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功夫之王-第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面。

“老豆,我们合作吧,成立一家专门的电影评论期刊。”王小虎这样建议道:“目前香港报刊业对电影方面的评论没有专业权威性,正好你那边的仪修佳如今也积累了一部分人气,不如调过来做期刊的主编。”

“嗯?电影方面的期刊确实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你说的这个建议还是不错的。”金庸沉吟道:“将仪修佳调去没有关系,不过现下《明报》人员还是有些紧张的,恐怕他孤掌难鸣。”

“呵呵,那你再调过来一个能震住场子的人物呗。”王小虎笑着说:“我可是听说老豆你那边早年有个叫余永健的人,对电影评论期刊很有研究呢,不如一起调过来吧,我再从六叔那边挖几个闲人过来,成立一个《电影双周刊》。”

金庸闻言眉头皱起,看了王小虎良久后才苦笑道:“这事怕是你早就预谋很久的吧?连早年的著名影评人余永健的消息都挖掘出来了?”

“嘿嘿。”王小虎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的确,他老早就有成立《电影双周刊》的想法了,毕竟这是香港唯一一本横跨二十年,见证本地影坛兴衰历史发展之地道电影杂志。而且后来大名鼎鼎被誉为东方奥斯卡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亦是由《电影双周刊》一手创办的。

王小虎今天提出成立《电影双周刊》可谓下了很多功夫,一步步在为香港金像奖组织成立而做铺垫。

而这个叫余永健的人,王小虎也是早有耳闻的,早在六十年代中期,他就是活跃在香港影坛的著名影评人,这人可谓当时的电影活字典,对外宣称60年代时期的每部电影他都曾看过三遍以上,而且记忆力超人,能够如数家珍的将每部电影,每个演员都能复述出来,并且评论见解独到。影响后来深远的午夜场首映就是该人提出来的,足见其人在影坛的影响力。

70年代初,余永健渐渐退出影坛评论界,转投金庸的《明报》,这几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的做着娱乐版策划总监,几乎每一娱乐版,他都会认认真真的复查,仪修佳就是余永健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

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是王小虎和仪修佳没事闲扯时才知道的,否则他今天也不会这样底气十足的向金庸要人了。

“给我一个策划方案,容我审核之后,跟公司的股东商量再给你明确的答案。”金庸对这件事情非常谨慎,毕竟《明报》现在已经不单单是他一个人的产业。

“好的。”王小虎点了点头,他知道《明报》如今在东南亚影响力广阔,更知道《明报》如果贸然退出一款刊物,如果刊物的质量不好的话,对《明报》本身也有不好的影响,谁让人家靠报刊吃饭呢,自然视质量为生命了。

“最近和传侠有没有通电话?”王小虎很谨慎的问道。

金庸笑了笑说:“有的。我有跟他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虽然我们父子在某些方面上无法达成一致,却也谈的甚欢,过年的时候我打算将一些话题说跟他听,希望他能原谅我当初对他的伤害吧。”

“嗯,有些事情虽然很棘手,或者大家都不愿直接面对,其实事后想想也不算什么,如果能解决问题的根源而放下彼此所谓的面子,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王小虎深有感触的说着,这让金庸大为惊讶,“小虎,你今年多大了?”

“我是1954年10月31日生日,现在还不到22周岁。”王小虎说道:“老豆你问这个做什么?我的生日可早过去了,难道你要补给我红包吗?”

王小虎的生日是哪一天,他自己也不知道,前世他是4月7日生日,这一世他却是一个孤儿,没有人告诉他是猴年马月所生,于是潜意识里边,他将自己重生的那一天作为自己的生日,而且重生几年里,他从来没有过一次生日。偶尔被赵雅芝提及,他就苦笑着说过什么生日啊,又不是小孩子了。

“你要红包吗?”金庸料不到王小虎这么直接,当下有些窘迫的从上衣口袋里摸出几百港元说:“我出门从来不带大钞,这几百块你收下吧,不过我可找不到红包给你封起来。”

“老豆,我是开玩笑的。”王小虎笑着说:“只是奇怪你为什么问我的年龄。”

“呵呵,总感觉你一点不想20岁的年龄,无论是你说的话还是做的事情,给我一种你历经苍苍的错觉。”金庸有感而发,细数王小虎这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每一部电影都是精品制作,而且都能保持N倍的利润,年纪轻轻就杀入香江十大富豪行列,甚至在好莱坞混发风生水起,这样的魄力一点都不想20岁年轻人所做出来的事情。

“这个。。。。。。”王小虎一时语塞,挠挠头很快说道:“也许是我的运气比较旺吧,也许说出来老豆你可能不相信,我的每一部剧本的灵感几乎都是从梦里得来的,当然,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通过艺术加工,还有融合商业元素才创作出来的。”

“真的?”金庸疑惑的问道。

王小虎重重的点点头,脸上看不出丝毫撒谎的迹象,“这是我一个秘密,希望老豆你能为我保密。”

“这个你放心就是,老豆我不是那种三姑四婆。”金庸嘴里打着保票,心头却是无比的骇然,原来此子成功竟是靠着每日与周公交流,不能不说是奇迹啊,看来我对周易玄学研究的还是不够透彻,回头翻翻佛学经书,好像有种什么手印观想的**专门记载过这方面的东西。

两人又谈了一会儿,临走的时候王小虎说:“这几天我要安排《阿郎的故事》上映,讲的是父与子的故事,如果老豆你有空闲的话,不妨到影院看一看,说不定能从其中找到化解你与传侠之间的隔阂。”

金庸嗯了一声,“我会去看的,另外关于《电影双周刊》的事情,我也会找余永健谈谈,如果他对这方面有兴趣的话,我会尽快通知的。”

“嘿,我听说老余是个怪脾气,说不得这事要请老豆亲自出马才行。”王小虎笑了笑,然后离开德如茶楼。

随即,协和公司立刻安排《阿郎的故事》宣传工作,根据王小虎的特别指示,徐俊龙加大了对台湾市场的宣传力度,毕竟台湾才是文艺片的主要战场,《阿郎的故事》这样文艺气息浓郁的影片怎么能落下台湾这个大好捞钱的场所呢,在金像奖没有成立之前,他少不得也要拿一个金马奖玩玩了。

第一集与龙共舞449预告片一出,众人傻眼

449预告片一出,众人傻眼

《阿郎的故事》在去年10月底,王小虎去泰国的拍摄《惊天动地》时就已经进入后期完善阶段,王小虎将其安排在春节前的黄金档来上映,不难看出协和公司对这部文艺片的重视程度。

早在开机的时候,外界就王小虎执导文艺片保持怀疑的态度,连邵逸夫都曾笑言其误入歧途,放着捞票房的功夫片不投资,偏生拍摄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文艺片,这不是脑子秀逗了是什么?但是王小虎依旧我行我素的拍摄着,不为任何外界的负面言论而动摇。

如今,这部文艺片终于在港澳台三地、东南亚各国展开的宣传攻势,很多同行们都已经搬好了马扎等着看王小虎的笑话。

旺角黄碧山茶社内,一些小成本电影制作公司的人聚在一起吃茶,他们大多是活跃在香港电影文艺界的编剧、导演。

“听说没有,王小虎要上映那部文艺片了。”有个带着眼镜留着小胡子的中年人小声说道。

“早就听说了”身旁一个人接过话说:“你说这个王小虎是拍功夫片的,他的功夫片已经深入人心迎合了市场,不好好巩固功夫片的大好市场,竟然跟我们抢饭碗吃,依我看呢,他就是没事闲的,哼等着扑街吧。”

“肯定扑街”这是一般人的正常想法,都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群人就抱着这样的心态,在他们认为王小虎如今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几辈子赚的,好好的在你的圈子里混多好,竟然拍文艺片,你让这帮靠文艺片吃饭的同行们怎么像?这要不是闲的就是烧的,有钱烧的

“谁说不是呢,去年他们的《七小福》恐怕是协和公司创建以来票房最差的电影了吧?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拍文艺片的思路不正确,经验不如我们丰富,如果七小福不是取得今天的成就,如果不是他们打着七小福学艺八卦的幌子,肯定没人去影院看”

在外人看来,王小虎领导的协和公司并没有在《七小福》的惨淡票房中吸取经验教训,其中一名年月五旬的老电影人说:“我估计现在王小虎是用一种近乎摸黑走到头、不撞南墙不死心的心态苦撑着,文艺片又其实他这种小年轻说碰就碰的?”

“老柳说的太对了,如果你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对生活没有足够的剖析就无法拍出让人感动的文艺片来”

众人边喝茶边评头论足,随后又有个人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的说道:“听说主演还是周润发这个演员不是一直饰演反派角色吗,如果说《叶问》中的李钊还算是好人的话,那《精武门》中蔡雪福着实让人咬牙切齿,王小虎让这样一个令人深恶痛绝的反派做主演,反正我不看好周润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好像还是个新人吧?”

“对啊,不仅是周润发,还有那个叫吴孟达的,听说在圈子里名声也很臭,经常赌博呢”

“嘿,我再给你们爆下料,他们的女主演叫张艾嘉对吧?”

“没错,是张艾嘉”

“根据一个和张艾嘉合作的男明星说,她早年叛逆,在美国的时候和形形色色的人物混在一起,最终她的父母不得不将她从美国送到台湾,别看她脸蛋张的漂亮,在台湾却没有丝毫的市场,啧啧,这王小虎还真是个人物,什么乱七八糟的演员败类都聚在一起,还野心勃勃的拍文艺片”

“要不咱们找几个媒体泼点脏水,打击打击这小子的嚣张气焰?”有个刚入行的编剧建议道。

“你还是赶紧把这想法烂在肚子里吧。”刚才的老刘闷哼一声说:“王小虎现在财大气粗,而且还和影视大亨邵逸夫绑在一起,不说他明面上的身份,他还和14K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当年有个叫白云生的记者就三番四次的泼脏水,最后还不是。。。。。。”

老刘说到这里,伸出手掌在脖子上做了一个切的动作,那个提议泼脏水抹黑王小虎的年轻人顿时眼珠子一瞪,缩起脖子没了气势,心里惴惴不安起来。

这边郁郁不得志的电影同行长吁短叹,表达着自己对王小虎各种羡慕妒忌恨,那边的媒体记者却诡异的保持着安静,原因无他,最近各大报社的娱乐版记者们都被《明报》邀请参加一个座谈会,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规范香港娱乐报刊市场。

会议由活跃在60年代的著名影评人余永健先生主持,全港20余家报社参加会议,由《明报》发起倡议,协和、邵氏、长弓、德宝、新艺城、许氏、袁氏、长城等多家香港电影制片公司赞助,将成立香港第一个正规有关电影方面的半月刊。

各家报社可参与《电影双周刊》的投稿,也可入股,当然,更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加入这个行列。并没有存在任何强行逼迫加入的意思,这点早在会议召开之前,王小虎就已经和金庸沟通好了,至于所提交的方案中也有这样的提议,主要是为了让香港更多的报社加入到这个盛大的组织中来,共同繁荣壮大香港电影报刊的影响力和市场。

但是王小虎的良苦用心并没有得到几家报社的认同,他们认为此举无异于进行招安,是《明报》联合香港电影界内对他们的集中打压,毕竟他们的报纸在娱乐版方面一贯坚持着自己的风格特点,又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体,凭什么被你们《电影双周刊》吞并啊

余永健看看全场兴趣乏乏的同行们,多少有些唏嘘的摇摇头,“哎,你们还是鼠目寸光啊,既然你们不在最早加入这个行列,那么等《电影双周刊》的市场做大之后,你们的那块蛋糕早晚还不是被蚕食?”

余永健这样想着,叹了口气宣布座谈会结束,这位曾经在60年叱咤电影评论圈的老资格,在听到金庸提及《电影双周刊》的方案策划值周,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这几年来他一直关注着香港电影的一举一动,对于香港电影在几年内蓬勃发展由衷的欣喜,更对产生这样神奇想法的王小虎大为佩服,毕竟,像王小虎这样还关注着娱乐媒体发展的大亨实在太少了。

与《电影双周刊》座谈会召开扫兴的同时,王小虎也听到了那些关于协和,关于他的各种负面评论。

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后,王小虎不再理会,而是思考着其他问题,记忆中无论是《阿郎的故事》亦或者《最佳拍档》都取得了三千万港元以上的票房,提早了7…10年推出这两部经典电影也就意味着不可能达到记忆中的票房成绩,毕竟现在的香港电影底蕴还没有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