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大导演-第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很多香港电影人都不明白,这部没明星的小投资怎么会对香港人的口味的时候,,《那些年》票房已经超越了《唐伯虎点秋香》,《逃学威龙》,《霹雳火》,《赌神2》,《醉拳2》这些香港电影光辉灿烂的经典。

排在他前面的华语片只有陈龙的《红番区》和周星星的《少林足球》,《功夫》这三部影片罢了……可想想看,《那些年》只是上映三周而已,离《功夫》6129万的票房成绩只是一步之遥,也就是说,它几乎注定要成为香港影坛华语片的霸主了。

“虽然这是一部台湾电影,但是每个拥有学生时光的感人都会因为这部电影引发共鸣,青春是没有地域界限的~”香港影评人协会理事何俊辉评价道。

“多久没有看过香港电影院上映这么让人惊喜的电影?一部如此清新让人感觉美好无限的电影,《那些年》可以让人回到过去,happy·li拥有华人导演中少有真诚。”《明报》记者石琪在自己的文章中描述道

“看了《那些年》,香港电影人也应该有所觉悟,不要总在过去的辉煌中找题材,创新的类型才有出路。”《文汇报》记者周文之用评判的口味对比道。

而31岁的著名影评人、热爱中国电影的美籍犹太人方保罗,这位移居北京和香港已有多年的南加大美术硕士在《南华早报》上评道:

“我感到非常惊讶,在向来商业片横行的香港影坛,《那些年》这样一部完全不符合商业片逻辑的青春电影竟然能如此受欢迎,香港腐朽的金钱气息被这一阵清风拂过,显得温和多了。”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啊,我是李小乐,happy仔。”

香港的影迷粉丝们如此热情如火,李小乐自然不会令他们失望,包括这次“巡回答谢庆功宴会”的活动采访。

他的工作原则是为了影片宣传可以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但时间绝对不要浪费在什么名流派对、明星晚会那些玩意上,他来香港不是为了凑这些热闹,而是为了他的影迷粉丝,所以节目采访自然也是免不了,而且要找最受欢迎人气最高的节目,今天下机回酒店就先做了一个tvb的娱乐专访。

“啊啊啊happy哥~~”全港无数女生在电视屏暮前失声尖叫,只见荧屏上酒店明亮雅致的咖啡厅包间,笑脸灿烂的李小乐坐在沙发上,他用很烂的粤语打着招呼。各家各户的少女们、师奶们都连忙拿起遥控器把音量调大调大。

男生影迷粉丝们也十分有兴趣,一名青春靓丽的高中女生激动不已:“happy哥还会白话啊!”旁边打毛衣的老妈很不以为然道:“说一点都不好,肯定是刚学的,就骗你们这些小女生,我看谢贤当年比他帅多了,我们都没像你们这么疯。”

女儿马上驳道:“老妈你有没有眼光~他长得这么帅,我就甘心被他骗~别说谢贤了?就是谢霆峰、古天乐都没他帅,而且他还那么有才华~白手起家赚的钱都超过十亿港币……!”

见到港女的大众情人李小乐,tvb翡翠台采访记者张美妮希望能带动影迷的气愤,调高情绪她对着手中tvb台标麦克风说话,声音相当激动:

“太兴奋啦,太激动啦!怎么办啊!happy哥就在我旁边!”李小乐强作笑容瞥了她一眼,觉得这女记者也太夸张了,口水喷到自己衣服上了,也不好意思直说,只能拿出纸巾在张美妮身上擦了擦,笑着暗示:

“不好意思,粤语说的不好,刚才一紧张口水喷出来把你衣服搞脏了。”

“哇~~happy哥好绅士啊~~”张美妮一脸陶醉的模样。

荧屏前的女观众们也都发着一阵花痴,“好nice好温柔好体贴啊!”一名妙龄貌美的女人正在抱着枕头发花痴,她只是跟风喜欢这个小帅哥导演,现在真的觉得他的魅力可以直穿每一个女人的内心,真的是好帅啊~这么有才华的帅哥还如此亲切平易近人,她真是喜欢happy越来越严重了……

当喜爱崇行一个人到达一定程度,怎么看怎么喜欢,并且会幻想成为他的朋友,爱人,大众情人尤其如此,张美妮作为记者不问电影,不为专业,第一个问题就是娇笑问道:“happy哥,我想代表广大女性影迷问你,请你认真的回答,你有没有女朋友?”

“没有~”李小乐想都没想到,却偷偷在脚下画了个圈,意思是这话不算。

“那你觉得我们香港的女孩子怎么样?”张美妮追过道。

“都非常漂亮,很热情,我很喜欢。”李小乐被问道这个问题,都是同一答案,但是说完还是强调了一句:“不过我听到接飞机的时候有人叫我‘欧巴”……我要说明,我是中国人,最好喊我小乐,李导演,当然happy也勉强都可以,‘欧巴’就真不合适了……”

听着李小乐不断地强调自己是中国人,香港女影迷们都越发欣赏他起来,在香港那些年轻的明星都很讨厌别人叫他的中文名,认为很土,这个才华横溢的大导演却喜欢听别人喊他做“小乐”,管他是不是客套,反正让大家觉得他特别的自然,张美妮终于也露出了欣赏的神色,开始问一些关于电影相关的问题了:

“恭喜《那些年》很有希望成为香港影史华语票房冠军,我想请问李导演,有很多香港教育专家说年轻人看这部电影是浪费时间,完全无病呻吟的记录片,学不到任何东西,香港人应该多去支持香港人自己的电影,对此,happy哥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

“我们真的非常感谢大家对《那些》的喜爱和支持~”李小乐平静地对着麦克风瘪了瘪嘴道:

“电影出来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力,从某种方面来看,这部电影确实很无聊,既然都大家很喜欢看,也证明就像是柯景腾那句台词一样,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情是徒劳无功的,不一定非要学到什么,我觉得时间本来就应该就是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陈龙,周星星与我的电影应该都算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美好事情……哈哈~开个玩笑,大哥与星爷的粉丝请不要骂我了,”

见他耸肩自嘲地笑了笑,张美妮和此时的观众们都呵呵笑了起来,观众们心里都对李小乐口才与机智佩服万分,记者明明想挑起他的斗争**,他却轻描淡写的捧了香港电影人的骄傲陈龙与周星星,这让电影屏幕前看到这一幕港人对他的好感更加深了。

不得不说,现在整个香港都处于李小乐的旋风当中,李小乐出没的各种场合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尖叫与惊叹声。

“happy仔!!”、“真是他啊!!happy哥!!”、“李小乐!!!”……

于此同时,在台湾,李小乐造成的热潮也丝毫不亚于香港,而投资《那些年》,《海角七号》的台湾新闻行政新闻局上下,则完全是陷入一阵狂欢气氛中,那些美国请来的业内分析师齐齐跌破了眼镜,什么台湾电影陷入低谷,什么台湾电影频临破产,李小乐空降台湾仅仅一年,就创造了近20亿的票房成绩单……要知道去年全年台湾电影总票房才只有19·8亿……

李小乐一人就把所有好莱坞公司在台湾经营十多年的基业给颠覆了。

华纳威秀的大中华区总裁威耳逊·道森在年底对时代华纳集团的述职报告里描述道:

“2005年是我们在大中华地区的灾难年,我们公司力推的所有电影都没有达到预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内地与台湾电影的强势崛起,而所有这些因素都是由于一个导演,李小乐,我们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击败在台湾,内地的本土电影,在他们的市场建立的绝对的优势,可他仅仅在一年之内就让天平重新回到了十年之前状态,中影集团,还有台湾新闻局和李小乐简直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行政新闻局这个一年前还被台湾媒体诟病的“昏庸无能”的机构,现在是全台最被人“眼红”的投资公司,连向来都不给政府好脸色看的自由报,都称他们创造了“商业奇迹”;为台湾电影整体复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原本对于行政新闻局口诛笔伐的新浪潮派的文化领袖们,却都不打算让新闻局好过,他们在媒体上说:

“《那些年》与《海角七号》都是新闻局与大陆政府合作的产物,目的就是为了用大陆文化侵蚀我们电影市场~根本就不是台湾电影,如果你们爱台湾,请不要买票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这些所谓新浪潮的文化领袖只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而已,事实就是,因为新闻局把电影辅助金给了李小乐与魏德胜,还有没有给这帮吃干饭的,所以才有台湾电影今年的兴盛。

而也因为在媒体开炮让人反感,几位在传统媒体上拥有专栏的文化领袖都被扫地出门,这其中就包括了王群,作为李小乐的死对头,他不遗余力的抹黑新闻局与李小乐的合作,最终沦为笑柄,主编们一怒之下也把他当成了出气筒,炒了他的鱿鱼。

而在放映到一个月之后,随着院线的回款,中影集团与新闻局都开始得到了票房的分成……

第455章第455场电影局年会

《那些年》的票房在内地已经累积到了3·91亿,在台湾票房也达到了1·43亿,再加上香港的3167万,光是在中国地区的票房已经达到了5亿6520万的成绩,这个成绩已经超越同期只在内地市场风光无限的《让子弹飞》,成为了李小乐拍摄的所有电影中最卖座的电影。

而这笔钱中李小乐能拿到多少呢?内地扣除百分5的“国家电影专项发展资金”,加上百分3·14的发行放映营业税,以及台湾同样扣除百分9·7的“电影辅助发展金”。

5亿6520万只有其中的百分92,也就是5亿1998万的利润用于分配,而李小乐作为制片投资方得到的利润是其中的百分之40,再减去三地的商业税以及杂七杂八的费用,李小乐的最终获得的利润大约是一亿9千多万。

当然这笔钱是暂时不可能拿到手上的,但是李小乐可以拿着这些回款的文件去银行贷款,并且可以作为有效财产用于商业谈判。

再加上《海角七号》《无人区》的回款,黑珍珠公司预计能在这次的贺岁档中获利超过3亿人民币,以银行抵押百分之50来算,可以有超过4亿5000万的商业款项汇入雷婷手中用于与米高梅的谈判。

加上之前差不多黑珍珠所有的资产抵押银行的贷款的8000美金贷款,差不多就能收购资产2亿1278万美金的联美五成以上的股权了,再这三部电影后续的收入,完成这次的收购紫金山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这样的情况下让李小乐心情也非常好,而2005年也不知不觉间悄然结束……

2006年的第一个星期天,新年新气象,电影总局照例召开了各大电影公司参与的局内总结年会,李小乐不得已放下宣传《那些年》的事宜,从香港赶回了楚浙,按照惯例,参与局内年会的都是各电影公司的核心人物,河智苑虽然忙于宣传,但由于也是黑珍珠公司高层,也受到总局邀请与李小乐一起出席。

年会举办的地点选择在楚风大厦八楼,从十八楼的落地玻璃幕墙望出来,是一块与八层楼等高的大型广告牌,在这块一周之前还张贴着《无极》大型户外宣传广告的广告牌用红白条的遮雨布覆盖得严严实实。

入夜之后,罩在广告牌上地遮雨布已经揭去,但是广告牌的射灯还没有打开,街上的行人抬头只隐约看得见广告牌上校服美女清澈可人的身姿与模糊不清的一排大字,跟一周前《无极》风沙飞扬户外广告造型已经不同。

大众对变化总是麻木的,但是也有些人注意到变化,站在这座城市最繁华的路口,站在车水马龙的人流间抬头望上看,都在努力辨识广告牌里到底是什么。

不少人纷纷猜测哪家大手笔的电影商取代中影公司,成为这块天价户外广告牌的新主人。楚风大厦是电影总局地皮外包的建筑物,户外广告由总局承包,向来是用来作为国内电影的宣传,这几年来一直都是由华谊与新画面公司制作电影垄断着,中影集团相对之下为了避嫌,从未参与这个广告牌的竞价,只有《无极》上映时史东名才打破了这个惯例。

站在楚风大厦的八楼会议大厅里,这里已经布置成类似新闻发布会的样子,电影局的年会虽然名义上会议,但是实际上却是类似表彰大会的形式,总局的领导们为全年里中国电影中佼佼者进行一番表扬与总结,鼓励各大电影公司继续再接再厉。

入口长长的走廊边,全部放置的是2005年全年在国内影坛成绩出众的电影巨幅海报,《七剑》水墨画风格的甄之丹背扛宝剑拿着英姿飒飒,《神话》白衣如雪的金喜善长袖善舞,《头文字d》手握方向盘的周杰仑风驰电掣。

而在离门口最近的那张巨幅海报上,穿着校服绑着马尾辫的河智苑,气质无双那模样印在在两侧雪白地墙壁,令孙丽羡慕不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