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枭-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远比扔个泥胎菩样的废物皇子来,有用多了嘛!

除此之外,官家赵桓也答应了楚天涯的其他要求。金口一开,就封了楚天涯做世袭罔替的“洛阳郡王”,赐封邑于舞阳。这个封号,连外行看了都惊呆——大宋把千年古都、自己的西京都封给了一个异姓王,这可真是砸了血本了!

同时,朝廷的枢密院正式下文,将河南府一带包括西军各驻地、各军镇的兵权,都交予了楚天涯一并指挥。这也正是楚天涯要求的。

狮子大开口,就一口吃了个饱。

原本,就算朝廷不给这些东西,楚天涯也是肯定要挥师东进的。现在不过是搭上了一个顺手便宜,何乐而不为?

于是,楚天涯决定,不日亲自挥师,东征驰援东京,去会一会传说中的、比完颜宗翰还要厉害的金国二太子、东路军统帅,完颜宗望!

其实在这问题上,洛阳内部有很大的争议。眼下就有完颜宗翰的数十万大军压顶而来,洛阳的防务十分吃紧。在这样的紧要关头还要抽调兵马去战东京,任谁也要捏一把汗。但是楚天涯极立坚持,就算是丢了洛阳再挪一次窝甚至流浪江湖去,也不能坐视东京灭亡。

刚刚复出的白诩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在这样的大事大非面前再次与楚天涯做对,于是,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无奈,他都表示支持楚天涯的决定;孟德更不必说,就算楚天涯要上天揽月、下海擒龙,他也会誓死相随。剩下的焦文通、刘子羽等头领,也陆续被楚天涯说服。其他的大小头领,也就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了。

在留守大将的选择上,楚天涯煞费了一番苦心。

白诩是肯定要留下的。要对付完颜宗翰与时立爱,少了他绝对不行。剩下的,就是要另外挑一个统兵打仗、临战指挥的大将。孟德的为人很可靠,但他在指挥做战方面并不十分出色。焦文通在能力上绝对没问题,但是他的个性很有可能让他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

最后挑来捡去,楚天涯只好将眼光落在了一名新人头上——副军师,刘子羽!

刘子羽初来乍道身无寸功,就被楚天涯钦点为五大军机头领之一、副军师,本已是是破格提拔。现在他还没有足够的威望,下面的各大头领哪一个都比他更有资历,不少人对他心中不服。

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楚天涯是拿出了莫大的勇气——不亚于当年刘备攻吴之时,吴主孙权破格启用书生陆逊担任都督挂帅。

果然,当楚天涯说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上下一片质疑之声。连焦文通、孟德和萧玲珑,都感觉到了诧异。

但是楚天涯主意已经定,他也没有时间在留守人选的问题上磨叽了——号令一下,立刻执行。即日起,刘子羽接掌全权,代主公号令行事;白诩任军师,从旁辅佐参赞军机大事;孟德留守洛郡城中配合知府张孝纯主理后勤。

当然,新来的京兆府通判、郓王赵楷,则是被高高的贡起,成了洛阳郡“理论上”的最高掌权者——傀儡旗帜。

楚天涯点起了他的亲勋虎贲骑兵另有四万大军共计八万人马,用焦文通为开路先锋,马扩与王荀为大将,汤盎与阿奴为亲勋护卫,另有青卫十一名,即刻挥师,驰援东京!

唯一留下的青卫,就是何伯。

老头子上了年纪不堪远征是一回事,他留下来,意义其实很重大。楚天涯派他去“保护”郓王赵楷,一来可以确保这一面傀儡旗帜的绝对安全,二来,老爷子也可算是一枚不显山不露水的定海神针。他虽然从不直接干预政事与军务,但是万一刘子羽和白诩、孟德以及张孝纯之间有所争论,或是别的变故,老爷子就能发挥神奇的效力。

因为谁都知道,主公楚天涯把何伯当作自己的半个父亲、老师和智囊。他虽然没有任何职务,但他的辈份比谁的都大!

总算是万事俱备。

顺着一场东风,楚天涯亲率八万雄兵东征而去,麾旌直指大宋帝都——东京汴梁!

第258章 英雄会

楚天涯出发了,追星逐月日夜兼程。

其实,关注楚天涯动向的除了金国的敌人与大宋的朝廷,还有许多其他的人物。比如说,从各地蜂拥而来的“勤王义军”。

在以往,这许多股义军都和从前的七星寨、青云堡一样,是山贼土匪或是水贼绿枭。如今国家危亡全族抗金,这些人都扛着一面“义”字大旗前来东京勤王。

不管是出于抗金救民的真心还是捞取好处的假意,东京附近聚集了十几路这样的义军,人数多寡不一,少则一两千多则七八万。他们零散的聚集在东京近郊,或与金兵游击对抗,或听命于朝廷的号令扼守险要关隘,的确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一度也让完颜宗望十分的恼火。

但这些军队也有一些弊端,那就是他们毕竟不是正规的军队,也没有像河东义军那样的严明军纪。他们一面对抗金兵干了好事,也没忘了打家劫舍弄些军粮、欺男霸女的干些坏事。

在这种非常时期,对于他们的混水摸鱼,朝廷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既不想管,也是想管也管不来。

于是东京一带,真正是兵荒马乱。除了金兵为祸,也有“义军”捣蛋。

这十几路义军一边积极的活动,一边翘首观望洛阳方向——密切注意这天下第一号响马楚天涯的动静。

原因很简单,东京的十几路义军,鱼龙混杂一盘散沙,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彼此内斗与抬杠甚至闹出刀兵之事也属司空见惯。朝廷倒是想把这伙人捻成一股绳统一管理与号令,但是并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让这些人心服。对于朝廷的号令,众义军们也是口服心不服,阳奉而阴违。

于是,朝廷盼望楚天涯能够力压群雄,将东京城外的所有义军统一起来,共同抗金救驾;十几路义军当中,不乏有人真心是要抗金救国,也希望有个人能够挺身而出率领他们这些人,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当然,也有一些成心是来混水摸鱼的货色,心里就在担心,万一那个“山贼王爷”来了东京,会不会大口一张就把咱们这些人给吃掉?

因此,楚天涯的一举一动,都牵动了东京这里所有人的人心。

直到确定消息,说洛阳郡王楚天涯真的率领“二十万大军(诈称)”前来驰援东京了,官家与朝臣、百姓还都吁了一口气。十几路义军,也是各怀心思起落不定。

众义军当中,兵力最强的一股,当属淮南曹成。在楚天涯来之前,众义军当中能与他抗衡的,已经是少之又少。他凭借最强的兵力,隐约有“领袖群伦”之意。但是其他的义军头领也都不是吃素的,各自为霸一方为何要听你的颐指气使?因此关系闹得很僵,明争暗斗往来不绝。

曹成,还没有楚天涯那样的“绝对实力”与“绝对名望”,让所有的义军心服口服。

现在楚天涯就快来了,义军当中第一个心中忐忑不安的,自然就是曹成。他召集了几个心腹日夜商议,以应付楚天涯的到来。原本他想一走了之,但这样做的话无异于丢尽了“义气”二字。混绿林道上的没了义气,今后还如何立足?但是曹成又不想被楚天涯吞并或是比去了威风,因此煞费心神苦苦研究,最终决定——先发制人主动示好,就算比不过楚天涯,也好歹在众义军当中夺个“第二”的位置!

于是,在楚天涯到达东京之前,曹成请来了东京的高官、召集了其他各种义军的头领,提议要去主动“迎请洛阳王”,以示对他的尊贵。

这一明目张明的吹须拍马之举,为许多刚直之士所不耻。原本曹成也是一方之枭雄,他也不想这么干。但唯今之际骑虎难下,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在曹成的威逼利诱与全力促成之下,朝廷与各路义军勉强达成共识——出迎洛阳王!

这在现在,可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毕竟此前金国十几万人马已经把东京围了个水泄不通,各路勤王之师好不容易打开几个缺口让金国的包围圈有所松动,朝廷的号令才能发布到天下各地。但是现在,金国仍然对东京呈包围之势,危机四伏。

迎请洛阳王楚天涯的事情,肯定不能大张旗鼓搞得天下皆知。

于是,曹成暗与其他各路义军的头领,各自带上一些心腹亲卫乔装改扮之后,秘密来到东京以西一百三十多里的榆木岭,先派了信使去与楚天涯联系,然后他们一行人等隐蔽起来,静候楚天涯的大军。

正在催军疾行的楚天涯,收到了曹成的来信,不由得婉尔一笑。

“这个曹成有意思,生怕我楚某人去了东京,是要抢他碗里的羹汤。”楚天涯对身边的焦文通笑道,“二哥,我该如何回复?”

焦文通也抚髯而笑,“燕雀之心,度鸿鹄之腹。主公大可以不必理会,只管去救驾勤王便了!”

“道理是这样没错。楚某人自然没心思跟他曹成抢什么义军同盟首领之位;但是去了东京,那里也有十几万义军人马。如能借助他们之力,也不失为一件幸事;就算不能借力,也不可让他们成为掣肘。”楚天涯一边思考,一边说道,“我觉得,还是敷衍一下他们为好——前方榆木岭,曹成说在那里设宴款待于我,召开一个十三路义军英雄大会。有趣,我便去一趟,料也无妨!”

“主公何须为这些杂鱼耽误了行程?”焦文通凤眼斜睨甚是不屑,“此等肖小,还不配与主公并肩而论。就让焦某去会一会他们即可,主公不必停留,只管杀向东京!”

“无妨,误不了几盏茶的时间。”楚天涯微笑道,“强龙不压地头蛇,我等初来乍道,先礼后兵也是应当。先给他们几分薄面吧,不然,曹成面子上挂不掉,今后背底里使个坏,也是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焦文通一听有理,于是点了点头,“主公思虑周全,属下无话可说。主公若往,需带足人手,谨防小人使坏!”

“有青卫和虎贲同行,二哥尽管放心。”楚天涯微笑道,“就请二哥领军先行一步,我马上跟来。”

“属下领命!”

榆木岭,离官道有三十多里,是一处比较原始的深山当中的一道隐蔽山岭。楚天涯离开了大军,只带了萧玲珑等青卫和百余虎贲及近前大将阿奴,一行人进了山岭。

“主公,此处地形险恶,若有埋伏,恐难逃脱。”阿奴职责所在,提醒楚天涯道,“主公,不如三思而后行。”

楚天涯笑道:“我就是山贼,岂会在山里吃亏?料也无妨,那些人没理由害我!”

一句话把随行的青卫人等都逗笑了。

萧玲珑道:“是,咱们主公非但是山贼,还是山贼里的王者。连大宋朝廷都封他为王爷了!”

“哈哈——”众人再次大笑。

惊起了一群飞鸟。

不远处的山头上,曹成与几名头领居高临下远远的搭沿而望,早就看到了楚天涯一行人。看到惊天飞起的惊鸟又听到这一阵大笑,曹成等人心里一阵阵突。

“这个姓楚的,气魄倒是非凡。”有人道,“如此凶险之地他说来就来,还如此大笑。莫不是在欺我无人?”

“不可造次。”曹成的脸皮紧绷,眼中更是冷光奕奕,“姓楚的不是泛泛之辈,连童贯、完颜宗翰这样的狠角色都相继栽在他手中,可不全是因为他的运气好。据我所知,他的手下有一批近卫,名曰‘青卫’。这是一群鬼神莫测、有通天遁地之能的奇人!——当初真定一役,楚天涯仅派出两名青卫,就把真定捅了个底朝天。谁能肯定,现在没有他的青卫躲在暗中,将冷嗖嗖的毒箭对准了我们?”

一席话,说得他身边的众多混迹绿林、刀头舔血的莽汉子都有些脖子发凉,不少人下意识的四下观望,怕是真的会有人在暗中埋伏。

“哼!——”

就在所有人都有些紧张的时候,有一个人发出了不屑的冷哼之声。

众人看向他,不由得眉头一皱。

那是一个年仅二十多岁、但是身材异常挺拔高大的武士,披一身金色的铜甲,头顶红缨腰悬长刀,身边还插着一挺丈许长的方天画戟。

此时,他一对铜铃般的眼睛里满是寒光,脸上一点也不掩饰的全是冷笑与不屑。

“你何故冷知?”曹成略有一些不满的问道。

众头领也都静观其变,看这个青年如何回答。

“主公。”青年抱了一下拳,铿锵声声的道,“属下是笑楚天涯那乳臭未干的小儿,白捡了河东大红袍关山关大侠的一副家业,然后沐猴而冠的称霸一方。如今却又勒索朝廷得封王爵——实乃卑鄙小人、窃国之贼,不足与之为伍!”

听了这话,包括曹成在内,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死瞪着那名青年!

曹成瞪着那青年看了半晌,突然恍然大悟:“我倒是忘了,你曾经就是河东七星寨的人。关山关大侠,是你最为仰慕之人……杨再兴,若是见了楚天涯,你当如何?”

“只要主公一声令下,杨某即刻便能取他首级!!”

杨再兴,声声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