫宴上发生的事,她怎么也不想想,顾青未都已经知道楚承启和永昌公主之间的事两年之久了,她又是与宁致远定了亲的,若是她想将事情声张出来,这两年楚承启和永昌公主的事恐怕早就传到元昌帝耳中了。

原本大家如此相安无事就最好了,偏她还非得想要捏个顾青未的把柄在手里才安心,最后事情闹大了不说,还惹得定国公府与她成了仇家。

再有前世的事。

前世叶流苏确实是嫁给了楚承启,但并不像刘贤妃所想的那样,娶了个娘家得力的媳妇,楚承启就能跟着借些力。

元昌帝发现了楚承启和永昌公主之间的丑事之后,就下了旨将楚承启幽禁在了敬王府,以叶太傅在元昌帝心里的地位,若是那时叶太傅愿意去元昌帝那里美言几句,就算不能让元昌帝压下怒火,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