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顾盼成欢-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氏确实有娇宠女儿的传统,可这种娇宠,却并非是没有限度的,就如秦氏所说,顾氏给了族中女儿所有的荣耀,这些享受了家族庇佑的顾氏女,自然便该谨言慎行来维护自己身上的荣耀。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顾青澜是被自己的母亲害了。

积年世族的好名声,得来就是这般残酷,所以顾家的女儿,可是任性可以张扬可以肆意,但都一定会再三维护自己的闺誉。

陈氏愣愣地看着秦氏,然后一点点瘫软在地。

她确实是个偏心到极致的母亲,对于她来说,只要是对儿子有好处的事,就算是要牺牲女儿下半辈子的幸福,她也不会有不忍。

可,她也确实没想过要逼顾青澜去死,偏偏,她所做的这一切,却又足以叫顾青澜去死了。

陈氏也不知道自己这时到底是惊还是悔,她急急转头去看从来到延寿堂就没被她注意过的顾青澜,却只从顾青澜眼中看到一片漠然。

“澜姐儿……”陈氏开口,却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

老太太却在此时又将手腕上戴着的手串砸到陈氏的脸上,“你还有脸叫澜姐儿,亲生的女儿你都能下这样的毒手,你这样的人,心肠真是堪比蛇蝎!”

老太太尊荣一生,一言一行都是贵妇人的典范,今天一连对陈氏动手,足以看出她是怎样的愤怒了。

“你就没有想过,就算澜姐儿真如你所想的退了与严家的亲事嫁去了魏家,有这样的事在先,澜姐儿下面的七个妹妹,又要背上怎样的名声?”

老太太从不否认自己是偏心的,从前顾锦琳待字闺中时,她喜爱女儿甚过儿子,如今顾家八个姑娘,她独独最钟爱行七的欢姐儿。

可再怎么偏心,于其他几个孙女来说,她也是慈爱的祖母,陈氏所为差一点就让她所有的孙女都受累,叫她如何能不动怒?

陈氏听着那串手串儿落在地上发出的清脆碎裂声,心中有后悔,但更多的是茫然。

她从前在陈家时,就只是个不受宠的庶女。

高门后宅里,嫡女庶女的区别,并不只是出身而已,彻底拉开嫡庶之分的,是她们自小所受的教导。

就比如她的两个嫡姐,自幼被嫡母精心教导着,待长到十一二岁上,又成天被嫡母带在身边教导着如何处理府里庶务,如何收服院子里的下人,如何打理好人情往来……

而这些,都是陈氏不曾接触过的。

所以在她想要算计亲生女儿时,她根本就没有往深处想过,她的所作所为会给女儿,给整个顾家带来怎样的后果。

生平第一次,陈氏在旁人的指点里接触到了这些内里的东西,却是在她算计亲生女儿未果之后。

老太太几番发作,这时倒也勉强压下了心里的怒火,冷眼看着陈氏,道:“说吧,为何宁愿逼着澜姐儿去死,也一定要把她嫁去魏家?”

陈氏心中一凛,却只低垂着头,不敢说出一个字来。

老太太面露冷色,“你以为你不说,就没人能猜得到了?魏家不过是个破落户,若不是念着魏太姨娘好歹也替老太爷生下了老三和老七这两个儿子,就凭魏家这些年打着顾家的名号做的事,顾家也就随手捏死他们了。”

“魏家是拿不出什么你想要的东西的,你好歹也是顾家的三夫人,不至于看得上魏家那点子资财……”

“所以,这件事与家庙里的魏太姨娘有关?”

“是魏太姨娘示意你这样做的,或者说,魏太姨娘许诺了你什么好处?”

这一字字,一句句,都像是鼓点一般重重敲在陈氏的心上。

☆、第40章 打算

陈氏不明白,自己明明什么也没流露出来,为何会叫老太太猜出这么多事来。

却不知道,老太太做了几十年的顾氏宗妇,若真要揣度一个人的心思,还是陈氏这种城府并不深的人,哪有猜不出来的?

再说,这件事,着实不难猜。

老太太对陈氏面上的惊愕视而不见,继续道:“老三媳妇,你虽是个拎不清的,却着实是个疼儿子的,能让你不惜亲手逼死澜姐儿,是为了小四?”

陈氏唯一的儿子顾亦琅,在族中兄弟中行四。

陈氏紧抿着唇,一语不发。

老太太端起年嬷嬷重新斟来的热茶,轻轻啜了一口,神情闲适,仿佛根本不曾有过先前的雷霆之怒。

“你以为你闭嘴不说,这件事就能这样蒙混过去?”老太太微哂,“现在就老老实实的说了,我还能给你留个体面,若真要等到我让人去家庙里把魏太姨娘请出来,到时候可就不只是这样了……”

陈氏心中一颤,已然有了动摇。

“当初看在老三和老七的份上,我已经饶了魏太姨娘一次,替她遮掩了去家庙修行的真正原因,本以为她在家庙里便能真正的安分下来,却没想到她还敢插手顾家的事,老三媳妇,你以为,这一次,我还会不会替她遮掩下来?”老太太又道。

听老太太提起当年发生之事,屋子里无论是知情还是不知情的人都暗暗一凛。

顾家老太爷仙逝已有十余载,自老太爷的身后事办完,魏太姨娘就自请入家庙为老太爷及顾家人祈福,人们在赞叹魏太姨娘的同时,心里其实也不是没有疑惑的。

顾家可从来没有爷们儿不在了做妾室的就得去家庙守着的说法,按说魏太姨娘生了两个儿子,老太太又不是那等半点容不得人的妒妇,日后有的是福享,却为何会如此想不开的去了家庙?

若说是因为老太爷的仙逝太过悲痛,这未免也太牵强了些,老太爷活着的时候都没见魏太姨娘这样,怎么到老太爷不在了,魏太姨娘反倒变得如此长情了?

虽然顾家有不少人都对此存了疑,但当年确实没闹出什么事,后来又有老太太出面下了定论,这件事也就这样揭了过去。

如今看来,竟是真的另有隐情?

陈氏原本还面带犹豫,但听老太太如此一说,魂儿都吓掉了一半,哪里还敢隐瞒,当即便笔筒倒豆子一般,将整件事的原委一五一十说了个清楚。

听完陈氏的叙说,屋子里的人有悲有叹。

就如同老太太所猜测的那般,陈氏之所以会这般算计顾青澜的亲事,出发点确实是为了儿子顾亦琅。

魏太姨娘当年出身贫寒,家中只得一儿一女,但因家境实在不好,魏家的儿子直到二十三四了都没能说上个媳妇。

这样的人家在当年实在太过平常了,以寻常百姓之家重男轻女的惯性,魏家的小女儿多半会嫁个能给得起聘礼的人家,好得了银子让当哥哥的娶房媳妇延续香火。

就连当年的魏太姨娘自己,也是如此认为的。

万没想到,这天下真有馅儿饼掉起来,响当当的顾家老爷要纳个妾室延续血脉,而且选中了魏家的小女儿!

魏家上下都被这馅儿饼砸得有些晕乎乎的,待回过神来之后都欣喜欲狂,不用提魏家夫妇和长子了,便是魏家女儿自己,也都惊喜不已,对比嫁个不知道哪里有隐疾拼了命攒出一笔聘礼的糙汉子,当然是去世代簪缨的顾家做妾要强了。

于是,在这样的惊喜之中,魏家的女儿成为了顾府的一个妾室。

靠着顾家给的那大笔的银子,魏家也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困之家来了个大翻身,魏家的儿子也得以娶了个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媳妇。

不过,魏家到底底子太薄,魏家人又不善经营,家中有了银子总惦记着怎么花出去,所以天长日久下来,这日子总也过得紧巴巴的。

手里一没银子,魏家人自然想到他们那去了顾府享福的女儿。

往祖上数十代都只是贫苦出身的魏家自然不知道什么妾室的娘家人算不得夫家的正经亲戚,只以为有了这层关系就能与顾家攀扯上了,顾家那样的富贵人家,难道还能让他们这做亲戚得活活饿死?

一次,两次,三次……

魏家人向魏太姨娘伸手渐渐成了习惯,若不是后来魏太姨娘拿了银子替娘家置办了两个铺子,只怕这样的情形会一直上演下去。

靠着那两个进益颇丰的铺子,魏家好歹把日子渐渐过起来了。

魏太姨娘还没过多少年轻松日子,顾老太爷就走在了前面。

一个没了男人做依靠的妾室,魏太姨娘是很明白自己的处境的,所以自从进了家庙,就再也没踏出过一步。

但许是这么多年来已经替娘家操心惯了,近两年来,魏太姨娘是愈发担心起娘家未来的景况。

魏太姨娘不担心自己将来的日子,她怎么说也替顾老太爷生了两个儿子,纵是余生也许只能在家庙里度过,但至少衣食却是无忧的,可魏家就不同了。

兄嫂侄儿侄媳虽然都算不得精明,但好歹也没有什么陋习,偏偏她那侄孙,被一家上下宠得无法无天,不学无术不说,还自幼就好女色,成日里正事不做,只惦记着把哪个看上眼的漂亮姑娘弄到手,以她这侄孙的性子,魏家这点子家财真的传到了他手上,只怕用不了一年,就得落魄到城外的破庙里与乞丐抢食。

要真到了那一天,魏家岂不就要断绝在魏耀祖头上?

到底这是魏家的一根独苗,魏太姨娘哪里能不替他打算。

这一打算,就把主意打到了魏耀祖的亲事上。

魏家这些年没少打着顾家亲家的名号在外招遥,可清河县谁不知道顾家放过话出去没有这样一门亲家,所以魏家是个什么样的人家,清河县可谓无人不知。

这样的人家,又有什么好人家愿意把女儿嫁过去?而那些想嫁女儿过去的,以魏家人眼睛长在头顶的德性,又怎么能看得上?

所以,魏耀祖虽然年纪不小了,亲事却一直没有着落。

☆、第41章 苦心(收藏900+)

魏家几个老的对此急得不得了,偏魏耀祖自己浑不在意,对这种没人管着自己寻花问柳的生活再满意不过。

魏太姨娘盘算来盘算去,最终将目光放到了自己的亲孙女顾青澜身上。

在有一个精明厉害的主母的情况下,在顾家做妾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魏太姨娘这些年为了不招老太太的眼,平素行事最是谨小慎微不过,就连三老爷和七老爷这两个从她肚皮里出来的儿子都不敢多作接触,更别提是顾青澜这个隔了一辈的孙女了。

对魏太姨娘来说,她见娘家侄孙魏耀祖的次数,只怕都比见顾青澜这个孙女的次数多。

所以会算计着将顾青澜嫁给魏耀祖,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

魏太姨娘算盘得好,顾青澜虽是庶嫡出身,但无论如何也是顾家的女儿,若她嫁去了魏家,那魏家可真的就妥妥的成了顾家的姻亲了,有顾青澜做纽带,日后魏家若真的落魄了,魏耀祖求到顾家头上,难道顾家还能半点不沾手?

当然了,魏太姨娘也知道魏耀祖是个什么货色,若是没有足够的筹码,就算陈氏这个做母亲的再不喜欢这个女儿,也断没有可能同意把她嫁去魏家。

所以……

“……魏太姨娘派来的丫鬟说魏太姨娘这些年攒了大笔银子,若是媳妇答应把澜姐儿嫁去魏家,这些东西将来就会都留给琅哥儿……”

陈氏说到这里,在触到老太太那愈发阴沉的双眼时,猛地打了哆嗦,没敢再说下去。

虽然知道自己所为对不起女儿,但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初衷,陈氏心里便有了底气,她甚至觉得自己也是委屈的。

陈氏的出身算得上不错,但作为一个不受嫡母喜爱重视的庶女,她却是真的没有什么见识,当年若不是顾家老三与她看对了眼死活不肯娶陈氏的嫡姐,她也不可能嫁来顾家。

在顾家这等富贵之所生活了这么多年,陈氏当然不愿意自己唯一钟爱的儿子将来过得差了,可顾亦琅纵是顾家的哥儿,到底不是嫡枝,如今是碍着老太太还在顾家七房不会分家,顶天了说,就算顾锦源念着手足之情日后不与兄弟分家,难道到了顾亦琅这一代,他们还能住在顾家祖宅里?

一旦被分出祖宅,三房又是庶出的,她的琅哥儿将来能得些什么?

她可是早就打听过了,顾家历来分家时祖产都是归大房的,就算是剩下的这些,也都是大房拿大头,三房与七房这种庶出的,恐怕只能分到些其余几房不要的残羹冷炙,哪里还能再像如今这般有着顾家老爷的风光?

所以魏太姨娘派来的人与陈氏可以说得上是一拍即合。

陈氏从前从未把魏太姨娘看在眼里,虽然魏太姨娘才是三老爷的生母,可被三老爷唤作“母亲”的,从头到尾都只有老太太一个,陈氏当然知道讨好谁才能让自己受益更多。

但,这也不妨碍陈氏从魏太姨娘这里替儿子谋好处。

陈氏算计得精明,魏太姨娘生了两个儿子,又在顾家生活了这么多年,手里的银子或其他好东西绝对不会少,若是正常情况下,魏太姨娘的这些东西将来都是要留给三房和七房的,但若是依魏太姨娘之言促成了顾青澜与魏耀祖的这门亲事,魏太姨娘可是应允了,就把这些东西全都留给琅哥儿。

对陈氏来说,这样的诱惑,足以让她舍弃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