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药女淼淼-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见到长子,也是心疼他这么晚了还在奔波,让他快去歇息。

海义亮走之前特意道:“娘,我已安排人把刘婉原自送回洛阳地牢。日后您别跟那一支的人再有任何联系。”

刘氏等海义亮走了,更是睡不着,黎明前眯着眼做了个恶梦,梦到堂兄浑身是血的骂她无情无义,她十分愤怒与堂兄争吵甚至撕打。

梦醒了,浑身虚汗把床单都湿透了,嗓子红肿,坐都坐不起来,竟是病了。

这回刘氏真得让贺氏请太医来瞧病了。

贺氏见状,不好抛下生病的婆婆回娘家,只能等婆婆好了再说,可是心里又怕徐淼淼被别的人家抢了去,就给族里带去口信,让生父来一趟,有事商议。

刘氏看过了太医,不是大病,就是肝火旺盛失眠多梦受惊吓,需要静心歇息。

她都歇息了好多天了,一听还要歇息,心里那个烦闷。

奴婢给她熬了药,她再烦闷也知道爱惜身体,放不下一大家子的人,特别是最疼爱的小东西还没有定下亲事成亲。

刘氏喝了汤药睡了一大觉,醒过来隐约听到有人在悄声说话,便不动声色的听听。

------题外话------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68 丑闻暴露淼淼做面皮

“半夜十几个官员穿着官服跑到长安衙门门口击鼓告状,告的就是罗马帝国贵族的翻译官郑晃。”

“长安刺史升堂审讯,派人去罗马帝国的驿馆传郑晃,竟是没有传到人。原来罗马帝国贵族保下了郑晃。”

“长安刺史就带着十几个官员去了大理寺,让大理寺卿派人去传郑晃及罗马帝国贵族。”

“最后大理寺卿的人也没有传到,还是东宫派了御林军拿尚方宝剑悄无声息的把驿馆包围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式将郑晃从罗马帝国贵族的床上给揪了下来。”

海义亮的声音越来越低。

海瑞晨惊道:“我的天,郑晃竟是在那贵族的床上?”

“好大的丑闻。”还是跨国丑闻。这件事估计能让长安的人津津乐道说上个几十年。

“难怪罗马帝国的贵族对郑晃言听计从,原来两人是这么龌龊的关系。”

兄弟二人不约而同的道:“恶心。”

刘氏听到这里倒是不好意思醒来了,只能假装仍是睡着。

海义亮接着道:“天刚微微亮,大理寺就把案子给审完了,判郑晃斩立决,没收所有家产赔偿十万两黄金。”

“好。大快人心。”

“罗马帝国的贵族舍不得郑晃死,愿意双倍偿还,赔偿二十万两黄金。”

“大哥,大理寺卿的儿子曾经是断袖,后来在大婚之前被情郎拐走,大理寺卿派人去追,结果两人竟是跳崖死了。大理寺卿恨透了断袖,肯定不同意那贵族的请求。”

“你小子是不是大理寺卿肚子里蛔虫,竟然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不错,他是没有同意。不过罗马帝国的贵族为救郑晃,直接去了皇宫求陛下。”

“这个不要脸无耻之极的外国黄毛。陛下怎么说?”

“陛下准了,限罗马帝国的贵族带着郑晃今日日落之下离开长安,半个月之内走出我国境内。”

海瑞晨冷声道:“郑晃害了那么多人,想要平安的离开我国,门都没有。”斩草不除根,不是海族的作风。

海义亮用极低的声音道:“他们要回罗马帝国,途经北地,不到南地。你不用管了。东宫肯定会安排好一切。”

“是。”海瑞晨想到从去年至今李南在处理事情上一次比一次果断狠辣,心神皆惧。

海义亮感慨道:“郑晃想动弟弟的大唐麻花铺,这下不但暴露了他与罗马帝国贵族恶心的关系,还差点没命。那贵族这些年在我国积攒的财富,全部都用来赔偿。真是活该。”

刘氏睁开眼睛,幽幽问道:“大唐麻花铺的事如何了?”

海义亮喜道:“娘,您醒来了。您放心,一切都没事了。罗马帝国的贵族今个日落前就离开长安。”

刘氏突生感慨,喃喃道:“太子对徐县主实是好。”

海瑞晨提醒道:“不但太子,陛下也是。陛下去年就把除恶金鞭赠给了淼淼。”

刘氏等两个儿子走后,后悔当初没有顺着婆婆赵氏的意思跟徐家示好赶紧把徐淼淼娶回家。

她心思重,想的又多,昨个被刘婉刺激的坏了,这下子后悔的竟是哭了起来。

赵氏年岁大了,到了长安在国公府里深入简出,不过不出府,也知道许多的大事及奇事。

贺氏早就把大唐麻花铺的事禀报赵氏了。

赵氏还暗中安排人查了罗马帝国贵族与大唐麻花铺的官司,前前后后的经过都很清楚。

老人家经历的风浪多了去了,这点小事有东宫出面重置,就并没有放在心上。

不过赵氏刚才听大管家说了一件事,令她心思慌乱。

这件事就是徐淼淼与云义黎交往甚密。

赵氏还是从海青滇的嘴里听到过扬州云族云义黎的名字,当时觉得还被这个娃娃寻找族人的执着劲头感动了呢。

现在这个娃娃竟是要跟海青滇抢徐淼淼。

“我的青滇,你不在长安,淼淼都要被别人抢走了。这可如何是好?”

晴空万里。天气炎热。徐府。

徐淼淼的院子的大厅里传来几女爽快高兴的笑声。

徐淼淼、邓红、赵兰及四大宫女已经知道了郑晃的下场。

大唐麻花铺不但保住了,名声更加响亮了。

徐淼淼跟众女道:“我得进宫一趟谢谢小南南帮忙解决了此事。”李南已经成长到可以守护她了。她心里很欣慰。

这么多天,邓红只见过一次李南,不过有孕在身,为了保胎,也不多讲究,就让徐淼淼替她代问好。

徐佳撒娇道:“姑姑,带我去吧。我想大哥了。”这个大哥,虽然老是捉弄人,可是最好的东西总是留给她与徐文。

“好。宫里的小孩子没有你有趣。小南南也想你了。我带你去。”徐淼淼瞧了瞧外面的天,仍是很热,还是等太阳落一落再去。

还有一些时间,为了感谢犒劳李南,徐淼淼特意亲自下厨做了一道前世的名吃—面皮。

之前她在金城琰王府呆着无事可做时就回忆各种吃食,面皮就是其中一道。

不过当时是冬季天很冷,不是吃面皮的时节不养生。

现在是夏季,正是吃面皮的好季节。

封田里的辣椒还没有成熟,面皮里面放不了。

今个她做的面皮里面要放醋、生蒜、花生沫、芝麻粉。

醋是开胃的,生蒜是杀菌的,花生、芝麻提味的也是补脑的,这四样夏天吃最好了。

面皮做起来步骤比较多,不过她前世经常自己做很是熟练,大大缩短所需的时间。

把面粉放在大盆里,放入清水,顺时针或逆时针朝一个方向搅拌,切记始终是一个方向,慢慢加水,和成稀软的面团。

慢慢的把面团搅制光滑,饧面半个时辰以上,往面盆里放水洗面,直到看到面筋,洗去的面水放在另一个盆里待用,一直洗到水变清。

面筋在做面皮的时候放在锅里蒸熟切块。面筋吸调味汁,大部分人爱吃,也有些人不爱吃。

洗出的面水。面水洗出后放在那里,不久淀粉会沉淀下去,这时,把盆里的清水控出,留下面的淀粉糊。

做面皮的时候,直接用勺子舀上些淀粉糊即可,喜欢厚的多舀一勺,喜欢薄的少舀一些。

徐淼淼喜欢不薄不厚的面皮,舀好后把箩放在锅里蒸,面皮蒸好后,拿出箩时,先放在冷水里激一下,这样容易把面皮揭开来。(面皮做法摘自百度。)

整张的面皮做好了,重叠切成手指粗的条。

在蒸面皮的时候,徐淼淼已经把调味汁弄好了,汁里除了上面说的四样,还有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就是盐,又切了黄瓜丝及一点点香菜沫。

香菜在大唐国叫做莞荽,长安就的老百姓就有种的,价格比黄瓜、茄子这类的大众菜要贵,一斤十三、四个铜钱,跟猪肉一样了。

调味汁单独盛放。面皮、黄瓜丝放在一起。香菜单独盛放。

“我给你们留了一些,其余的带到宫里去。”徐淼淼竟是忙活了快一个时辰,见天色已近黄昏,怕已过了李南的饭点,就穿着便服,赶紧带着徐佳、大宫女骑马进宫去了。

难得今个沐休,李严原来是不会看奏折管理国事,谁知罗马帝国的贵族拿着令牌紧急求见,然后又把大理寺卿召来问案情,这下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最终的结果是贵族加倍赔偿,这比大理寺判的多赔偿的十万两黄金就落到了李严的手里,也就是大唐国的国库。

相当于全国一年税收的六成,李严自是心花怒放,要是沐休时总有这样的美事,那不休息也行。

他与李南中午都美美的睡了一大觉,下午去骑马、跟御林军比武,一直到黄昏,去天碗作坊巡查。

等出来之后,听说表妹徐淼淼来了就在东宫,很是感激她弄了这个大唐麻花铺,帮他引出罗马帝国的贵族告状又赔偿巨金,就跟着李南一起去了东宫。

徐淼淼正与海丽荣说话。

“太子昨夜没有睡多久,一直在等大理寺那边的消息,消息一到,就立刻派出御林军抓人。”海丽荣是李南的枕边人,对于李南对此案的做的每一步都很清楚。心里敬佩他雷厉风行的手段。

“小南南运筹帷幄,步步为营。好。”徐淼淼十分欣慰。现在小南南可以让她依靠了。

“姑、小佳佳,这是我娘带来的吃食南地的野牛肉干,你们尝尝。”

海丽荣的生母丁彩霞上午就来东宫探望过她,还特意问了大唐麻花铺的事,也是担心海青滇、徐淼淼最终顶不住罗马帝国贵族的压力把铺子关掉,后来等到宣政殿那边出了结果,就替海、徐两人高兴心情很好的回府去了。

大唐国的律法保护耕牛。长安的富贵人家再有银钱,想吃耕牛可不容易。

南地边防深山里的野牛不是耕牛,不在律法保护范围之内。

“终于又能吃到牛肉了哦。”徐佳兴高采烈,长这么大,这是第二次吃牛肉。

上次吃牛肉还是在从金城至长安的路上,那头耕牛是被雷电劈死的,不然也吃不到。

徐淼淼吃了一块牛肉干,味道很咸,不过多放盐的话牛肉就会坏了。

“好咸啊。我要喝水。”徐佳喝了茶水,嘟着小嘴看着手里的只咬过一口核桃大的牛肉干,还是把它吃光了。

海丽荣夸赞道:“不浪费粮食。小佳佳真乖。”她的几个小侄子侄女,新鲜的吃食咬一口,哪怕是山珍海味,只要不好吃就丢掉,打死不肯吃第二口。

以前她不觉得不好,从南地边防来到长安的途中,一路上所眼所闻,百姓生活十分疾苦,吃了上餐没有下餐,这才开始爱惜粮食。

她嫁到东宫之后,一日三餐,李南只要是盛进碗里的饭,一粒米都不剩下,就算是宣政殿的那位堂堂一国之尊李严也是如此。

徐佳睁着两只乌溜溜的大眼睛,甜甜的笑道:“嫂子,我以前在村里饿过,不敢浪费粮食。”

海丽荣问道:“你以前还饿过?”

新婚时,李南曾经讲过一些小梨村的事,后来跟她吵架,以为她会嘲笑看不起,就再也不讲了。

其实她只是好奇爱问,想弄得清清楚楚,并非嘲笑,是李南心思比较敏感误会了。

“饿过。饿的很。”徐佳把精致的青花瓷茶杯放下,“一天吃两顿,每顿只有很稀的玉米糊糊,没有干粮也没有菜。半夜我饿醒会哭。”

海丽荣收了笑容,望着徐淼淼问道:“怎么会那么穷呢?”

徐淼淼语气平淡的道:“我娘去世时,家里的银钱已经不多,后来佳佳的生母重病,需要银钱瞧病,我爹除了家里的人之外,所有值点钱的东西都卖掉了。春天正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全家的粮食只有佳佳姥爷送来的玉米面。”

海丽荣问道:“太子呢,他吃的什么?”

“小南南当然跟我们吃的一样。唉,当年要是家里条件好些,吃的好些,小南南的个子肯定比现在长得高些。”

“我听太子说,你们家的日子很好过,全村只有里正与你们家有井。”

“那是后来了,也就是从前年的秋天起,家里的条件慢慢好起来。”

徐佳激动的道:“我姑姑想了好多的法子,家里就有银钱,有好日子过了,一天能吃三顿,能吃上白面、肉肉、鸡蛋还有鱼,哦,还有我爱吃的大米饭、鸡肉。”

海丽荣微笑道:“太子说过,家里能过得好,是姑姑您的功劳。”

“不。这里面有小南南、我爹爹、哥哥的功劳。”

海丽荣好奇的问道:“太子立了什么功劳呢?”

徐淼淼自豪的道:“小南南特别的聪慧。我们家跟酒楼的第一笔买卖就是他独自去跟酒楼的掌柜谈成的。那时他只有十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