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转人生-第8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杨玉河和夏青禾在听了李逸帆的描述之后,也是频频的互相对眼,同时也是对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的想法,更加的欣赏。

现在很多国内的企业家,赚了钱,根本就不琢磨怎么回馈社会,反而是琢磨着赚了钱之后,怎么往国外跑。

什么人才培养,什么新技术研发之类的,他们才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既得利益。

这也是国内企业家富豪们的悲哀,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一方面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第一桶金,很多都是来路不正,他们怕被人家清算。

国内这样的传统已经流行很多年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每次政府换届之后,就总会有很多当官的和富豪倒霉,所以这样的人,只要不傻的,都会尽早的混个外国身份,把资产转移到国外去。

还有一部分,则是对国家没有信心,对社会没有安全感,所以赚了钱之后,也会第一时间想到往外跑。

至于他们用来发家的企业,他们才不会管什么人才培养和技术革新呢,反正在他们看来,gcd的天长不了,所以没必要老老实实的做企业。

这也是在十几年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仇富,仇官的主要原因。

而其实当官的又有那个愿意看到自己治下富豪,全都做这样的选择?

杨玉河和夏青禾也一样,他们眼前的李逸帆,家庭背景本就有些神秘,有海外关系背景,可是他们在发家之后,不但没想过换身份,转移资产到国外,反而还琢磨着如何在国内高慈善,琢磨怎么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的富豪,他们如何能不喜欢,这样的公司他们怎么能不支持?

更何况李逸帆的这套人才培养的理论,可是相当的对杨玉河的胃口的啊!

以前没有当上北省主管的时候,他也不太了解,可是等自己做到这个位置上之后,他才知道现在北省面对的人才流失的问题有多么严重。

以前北省是个工业大省,尤其是在上世纪的时候,直到改制之前,这里是国内的重工业中心,有着无数的工业企业和各种技术工人。

什么八级钳工,焊工,那都是小菜一碟,随随便便到那个工厂,都能给你揪出十几个来。

可是后来企业改制,可把这些人也给改没了,很多有能力的工人,都到南方的私企打工去了。

而改制后的国企,更是没了以前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就造成了后继的高质量的产业工人数量骤减。

前段时间,他到京城拜访了一圈,拉来了两个大型的石化类型的项目,落户到省城和滨城。

可是后来在项目建设的时候,就遇到的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就比如一种输油管路的建设,其中的某些特别复杂的回路管道,就不能用机械来加工,只能靠那些技术工人用手来加工。

可是找遍了北省一圈,居然找不出几个合格的焊工和钳工,人家把这件事当成笑话似的和他说了一遍,可是却让他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隐忧。

前段时间他去京城,和目前的国家中枢进行过接触,得到了对方的一些许诺,比如未来几年,国家将会加大投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等。

这些可都是重大利好消息,虽然他也知道,这口号看是漂亮,其实就是把京城和周边地区的一些落后产能和企业,搬迁到北省。

可是即便如此,你这里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工人给人家支撑,人家为什么还要把项目搬迁到你这里来?

而且技术工人短缺这种问题,已经不光是在普通的工业企业里出现了,甚至连北省的一些重要的国家级的企业里,尤其是涉及到军工产业方面,这样的人才就是奇缺。

省城可有着不少的国家级的军工企业,比如某某飞机设计公司,还有某某发动机厂,这样的企业,可是总装那边的心头宝。

可是就连这样的企业,都极度的缺乏技术工种,你说这情况得严重到什么样?

长此以往下去,那北省还谈何振兴,连人都跑光了,还谈什么振兴老工业基地?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他也在琢磨如何培养技术工人的问题,甚至上面的某位领导,都在一次开会的时候,给他提点过,想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这样的话。

原本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思路,没想到这刚打瞌睡,就有人给送了枕头了。

李逸帆这小子,难道真的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吗?他怎么就这么准时准点的在自己面前提起了这么一个计划呢?

“逸帆,你这提议非常好啊!我们非常赞同,你这将慈善作成足球的模式是好事,而且后继的人才分流,培养技术人才也是一件好事。不过你这步子迈得好事有点小,我看你不如干脆直接就起步,把技术学校这里也一肩挑起来算了,就别等几年之后,在搞什么人才分流了。”

杨玉河当然希望李逸帆的技术学校开办的越早越好,而他和李逸帆也不是什么外人,也不用隐瞒自己的想法,就直接和他说了。

“啊?杨叔叔,这直接走这一步,是不是步子迈得有点太大了?要知道,我收的可都是贫困生,还有孤儿什么的,而且是有年龄针对的,你现在一下让我一步到位,会给我带来不少压力,而且我那学费全免,你这直接让我搞这一套,我这资金压力也要增大不少的啊!”

李逸帆连带愁容的说道,杨玉河说那些,他当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这时候当然要哭哭穷,要点好处。

杨玉河是什么人,李逸帆一撅屁股,要拉什么颜色的粪蛋,他都能猜的一清二楚,当然知道这小子是在和自己哭穷,于是哈哈一笑说道。

“这样吧,正好省城这边,有个技术学校想要解散卖掉,我看不如由政府出面,你来接手好了。场地,费用什么的,咱们这边成本价转让给你,还有我会和教育部门商量一下,给你自主招生的权利,当然你每年要向教育部门上交一定的费用,不过这个费用不用交的太高。老夏,回头你看看滨城那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项目,不妨一并都交给逸帆,来做算了。”

夏青禾哈哈一笑:“我看行!”

1226夏青禾的支持

夏青禾这话,可不是为了配合杨玉河,拍他的马屁才说的,而是心里确实有这么个想法。

杨玉河到了省城,现在他是滨城的一任主管,杨玉河给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而杨玉河的前任齐满天,无论他的为人怎么样,但是最起码他在任滨城的时候,也把滨城建设的非常好。

前两任主管,都是在滨城做出了成绩,这让他这个继任者的压力很大。

杨玉河留下的城市建设思路非常好,而他也想把这条路继续的发扬光大,一方面是想要把滨城打造成花园城市,一个旅游城市。

另外一方面他也想打造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在上辈子的时候,夏青禾继任滨城一把的道路,并不是特别的顺畅,上辈子因为没有李家的出现,杨玉河在滨城的执政之路,走的并不是特别顺畅。

甚至可以说是一路荆棘,几年下来一直都是在和滨城本土派在纠缠,那几年滨城的发展并不是很好。

可以说那时候他被齐满天压制的死死的,直到后来齐满天调任中枢之后,他才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这才荡平了没了后援的滨城本土帮,实现了自己的执政理念。

可是那也让他错失了四年的好光阴,在之后他调任省城,也一直没能掌握真正的权利,一直在省里的副职上等退休。

而夏青禾也因为这样的缘故,比这辈子晚了4年到位,而且那时候因为国内派系斗争的缘故。他也没有和杨玉河站在一起。而是选择了后来的省委一号。

当时省委一号的理念是大力的把京津冀地区一些淘汰的落后产能引入到北省。也就是主导的什么所谓的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说法。

再加上那些年房地产的火爆,滨城也不能免俗,到处都是在开山填海,盖楼房,整个滨城被搞得是乌烟瘴气。

几年前曾经号称北方最美丽的港口城市,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成为全国pm25超标最严重的城市,甚至一度超过了京城。这就是这位夏青禾主政时期的成绩。

那时候老夏因为年龄的缘故,已经只能在那个位子上等到店退休了,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所以那时候的他可没少被滨城的老百姓骂。

但是这辈子,因为有了李家的崛起,无论是杨玉河还是他夏青禾走的路,比起上辈子都要顺畅的多。

两人现在都是在年富力强的好时候,坐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位置。

现在的夏青禾可谓是意气风发,虽然前任领导给他留下的非常不错的遗产,可是他还是像走出一条和以前不一样的路。

现在的滨城环境不错。可是将来到底该在什么方向上做文章,他一直还没什么头绪。

前段时间在接任了滨城一号的位置之后。他也曾经到国内几个发展不错的省市去考察了一圈,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大搞什么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者高新技术开发区。

这样的项目在滨城早就有了,甚至可以说是滨城在国内率先搞出来的,可是接下来呢?

难道自己就只做一个传声筒,接力棒,继续走这条路吗?

那别人今后谈论自己的时候,还能说些什么?一个应声虫吗?没意思,所以自己必须走出一条新路来。

旅游产业文化是一方面,可是另外一方面,他有了点想法的就是教育,这一点是他去东山省考察之后得出的结论。

东山省这两年的私营教育方面搞得非常不错,尤其是各种技术学校,什么大蓝翔,或者是新东方之类的技术学校。

满电视屏幕都是他们的广告,而每年去他们那里报名学习的人也不少。

他自己也考察过,教育产业确实是一块非常值得投资的重点,而在东北地区,目前还真就没有这样的一家像样的企业。

他的几个智囊就曾经给他指出过这一点,整个北省有两千多万人,加上北面的两个省,就有一亿多的人口。

而整个东北地区的教育资源,在国内来说,其实并不算突出,和京城,浦海,和中部那些地区比起来,咱们根本不具备什么教育优势。

而最近一些年来,东三省的优秀人才不断的流失,这样长久下去,还谈什么发展?》

公立教育体系方面,咱们是不能插手了,但是为什么不能鼓励私营教育?

估计民间资本进入教育产业,这也是一条非常不错的路子吗?

最起码咱们北省,甚至整个东三省都没有什么优秀的技术学校之类的教育资源。

夏青禾当时听了这些话,觉得有些道理,今天就算李逸帆在他面前不提起他的想法,他回去之后,也想在这方面在好好调研调研,然后找个突破的方向的。

而现在李逸帆突然提起他想搞足球学校,乃至于后面的技术学校,可是让他大喜过望,这可真是刚打瞌睡,就有人来给送枕头啊。

这是好事,这样的好事,绝对要支持,更何况人家这还是带有慈善性质的学校?

哪怕他们每年招生几千人,都会给市里的财政减少很多的负担,更何况还可以解决一部分的就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还有一点,夏青禾一直藏在心里,那就是他之所以这么利索的表态,还有点想要巴结李家的意思。

李家今年前不过就是一家开小饭馆的,可是你再看看人家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综合性的集团。

以前他不过认为李家,就是和杨玉河的利益绑在一起的一个利益集团,说不定里面还有些杨玉河的龌龊。

可是现在看来,李家人的志向,可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你看看人家现在的战略布局,已经开始涉足到实体建设,开始搞汽车那样的高大上产业去了。

虽然前景未卜,但是就从人家这份胆气,你就不能不佩服,要知道以前他们,可就是酿酒的,这跨行经营,而且跨度还这么大,有这样胆气和眼光的家族,可真不多。

更何况这姓李的一家人,还有非常神秘的海外背景,听杨玉河隐约提起过,他们家好像还有什么海外财团的亲戚。

海外财团啊!那些家伙,在国人眼里,即便是他这一任地方长官的眼里,都是非常神秘,和强力的存在。

所以他现在是认准了,和李家人搞好关系,对自己的发展绝对没坏处。

现在随着杨玉河的高升,李家人已经开始走出滨城,涉足省城,甚至在京城都投资了不少生意。

可是夏青禾可不希望,他们就这样放弃了滨城这个他们的老窝,毕竟怎么说也是咱们滨城走出去的企业不是?

今后咱们滨城的发展,可离不开你们的支持呢!

所以对于李家,他肯定是会持不保留的支持态度。

“逸帆,正好市里最近有个铁路足球学校,想要装让,不知道你有意接手不?如果你要是愿意的话,那我会帮你们联系接洽,他们现状不是很好,急需资金。如果没有外来资金注入的话,恐怕就只能解散了。还有关于你这个足球学校,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