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药女淼淼-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老三跑到厨房,看到一碗碗的大骨头汤,每碗都有带着猪肉的骨头,以为看错了,揉了揉眼睛,惊喜无比的大声问道:“晚饭吃这个吗?”

“对。你们先喝碗汤。”林淼淼把铜钱给了李生,等两个哥哥喝完汤,把另外两个哥哥也叫过来,“我教你们做玉米面饼,做法比较简单。这就是明个我们要卖的吃食。”

玉米面饼是北方的吃食,别说野桔村,就是镇里、县城、白鹿书院的人都不会做。

为了让玉米面饼好吃,林淼淼在刚才揉玉米面、白面粉时放了一点点的发酵粉及一两的白糖。

糖是从镇里买的,价格比鸡肉还要贵,一斤十四个铜钱。

发酵粉是这几天她在空间研究室里做试验弄出来的。

她把玉米粉面团揉了又揉,搓成长条,然后切成几十份,一份就是一个剂子。

把剂子搓圆,压成一个小饼,往大铁锅里倒了油,等油热了,把小饼一个个的放在锅里,烙至两面呈金黄色就可以。

铁锅很大,一锅就烙了十几个,每锅几分钟就烙好了。

这是她家的晚饭,揉的玉米面不多,就是两锅的量,共烙出三十四个玉米。

四个哥哥在一旁聚精会神的看着,都不知道李生抱着林全燕何时站在了旁边。

李生压根不会做面食,用不可思议的目光望着从他肚子里爬出来的长女,何时会的厨艺,何时会做北方的面食?

林淼淼尝了一个第一锅出锅的玉米面饼,味道很香还带着淡淡的甜味,就是这个味道,没有错,“爹,你尝尝好不好吃?”

李生张开嘴吃了林淼淼塞过来一块玉米面饼,怀里的林全燕哼哼唧唧不干了,小手直接去李生的嘴里扣吃的。

林淼淼给林全燕嘴里塞了一小块,后者这才罢休放过了李生。

林老大激动的道:“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

林老三、林老四一直道:“饼好吃。汤好喝。骨头上的肉真香。”

林老二现在对林淼淼佩服的五体投地了,“大妹太聪明了,做出这么好吃的吃食。”

“骨头啃干净了都给来福。”林淼淼丢了一根骨头给尾巴都要摇断的来福,今个给来福也安排活了,让它看鸡崽子。

家里的人都有夜盲症,到了晚上看不见,不知道来福有没有得,要是得了也不怕,以后家里会常吃猪大骨,还要吃肉鱼蛋,只要营养够了,夜盲症很快就能痊愈。

李生吃的发了一身汗,见儿女们都吃得满嘴是油,一瞬间觉得特别的幸福。

林全燕吃了一个玉米面饼还要吃,林淼淼怕她小胃吃撑积食不许李生给她喂了。

林老大抱过林全燕,让李生好好的吃。

李生问道:“大妹,大骨头汤还有没有?”

“有的。”熬了一大铁锅,明个早上还能喝一顿呢。

“我想给王生家送一碗。”

王生大名王大山,他与李生的关系很好。他家也穷,但是林淼淼生病时,见林家的鸡全部卖掉,上个月送来了八个鸡蛋说给林淼淼补身子。

这八个鸡蛋有一半进了林淼淼的肚子,还有一半送给了林淼淼的舅舅家。林家去借钱,不好空手去。

林淼淼对王生的印象很好,“我这就盛出一碗给王叔送过去。”

林老二连忙放了碗筷站起来,“大妹,你坐着吃。我去送。”把嘴一抹去了厨房。

林淼淼前世家里面干活最多的就是她,没有人会体谅心疼在意她。

今世的家人都特别勤快,干什么活都抢着干。五个男人都非常照顾林淼淼。

有了勤快又爱她的家人真是幸福。

很快,林老二拿着空碗回来,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王叔说这么香的骨汤喝掉可惜,要用骨汤炖菜吃。”想到刚才去王生家的路上被好几个村夫问他端的是什么汤怎么这么香,就觉得自豪。

六个大人一个小婴孩把三十四个玉米面饼全部吃光,大骨头也吃光,就剩了半木盆大骨头汤。

林淼淼等着林老四把锅碗都洗完,正式宣布,“今个好好休息。明个一早,我们把剩下的白面、玉米面粉全部做成玉米面饼,去镇子、白鹿书院卖。”

四兄弟激动的道:“我们的玉米面饼这么好吃,肯定有人来买着吃。”

李生却是问道:“大妹,这个买卖能做长久吗?”之前的青菜套餐、草药都只卖了两天就停了。

------题外话------

月票投下来!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3 玉米饼热销贵人带獒狩猎

林淼淼坦言道:“要看有多少人愿意花银钱买玉米面饼吃。”前世这是北方的吃食,在北方有市场,在南方没有人吃。今世就不知道了。

小买卖赚不了大钱,不可能一夜致富,但是赔钱了也不伤筋骨风险低。

要是没有人买玉米面饼,过几天蒸屉出来,再弄新的吃食,一样样的试,总能找到市场需要的吃食。

次日一早,林淼淼一睁眼先开窗看天气,天公做美,又是大晴天。

她闻到骨头汤的香味,穿衣梳发出了门,发现李生、四个哥哥早就在厨房等待。早饭都做好了,小白菜骨头汤、蒸芋头。

“我教你们和面。”

和面不是关键,面粉与玉米面的比例及放发酵粉、糖是关键。

前世许多人会做玉米面饼,但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好吃。

“面在这里醒着。我们去吃早饭。饭后烙玉米面饼。”

早饭后,林淼淼让四个哥哥轮流烙玉米面饼。

这是要卖的玉米面饼,每个比昨晚吃的小也薄一些,小孩子巴掌大小,这样费功夫,但是一斤面能出很多的饼,看着显多。

林淼淼嘱咐道:“一个铜钱两个玉米饼,买十个饼就赠一个玉米饼。”

她把白麻布拿过来,盖在玉米面饼上面,让哥哥带上筷子,卖饼时不能用手拿,得用筷子夹给客人,这样显得干净卫生。

半个时辰之后,林老二、林老四背着香喷喷的五百个玉米面饼去了白鹿书院。

又过了一会儿,林老大、林老三背着二百五十个玉米面饼去了雨泉镇。

李生抱着林全燕坐在大门外,不时的望向村口方向,见林淼淼抱着一木盆衣服要去河里洗衣服,连忙制止。

“爹,我的身子好很多了。”骨头汤喝了,空间里的药也吃了,现在就是没有完全掌控这具身体,有些手脚不太协调。

“家里一群的男子,你一个大女子家家的洗什么衣服。再说了,河边洗衣的都是男子,你去了会被人说闲话。”李生把林全燕用带子绑着背在背后,双手腾出来了抱着大木盆就要去河边。

“我可以带妹妹。”

李生嗔怪道:“哪有大女子带娃的?”

林淼淼哭笑不得,只能入乡随俗。

李生到了百丈外的河边,见已经有好几个人在那里洗衣服了,最好的位置被占了,就往下流走走。

刘生热情的高声道:“李生,我们给你挪个地。你过来。”

李生笑眯眯走至,蹲在身材高瘦的刘生与身材矮胖的赵生之间,把盆放下,就开始洗衣服。

林家的人爱干净,衣服洗得勤。

刘生逗了逗李生背后的林全燕,跟李生拉了几句家常,就步入正题,“昨个下午你家的厨房一直开着火,做什么好吃的?”林家的炊烟足足冒了近两个时辰,村里的人全都瞧见了。

李生低头望着清澈见底的河水,再过些天冷了,河水就更凉了,声音不高不低的道:“炖猪大骨汤。”玉米面饼就不告诉你们了。

生着三角眼的赵生道:“猪大骨有什么好吃的。你们家竟然用了两个时辰炖。那得多浪费柴多浪费银钱。”

李生便道:“我家大妹说了,多喝猪大骨汤,夜里就不会眼瞎,一年四季也少生病。四斤猪大骨才六个铜钱,比鸡蛋还便宜。干柴是山里的,一个铜钱不花。”

赵生嘲讽道:“你家大妹又不是郎中,她知道什么。”

李生不再吭声。他的大妹是全村最好的大女子。这么小就能想出法子赚那么多的银钱。

刘生瞪了赵生一眼,朝李生笑道:“原来你家做的是炖猪大骨汤。我昨个沾了我妹夫的光,吃了一碗小白菜猪骨汤,真是好吃。”

原来王生是刘生的妹夫。两家又是邻居。两人的妻子都去打仗了,平时就相互照应,关系亲如兄弟。

昨个王生做好了晚饭,给刘生盛了一碗小白菜猪骨汤,也让他们一家见见荤。

刘生一家因吃着好吃的,心情从昨个晚饭到现在都很好。

李生微笑道:“我家今早也是吃的小白菜猪骨汤。”

刘生语气里充满了羡慕,“你家的日子可真好。”

赵生讥讽道:“好什么,欠了一屁股债。老两口到亲家家里做牛做马的还债呢。”

李生眉头微蹙。赵生说话是刻薄,不过无风不起浪,难道岳父岳母在镇里的妻弟家里受委屈了?

赵生见李生不吭声,又道:“你家大妹身子不好还那么败家,以后谁敢嫁她。”

李生用打木棒把衣服砰砰作响,冷声道:“丑人多作怪。不是说这家就是说那家,好像自己家的人有多么好,真是吃饱了闲得慌。”

王生的声音从后面传过来,“就是。没事别盯着别人家,把自家的人盯好了。”

他加入到洗衣的队伍当中,与李生一唱一和的讥讽赵生。

一群人没有一个人帮赵生说话的,赵生气的草草洗了衣服就走了。

“赵生家的二女儿偷了家里的银钱去了镇里的赌场输光,把衣服裤子都当了,光着屁股回来的!”

“我天,这是何时的事?”

“就是前个早上的事。我岳母亲眼看到的。”

“刘凤从小就偷鸡摸狗,现在还赌上了。这样的大女子,谁嫁给她谁倒了八辈子的霉。”

李生洗完衣服往家走,半路就遇到来接他的林淼淼,就把赵生家的刘凤赌钱输的一丝不挂的回村的丑事说了,嘱咐道:“刘凤是个祸害,你可千万躲着她。回头我会让你四个哥哥也躲着她。”

“好。”林淼淼对刘凤有点印象,生着三角眼身材矮小肤色黑,喜欢偷鸡摸狗。去年要偷林家的鸡被来福发现狂吠,林老大、林老二就从屋子里跑出来拿着棍子追着刘凤打,把她打得哭爹喊娘,再也不敢来偷鸡了。

父女三人回到家里,林淼淼把衣服晾好,给李生嘴里塞了一颗红枣。

“我早上吃得好饱,一点都不饿。”李生说是这么说,语气里却是带着欢喜。

“爹,你去过县城吗?”

“去过。”

“县城比雨泉镇大多少?”

“大很多。你想去县城那可不行。县城太远了。来回得五十里路。你的身子弱,走不了这么长的路。”

林淼淼开始在院子里试着打咏春拳,之后又打了长拳。

两套拳法是她前世在边防军队跟着一个出身是少林俗家弟子的小战士学的。

那个小战士说她长得像他的去世的亲姐姐,他的亲姐姐患病去世。他非要传她武功,让她有个好身体,不要像他姐姐那样早早去世。

学武功要天天练持之以恒,林淼淼在小战士的天天督促之下练了两个月的拳,就把这个习惯保留下来。

今生这具身体刚十一岁,正是练武的好时候。

李生见长女无师自通的打拳,跟小女儿笑道:“全燕长大了跟你姐姐学武功,好不好?”

林全燕天真无邪的笑。

林淼淼在暖暖的秋日阳光下打完拳,身体协调多了,身上出了一层薄薄的汗。

她去洗了脸,遗憾家里太穷连铜镜都没有,河水虽清也不能把自己的模样看得清楚,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子。

不过听四个哥哥说,她的模样是聚集了李生与生母林英红的优点,应该不会难看。

李生把小女儿哄睡了放在卧房的床上,取出所有的铜钱贴身放好,又去菜地摘了黄瓜、小葱、长豆角、小白角,“大妹,我去镇上瞧瞧你姥姥、姥爷、舅舅,很快就回来。”

“好。”林淼淼昨晚、今早都没有听李生说此事,不过姥姥、姥爷好几天都没回来了,去瞧瞧也是应该。

李生提着满满一篮子菜就出了村,路上遇到几个从镇子买了东西回来的同村的人。

“李生,你家盼妹、求妹真能干,在镇子上卖黄饼,好多人买。”

“李生,我刚从镇子上回来,看到你家盼妹、要妹了,他们被人围着买东西,怕是赚了银钱!”

“你可真是好命,家里的孩子能想出这么好的法子赚银钱。”

众人无不羡慕。

李生去妻妹家的烦闷担忧的心情都因此而好了,走出三里路,就碰到了喜气洋洋返家的林老大、林老三。

林老大笑得嘴都合不拢,“爹,我们的饼全部卖完了。”买卖非常的好,有人没有买到,一个劲的让他们明个一定要多带些玉米面饼来卖。这种又赚了银钱还被人需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