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为王-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机厂越做越大,与付新是解不开关系的,付新不仅仅是从资金上支持着这个金川农机厂,更是从技术支持着这个金川农机厂,这也使得金川农机厂有着付新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技术从何而来,自然不是华兴实业,华兴实业现在还是一个以电子产业为主导的企业,付新呢。脑海是有着不少技术的存在,可是他拿出来,怎么去解释,而且他脑海里的技术比较高端,拿到这个乡镇农机厂去,也是只能大眼瞪小眼,生产不出来。

金川农机厂的技术,是来自华清大学和燕京大学。与高校合作,搞产学研一体化。是付新坚持要走的道路,所以他在高校那里,投入是相当之多的,他对华清大学和燕京大学的支持。可不仅仅是资助他们的老师,他更资助那学生。

付新在华清大学和燕京大学都设立一个奖学金,叫做“科技进步奖学金”。这个奖学金,由华兴实业每年提供五万元。奖励各种发明实用产品的人。当然,这个奖学金可不是给一个人的。它分了三六九等,发给那些有着发明创造的人。

拿第一名的,可以拿到一千元,拿的最少的,优秀奖,也有二十元。

可别小看这二十元,在当时,学校可以拿到一等奖学金的人,也才二十元,这还只是占据一个班的百分之五,二等奖学金,十元,占据一个班的百分之十,三等奖学金,五元,占据一个班的百分之十五,也就是说,一个班能拿到奖学金的人,也就百分之三十的人。

这百分之三十的人,看上去是挺多的,可别忘了,他们拿得最多的,也才二十元。

而华兴实业创立的“科技进步奖学金”的有多少,最高有一千元!,最少的,也有二十元,而且可以拿到这二十元的人,不在少数!

而且还有不要忘了,华兴实业的这个奖学金,是可以重叠的,不是说,你拿了一次,就不可以那第二次,事实上,你那一百次都可以,只要你有那个本事!

付新的这个奖学金,刺激了一件事情的发生,那就是使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大行其道!

因为拿到这个奖学金的人,基本上都是理科生,特别是机械工程系学生,而文学系的学生呢,要么是干瞪眼,要么是自学第二专业,没办法,看着眼馋啊!

看那些机械工程系的同学们吧,一个个的,都扎进了书堆里,学习和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早上六点就起床,锻炼身体,看书,吃饭,上课,吃饭,去图书馆或者制图室,忙得热乎的,十二点睡觉。

以至于逼得学校把自习室通宵开放,看那制图室,半夜三更还灯火通明,三三两两的学生聚在一起,要么激烈讨论,要么认真制图,最后这种情况,电费噌噌噌地上涨,学校派人都向付新抱怨了,最后付新微微一笑,把这段时间内的电费承担了下来。他很乐于见到这种情况呢。

这是付新和机械工程系学生的情况,那文学系的学生呢,按理说,文学系的学生是最招女生喜欢的。怎么说来着,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因为他们的花言巧语,使得那些小女生如飞蛾扑火。

可现在这一条,却不通用于华清大学和燕京大学了,在华清大学和燕京大学,最招小女生喜欢的,是那些机械工程系的男生,尽管这些男生一头扎进了书堆,没有多少时间谈恋爱,可是他们依然是小女生的最爱。

小女生们,为他们买饭,甚至为他们洗衣服,这可把文学系的男生给眼红坏了,最后这些家伙没有办法,放弃自己最爱的文学创作事业,也一头扎进了书堆,开始自学起来。

这种情况,造成了每逢机械工程系教授讲课的时候,来得晚的学生找不到位置,而文学系教授讲课的时候,教室里除了少数女生,男生是很难见到踪影。

最后,那些文学大拿们,都怒了,学生都不来上课,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啊,一查才知道,那些人去机械工程系上课了,这又引发了一场论战,别玩了,战斗力最强悍的,往往都是拿笔杆子的人!人家从精神上攻击你,直接摧残你的灵魂!

扯远了,五万元对华兴实业来说,九牛一毛,但是华兴实业得到的,却非常多,你那了我的钱,我拿走你的技术,等价交易!尽管很多技术华兴实业目前是用不上,但是谁会嫌自己家的技术积累不够呢,不会吧!

当时,付新和郭长凡给金川农机厂考虑的,是生产机床上面的自动换刀系统,根据从金川农机厂得到的各种信息,付新把需求发到了燕京大学,经陈代孙的介绍,付新认识了华清大学闫金光,闫金光是华清的机械系教授。

事实上,其实金川农机厂所遇到的困哪,并不是很大问题,主要是金川农机厂这种乡镇企业,缺乏眼光和认识,也缺乏的人才,当相关需求发到闫金光手里的之后,几天之内,闫金光和他的学生们,就拿出了反馈。

一套图纸寄到了华兴实业,然后付新又给郭长凡送了过去,郭长凡根据图纸,生产出实际产品,那给客户,再从客户那里得到了反馈。

金川农机厂的问题足够多。还有些问题,比较困难一些,当时,这种困难,却是使得机械工程系的学生们心情高涨,一个个地拿出百分地热情,来帮助金川农机厂解决。

之所以他们会这般心情高涨,是因为这种机会,实在难得。一般,他们除了实习有机会下到企业当中去,其他是比较难有机会的,你能下到企业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更知道了市场需求啊,你的研究,就更有了方向啊!

鉴于这种情况,一开始,还只是学生,后来,华清大学的老师们,也加入了进来,参与各种研究。

付新适当地跳了出来,他为师生们解决一些后顾只有,比如说,制图用的绘图纸,钢笔,铅笔,碳素墨水,甚至于科学函数计算器,付新都提供了,除了科学函数计算器人手一个,其他都是随便拿,随便领,这种待遇,可把其他系的人给眼红坏了,要知道,他们同样也是在搞研究啊,为什么我们就没有!

付新只是笑笑了事。眼红的,当然不包括两所大学的电子工程系,电子工程系,那个待遇比机械系的还好,谁叫华兴实业的主行业是电子工业呢,付新对这两所学校的电子工程系的支持,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还有一些更加困难的难题,需要到现场去解决的,付新也给予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政策扶持,那就是给所有去金川农机厂进行实地考察的师生提供在考察期间的食宿费和往返路费,而且是人数不限!

付新这般大力支持,放在谁那里,也可以看出他对这个金川农机厂的看重了。当初,就算是郭长凡都认为他这是给战友们的支持,可后来,他们都摇头了,明显不是,这力度,实在太大了!

可是谁也不知道,付新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中国的高端机床,不再是中国人心中的痛!他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行业的专家,他自然对这高端数控机床是念念不忘,这可是中国人心中的痛啊,付新前世,直到他穿越,也没有见到国家有什么高端数控机床的产品出来。(未完待续。。)

……

第十六章红帽子

付新为什么起步的时候,要从华兴电子厂开始,这可不仅仅是刘晓军的原因,更有,付新心中的那个梦,让高端数控机床,不再是中国人心中的痛!

金川农机厂,目前只是一个农机厂,他之前确实就是一个修农机的小厂,可是发展起来,呵呵,三一重工听过没,那就是农机厂起来的。

目前金川农机厂,生产的产品,就是自动换刀系统。自动换刀系统,也是机床上面的重要部件啊!

自动换刀系统由刀库和刀具交换装置组成。带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其主轴箱和转塔主轴头相比较,由于主轴箱内只有一个主轴,主轴部件具有足够的刚度,因而能够满足各种精密加工的要求。

此外,刀库可以存放数量很多的刀具,以进行复杂零件的多工步加工,可明显提高数控机床的适应性和加工效率。自动换刀系统特别适用于加工中心。

关于到现场去解决的,付新还提出了另外一个福利,那就是给所有参与的师生提供往返的卧铺车票报销。

但是付新这个想法一提出来,遭到了所有师生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是在太奢侈,太浪费了。这或许在二十一世纪看来,很不正常,那个时候,你没飞机票报销,人家还不一定去,可是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人们都还是崇尚节俭!

付新没有办法,他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要求四十五岁以上的老师坐卧铺。其他中青年老师和学生坐那**,几十个小时的硬座。

可就算这样。最后付新在洪城接到他们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苦笑了一把。其中有一个六十二岁的老教授,这般年纪,都放弃了卧铺待遇,跟学生们去挤了那个臭烘烘的硬座车厢,这一座,可就是三十多个小时啊。

付新心底都担心这老教授身体出问题,最后在付新的强烈要求下,给老教授把了以下脉,老教授的身体状况。非常好,完全出乎付新的意料之外,出了因为劳累,脉象有那么一点不平稳之外,其他啥事都没有!

这让他付新愧疚啊,他前世也是一个中科院院士,结果却过劳死而穿越了,那就是不注重包养好身体的后果。

从京城到洪城的普通硬座车票,单程一张也就是三十多块钱。整整一百二十一名师生,往返一趟就要八千多块钱,这在当时来说,是很大一笔数目了。但是付新眼也不眨地就这么出了!八千多块钱,对他付新来说,算得了什么?

付新此举是很有深意的。通过这样的举动,不仅可以让他得到想得到的技术。更可以让华兴实业与华清大学机械工程系之间建立更深一层的合作关系。

虽然,这些人。近乎百分之百他没有机会得到,但是不要忘了,这些老师,本来就在国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学生,将来毕业,都会分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重要部门,重要行业当中去,这样而形成的关系网,以及在将来发挥出来的作用,可是千金也难换啊!

别人目光短浅,只看到了他花钱如流水,但是谁又知道这里面有着这么多的深意呢!这个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人际关系,可是非常重要的,也许这个人,现在看起来很平常,对你来说没有一点用,可是说不定,这人将来就是你所需要仰望的!

永远,不要看扁一个人!更不要说,这些华清的学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付新前世能年纪轻轻爬到院士的位置上,可不仅仅是他能出成果,更重要的是,他深谙永远不要看遍任何一个人这个观点。这使得他这个人际关系学修得不怎样的小白,也能有着许许多多的人脉,助他上位!

产学研一体化的链条,就这么被付新给生生接通了。来自于华清大学的助力,通过郭长凡这么一个近乎文盲的退伍老兵,散发销售到了数以百计需要技术支持的中小型企业,从而产生了丰厚的利润。总设计师没说错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绝对的真理!

金川农机厂的名声,就这么在西江省的机械制造及其装备行业里,冒了出来,原本一些对这个小小的农机厂很不屑的大型企业,也开始变着相,拐着弯,装作半推半就的样子,接纳着这个小农机厂,找上郭长凡求他帮忙解决一些技术上面的难题,或者购买一些特殊要求的技术装备。

金川农机厂,现在的年产值,高达五百万,扣除材料、人工、以及支付给华清大学、燕京大学的的种种开支费用,纯利润高达两百多万,就付新一个人,也分到了近四十万,这让付新也不禁喜笑颜开。

当初,第一次拿到了高额利润,郭长凡的第一反应,自然是去报喜了。还好,这郭长凡最先报喜的对象,是付新,不然麻烦就大了。付新给他的建议,自然是买断金川农机厂的所有权。

谁也难猜公社社长到时候是什么反应,如果被收回去,那付新的一番苦心就白来了,谁晓得他们会不会倒行逆施,这里真与主角人品没有关系。

这种买断乡镇企业所有权的事情,在当时已经算是挺普遍的事儿了。这种现象都不用拿瞒上不瞒下来形容,上面对于这些情况,也是心知肚明,洞若观火的。

因为,上面懒得拿精力去计较这些乡镇企业,都是装作没看见的样子。因为在当时,没有人会觉得这些小打小闹的乡镇企业会成大气候,所有权归谁,这重要吗?

只是所有人都算错了,付新上辈子,也是一个农机厂,也是一个没人在意的乡镇企业,最后人家愣是发展成了一个世界知名的大型重工企业,三一重工,他们的董事长,还成为了二零一一年度的大陆新首富。

当时郭长凡买断金川农机厂的时候,金川农机厂的利润才二十来万元,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