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帐灯-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要刘晔先随我至敞乐轩,处理了肩伤,换下了血污的衣裳。 
“不必对老夫人提起。” 我叮嘱一时慌了手脚的刘清。我不想让嬷嬷又为我担心。 

慕华堂灯火通明,嬷嬷果然在等我。 
她殷殷望我的眼光永远令我觉得歉然。 
常年耽于国事,我陪她的时间少之又少。此次皇上出巡由我代为摄政,三日后我必入宫理事,三月内不能回府。此事我还不知要如何开口。 

我心思芜杂地吃着晚饭,忽听嬷嬷问道,还能在府里待几日? 
我一怔,随即明白在她的面前我永远无法不形于色。 
“要搬进宫里是吗? 明天我就给你收拾东西。” 
“不急,” 我笑说,“还有三天。” 
嬷嬷应了一声,终于叹息出声, 
“宫里的人究竟不如自家人知道冷暖,你自己要知道当心。” 
我唯唯答应,知道她终究放心不下。 
我一生独欠皇上和她。我只希望有一天当皇上不再需要我,我可以陪她静养天年。然而我不知道这一天还有多远。 

当晚在书房我提审了那名刺客。 
一日不见,他已憔悴不少,眸光暗淡。 
我知道当他看见我依旧活着,已经开始为谁忧心。 
“你放心,” 我说,“她很好。” 
他眼中波光一闪,抬起头来。 
“她没有杀我,是为了救你。我答应她后天会放你出府。” 

“为什么?” 他终于说话,“你明知道我们仍会杀你,为什么这么轻易地放过我们?” 
他的声音澄澈轻和,仿佛正跟人说云淡风清,荏苒在衣。入耳才惊觉得熟悉,仿佛在他开口前我就已知道他该是怎样的声音。 
“答应过的事我自然会做,何况,你们也未必能够杀我。” 
他低头望着烛火,沉默不语。烛影在他眼中幻动,谜样光华。 
这一瞬间他让我似曾相识到有霎那的失神。 
我终于脱口而出,“你是谁?” 

他凝视我,语气忽然变得凝肃: 
“不管我是谁,你难道不关心我为什么要杀你?” 
我笑笑,迎上他的眼光, 
“我也许会问,”我说,“但要等我死到临头。” 

我真的想知道他是谁,这个熟悉得有如宿命的青年他究竟是谁。 
我想起三天以后他将在我的刻意安排下逃出王府,不禁觉得些许惘然。 
我希望我们仍能再见,虽然再见时也许就是,我的死期。 

七   丁湘 

他真的放走了苏唯。 
当苏唯飘然跃过王府后墙,落在暗夜里雪意犹存的长街,我才敢相信萧采真的已实践了他的诺言。 
我伏在王府对面济盛堂的房檐,望着苏唯渐渐远去。仍是这样居高临下地望他,那个晚上是以为不复可见的绝望,今天却是失而复得,恍如隔世的眷念与珍惜。 

但我并没有立刻随他离去,我留下,看看他的身后会不会有人跟踪。 
蜿蜒的红墙内偌大的王府依旧沉寂,深深院落,重重飞檐。我不知道我的仇人,他究竟在哪一个院落,哪一重檐下。 
我只觉深沉的迷茫,透入心头的冷,这样长的寒冬,仿佛永远也不会再有尽头。 

就在那时王府里某一个角落忽然亮起了灯火。听不见声音,却知道有人静寂地穿梭,往来忙碌。 
天空依旧很黑,看不出是什么时辰。不久以后,几盏微光向着后门迤逦而来。 
然后后门咿呀地打开,有人点燃了门廊上悬挂的灯笼。 
霎那间亮起了那一点微红,然后,又是一点。 
这样单薄的红光里,街心的残雪都变得凄然。 

三四个家人打着晕黄的灯笼出了后门,站定。 
又四个人,抬出一顶暖轿。 
然后,才有个长身玉立的男子静静地出来,自己掀了轿帘,弯腰,上了轿。低低的一声吩咐,轿子便朝禁宫的方向走去。 
更鼓就在此时忽起,绵绵悠长的回音。 
正是卯时。 
我的仇人已离府去了禁宫。 
我再也无法企及的更深的宫廷。 

我没有回林叔的菊园。 
我无法当面向他解释我失败的原因。 
我在城中游走,最后我发觉我走回了我从前的家,如今的一片废墟。 
最后的一堵残垣已在五年前的一场大雨中坍塌,瓦砾焦椽已被人渐渐清走。 
我蹲下,十指深深插入地上的泥土,仿佛这样,便可以触到我的家人流在这里的血。即使已经过去了七年,我相信三十八条性命的血依然留在这片土里,永不会消失。 

有人轻拍我的肩膀,我缓缓起身,看见林叔就站在我的身后。 
“对不起。” 我垂头说。 
“苏唯已经告诉了我。我想你会在这里。” 他又笑笑:“还有机会的,只要你愿意。” 
他的语气间颇有深意,我询问地望着他。 
他犹豫了片刻,才说:“也许太委屈你。不过,眼前有个机会,可以安排你进襄亲王府做厨下丫环。” 
我震动,一时没有回答。 
“皇上出巡,他代为摄政,三个月不会回府。你会有足够的时间熟悉王府。如果觉得危险,他回府以后你可以离开。” 
他观察着我的脸色,淡淡地说:”愿意的话,五天以内回来找我。但是,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苏唯。” 

我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因为我已前无去路。 
每一次机会也许都是最后一次。放过了,就永远不会再有。 
即使三个月后我无法再混迹于人群隐藏在他身边,至少可以在他回府之前了解他的起居之所以及王府的侍卫警戒。 

五天以后,我进入了襄亲王府。 
林叔为我找的荐人相当可靠,以至于总管刘晔在见我时连一眼也不曾多看,就命人领我去了厨房。 
我安然过了第一关。 

与别的府第不同,襄亲王府并不养多余的人。厨房里人人埋头苦干,我的活计虽不繁重,也需要一天做满四个时辰。 
其余的时间,我在王府里小心察看,将一切格局路径默记于心。 
最无聊是下午时分,午膳已撤,收拾停当,厨房众人纷纷回房小睡,留我当值。直到申时诸人回返,开始预备晚膳。 
日长枯坐,百无聊赖。唯一例外是马房的老方常常会来。 
老方夜夜狂饮,众人皆睡时唯他独醒,次日起床往往已错过午饭,只好踉跄来厨房看看是否还有剩菜。 
他来过两次我已留心,便替他留出饭菜温在灶下。 
他再来时感激无比。冬天饭菜易冷,便也不端回房间,就在厨下狼吞虎咽。 
厨房众人不怎么多话,他却为人爽直,且在王府里待了多年。我略为探问,便由他口中知道了不少王府中事。 

他称萧采“七爷”,还是萧采皇子时代的称呼,叫了多年无法改口。 
除了萧采,王府的主人还有老夫人。萧采出生便丧母,老夫人是在宫里将他自小养大的乳母。当年先皇为成年皇子指派府第,他便将她接出宫来,奉若生母。 
“那么王妃呢?” 我很自然地问起, 老方的神色却立刻变得不自然。挣扎良久才说,“府里现在没有王妃,从前却有过。但是,最好别提,那是七爷和老夫人的心病。” 
我淡淡应了一声,不再问下去。 
老方明显地松了一口气。 
临走时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叮嘱我,“你初来乍到,要小心府里有些地方不能乱走。象是府后的凝碧池一带,无事不要随便进去。” 
我点点头,他忽而冷肃的神情令我疑心。 
当晚我便去了凝碧池。我要知道那里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老方没有骗我,那里真的很久没有人迹。 
冰封池面上清白的积雪依旧完好。 
蜿蜒长桥,寂寞水榭,明月如霜。 

临池一座两层小楼,精致的飞檐勾住寒烟与雪色。楼上的匾额写着垂虹轩。 
楼门上有把生锈的铁锁,但门锸却已锈断,虚虚挂着。 
我轻轻取下门锸,推开楼门,一阵寒腐之气扑面而来,令我不由一颤。 
明亮的月光洒入楼内,我看见横陈的几件家俱,木架上枯死多年的植物,破败的帷幕微微飘卷,尘土,蛛丝,幽冷的静寂。 

我走进楼内,感到我的脚陷入了柔软的灰尘之中。淡淡的土味升腾,冰冷而颓败的气息。我继续走进去,于是有看不见的蛛丝牵粘上我的衣袖发梢,如同许多只细小的手在黑暗中勾留着我,依依纠缠。 
我烦躁地拂去它们,我觉得不安,觉得悚然,我在发抖。然而有种不知是什么的力量强大而固执,牵扯着我,让我不能停下我的脚步。 
朽败的帷帐应手而裂,落下一天羽毛般的灰尘,我已跨入了里间。 
我站住,房间深长,月光已不够映亮。我以颤抖的手摸到怀里的火折,却连打了三次无法燃着。 
我定定神,再打一次,终于亮起的微火令我觉得安慰,仿佛终于有了凭依。 
我抬起头,举起火折照照四壁 
霎那间所见令我毛骨悚然,身心巨震,我惊恐到几乎暂时失去了知觉,因为我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忍住那声已迫在喉咙的惊呼。 
我失手掉落了火折,眼前一片黑暗。 
我的心跳得象要炸开,冷汗如芒刺在背,扎痛了我的肌肤。 

那一瞥之间绝丽女子的容颜竟然出现在废弃多年荒凉岑寂的楼阁,诡秘得无法形容,几乎让我相信这便是鬼魅。 
我这才知道老方那时冷肃的神情是为了什么。 

我想要拔足飞奔,却无法移步。 
我有很久不能思想,然后才渐渐感到背后清冷宁静的月光。 
檐下铁马发出叮灵的声响,平静悠然。此外再没有旁的声音。 
我渐渐平静,蹲下,摸索我掉在地下的火折。 
再次亮起的火光里,我再次见到了那张绝世的容颜。 

那不过是一幅真人大小的绣画! 

然而我从没见过一个人可以美到这种地步。 
即使只活在一幅画上,依然是这样扑面而来活色生香的艳! 
她艳得夺人呼吸,散人魂魄。艳亮了整个黑夜,冬天,以及人寰。 
她象最黑的夜里最美最烈的火焰,霓光耀目丽色灼然。流转生辉的双眸和舞衣,灿亮到幽异的飞泄长发,是这样无法逼视的女子,只在眼角瞥见便令人惊艳惊痛惊怔惊喜复惊撼。 绣画的白绢已经发黄,天易荒,而地终会老,然而那女子的容颜却仿佛永远不会退色,永远不可能消磨。 

我着魔似地向她走近,看那细密精致的千针万线,针线下一挥而就的画笔痕迹。 
很多年前,是谁以何等的心情画了这样一个女子? 
又是谁以何种心绪一针一线地绣成? 
当那画画的人和绣画的人并肩看这幅绣像,又会是怎样的情境? 

此时我才看见起初为我忽略的那一行字。并不曾绣过,只是一行岁月沉沉的墨字,不羁而飞扬的笔意,惊悸颠倒的深情: 

“便当日亲见‘霓裳’ ,天上,人间,梦里!” 

八   萧采 

方才收到皇上自临池发来的邸报,我才放下心来。 
邸报中还夹着一封私函,廖廖几语简单问侯,末了问起三皇子萧琰近况。写到这里明明已经用印,忽又笔迹潦草,加了几句东坡词: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皇上从不如此多愁善感,忽有此举令我颇为讶异。想起他临行时种种异样,我已明白他此次出巡别有隐情。 
提笔想要回信,又觉千头万绪无从说起。想起萧琰,更是心头不宁。 

自两年前萧琰接管户部,一切收发有序,库册盘结清晰妥当。皇上既然放手,我也并无异议。但日前我却收到若干在地方为官的门生密奏,指称今冬赈灾钱粮不足,仍有若干灾民无法安置。我秘密调来户部存档,才发觉两下银钱数目不相符合。去信询问正在奉旨密查钱粮的二皇子萧爽,他的回信语焉不详,似是颇有顾忌。 

一切都说明有人侵吞灾款,伪造帐册。此事萧琰或者大意不知,或者知而不举,或者甚至…泥足深陷,总之难逃干系。 

我知悉此事已经两天。却始终没有决定如何处置。 

如将之禀告皇上,我几乎可以想象他的反应。他对萧琰期许甚高; 心中早已默认他为太子。此事一出,必定震惊失望。以他性情,定不能容此类大错,欲待彻底处置,又必觉不忍。中心难择,必郁郁无以自遣。 
而萧琰资质之高,于兄弟之中出类拔萃。一旦因此事获罪,从此前途尽毁,也未免令人可惜。但如就此放任,必助长其骄奢之情罔顾法度之心,它日贻害无穷,难以救治。 

长夜耿耿,东方既白,我毁掉写了一半的信。 
我已下定决心。 

早朝后萧琰准时来翰阳宫与我同批奏折。 
只不过今天他有些神思困倦。 
“昨夜睡得很晚?”我问他。 
“是,老五府里新来了一批歌妓,几个兄弟一起热闹了一下。” 
少年人血气方刚,偶然纵情声色亦无可厚非。但遍观众皇子,并不沉溺于中反而懂得以此韬光养晦掩饰缜密心机的却只有他一人。 
我们一同批阅奏章,他初阅,我复审。 
他目送手挥批来神速,且往往一语中的,提调指挥从容如意,实有天生领袖之风。六子之中,皇上对他青眼独加,并非没有原因。 
我心中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