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就静静地看你装哔-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同样的那群人,还是同样的焦急神色,只是耳边没有了女子生产时候的哭喊,只听到明景帝在一遍又一遍地责问太医。

“你们这些太医是干什么吃的?”明景帝怒砸茶杯道,茶水和瓷片溅在跪在地上的太医的身上,看着颇为狼狈。

“朕是养了一群闲人吗!”

这时候年老的院正走了出来,双膝跪地,苍老的面容皱纹横生,道,“皇上,四皇子现下因为昨夜着了凉,高烧不止,加上年龄幼小,臣,不敢开药……”

明景帝冷笑一声,看着龟缩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奶娘,“着了凉?呵。”

又盯着他,冷声道,“也就是说,没有办法了?”

院正浑身抖了一抖,生出冷汗,呐呐道,“臣,臣还有一个办法……”

“说。”

“让精通儿科的太医——针灸。”

明景帝叹了口气,“那就针灸吧。”

站在一旁神色呆滞的皇后一听,泪水就这么流了出来,立马扑上去,道,“皇上!皇儿还那么小!不能针灸啊!”

明景帝一把把她推倒在地,怒极反笑,“现在说不针灸,之前怎么不想着好好照顾着?”

一个锦衣玉食,众多宫婢伺候着的皇子,能因为着凉这个莫须有的理由,就高烧不止!

亏他之前还觉得皇后把四皇子养得好!

是了。

在四皇子还未出生的时候,便想着利用皇嗣来算计宫妃!

哪里是一个母亲会做出来的事?

真不该被她的表象给迷惑了!

明景帝这样想着,怒火攻心,只觉心肺一阵阵地疼,喘不过气来。

☆、第43章 皇子早夭

太后忙奉上一杯温茶,给明景帝消消火气,道,“皇帝,现在最要紧的是四皇子的身体。你也得当心自己的身子。”

明景帝缓了口气,也不管瘫软在地上的皇后,冷声对太医道,“务必保住四皇子的性命。”

太医们听了,如蒙大赦,诚惶诚恐地退下了。

明景帝如此在乎四皇子自然是有原因的。

于情,四皇子是明景帝最小的孩子,才不过周岁,他的人生甚至没有开始。宠爱幺子也是每个父亲下意识的感情。

于理,四皇子是中宫嫡子,身份自然不同于别的孩子。

若是在除夕这么重大的日子里,中宫嫡子出了什么问题,难保民间不会有什么当今天子非受于天的传闻。

甚至会殃及如今本就进行得颇为艰难的科举制。

明景帝都能想象得出来,若是出了事,那些世家的折子上会以怎么样的理由“委婉”地劝他这个皇帝,放弃科举制!

可是,这样利国利民的政策,明景帝绝对不会仅仅因为世家的阻拦而罢手的!

这次是推行科举制,再下次若是又有什么旨意,又触碰到了世家的利益,引得他们不满,恐怕他这个皇帝,随时都会被拉下马。

这样想着,明景帝心里更满意王家想出来的这个法子了。

简直就是瓦解现在朝堂上,势力纠葛的利器。

明景帝喝了口茶水,顺了气,一抬眼就看见站在一旁的端柔贵妃。

十六七岁的年纪,俏生生地站在那,既不谄媚,也不高傲。

嘴角常常牵着微笑,温温柔柔的样子,眉眼柔和,温良无害。

就是这么一个温良无害的女人,身后站着的,却是苏家这样的庞然大物。

此次科举制改革,之所以会这么艰难,一个原因是因为世家的竭力阻止,另一个原因,却是因为苏家没有表态。

若是苏家公开支持他,想来这个政策执行地也不会太过艰难才是。

按理说,作为清流第一人的苏家,不可能对这种名留青史的大事无动于衷,甚至苏家人也没有任何高兴的样子。

王家一看苏家的反应,直觉是因为这事儿是他们王家上的折子,抢了苏家的风头,所以迟迟不肯表态。

越想越觉得这个理由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么一来,城里街巷都在传:苏家妄为清流第一人,竟然因为被抢了风头这种小事,把造福于大明江山社稷的大事压着,迟迟不肯表态。

王家一直都会玩这种“流言效应”。

当年,太后就是在王家的运作下,带着“皇城第一闺秀”的名头进的宫,一举封为高位。

太后当然不可能是第一闺秀,这都是王家人暗里操控得好。

那时候,宫外皇城里的人,哪一个不知道王家嫡女是身份高贵却又温柔可亲的姑娘?

同理,王家也用同样的手段对付苏家。不过,一个是自家人,一个是外人,自然有所不同。

这种流言一出,天底下的读书人,基本上都不怎么相信。

毕竟苏家一直是清流文人向往的世家。

历数自大明朝开国以来,苏家出了多少独领风骚的清流文人和清正廉洁的青天大老爷!

其风骨之正,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

然而,这世间的流言,总是三人成虎,人云亦云。

这流言传得越久,听到的人,内心也就越将信将疑。

偏偏苏家从来不曾站出来表过态。

任由王家败坏他们的名声。

文人,总是重视风骨、名声的。

是什么原因,让苏家连名声都不顾了,而沉默至今呢?

就在王家以为自己的计策成功了的时候,苏家终于站出来了。

原来,苏家大事一般都是由苏老爷子作主的。

而今苏老爷子病入膏肓,已经没有那个精气神再去管朝堂上的事了。

苏家自然也沉浸在悲痛中。

甚至苏家家主苏正,还替父上了“乞骸骨”的折子。

那日,明景帝一看到这个折子,下了朝,便浩浩荡荡地带着医术最好的太医去了苏家。

苏老爷子是当年先帝留给明景帝的辅政大臣,是先帝年间的肱股之臣,哪怕现在苏老爷子现在已经老了,也是明景帝见到了也会礼让三分的人物。

能得两朝皇帝礼遇的苏老爷子,自然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在先帝朝的时候,他的才干不是最好的,却是最得帝心的臣子,本本分分,安分守己,先帝之言,无一不应。

这也是先帝最为看中他的一点。

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明景帝对苏家无比厚爱,除了由明孝元皇后的原因,自然也有苏老爷子的原因。

但是,毕竟不是自己培养出来的臣子,信任度不可能高得了多少。

在苏家久久没有表态的时候,明景帝就有过怀疑。

再一听市井流言,这疑心就更重了。

所以在听说苏老爷子病重之后,才会亲自出宫,带上太医和一大车的好药材,去看望他。

明着看望,实则却是打探虚实。

一踏进苏家大门,如同在世人眼里的映像般,修得极尽简朴。

听说这原来的苏家是先皇挑的已经修得上好的院子,特意赐给苏老爷子的。

这么多年来,也只是翻修翻修,从未大张旗鼓地动过土。

虽不如其他大臣家里的华贵新式,却也有着天然的野趣。

在太医确诊之后,确定苏老爷子确实是病入膏肓了,明景帝这才放下心来。

如果可以,他也不想怀疑明孝元皇后的娘家,太子的母族。

承乾宫里不像别的宫妃宫里,养了什么雀儿、鸟儿的。

随着明景帝的默然无语,整个殿内更显寂静了。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太医的消息。

皇后从未有这么一刻,觉得死亡来得这么近。

她知道,如果,她的孩子就这么去了,那么她的荣宠也到头了。

按着如今的局势,废后都算轻的,最可怕的是,悄无声息地死去。

突然,隔间传来婴儿的嚎哭声,一声一声打在明景帝的心上,打在皇后的心上,回想在在场所有人的耳边。

明景帝和皇后瞬间松了口气。

这时,太医也赶过来,跪地叩首,报了喜讯,“恭喜皇上,四皇子得皇天之庇佑,在针灸之后,终于有了起色。”

明景帝免了他的礼,又赐了绣墩,道,“四皇子现在可好些了?”

“四皇子如今是缓过劲儿来了……只是……”太医只是在绣墩上挨了个边,面露难色,吞吞吐吐道。

“只是什么?”皇后连忙追问。

皇帝跟前,哪有皇后抢话的道理。

明景帝皱皱眉头,有些不悦,但是看在她如今狼狈的样子,忍了忍,没有说话。

“只是……”太医跪地道,“只是,针灸毕竟治标不治本!四皇子虽然缓过来了,但是还得小心照料,万不得出半点差错!”

什么叫小心照料?

太后皱眉,发话道,“皇帝,四皇子就先放在哀家这里养着吧。有哀家在,看看有谁还想弄些幺蛾子!”

说着,环扫了在场所有的宫妃。

特别是端柔贵妃苏之婉!

太后作为浸淫后宫多年的女人,在四皇子出事后,第一个想的便是后宫阴私。

偏偏全部太医院的太医都说是着凉而引起的高烧。

还没有哪个宫妃有能力买通太医院全部的太医,就连端柔贵妃也不可能。

所以,太后虽有疑虑,却不敢肯定。

明景帝自然明白太后话中的意思。

不过,他的着眼点一直放在前朝,只要四皇子没有性命之危便好。

后宫的事,自然交给后宫的人去解决。

“那四皇子,就有劳母亲了。”明景帝温声对太后道。

“哀家养着自己的亲孙子,哪里是‘有劳’?”太后看了眼皇后道。

皇后瘫在地上,低着头,嘴角蠕动几下,终究没说什么。

扶着桃红的手,站了起来,理了理衣襟鬓发,身着稍微有些褶皱的大红色凤凰朝日祥云暗花吉服的她,即使是妆容微花,也不能掩盖她艳色芳华。

面色平静,眼里却满是绝望,恭恭敬敬地向端坐高位的明景帝和太后叩首谢恩。

本是晚间,裴云若站在暗处,烛火的光晕下,看不清神色。

只瞧见她微微勾起的唇角。

这场闹剧终是散了。

就目前来看,皇后下场最为凄惨,好好的儿子被养在了太后跟前。

以太后和皇后如今的关系,以后想见一面,恐怕极难。

咸福宫。

洗漱之后,寝殿内。

李承泽满头雾水地问,“这就完了?”

苏之婉摘下钗子,转头笑道,“不然你还想如何?你以为,这皇帝会当场将罪于我?还特意学别人‘英雄救美’?”

李承泽道,“这一切看起来都直指于你,我不放心……”

“‘英雄救美’没玩成,倒是免费看了出好戏!”苏之婉走过去躺在床上道。

“你没事便好。”李承泽也褪下衣衫,着中衣,躺在另一边,轻声道,“我可不在乎什么好戏。”

苏之婉转过头看着他,挑眉道,“谁说我没事?我事儿可大着呢!看吧!看明天就知道了。”

说着闭上了眼睛。

这一天可算是把她累着了。

参加什么莫名其妙的除夕宴,又看了场好戏,还莫名其妙地在承乾宫“罚站”。

可算是把她累坏了。

不用明天,今晚,李承泽便知晓了。

半夜,侍书顾不得太子的存在了,直接在门外叫醒了苏之婉,说是,“四皇子夭折了……”

苏之婉微微一笑,她就知道,裴云若不可能是这么仁慈的女人。

皇后害得她从今以后再也不能有孩子了,她仅仅设计个母子分离就算完了?

当然不可能!

后宫女人,从来不可能仁慈!

☆、第44章 罪魁祸首

原来,除夕当夜,太后以怕四皇子再遭什么毒手为由,连一晚上母子相处的时间也吝啬于给皇后,直接吩咐宫人收拾好四皇子常用的东西送到了慈宁宫后,便抱着四皇子离开了承乾宫。

毕竟,要抱养四皇子也是现有的念头,之前,慈宁宫可没有准备皇子用的一应物品。

太后离开的时候,皇后一直面无表情地站在门口,不知在想些什么。

亦或是什么也没有想。

寒风混着雨雪吹落在屋檐,又缓缓坠落,在殿门外形成一道无法跨越的雪白的鸿沟。

一路上,太后小心地护着四皇子,怕四皇子的病情反复,还特意带上了一个精通儿科的太医。

用凤辇边的丝锦垂帘遮挡着风雪,就怕他再着了凉,使得病情加重。

若是因为太后的一意孤行,使得四皇子出了什么事儿,就算她是太后恐怕也难辞其咎。

在太后的照料下,去慈宁宫的路上都没有出什么大碍,甚至进了慈宁宫,太医把脉之后,四皇子的病情也是稳定的。

谁也没想到,就在太后前前后后安排好了伺候四皇子的宫婢,刚躺在柔软的珍丝棉被大床上,合了眼,准备就寝的时候。太后身边最得力的姑姑突然传来了消息:四皇子不好了。

冬天的时候,除了明景帝的乾清宫,就数太后的慈宁宫最不缺碳了。

每个月,明景帝都吩咐着,所有的东西都紧着慈宁宫来。

所以,上好的银丝红罗碳,慈宁宫总是不缺的。

每到冬天,慈宁宫总是暖烘烘的,除夕夜也不例外。

可谁也不知道,就是因为这个不例外,生生地把四皇子送入了地狱!

永远不要小瞧了宫妃手里的秘药。

贤王李宗的母妃,顺太妃手里有一种辽国传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