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气满堂-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姣,还是珩哥儿或者大姑娘,都没甚大问题,想来也只是好奇看看。

姜安肃劝慰一番,木氏放心不少。

翌日一早,木氏亲自过去给玉珠儿挑选赏梅的衣裳,在能力之下,木氏给玉珠儿置办的都是最好的,但不是大富大贵之家,玉珠儿所谓最好的东西在那些世家公子小姐们面前却是不够看的。

好比这冬日穿的袄裙,都是去年的旧款式,料子花样也只算一般,今年因置办的铺子和那些货物,她根本没能力给玉珠儿置办新衣物,这会儿见着一柜子旧衣裳就忍不住后悔起来。

玉珠儿见木氏脸色变幻几次也能猜出她的想法,心底想着,哪怕娘亲今年给她置办了衣物,于那些簪缨世家的姑娘们的装扮比起,还是完全不够看的,何必要比这些。她想了下,扯住木氏袖子,指了指柜中两件衣裳,软软嫩嫩的说,“娘,娘,穿这两件。”

莲红色束袖银白色绣金竹叶纹圆领夹袄,荔枝色绣金瓣兰团花长裙,这两件都是去年就款色,木氏迟疑,“这颜色会不会太寡淡了些,去赏梅该穿的喜庆些才是。”

“娘,娘,姣姣就要穿这个。”玉珠儿抱着木氏手臂撒娇,小女儿姿态尽显,娇憨可爱。

木氏倔不过她,连声应好,挑了这两件出来给玉珠儿换上,颜色的确淡了些,木氏犹豫要不要换件喜庆些的颜色,玉珠儿已经乖乖坐好让甘草给她梳发。

小女孩发型不多,两边的发梳成两个发苞,玉珠儿发多,下面的发就没全部梳起来,柔顺的垂在前胸后背。

见发髻梳好,玉珠儿自己从大姐姐给的那个梨花彩绘匣子里取了一对儿碎红玉石镶海棠花珠链,这是大姐姐亲自设的样式,戴在手腕上,挽在发髻上都是可以的。

这对珠链是用剩下的纱布料做成一朵朵指甲大小的海棠花,嫩黄色的花蕊,红色的花瓣骨朵儿,用碎红玉石缀边儿,这些碎红玉石极细,藏在同样是红色的花瓣周围根本看不出两种颜色,一眼望去只以为是用海棠花串成的珠链,样式精巧的不行。等到甘草帮着把这对海棠花珠链戴在两个发苞上,几人的目光都忍不住落在玉珠的发苞上。

屋里门窗紧闭,天光不算大亮,遂屋里就燃着烛光,这些海棠花在烛光下折射出漂亮的光线,熠熠生辉,让人移不开眼。

“呀,这可真好看。”木氏忍不住惊叹,这样一打扮,完全让人忽视姣姣身上那身衣裳,所有的注意力全在面上发髻上。

平日里玉珠儿喜欢把这对戴在手腕上,还是第一次当成珠花待在发髻上。

甘草是三个丫鬟中最稳重的,临行前木氏带着她一块。

这次是镇国公府邀伯府所有女眷去赏花,老太太,林氏,陶氏领着玉香玉兰,两个姐姐也都打扮过,玉珠还特意给她们带了首饰出来,都是大姐姐匣子里的。

给玉香的是个碎红玉石梅花骨朵儿簪子,玉兰的是碎红玉石珠花儿,两件跟海棠花珠链是同一时期同样的碎边料子做出来的,简单的插在发髻上,精巧漂亮。

陶氏都忍不住惊叹,“这簪子珠花可真是精巧。”

林氏也有些感叹,女儿竟有这般的手艺。

按理说三件首饰不相上下,玉珠儿却特别出彩,一来她年岁最小皮肤白嫩,身上穿的颜色素雅一些,所有注意力就会在集中在她粉嫩的面容跟出挑的海棠花珠链上。

玉香玉兰都极喜这首饰,玉兰更是喜滋滋的摸着发髻间的珠花道了声,“四妹妹,多谢了。”

玉珠儿心道,这还是三姐第一次喊她四妹呢。

路上有些积雪没化,今儿天不错,出了太阳,伯府的马车一路朝着东廊街驶去。

这东廊街是上京最繁荣的一条街,全是华丽气势的宅子,不过统共也没几家人能住在这里地儿,住着几个簪缨大家族,还有几个大宅子是空着的,未曾被赏赐给人。

镇国公府就在东廊街最东边的那家,宅子很有气势,漆红色正门旁两只用来镇宅的石狮子强悍威猛,一人来高,极有气势。今儿因为宴请不少客人,正门被打开,几个模样端正的丫鬟嬷嬷正在迎客。

第17章

镇国公府的那个镇字可不是说得玩的,当得起镇国这个称号,镇国公府往上数三代都是镇守这国家边疆的大将军,军功显赫,到这代下来已有百年历史,真正的豪门望族功勋之家。

国公府沈家是望族,子孙兴旺,前头几代子嗣众多,只到这代国公爷沈魏却只有一个嫡长子,因沈魏兄弟姐妹挺多,遂表亲堂亲却是不少,沈魏的这些兄弟也都各有本事,在朝为官。

沈魏十几岁就去边疆镇守边关,二十来岁才成亲,取了嘉禾公主为妻,诞下嫡长子,立即就请封了世子。接下来数十年沈魏在边关立下无数战功,袭了国公府的爵位。

既袭了爵,沈家也就此分了家。

国公爷沈魏除了嫡长子还有一嫡女,如今也就五岁,另还有两庶女,分别是贵妾纪云柳诞下的大姑娘和妾氏如娘生下的三姑娘。

嘉禾公主诞下嫡女后身体就不太好,常年在平州生活,平州那地儿一年四季入春的鱼米之乡,很适合修身养性。

遂这些年一直是贵妾纪云柳在操持国公府的庶物,也被京城的太太夫人们尊称一声柳夫人。

今日宴请各府前来赏梅的就是柳夫人,这也是在马车上时老太太告知大家的,其实是为了告诉木氏,因三房才回京,京城这些世家的事情肯定是不了解的。

老太太说罢这些,又嘱咐道,“若是在府中碰到沈世子,记得离他远些,莫要招惹,这少年虽才十一,听闻却已心性冷酷,性情暴虐,曾让人杀了一个丫鬟。”

玉珠儿却是不懂,这样的世家,若是处死一个犯错的丫鬟也是正常,怎得就变成性情暴虐了?

玉香玉兰常年在京,知道是怎么回事,见叔母一脸不解,玉香就压低声音说,“听说沈世子处死那丫鬟手段很血腥,让人一刀刀的把丫鬟身上的肉割下喂了鹰,那丫鬟叫声惨烈,偏偏又死不去,眼睁睁看着手臂腿上的肉被削尽露出生生白骨,最后血流尽而死。”

玉珠儿打了个寒颤,木氏忙人抱紧了下,拍了拍背,“姣姣儿莫怕,莫怕。”口中念念有词说了几句佛经。

这之后伯府女眷再不言语,一路到了国公府大门口,下了马车,见识到国公府的辉煌,由着丫鬟婆子领着进了国公府。

国公府青砖灰瓦,府内雕梁画栋,青影叠叠,富丽堂皇。

嬷嬷笑脸眯眯的领着人朝腊梅园而去,一路上说着,“夫人早就听闻伯府的四姑娘是个有福气的人,大姑娘又进宫做了妃子,府中二公子还中解元,可谓是三喜临门,夫人便想着见一下府中的人,也不知会不会唐突了各位。”

老太太急忙说,“哪里敢,能得夫人邀请是伯府的荣幸。”

一路言笑晏晏到了腊梅园。

国公府的腊梅是上京四大美景之一,腊梅园占地不算广,只有五六亩地,可园中的腊梅却是极为少见的金色腊梅,一眼望去金光闪闪,耀了人眼,漂亮的仿若人间仙境。

这腊梅园听闻是嘉禾公主极为喜欢的,嫁入国公府后特意命人在府中移植这稀有的金色腊梅。金色腊梅稀有,难成活,需不少人力照顾,这么一片腊梅园每年的护养都需三千两银子。

几年前嘉禾公主生下嫡女后就去了平州休养身体,这腊梅园也交由柳夫人打理,每年都会请了上京的权贵们前来赏梅。

为了赏梅,还特意在园子前盖了一座四角青砖大亭子供人坐着歇息喝茶。

嬷嬷领着伯府女眷到亭子时,里头已坐着不少太太姑娘们,这些夫人小姐们的目光都不由落在伯府一众女眷身上,各有深意。

玉珠儿由木氏抱着朝着亭子走去,她看着亭子里的女眷们,个个珠围翠绕,光鲜亮丽,其中一穿着珍珠蓝青柠色如意缎绣五彩祥云夹袄,带着一套绿汪汪翡翠头面的女子朝她们走来。

那女子约莫二十多岁的年纪,宛转蛾眉,仙姿佚貌,长的一副娇小玲珑的身躯,非常有韵味的一个美人儿。

玉珠儿见这美貌女子巧笑嫣然的过来,猜她应该就是国公府的柳夫人。

果不其然,这女子走过来笑道,“想来就是勇毅伯府的老太太跟几位太太和姑娘们了,快来里面请。”

“不敢当。”老太太忙道,“劳烦夫人请迎,这怎么使得。”

柳夫人笑盈盈说,“您是长辈,自然是使得的,老太太莫要谦虚,还快些里面请喝茶吃果子去。”

随着柳夫人进了亭子里坐下,柳夫人把在座的各位都介绍给伯府众人,玉珠儿见这么乌压压一片人,在一听都是各个伯府侯府公府各种勋贵簪缨世家的,二三十多人,哪里记得住,听的昏昏欲睡。

木氏抱着玉珠儿在垫着织锦蒲团的石凳上坐下,同旁的夫人聊了起来。木氏在邵安城也应酬了不少姜安肃同僚的夫人太太们,交际本领还是可以的,不一会就同旁的夫人说说笑笑起来。

玉珠儿想了下,记起同木氏说话的应当是中书侍郎的夫人。

中书侍郎乃是正四品官职,玉珠儿不太清楚中书侍郎家中情况,但见这位中书侍郎夫人眉眼温和,看着很好相处。

中书侍郎孟氏笑眯眯的望向木氏怀中的玉珠儿,怔了下,赞叹道,“好标致的女娃儿,这娃娃长的可真是漂亮。”

玉珠儿闻言,冲孟氏一笑,露出一排整齐漂亮的小牙齿。

孟氏今儿是带了唯一的女儿过来,小女孩比玉珠儿年长三岁,性子随了孟氏,温温和和,见着玉珠儿也软糯糯的说道,“妹妹真好看。”到底是六岁多的女孩儿,目光一直朝着玉珠儿头上的海棠花珠链望。

连孟氏也是头一次见这样精巧的珠链,在阳光照射下折出漂亮的光线来,让所有人目光都忍不住落在这头上。

孟氏忍不住赞了句,“好精巧的珠链。”一看过去,姜家三个姑娘带的均是如此雅致的头饰。

柳夫人也注意到,赞了一句不由问,“不知是哪位名家做出来的首饰,当真漂亮的打眼。”

老太太就笑,“是家中三媳妇铺子里出的。”

柳夫人笑道,“呀,可得赶紧同我们说说这铺子在哪儿,这般漂亮雅致的首饰,还不得让人一抢而空。”

木氏就道,“夫人说笑了,铺子还在筹备当中,待开业时自会告知夫人的。”

柳夫人也不过是这么一说,她嫁了国公爷,什么样的珍宝没见过,也就是觉得这海棠花珠链挺精巧这才赞了几句,若是让她带这样的首饰还是有些不屑的,闻言也只是笑笑把话题扯开。

姜家人又岂会看不出柳夫人的客套,这柳夫人身上的一套绿翡翠头面都够买下一个铺子,岂会真带这样的首饰,谁也不把这些话当真,很快扯开不提。

人到齐后,柳夫人说了几句话儿,无非是让大家玩的尽兴,待赏梅时还特意请了舞娘助兴。

在坐的夫人们也是说说笑笑喝茶吃果子联络感情。

玉珠儿年岁小,也没人同她说话,她靠在木氏怀中喝着甜丝丝的花蜜水,吃着香喷喷的果子,别提多惬意。正吃的开心,瞧见一个五六岁的女娃朝她走来。

那女娃长的粉雕玉琢,一双丹凤眼儿,脸颊鼓鼓,肉呼呼的,如白玉一样,身上穿着珊瑚色金丝织锦夹袄,披着一件雪白的狐裘,带着一套红宝石头面,趾高气扬的走到玉珠面前。

这女娃身后还跟着一个老嬷嬷,口中不住喊着,“郡主,哎哟,我的小祖宗,您可慢点,别摔着,别吓着老奴了,哎哟哎哟,慢点哎。”

能在国公府这么趾高气扬的,还被称呼为郡主,应当就是嘉禾公主生下的国公府嫡女,如同沈世子一样,这小郡主一出生就被嘉禾公主去圣上面前请封了郡主。

小郡主来到玉珠儿面前,仰着肉呼呼的下巴问她,“你就是抽中福签,得了广济大师随身佛珠的小傻子?”

你才小傻子呢,玉珠儿在心中腹诽,面前不敢显露半分不敬,她糯生生的说,“郡主误会了,姣姣不是傻子,是他们误传呢。”

说话条理清晰,显然不是傻子,看来还真的只是开窍晚呐。

小郡主不耐烦了,“我管你呢,我问你,你那串佛珠了?给我。”

“郡主,您这可不行。”柳夫人忙上前把小郡主抱起,回头喝斥那跟着的老嬷嬷,“怎得照顾郡主的,外头风大,怎就这样让小郡主直接出来了?小郡主前两日的风寒才刚刚好,可吹不得风。”

老嬷嬷苦道,“夫人,是老奴的错,小郡主一听闻勇毅伯府上抽中福签的姑娘来府中赏花了,就非要出来,老奴拦都拦不住,还请夫人责罚。”

第18章

柳夫人闻言,也没责怪老嬷嬷,挥手让她回院拿个皮毛手笼过来,低头哄着怀里肉呼呼的女娃,“小郡主乖,莫要闹,您伤寒还未彻底好呢,再吹了风又得请来御医给您开药呐,那药可苦了,您也不愿喝是不是?要不过两日我在带小郡主出来玩可好?”

小郡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