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浮生小记 作者:金波滟滟(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6-04正文完结)-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眼下,我仔细想过,还是先离开比较好,免得我变成杨月婵那样的人。”
    想到杨月婵三十岁就花白了的头发,枯槁的脸,还有带了些木然的神色,旭儿不寒而粟,“母妃,我错了。”
    “你没错,旭儿,因为你还小,并不能真正理解感情的事。”卢八娘轻轻地摸着旭儿的头。
    “母妃,当年董侧妃和薛侧妃进门的时候,你一定很难过吧。”
    “当年董侧妃进门时,你父亲还很年轻,算是少不更事吧,而母妃呢也没有现在这么关切你父王,所以倒没怎么样。薛侧妃时你父王是为了取得薛家的支持才答应下来,母妃确实很气,可是后来还是原谅他了。”卢八娘说过了往事,免不了带了些惆怅道:“所以母妃不是没忍过。眼下这是你父亲第三次要纳妾了,我若是留在淮北王府,说不定会气成什么样。”
    说完后卢八娘笑了,“现在我离开王府气倒消了些。还有,在感情上,每个人的需要都是不一样的,母妃就属于要求很高的,也属于不能容忍的,可是母妃改变不了自己,也不想改变。”
    旭儿年纪虽然不大,但是见识却颇广,对于人情事故也明白些,现在他真正懂了母妃为什么要离开淮北王府,她并不是糊涂,也不是赌气,而是深思熟虑后选则的最好方法,“母妃,我陪你去青山城住些日子吧,你不是最爱吃海鲜吗?那里的海鲜才最鲜呢,还有听说海边的日出很美,我们一起去看!”
    “旭儿,母妃现在心情已经很好了。”卢八娘笑道:“到了青山城,我们先把捷儿送到书院,然后你陪母妃住几天就回平北城吧,你父王那里更需要你。”
    卢八娘决定将顺儿带在身边,捷儿送去书院读书,而旭儿,她会留给司马十七郎,毕竟如果三个儿都离开了,他也会觉得凄凉孤单。
    旭儿听懂了,点了点头,却又道:“母妃,父王一直极维护你的,淮北官员们不少人一直上书
    要改只许纳一妾的律法,还说父王身为淮北之主,应该广开后宫,繁茂子嗣,父王都驳回了。”
    这些卢八娘都知道,但她就应该就此接受司马十七郎纳个妾进门吗?以往她总是担心过多的影响旭儿对并不好,但是她突然觉得什么也不说更不应该,于是想了想问:“你知道为什么当初母妃在初定律法时不许官员多纳妾吗?”
    “是母妃不喜欢,也是怕淮北官员过于奢侈腐化。”
    “都对,但是还有更多更主要的原因。”
    旭儿想不到了,“是什么?”
    卢八娘反问:“你仔细看过淮北各地人口数量吗?”
    “看过,”旭儿自信地说:“母妃,淮北总人口数及各省人口数我都能背下来,吴郡和义郡我也知道。”
    “那么这些人口中幼儿有多少,男女比例如何?青少年有多少,男女比例有多少?还有中年老年人的情况,你都清楚吗?而且这些数字又都说明什么呢?”
    平时说起人口数自然是总数,旭儿没想到母妃竟然问得这样详细,只得摇头,“不清楚。”
    “我们一路行来,你可以把途经之地的数据拿出来看看,还可以对比吴郡和北地的,分析出结果你也就会明白母妃的意思了。”

  ☆、第百十章 父子二人双重标准执守一念立人格〔一〕

没想到母妃竟然卖了个关子,旭儿纵然急却也没办法,只得延途收集了几个郡县的材料,与他的属官们在一起统计计算,又按卢八娘教的方法列一张表,把数字填进去认真琢磨。
    “在青山城几个县里都差不多,八岁以下的小儿占总人口的三成,男女数量基本持平,男孩略多一点;十六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一成半,男子明显多于女子,而十六岁以上,女子又明显多于男子了。”
    “而吴郡义郡在叛乱前的数据显然不同,不论多大年龄,男子的数目要远远多于女子,而且越是年龄小越是明显。但是叛反后又不同,十六岁以上女子要远多于男子。”
    旭儿在卢八娘的启发下慢慢得出了很多的结论——人口在降生时男女是基本平衡的,也就是有一个男子就有一个女子。
    ——在贫穷的地方,很多家庭都溺杀女婴。
    ——随着淮北大治,人口数量增加非常快。
    ——战争中损失最多的人口是成年男子。
    ——一个地区经济繁荣,能吸引各地人到此,其中包括大量女子。
    ——女子的平均寿命要比男子长……
    “原来母妃当年是为了平衡阴阳,保证人口数量的增长。”旭儿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的结论讲给卢八娘又理解地说:“战争中死了那么多的青年男子,多出来的女子只能做妾了。”
    中国历史上形成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原因有很多,有权有势有钱阶层贪图享受,传统多子多孙思想的影响……但是历朝历代战争导致的成年男子人口锐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旭儿是真长大了,”卢八娘欣慰地笑了,然后又正色说:“还有一点,那就是毕竟纳妾是几千年的习俗了,母妃也要顺应时势。你一定听过,治大国如烹小鲜,有多少人雄心壮志,恨不得马上改天换地,其实并不可取,反而容易生出大乱子来。每有政令更改,要谨慎再谨慎。”
    王莽也好,隋炀帝也好,他们其实都有有大才的人,只是目标太过深远,行动太过急切,最终只能彻底失败,反而还落得千古骂名。自己不愿意过多影响旭儿就是为此。
    旭儿郑重地点头,他原本就知道母妃才华出众,可是这一番谈话还是让他认清自己过去还是对母妃了解不足。古人说一叶知秋,母妃就是这样,只看户籍册子旁征博引就能讲出这么多深刻的道理。
    他静默了一会儿,突然问:“母妃,你会反对我纳侧妃吗?”
    儿子的心思卢八娘还是知道的,自从狩猎回来,旭儿又与贺家的那位娘子见过几面,贺家人很明显很努力为贺小娘子与淮北王世子相遇创造时机,而旭儿也很愿意地接受了。
    虽然只是一大群少年们在一起出游、闲谈,完全都在世俗允许青年男女接触的范围内,甚至旭儿的表现也很克制,克制到一直暗暗盯着的卢八娘都没确定他竟然真恋爱了。
    “是贺家的那个长得特别漂亮的娘子?”
    “嗯,我原想等娶了正妃再把她纳为侧妃。”
    卢八娘抚额,旭儿的思路简直与司马十七郎如出一辙,正统、符合礼教。他能这样想卢八娘完全不应该有意外,毕竟旭儿就是在这样的教养中长大的。
    “母妃不会反对的,”卢八娘犹豫了一下还是说:“贺家的女儿还不错,你若是真喜欢她,娶她为正妃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你父王那里我去说。”
    “不,我正妃必须是高门的士族女,我虽然喜欢贺氏,但也不会为她乱了嫡庶。”旭儿拒绝了,然后撒娇地靠在母妃身上,“如果母妃能帮我劝说父王,就让我纳了贺氏吧。”
    卢八娘拍了拍自己的大儿子,再次感慨旭儿与司马十七郎的相像,当年司马十七郎还在穷困聊倒之时就一定要娶崔卢两家的女儿,现在儿子把选正妻的范围也确定在高门士族中。
    不可否认的是,未来淮北王的正妃出自名门士族自然更符合淮北,甚至全国人的利益。
    “好吧,不要担心你父王,”卢八娘叹道:“不过旭儿,你一定不要伤害喜欢你,你也喜欢的女子的心。”
    司马启明初听母妃允许他纳妾,又答应他劝说父五许他纳贺氏女为侧后非常高兴,可听了母妃的劝告不禁又若有所思,“母妃,贺氏一定愿意,她特别倾慕于我。而将来我娶的正妃也要极大度的。”
    说完后觉得有些不对,向母妃不好意思地一笑,“母妃我不是说你。”
    “没关系的,母妃确实不够大度。”卢八娘笑道:“而男人都是喜欢享齐人之福的,所以母妃要离开,给你父王空间,让他按自己的喜好纳几个妾,享受一下美人环绕的生活。”
    母妃能说出这样的话,应该是想通了,可旭突然比前几日还要替母妃难过,母妃不是不懂,而是清楚所有的道理,可是偏又不能在内心接受,这种明明白白的痛是有多么的伤心!
    可是司马启明又无法怪他的父王,毕竟就连母妃也没有说父王错了,父王又何错之有呢?淮北民众官员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不为父王的高尚的品德所折服,以一个亲王之尊出征时与士兵共进退,在朝时勤于政事,十多年早起议事不缀,从不奢侈浪费,现在想纳个妾,没有人觉得不应该。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是父王不应该与母妃在一起吗?当然更不是,他们是天造地设的夫妻,如果没有彼此,就没有淮北如今的大好形势。
    想到了这里,旭儿真不想告诉母妃他收到了父王的信件,因为信只给了他一个人,而没有给母妃只言片语。当然,这样重要的事自然不能不说,旭儿挑了个最适合的机会,轻描淡写地说:
    “父王来信了,说让我把母妃和弟弟送到青山城后再回平北城。”
    “哦。”卢八娘还是怔了一下,司马十七郎连一个字也没给自己,甚至连口信也没有。自己不告而别,一向讲究修齐治平的他一定会气死了,这样做于他也是理所当然吧。
    卢八娘在离开平北城时,已经主动地掐断了与司马十七郎身边人的联系,她不再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了,也不再想知道他的消息,既然放手就彻底放手。
    其实她是怕知道了会受不了,若是过去的卢八娘绝不会让自己这样软弱,但现在的卢八娘给自己找了无数个借口,让自己继续生活在虚假的无知中,这样也许还会留有一些幻想。
    不管怎么样,青山城快要到了,那里有卢八娘的城堡,自从她来到这个世上就打算营造的城堡,能让她逃离一切保护自己的城堡,也是她心灵上最后的家园。
    卢八娘带着三个儿子很快到了青山城,捷儿一定要先陪着母妃上岛住几天再去书院,顺儿更不必说,他带来了他的虫子他的狗他的种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当然他的师傅伙伴们也都随行,一行人乘船上了卢八娘在鹿岛上的城堡。
    鹿岛得名的原由是形状颇似一头卧着的鹿,是卢八娘个人的领地。盐城初建时她就在沿海各岛中将它精心挑选出来:小岛离大陆的距离不远不近,植被丰富,有着充足的淡水资源,岛的一侧耸立着一座小山,山脚下就是可以停泊大船的良港。
    总之,如果说青山城是卢八娘的根基,鹿岛就是家园中最核心的部分,有些类似本时代的坞堡,浩瀚的大海比坞堡的墙壁更能将侵入者拦在外面,岛上储存着大量的各类物资,并有武装好的船队。在这里她可以远离她不想面对的一切,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不过鹿岛虽然是卢八娘曾经最为想往的伊甸园,但其实她是第一次过来。过去的她在人间生活得很好,并不需要。
    淮北王妃到来的消息早已经传了过来,陈春暄带着管事们早在岸边等侯,他四年前辞了冶金部部长的官职到了这里,为卢八娘修建城堡,现在是这里的大管家,他带了些深意地说:“没想到王妃你能这样早来到鹿岛。”
    “是啊,”卢八娘也叹道:“我自己也没想到。”
    四年前青山城吴郡和义郡情况稳定,卢八娘手中也有了多余的资金,她便开始了鹿岛的建设,对外的说法是建立一个海上的周转站和海军的练兵地,当然鹿岛确实也涵盖这个功能,她陆续从淮北吴郡招了些忠诚的手下去岛上。
    陈春暄不知怎么看出了鹿岛的重要性,几次上门拜见卢八娘坚决要去鹿岛,当时卢八娘还笑着反对道:“我担心你的才能在那里会被浪费。”
    “只要王妃不是嫌弃我,就让我去鹿岛吧。我年青时四处飘泊,倒也学了些本事在身,除了会开矿,还会建房子造船等好多事情,”陈春暄看着卢八娘郑重地答道:“而且只有我才能真正明白王妃的想法,我会好好地为王妃建成王妃想要的鹿岛。”
    正是他最后一句话打动了卢八娘,将鹿岛的所有建筑工程都交给了他,而且在这几年的磨合中,卢八娘发现陈春暄特别能够接受她与众不同的新奇思想,所以才有这个酷似欧洲中世纪的城堡的出现。

  ☆、第百十章 父子二人双重标准执守一念立人格〔二〕

卢八娘看着高高耸立在小岛制高点的那处城堡,觉得一直藏在心里的委屈并不重要了,即使司马十七郎离开了自己。
    自己已经有了自立的能力了,这本是做为一个人存在于世间的立身之本,女人更不例外。卢八娘一直坚信并身体力行,即使她可以以淮北王妃的身份过着很轻松的日子,但是她宁愿付出更多的辛苦也从没有放弃过独立自强。
    从只能冒着危险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