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气满堂-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呢,玉珠骨子里头能静下心,她也就真的跟着太妃一块起早静坐念经抄写经书。说是这样,可每日太妃也不会检查她什么,不过是她自己坚持。

这样过去半月,有些倒春寒,木氏上山一趟,给她送了斗篷和春衫和一些吃食,吃食大多都是些零食或者晒干的香菇,木耳,紫菜,红枣,枸杞,桂圆,花生,还有一些干菜。

这些东西玉珠都不好放起来,全拿去厨房,零嘴就跟着庵里的小尼姑们一块分食了。

这些小尼姑们可喜欢玉珠的,也都不喊她四姑娘,直接叫名字。

这些零食,玉珠偷偷的取了些可以直接吃的蜜饯,瓜子仁,核桃仁给太妃送去,太妃还是那副冷冰冰的样子,玉珠笑盈盈的道,“太妃娘娘,这是我娘刚送来的,还有不少干菜干货,我送厨房去了,晚上能加餐呢。”

“搁这里吃不惯?”太妃冷着脸问。

“还好。”玉珠也不嫌弃太妃总冷着脸,“就是之前在家中,山珍海味吃的太多,才来庙上就有些不习惯的。”

太妃说道,“把你这些日子抄写的经书拿来我看看。”

玉珠乖乖去拿经书,一卷卷的收拾的很妥当,连带着装经书的匣子都抱了过来。太妃亲自检查,见这笔迹沉稳锋锐也忍不住挑了下眉,“你这字是怎么练的?写的不错。”难得姑娘家能写出这样笔力的字迹来。

玉珠说道,“小时候就跟着哥哥们一块写字,许是受了他们的影响,更加喜欢这种沉稳苍劲一些的字迹,可姑娘家的手腕力道弱,想练这样的字不容易,我看到一本游记上,说是曾经有人在手腕上坠着石块练字,锻炼手腕,就试了下,还是有效果的,就是手腕有些难受,不过时间久了也就习惯,几年过去,还真的能练一手沉稳笔迹来。”

太妃望着她,神色难得柔和几分,“字很不错,好了,下去吧。”

玉珠欢喜出去,跟院里几个小尼姑们一块说话吃零食,晚上的完善也是在院子里一块吃的,厨房用她送的干货做了不少好吃的,蘑菇豆腐紫菜汤,清炒木耳,梅干菜馅饼,红枣饭。

虽没荤腥,味道也一样好的很,玉珠胃口好,吃了一碗红枣饭,一个梅干菜馅饼跟一碗蘑菇汤。

太妃一人静静的坐在房里,透过开的敞亮的窗棂看到外面的小尼姑跟那位姜家四姑娘吃饭,小姑娘一点也不担心身材,可劲的吃,太妃都没见过那么能吃的小姑娘,嘴角都忍不住扬了下。

日子渐渐过去,玉珠也习惯庵里的生活,习惯面无表情的太妃,习惯庵里小尼姑们叽喳的性子。

五年后。

太妃抄写完经书,把笔洗好收齐,见外头天色都暗下来,脸色也跟着沉了下去,问一旁站着的清双,“玉珠还没回来?”

清双都快哭了,“还没。”

太妃叹口气,又不好为难清双,“你出去吧,去后门去瞧瞧,她们两应该快回来的。”等到清双出门,太妃推开正对着后门的窗棂,能够看见远处的大山一片春意,到处都是嫩绿一片,生机盎然。那个姑娘,前几天都馋嘴的跟她说山里的榆钱树长了一串串的榆钱,快能吃了,想出去采些回。

这五年的相处,太妃就知道这姑娘的性子,表面看着沉稳,其实也就是个孩子。眼下又是初春,过了个冬季的猎物会在山中寻食,她怕玉珠碰见野兽,就不允许她出门,哪儿晓得这姑娘还偷偷的溜达出去,不仅如此,还把清欢也带了出去。

好在没片刻,远远的山路上看见两个小姑娘拎着篮子朝回走。

太妃关了窗棂,在太师椅上坐下。

玉珠跟清欢回来后,瞧见太妃门窗紧闭,玉珠把一篮子的榆钱递给清欢,愁眉苦脸道,“清欢,你把榆钱拎去厨房清洗干净,我先去见见太妃,太妃怕是生气了。”

清欢点点头,“成,你快进去哄哄太妃。”

玉珠去敲门,里面传来太妃冷淡的声音,“进来吧。”

玉珠一进门,见到太妃面无表情的坐在太师椅上,她走过去挨着太妃坐下,可怜兮兮道,“太妃娘娘,是我不好,没听您的话,偷偷跑到山里摘榆钱去了。”

“你还知道错?不知春季正是猛兽下山猎食的季节?若是碰上一头,你有十条命都不够它撕的。”太妃是很生气,小姑娘平日很乖巧也很机灵的,偏这次不听劝。

“都是我不好,下次肯定不会的,您身体不舒服,不要生气好不好。”玉珠清亮的眸子可怜巴巴的看着太妃,一双眸子都蓄了些雾气,看着实在可怜的很。

太妃一开始是不喜欢玉珠的,才见面她就发现这小姑娘长的漂亮,眉梢眼角藏媚,光润玉颜,这样的容貌她是喜欢不起来的。当初跟着先帝,先帝后宫三千佳丽,先帝尤爱这样的美人,她对先帝一片痴心,也就连带着当初对玉珠有些偏见,可一日日的相处下来,她却发现这个小姑娘难得有片赤子之心,对人真诚,媚而不知,不会把容貌作为武器。

于是,这么一年年的下来,她看见小姑娘长成大姑娘,容貌依旧绝色,甚至比宫里的穆贵妃更胜一筹,真正应了那句话,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五年前她还年幼,现在十五芳苓,回京还不知会让多少公子世家折腰,幸而姜家这几年的地位又升了几节,也算是无人敢惹,不然哪里保得住这样一个姑娘。

看着长起来的姑娘,太妃如何能真的生气,叹息一声,她道,“你下去吧,我有些累着,想歇会。”

玉珠翁了翁唇,“那太妃您好好休息。”

出了太妃的住处,玉珠随清欢清双一块洗榆钱,清欢偷偷问道,“太妃娘娘责怪你了啊,玉珠?你怎么不告诉太妃娘娘你是为了她啊,榆钱能安神健脾,清心降火,止咳化痰,太妃娘娘这几日身子不舒服,夜里休息不好,还总咳嗽,你是为了太妃娘娘好才去偷偷摘榆钱的。”

玉珠哪里会在意这个,笑道,“不碍事的,只要太妃肯吃就成,一会儿就凉拌一个,再用榆钱蒸饭,这几天我偷偷去摘,吃个几天,太妃娘娘就没甚大碍的。”

庵里也没御医,平日大家生病都是师太帮着看看的。

晚饭都是小尼姑们自己准备的,玉珠跟她们混熟后一般都会在厨房帮忙的,手艺也还是可以的。

这么几年下来,玉珠也习惯庵里的生活,唯一不好的地方便是她实在太想念家人,娘跟伯母祖母还能偶尔还看望一下她,可爹爹跟哥哥们,五年来,一面都不曾见过,她好挂念啊,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去看看他们。

晚上的榆钱饭很好吃,玉珠吃的有点多,撑着了,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消食儿。

太妃坐在榻上透过窗棂看着玉珠,嘴角勾着,跟一旁的师太笑着说,“估计是吃撑着了,还跟个孩子一样。”

师太也笑,“可不是,多好的一姑娘,这回去京城,也不知以后会如何。”

太妃叹了口气,师太又说,“今儿其实是太妃娘娘怪错孩子了,这孩子心诚,晓得您这几日睡不好,精神有些衰弱,特意去山上摘榆钱,这东西能安神,吃几日效果很好的。”

太妃怔住,苦笑,“倒是我错怪她了,是个好孩子。”

~~~

京城那边姜家的人也挺急的,木氏晚上歇息时总想跟姜安肃哭,“老爷,您说咱们姣姣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这都过去五年,我的心里实在想的紧,再者姣姣都十五,也是该说亲的年纪,这点我也犹豫,前些日子见到姣姣一面,这亲事我越发是……”木氏也有些羞于启口,姣姣的容貌实在让人惊艳,家中的男人这几年都不曾见过,自然是不知,她也就开始担心姣姣的亲事。

姜安肃安慰她,“别担心,想来圣上是有主意的,你也说姣姣到了说亲的年纪,圣上不会让她一直待在庵里,可能今年就要回的。”

“那姣姣的亲事?”木氏担心,“我到不希望让皇上指婚,还不如慢慢找一门和眼缘的,要低嫁一些比较好,能看在姜家的面子上一直宠着姣姣——哎,也要姣姣喜欢才成。”

做父母的可真是替女儿操碎了心。

第83章

第83章

不仅是姜家人操心,宫里的穆贵妃亦是如此,五年时间,她可不敢肯定太妃对玉珠什么心思。一开始的打算是因为晓得太妃不喜欢玉珠那样的长相,想着把玉珠跟二公主三公主四皇子隔开,过个两三年,公主们长大招驸马,成亲后也就没甚时间来往,感情也就淡下来。可这都过去五年,太妃那边还没任何动静。

别看太妃身边没几人,她想问下里头的消息都是问不到的,因此这几年皇庙里到底什么情况,她一概不知。

五年过去,穆贵妃的容貌也有了些变化,到底年纪渐大,鼻翼两侧的纹路有些深,眼角也有了皱眉,皮肤却很保养的很好,白皙嫩滑。她心里焦急,问从殿外进来的三皇子赵闵亦,“皇儿,皇庙那边可有什么动静?我这心底反而有些不安,你说,太妃不会真的回宫吧。”

赵闵亦走过来在榻上坐下,安慰穆贵妃,“母妃别担心,太妃在皇庙住了十几载,早就习惯,如何会因为一个外人回宫?想来父皇也打算把姜四姑娘宣回京了,到底长大,再留在皇庙也怕姜家人有意见的。”

说起姜家,穆贵妃心里有些气,这么五年时间,姜家的地位那是蹭蹭蹭的长。玉珠去皇庙没一年,老勇毅伯觉得年岁已高,把爵位让给嫡长子姜家大老爷姜安文,那年秋猎时,姜安文也跟着一块,结果有人行刺,姜安文阴差阳错替皇上挡了一箭,立下这样的功劳,皇上就把三等的伯爵提到侯爵。

勇毅伯府成了勇毅侯府。

皇上见他官职有些低,还给升了官,如今人家是正五品的御史中丞,这也是实打实的官职,是皇上身边的人。

不仅仅如此,姜家收养的样子那个叫谢澈的状元,当年被皇上派去北方赈灾,办事极为利索,去到北边就严查几个贪污灾款的贪官,那年雪灾都没冻死饿死多少人,五年来办下不少实情,前些日子刚被皇上任命为吏部侍郎,正四品上的官职,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真正的清贵官职,无人能及。

就连玉珠的四哥姜瑾如今也是正五品上的户部郎中,二哥姜珩是正五品上的谏议大夫。玉珠的爹爹,姜安肃官职虽然没升迁过,一直在大理寺做大理正,这几年审理不少案子,很得皇上看中,等着大理寺卿致仕,这位置基本就是姜安肃的。

这姜家一门五个实实在在的官职,大姑娘还是太子侧妃,给皇上生下皇长孙,这地位在京城基本是无人撼动的。

是的,哪怕姜家没有正一品二品的通天官位,可如今的姜家也是无人敢得罪的。

这样的情况如何让穆贵妃怎么安心,姜家是皇后太子那边的人,姜家势力越发,对她儿越发的不利。

前两年,穆贵妃有心巩固三皇子的地位,想要给他娶亲拉拢人脉,就看中镇国公府的沈媚,那会子那丫头正好十五,可以说亲的年纪,又是嘉禾的女儿,算是三皇子表妹,国公爷手握兵权,能拉拢的话,对三皇子实在是个大助力。

她就喊了嘉禾进宫,同她联络下感情,说实在的,她挺看不起嘉禾,嘉禾的事情她也一清二楚,没得这样做人母亲的。看不起也不成,要娶人家的女儿,始终是要商议的,她就笑眯眯的道,“妹妹,你们家的媚儿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你看看闵亦如何,他年纪虽比媚儿长了几岁,身边却还没个正妃,闵亦也很是喜欢媚儿,不如把你们家媚儿说给闵亦做个正妃,妹妹以为如何?”

嘉禾这几年在京城也算安分,躲在国公府的小佛堂里诵经念佛,不出大门,不管中馈。原本沈媚还粘着她,后头几年也不怎么亲近她了。

来的时候,沈羡找过她,对于这个长子,嘉禾心里有些惧,一来觉得亏欠他,二来这孩子性子实在清冷的很。她进宫时,沈羡披着大氅站在廊屋下,几年过去,他的身姿越发高大挺拔,光是站在那里就显得气势磅礴,让她心惊,她听见他冷淡的声音,“穆贵妃找你进宫,若是说媚儿的亲事,你只管拒了,就说这事由国公爷做主。”

嘉禾知道沈羡聪明,他这人步步为营,做事谨慎,肯定是猜到什么。

这一进宫,穆贵妃拉着她说了一通好话,就说到媚儿亲事上头,还真是跟沈羡猜的一样,嘉禾露出为难的神色,“贵妃娘娘,这个怕是不成的,两个孩子的亲事都又国公爷定下,我们府的大姑娘前几年成亲,那门亲事就是写信问过国公爷才同意的,所以孩子的亲事,我是做不了主的。”

穆贵妃笑笑,“你才是国公府的主母,两个孩子的亲事如何说不得?只要你同意,亲事就能定下,你们家大姑娘的亲事只所以是国公爷做主,也是因为您是嫡母,那是个庶女,您做主不太好,这才由着国公爷定夺,可阿媚却是你的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