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气满堂-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骨朵的样式,周围缠绕着丝丝层层金边,样式不算复杂,却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姜玉宁就噢了一声,“你说这匣子呀,里面首饰本就是我小时带的,眼下我也是大姑娘,这些东西用不着,就全送给姣姣了。”

“大姐姐,也送我几只好不好。”姜玉兰眨巴着眼问。

不等玉宁回答,玉香就受不住,伸手指戳在姜玉兰额头上,“姜玉兰你给我够了,能不能要点脸,你是不是什么东西都想抢?”

“我没有。”玉兰急急解释,“我只是很喜欢大姐姐的这些东西而已,且只要几件。”又转头去看玉宁,“大姐姐,你送我几件好不好?”

姜玉宁就说,“这可不行的,我把所有东西都送姣姣了。”

“四妹妹,”自打一来就没拿正眼看玉珠儿的玉兰这才把目光挪到玉珠身上,“四妹妹,这么多东西,你也用不完,送我几件好不好,我真的很喜欢大姐姐做的这些首饰的,就是,就是想等大姐姐去了宫里留个念想。”

玉珠儿就想,大姐姐进宫就算真的被选中,又不是出什么事儿天人永隔,用的着说什么留个念想吗。玉珠儿不敢问,她才开窍,话都还不会说几句。姜玉香简直气的不行,都快跳脚了,也不管别的,一巴掌拍在姜玉兰背后,“你个混丫头,你说什么呢,什么念想,大姐姐进宫那也是安安稳稳的。”

姜玉宁脸色不太好看。

姜玉兰这才发现说错话,给吓坏了,哇哇大哭起来,“大姐姐,我,我不是这个意思的。”

大家伙都不吭声,也不安慰她,姜玉兰心里憋屈极了,为什么所有人都喜欢姜玉珠,以往她才是最小,最得宠的那个,现在却都想着姜玉珠,她哪里甘心。这会儿任由她在如何哭,都没人来劝说,姜玉兰觉得委屈极了,抽抽噎噎大喊,“你们都欺负我,都只喜欢四妹妹,不喜欢我,我讨厌你们。”说罢提起裙角朝远处跑去。

她不跑还好,跑起来就不看路,都忘了凉亭下有两台阶,一脚踩空,整个人啪的一声摔在地面上。这一跤摔的有些严重,摔下去一瞬间姜玉兰立刻哭不出声来,过了一瞬间才有惨叫声响起,震的几人耳朵都嗡嗡作响。

姜玉香本不想管她,到底一个院的,又怕回去被母亲责罚,勉为其难上前看了眼,一看就吓住了,“玉,玉兰,你流了好多血。”

姜玉兰哭的更加凄惨了。

枣儿正拎着食盒过来,里面应该是放的给玉珠儿煮的安神汤。玉宁一听玉兰流血了,急忙冲枣儿招了招手,“枣儿,快些拿了府中的帖子去请郎中过来。”

枣儿小跑过来把食盒放在石桌上,告诉玉珠儿这是煮好的安神汤让她趁热喝掉,这才急匆匆折回房找大太太拿帖子去请郎中。

第8章

玉珠儿微微张口惊讶的看着这一切,没想到事态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她不是个小气的人,不是不愿意分一两只簪子钗子给三姐姐,只这大姐姐才赠于她的,大姐姐方才的态度表明一切,不想把任何一样东西给三姐姐。且她又不傻,看得出三姐姐不喜她,心里就更加不愿意给了。

不想三姐姐突然就大哭起来,突然就说讨厌她们,突然就跑开,突然就摔倒了,一切快的让她来不及惊讶。

枣儿已回房取帖去请郎中,石桌上放着那双层梨木彩绘匣子同食盒,谢澈这会儿神色温和不少,抱着玉珠儿坐下,打开食盒,取了里面的安神汤出来,“姣姣,把安神汤喝了。”

台阶下玉兰还在大哭,二姑娘玉香也就是个十岁女孩,站在一旁不知所措,犹豫着要不要回院里找母亲来。

玉宁冷静不少,嘱咐玉香,“且快回院里叫了你母亲过来。”总要有个主事儿的,玉兰玉香又是二房的,只能去叫叔母过来。

玉香得了准信,提起裙角跑去找陶氏。

凉亭里谢澈正在喂玉珠儿喝安神汤,有些苦,喝的她眉头一皱一皱的,好不容易喝完,玉珠觉得嘴里苦的难受。食盒里还放着一小碟蜜饯,谢澈捻了一口喂到她口中,“吃颗蜜饯压压苦味,院中小厨房还有糖水,待会儿回去在让甘草帮你温一下就能喝的。”

谢澈一边儿说着,顺势把药碗放回食盒整理好盖上,拎着梨木匣子,抱着玉珠儿起身下了台阶来到玉宁面前,“大姐,我先抱着姣姣回去,这儿也没她什么事的,免得待会看见一脸血又把她给吓住了。”

玉宁点点头,“你说的是,先带姣姣回去吧,待会儿郎中来了且让郎中也过去给姣姣瞧一下,就怕刚才惊着她了。”

谢澈慢慢点点头,抱着姣姣从趴在地上嚎嚎大哭的玉兰身边走过,一个眼神都没给地上的玉兰。玉珠儿则是趴在谢澈肩膀上看着满脸血的玉兰,想着她这到底是给磕碰到哪儿了,莫要毁容了才好。

渐渐走过廊庑,院门,经过杂草丛生的花园回到自个的扶云院。

回了玉珠儿住的厢房,谢澈把匣子放在妆台上,让甘草端了热水进来,绞干帕子给玉珠儿擦脸净手,又同甘草说,“去把小厨房的糖水给姣姣温一碗过来,方才姣姣喝了安神汤,嘴里有些发苦。”

甘草没敢多问,端着铜盆儿出去倒了水,又把糖水热了一碗过来,玉珠儿咕噜噜把糖水喝下,口中的苦味终于去掉了。

这会儿是申时,距离晚膳还有段时间,玉珠儿晌午睡了一个半时辰,哪里还睡的下。这时代能娱乐的东西不多,且她还是个三岁孩子,有心想找本书了解一下这个时代,又怕被人发现她会认字看书太过惊世骇俗,这会儿坐在圆凳上看着谢澈,颇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儿。

谢澈就笑,“姣姣可是觉得无聊?要不找本书过来教姣姣认字?”

玉珠儿点头,这样也挺好,先认字儿在看书,免得不学字儿就会看书,被人当成妖怪。

谢澈找了本三字经来,先从基础教起,谢澈念上一句,玉珠儿就跟着学一句,说的有些磕磕巴巴,倒不是因为不认识这些字,只是太久不曾说话,有些生疏。

她学的挺快,跟着谢澈念了几遍就记住,谢澈有些惊叹,摸了摸玉珠儿细软柔顺的发髻,夸了一句,“姣姣真是聪慧。”

学了半个时辰,玉珠儿记下不少,谢澈有些震惊的。玉珠儿自然不好说这些自己都认识。

谢澈也怕她累着,就说,“今儿我们学到这里就成,玉珠儿若是喜欢,我们明日再继续?”

玉珠儿就点点头,外面甘草通报,“四姑娘,大姑娘带着郎中过来了。”

“快进来吧。”谢澈去把人迎进来。

姜玉宁进来说,“姣姣没事吧。”又回头跟身后的郎中说,“陈大夫,麻烦你帮我四妹妹瞧瞧,她方才受了些惊吓。”

这位陈大夫过来坐下替玉珠儿把脉,一会儿就站了起来,回玉宁的话,“大姑娘莫担心,四姑娘没事儿的,脉象很是平稳,大姑娘要是担心,我开几付安神静气的药方给四姑娘煎服。”

玉珠儿可不想吃药,急忙摆手,眼巴巴看着姜玉宁,“大姐姐,我不吃药。”

见她如此,玉宁也知是没事儿了,松了口气,跟陈大夫笑着说,“既然姣姣好了,那就罢了,枣儿,送陈大夫出府去吧。”

枣儿送了陈大夫出去,玉宁留下陪了玉珠一小会。玉珠问道,“大姐姐,三姐姐如何了?”

玉宁抱着玉珠儿笑着说,“姣姣别担心,你三姐姐没事儿,就是鼻子给摔歪掉了,不过已被郎中矫正过来,血也止住,没甚大问题的。”就是脸肿的可怕,估计得好几天才消肿。

玉珠儿松口气,没毁容就好,不管哪个时代,一个女子的容貌毁掉都足以打击她一生。

说了会儿话,玉宁也要回去,刚离开木氏带着两个丫鬟回来了,谢澈把下午的事儿说了一遍,木氏脸色就不太好,只不过当着女儿的面没好说什么。

玉珠儿还坐在圆凳上,见木氏脸色不好,朝她伸手,“娘,要抱。”

一听女儿稚嫩的话语,木氏哪儿还会生气,脸上立刻笑开,走过去把玉珠儿从圆凳上抱起来,“娘的姣姣儿今儿都做了什么。”

谢澈又说,“方才读了一小会的三字经,姣姣很聪慧,记住不少。”

木氏惊讶,心里欣慰又感动,眼眶有些泛酸,听见玉珠儿软嫩嫩的声音问她,“娘去做什么了呀?”

木氏抚了抚玉珠儿的发,笑着说,“娘出去置办了个铺子,想着做点小生意,正巧找到了,等着卢妈妈他们回京就差不多能把铺子买下来了。”

她挑的这铺子要价四百五十两,掌柜的一分都不肯少,那地段实在不错,只掌柜做的布匹生意,似乎不太好,就想着卖了铺子回老家去。木氏回京时带了也就四百多两银子,给了姜安肃二百两打点上峰,当初去广济寺给了香油钱一百两,剩余也就一百多两。邵安城剩余的不动产田产铺子一类的,就留着让卢妈妈变卖后再行回京,估摸着加她身上现在的银两,刚好够买下那间铺子,卢妈妈应该也快回京了。

木氏想着铺子要四百五十两银子也是有些心疼,京城各种物价都比邵安城贵上不少,这铺子更是要贵一两倍。不过话说回来,铺子买下就算做不成生意,凭租出去也是可以的,怎么都不会亏就是。

玉珠儿想问问木氏打算做什么小生意,又怕问太多,显的自己太异常,忍住就没问。

晚点的时候,二房太太过来,专门看望玉珠儿的,顺带帮着庶女赔礼道歉,还送了两只乳鸽过来让玉珠儿补身体。陶氏说,“玉兰顽皮,差点吓着玉珠,我做嫡母的,是我教养不当,特意过来看看玉珠,玉珠没事吧?”她哪儿不知道自己这个庶女性子,却总不好把庶女说的太难听。

木氏说道,“劳烦二嫂特意跑来一趟,姣姣儿没事的。”

陶氏松了口气,“玉珠没事就好,我特意寻了对乳鸽过来给玉珠养身体。”

这季节,乳鸽有些难寻,这对乳鸽原本还是陶氏找到打算给珩哥儿炖汤喝的,他过些日子就要科举,不过前几日三房送来不少水果干货,她就把乳鸽给拎过来了。

木氏哪儿会不知这个理儿,急忙说,“乳鸽就不必了,留着给珩哥儿炖汤喝了很是补身,珩哥儿快要科举了,这时候可要吃的滋补些才是。”

陶氏笑道,“我明儿再去寻一对就是,三弟妹前些日子还给院中送了那么些水果和干货,我就送了对乳鸽过来,弟妹可不要嫌弃。”

再推辞就有些不好看的,木氏接下道了谢,陶氏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

二房住落梅院,因院中种着十好几颗梅树得名,几十年前,老勇毅候还在的时候,落梅院里的梅花树被修的枝繁叶茂,早春时节,一院子的梅花就开了,那才叫一个好看。眼下伯府落魄,这些梅树就没人搭理,死了几颗不说,其余的每年开花时节也是那么稀疏的几朵,早就没了当年落梅院的美景了。

勇毅伯当家后跟老太太成了亲,老太太生下两子,二老爷算是幺子,自然最得老太太喜欢,成亲后就把落梅院给了他。

老太太还生了个女儿,当年也是宠爱的很,比姜安肃还小好几岁,却已是嫁了人家,距上京有些路程,也就逢年过节回来一趟。

姜安肃的姨娘原本就是老太太在怀着姜二老爷时让勇毅伯纳的妾氏,是正经的良家子女,无奈命不好,生姜安肃时难产去了。

第9章

陶氏顺着陈旧的走廊朝着落梅院走去,她走的很慢,也没个丫鬟婆子跟着,穿着绛红绣金莲纹镶领褙子,素绒绣花裙,衣裳有些旧,却是干净整洁,她本长的就比较端庄,严肃起来更是不苟言笑,让人敬畏。过了走廊,绕过廊庑,在经由几重院落回到落梅院。

回到西厢房,老嬷嬷过来禀报,“太太,三姑娘还搁哪儿哭着在。”

陶氏就觉有些头疼,跟嬷嬷说,“你且去跟她们娘两说,让玉兰明儿一早就搬到正院来,由我亲自教导着,明儿一早玉兰若是不来,嬷嬷压着她过来便是。”

老嬷嬷应声喏就退下了。

陶氏坐了会儿起身从木匣子中摸了一颗静心丸就着桌上的温水服下,气息才稍显平稳。她本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女儿,父亲只是国子监录事,从九品下的官儿,陶家二女一子,她是长女,十五岁就说给姜二老爷做妻子,出嫁时,陶家尽所能给了她最好的,还让自幼伺候她的两个丫鬟也陪嫁过来。

嫁进来后,老太太就曾言,只要姜家媳妇儿十年内有所出,姜家男子就不得纳妾,那会儿长嫂同大伯哥很是恩爱,长嫂刚刚生下瑞哥儿。她以为自己嫁了个好人家,却不想没两月就发现丈夫是个混不济的,经常不归家,在外吃喝玩乐。

她生下珩哥儿后,按照老太太说法,也无需给丈夫纳妾,丈夫爱玩就玩吧,只要不太出格就行。没想过了几个月,丈夫就被发现跟外面一个寡妇厮混在一起,当时陶氏哪儿经历过这样的事,给气病了。

老太太也给气着了,用了强硬手段逼着丈夫跟那寡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