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姑+1番外 作者:时久(晋江vip2014-04-15正文完结)-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再是早晨满眼素白的景致。
  天空中有鹰鸟嘹亮的鸣叫,她举头上眺,灰白的鹞鹰在顶上盘旋,与之前被困时见过的十分相似。一名侍卫吹哨接下鹞鹰,飞奔去呈给贺山。贺山看后大惊失色,脚步踉跄地奔向宇文徕,还没到他面前就扑倒跪下去,伏地痛哭。
  杨末不知出了什么事,只看到宇文徕似乎也是震惊至极的神态,又听不见他们说什么,索性下车想去看个究竟。刚走出车门,宇文徕已经冲过来了:“末儿,你快上车去,我们得走了。”又对四周忙碌的侍卫高声下令:“所有人,收拾行营,即刻启程!”
  车旁的内侍还不知情势,问:“殿下,可是雪还没有化完,车马如何行进?不如等……”
  贺山跟在宇文徕身后,厉声喝道:“殿下说即刻就是即刻就走,路上有雪你拿铲子在前头开路也得给我把路扒出来!”
  内侍被他骇住,立刻点头应是下去准备。
  杨末看贺山涕泪横流,宇文徕也两眼泛红,心想是什么样的消息让他们如此惊慌着忙又悲痛?脑中第一个冒出的念头是:莫非宇文敩那宿疾缠身的老皇帝驾崩了?
  她拉住宇文徕问:“咸福,究竟什么事?”
  他一眨眼,竟有两颗泪珠从眼中直坠而下,又被他飞快地举袖擦去。他极力使自己镇定:“末儿,我们不能去白马围场了,得立刻回南京去。母亲她……崩逝了。”
  她也吃了一惊,没想到皇后会突然崩殂,而不是久病的皇帝。皇后年四十余,一向身体康健无病无痛,体貌有如三旬妇人。上个月离开上京时她还好好的,才一个多月为何突然撒手人寰,莫非不是病逝?
  她不好在这种时候追问缘由,想起他曾说过自小和母亲感情深厚,推己及人,丧亲时那种悲痛感同身受,但又不知说什么安慰他好:“啊……你、你别太难过。”
  宇文徕忍住悲伤,容色冷峻:“现在还不是难过的时候。你先上车去,这一路有得颠簸。”
  她坐回车上,不过半刻钟的功夫,侍卫们收起帐篷整顿好行装,策马驾车出山。宇文徕没有和她同车,她独自一人坐在封闭的马车中,心头涌上世事无常的感慨惆怅。
  虽然父兄死于与鲜卑之战,但她对这个囿于深宫弱质堪怜的皇后并无敌意。她嫁来鲜卑半年,除了宇文徕和阿回,要数皇后往来最多。她与皇后志趣不同,但也能从那些婉约细腻的词句中感受到这位年华恩宠不再的才女难觅知音的苦闷寂寞,她的斐然文采在北国无人比肩无人赏识,只能遥寄洛阳未曾谋面的吴国才子。
  正自感伤,后方远处突然传来轰然巨响,车马也随之停顿。她从厢窗里探出头去,只见那座昨夜她还居留其中、一上午侍卫们整饬修缮的木屋,居然塌了。
  心中恍惚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也随之崩碎了。
  宇文徕本是骑马走在前面,回过头赶到车边。车旁内侍犹豫道:“殿下,怎么突然就塌了,这……”
  宇文徕的脸色也不好看,勒住缰绳对杨末道:“先别管它了,以后我会再派人来重修的,先走吧。”
  车马重又起行,她等他回前头去了,忍不住一再频频回望那座坍成一地木棍草屑的茅屋。她不信鬼神宿命之说,但是这座承载了他们缘分起落的山间野舍,它这个时候塌了,她无法抑制心中的愁绪失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丝隐隐的不安,仿佛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
  天黑后车马走出狼山北麓,与先前丢在驿站的行辕车队会合。昨日红缨被人从杨末身边骗走支开,回来发现小姐连人带车都不见了,急得一晚上都没睡好觉,一看到她立即冲上来,对她左看右看:“谢天谢地,小姐你可回来了!你昨晚去哪儿了,他们没把你怎么样吧?”
  杨末没对她言明:“他们能把我怎么样?这不好好的吗。”
  白马围场是去不成了,行辕车队掉头沿原路返回燕州。来时走得闲适缓慢,回去连奔带跑,三天的路程一天就赶到了。
  红缨回车上与杨末同乘,等车门一闭周围无人了,她神色凝重地小声对杨末道:“小姐,你知道吗,上京出大事了。”
  杨末问:“是皇后驾崩的事吗?”
  “对,”红缨凑近她,“消息还没有传开,只有几个身居要位的人知道,其他人只知皇后突然崩逝,不知原委。我是从南京留守和他下属那里偷听到的。”
  杨末也正为这件事疑惑,急忙问:“你知道什么原委?皇后怎么死的?是暴病,还是什么……”
  “皇后,”红缨露出意味深长的神情,“是被魏国皇帝三尺白绫赐死的。”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貌似得了【无存稿3000字万岁多一字浪费每天写够3000就写不出来】病,肿摸办┭┮﹏┭┮

☆、第十五章 黄鹤引2

  “赐死?”杨末不免大为震惊;“皇后犯了什么大错;竟要赐死?”
  “罪名是与伶官顾梦尘私通,皇后身边的婢女和教坊中人告发;太师上疏,人证物证确凿。皇帝当即龙颜震怒;不予皇后辩解机会,下旨赐死。”
  “简直荒唐!皇后贵为一国之母,身份尊贵无比;封后廿余年;她的儿子是未来的帝王,怎么会和低贱的伶人私通!”
  红缨想法与她不同:“那可不一定。鲜卑人不像我们汉人那样看重女子贞节;宫里有些宫人被皇帝宠幸过;放出去一样嫁人,他们都不在乎。我听说魏国有过一位皇太后,好像是当今皇帝的祖母还是曾祖母吧,老皇帝死了,她还改嫁给入宫前相好过的大臣,连新帝都称后夫为父。皇后确实经常召伶人到甘露殿内演奏,和顾梦尘隔着帘子相对弹筝,有时连帘子都没有呢,很多人都见过。这些事如果放在我们大吴,你能想象吗?”
  杨末听她的语气对鲜卑皇室颇不以为然,并无太多敬意。她稍稍冷静,仔细琢磨红缨听来的讯息:“顾梦尘?是我送给皇后的那名乐师?”
  “就是他。”
  没想到一时兴起送给皇后的乐师,竟会至她于死地。“还有物证?”
  “物证是皇后亲手誊写赠送给顾乐师的情诗,诗中含有‘顾梦尘’三字,是晚唐李商隐所作,写的什么‘浪笑’、‘牡丹’、‘雨后零落’、‘粉态’。我就听了一遍,背不下来。”
  杨末按她描述思索回忆:“是不是《回中牡丹为雨所败》?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午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红缨点头:“对,就是这首。”
  “这哪是什么情诗?”
  红缨虽然识字,但诗词读得不多。“留守说,李商隐的名篇不都是情诗吗?而且这里面有这么多淫艳字词,又含有‘顾梦尘’三字,当然是皇后写给乐师的情诗。”
  杨末气极反笑,没想到世上还有这样荒诞不经的事。皇后才情冠绝北国,与周围脱离蛮荒未久、很多人甚至都不能识文书写的鲜卑人情格格不入。以往她只为皇后感到惋惜,同情她高处不胜寒的苦闷孤独,谁知这些粗蛮的鲜卑人,自己不懂诗词中的情怀寓意,硬抠出几个字眼来附会曲解,就能诬陷皇后与人私通。李商隐如果知道他咏物抒怀的诗作被当成淫诗、通奸罪证,只怕也会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吧?
  “这根本不是情诗,就算真的是皇后亲手誊抄,也只能说明她以牡丹自比,感慨自身际遇。顾、梦、尘这三个字,诗词中比比皆是,凑到一首诗里也不足为奇,怎么就成了私通的铁证?”
  红缨道:“除了物证还有人证。皇后身边的婢女、教坊中的伶人都作证,听见皇后唤顾乐师为‘顾郎’,召他入幕私会苟且。连顾乐师自己都承认了,除了这首诗,还供出不少皇后赠送他的馈礼,其中不乏香艳之物,这总是铁证了吧?”
  “顾梦尘自己承认?”这下杨末也不知如何反驳了,“是不是屈打成招?”
  “不是,事发后主动请罪的。”红缨叹气道,“其实我也觉得皇后跟人私通挺匪夷所思的。给皇帝戴绿帽子,就算有那个歪心思,也得掂量掂量后果吧?能当上皇后的人,不至于这点分寸都没有。不过真真假假谁知道呢?皇后白绫自缢还留个全尸,只可怜那顾乐师,被魏国皇帝下令裹入皮囊,骑卫纵马践踏成泥后丢进兽栏,尸骨无存,太惨了。身在风尘却有此侠义忠骨,令人敬佩。”
  杨末心下一动:“你觉得顾乐师是有意为之?”
  红缨道:“我见过他几次,那人清高得很,都落了贱籍了,还一副高高在上谁都不入眼的架势。他操琴弹筝技艺精湛,在洛阳就因为不肯阿谀媚上一直出不了头,才被送来鲜卑。这样的人应该会为了巴结皇后而与她暗通款曲吧?要说他是真心倾慕,那可是皇后,皇帝的女人,而且年纪都能当他母亲了,认识也才几个月,可能吗?谁会对鲜卑人动真心?”
  话说出口她才觉得失言,急忙止住,小心觑着杨末脸色。杨末却只是目光微微一闪:“如果顾乐师是出于忠义,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红缨道:“何错之有?他只是个身份低微的伶人,却扳倒了魏国的皇后,光凭这点后世也能奉为传奇了吧?红线女、聂隐娘,都是讲的这些风尘侠客为国为民的故事。”
  杨末没有辩解。他们的想法不同,看待国家之争的视野也不同。就像靖平身负火药刺杀魏太子,背水一战慷慨赴死,顾梦尘自污品格死无全尸,不能否认他们的忠义。
  但是这么做导致的最终结果是否真的对大吴有利,却不是他们能预料到的。
  杨末凝眉又问:“而且这么大的事,仓促下令就将皇后赐死,慕容筹呢?他没有出面?”
  红缨回答:“我听那个留守说,慕容筹那边得到消息还要几天,届时定会天翻地覆,要下属守口如瓶先不泄露内情。想来他是不在京中。”
  杨末冷笑:“这时机还选得真好,太子和慕容筹都不在上京,皇后只是一介女流,深宫中孤立无援,而且下手这样利落,定是早就计划周详了。”
  红缨道:“我原以为皇后的地位已经够稳固了,又有儿子和弟弟撑腰,谁能比得过她?就这样也说倒就倒了,一条白绫送上了路。难怪离开洛阳前大夫人说伴君如伴虎,宫里不像咱们寻常人家,是个龙潭虎穴要人命的地方,真可怕。小姐,我真担心你,你脾气这么直,以后怎么争得过那些心思弯弯绕绕又阴毒狠辣的女人?”
  杨末问:“你觉得这是宫中女子争宠,陷害皇后?”
  “不然呢?”
  “魏帝的后宫虽然美女如云,但是他好色善变喜怒不定,没有人能长久地宠盛不衰,只不过把她们当玩物罢了。就算皇后崩殂,那些人也无力争夺后位。再说如果只是宫中争宠相斗,太师何必要掺和进来?婢女和教坊中人告发,为何却是太师上疏,宫人直接向皇帝告密不是更方便?”
  红缨想了想:“太师想趁机扳倒皇后,捧高他那边的妃嫔,巩固他的权势?”
  “或许吧,”杨末嗤笑道,“其实这事简单得很。权臣受宠于皇帝而得势,皇帝老了,他的儿子要上台了,权臣的好日子也要到头了。皇帝有那么多儿子,如果换一个年纪小一点、好掌控一点、乖乖听话的皇子,这事不就解决了吗?史册上这样的事迹比比皆是。宫里的皇后与太师何干?他要的是朝堂上的权势。谗诬皇后,意在太子。”
  “所以太师还是想对付太子?”红缨若有所悟,“那这么说,他跟我们是一边啦?小姐刚来鲜卑的时候,那个迎亲的拓跋申老是试探我们。他跟太师都姓拓跋,他们是一家的吧?”
  杨末道:“红缨,阵营敌对不是只有两边,太师和太子争斗,不代表他跟我们就是朋友。拓跋辛、拓跋申、拓跋竑这些狼子野心的凶徒,让他们执掌魏国命脉,说不定对我们大吴更加不利。”
  红缨“哦”了一声,又问:“那如果他们真的斗到你死我活兵戎相见的地步,小姐你是帮太子,还是帮太师?”
  杨末被她问得语塞,正不知该如何作答,马车突然刹住停下。杨末支使红缨道:“怎么回事,你出去看看。”
  红缨跳下车去查看,她在车上暗暗舒了口气。宇文徕和拓跋辛相争,她会帮哪一边?答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她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对红缨说那是为了大吴的长远利益,可以把这个见识不广的婢女绕得云里雾里,但是自己心底终究明白,那一点私心还是避免不了的。
  不一会儿红缨就回来回报:“已经到燕州了,城门口不知堆了什么东西,门只能开一半,咱们的马车太宽过不去。守将正在调派人手来清理,很快就好。”
  这辆车是太子乘舆,驷马并驱,需城门大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