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1892-第7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荷兰、丹麦、挪威、瑞典、葡萄牙、希腊、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这9个新加入国际联盟的欧洲国家,加起来准备一共出兵140万陆军部队,进入俄国境内帮助抵抗中华帝国军队的进攻,这9个国家的军队数量并不算多,能凑出来140万的陆军部队已经不容易了,这9个国家倒是也有空军,不过战机的数量都很少,有的国家甚至只有几架老式的战机,所以这次9个国家并没有向俄国境内增派空军。

这次国际联盟欧洲21个加盟国的紧急会议,除了俄国自己本身的军队之外,各国将会向俄国增援大约615万的陆军部队,以及6400架新式战机。

这样一来,615万欧洲联军,再算上协约国和同盟国几个国家之前在俄国境内剩余的军队,以及俄国自身的军队,总体实力并不比乌拉尔山脉以东的惨败之前差多少,只要各国支援的军队到位,别说挡住中华帝国军队伸向欧洲大陆的魔手,就是再次反攻乌拉尔山脉以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国际联盟欧洲这些国家的打算倒是很好,可惜中华帝国根本没有给它们那么多时间,让它们调集援军进入俄国境内,1914年10月4日,距离乌拉尔山脉以东那场围歼战结束刚刚过去3天的时间,中华帝国皇家陆军300多万军队就在中华帝国皇家空军数千架战机的掩护下,翻越了乌拉尔山脉,进入了俄国的欧洲地区,而欧洲联军布置在乌拉尔山脉一线的防线,只剩下100多万的军队,面对拥有绝对制空权的中华帝国300多万陆军部队,很快败下阵来,俄国在乌拉尔山脉一线精心建设多年的防线,仅仅只阻挡了2天的时间,就全面崩溃,大量的欧洲联军部队放弃了阵地,向西方溃逃,还有很多欧洲联军的部队,干脆就打起了白旗,直接向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投降了。

俄国乌拉尔山脉以西的防线,迅速被中华帝国的军队攻破,让整个国际联盟的欧洲国家都感到有些恐惧,各国向俄国境内派遣的援军也加快了运输的速度,不过兵败如山倒,俄国之后在乌法城调集了2个集团军准备死守,给整个欧洲联军争取时间,乌拉尔山脉一线的溃兵,也有十几万进入了乌法城,可惜俄国2个集团军和十几万溃兵在乌法城仅仅守了不到3天,乌法城就被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第3野战集团军和第4野战集团军所攻破。

俄国2个集团军和十几万欧洲联军的溃兵阵亡了差不多40万人,其余的30多万人选择了投降,中华帝国皇家陆军随即就向俄国的伏尔加河地区迅速攻击前进。

到了1914年10月15日,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部队就推进到了伏尔加河东岸,这个时候欧洲联军在伏尔加河以东的地区,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军队,而在伏尔加河以西的防线上,俄国陆军则调集了6个满编的集团军,准备依靠伏尔加河的天险,阻挡住中华帝国军队进攻的脚步。

俄国在伏尔加河以西成建制的又被消灭了4个集团军,使得整个俄国陆军只剩下8个集团军,还有1个集团军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境内,能在伏尔加河以西的防线上聚集起来6个集团军,已经是俄国的极限了。

之前在伏尔加河以东的其他欧洲国家的军队,基本上损失殆尽,不是被歼灭了,就是向中华帝国的军队投降了,不过欧洲其他国家又向俄国境内增援的军队,倒是有一批抵达了伏尔加河以西的防线,不过数量只有不足40万。

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攻入欧洲大陆的部队,一共有1个近卫集团军和5个野战集团军,第三近卫集团军司令官倪凡,依然担任6个集团军的总指挥官,倪凡看到联军目前在伏尔加河的兵力并不算多,于是决定不再休整,立即抢夺伏尔加河的渡口,继续向伏尔加河以西发动进攻。

本来倪凡和中华帝国国防部都准备攻占了伏尔加河以东之后,就让部队暂时休整一下,再继续向伏尔加河以西展开进攻,不过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倪凡得知欧洲其他国家的联军只有一少部分抵达伏尔加河以西,决定抓住机会,立即展开进攻,而倪凡把察里津城选择为了攻击的渡口。

察里津也就是历史上的斯大林格勒,受伏尔加河的滋润,察里津地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历来被称为俄罗斯的南部粮仓。

整条伏尔加河有很多适合大部队通过的渡口,所以俄国军队和其他国家的联军,只好把200多万军队分散在整个伏尔加河以西的各处渡口,在察里津,整个欧洲联军只有不足40万,其中俄国陆军足足有一个集团军,这还是因为察里津的战略位置重要,欧洲联军才布置了近40万的军队。

察里津城被伏尔加河一分为二,此时在伏尔加河以东的察里津城区,已经控制在了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手中,在倪凡下达进攻的命令之后,第三近卫集团军下辖的近卫第8军立即利用收拢的船只以及军用橡皮艇,在中华帝国皇家空军近3000架战机的轮番掩护下,对伏尔加河西岸的欧洲联军发动了渡河攻势。

得益于中华帝国皇家空军强大的空中支援,近卫第8军很快就在伏尔加河西岸开辟了登陆区,随即源源不断的中华帝国皇家陆军部队,乘坐各种船只在伏尔加河西岸登陆。

1914年10月17日,整个察里津的西城区就落入了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手中,守卫察里津城的近40万欧洲联军,除了少量部队突围之外,其余的全部被歼灭,至此俄国人寄予厚望的伏尔加河天险防线,也宣告瓦解。

这个时候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对伏尔加河以西其他5个集团军下达了撤退命令,而且直接就命令5个集团军向俄国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撤退,同时沙皇尼古拉二世也要求其他欧洲国家的援军,尽快向莫斯科进行集结。

在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的冬宫内,新任陆军大臣埃杜阿尔多维奇声音嘶哑的对脸色阴沉的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说道:“中华帝国的军队占领察里津城之后,我们已经没有能力阻止中华帝国军队的脚步,把所有军队集中到莫斯科,可以依靠莫斯科的城防工事,与中华帝国的军队决一死战,而且莫斯科距离欧洲其他国家也近一些,在中华帝国军队对莫斯科攻击之前,欧洲其他国家的援军,也能向莫斯科聚集足够的兵力,单单依靠我们俄国陆军的力量,已经无法挡住中华帝国的军队了!”

沙皇尼古拉二世不甘心的说道:“伏尔加河以西到莫斯科,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难道就这么白白送给中华帝国吗?”

埃杜阿尔多维奇苦笑了一下说道:“沙皇陛下,如果我们继续守卫这些地方,我们俄罗斯帝国剩下的这点儿陆军部队,很可能会被消耗殆尽,那样的话,别说莫斯科了,甚至连圣彼得堡,我们也没有力量进行坚守了!退往莫斯科进行决战,还能给我们俄罗斯帝国争取一下时间,目前在莫斯科以西的地区,我们俄国陆军正在又组建十几个集团军。”

俄国已经到了快要亡国的地步,现在俄国人开始征调莫斯科以西地区,所有14岁以上65岁以下的俄国男性加入军队,甚至一些俄国妇女也被强行要求拿起简陋的武器,加入俄国军队。

沙皇尼古拉二世这时恶狠狠的说道:“我们俄罗斯帝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征兵的力度必须再加大,本沙皇要组建一支1000万的大军,与中华帝国在莫斯科决一死战,要知道在莫斯科以西的地区,我们俄罗斯帝国至少还有5000万人口,只要不惜代价,完全可以组建一支1000万的陆军部队!”

埃杜阿尔多维奇犹豫了一下说道:“沙皇陛下,人倒是好办,如果男人不够,女人也可以拿起武器,但是我们俄罗斯帝国储备的武器却所剩无几,现在新组建的集团军,绝大部分的士兵都没有枪,大约十几个人才能分到一支步枪,而且还是单发步枪,剩余的人只能暂时装备冷兵器,不少人手里只有一把菜刀或者削尖的木棍。”

沙皇尼古拉二世挥了一下手说道:“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我们想要挡住中华帝国的军队,反败为胜,就只能用人命往里面填了!”

埃杜阿尔多维奇不禁又苦笑了一下,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心脏倒是够大,这个时候还在想反败为胜的事情,可是埃杜阿尔多维奇认为,能在莫斯科挡住中华帝国的军队就不容易了,就算欧洲其他国家,把数百万援军部队都聚集在莫斯科,埃杜阿尔多维奇也没有信心能在莫斯科反败为胜,毕竟中华帝国军队在之前进攻当中的表现,实在太令人恐惧了。

埃杜阿尔多维奇犹豫了一下说道:“沙皇陛下,目前我们俄罗斯帝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是不是可以考虑和中华帝国结束战争的问题了?”

“不!绝对不能这个时候结束战争,不然伏尔加河以东的地区,这次一定会被中华帝国所吞并,甚至更多我们俄罗斯帝国的土地又将丢失,要知道中华帝国的皇帝林大鑫,可是一个非常非常贪婪的君主,这次他绝对不会轻易放过我们俄罗斯帝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摇着头说道。

欧洲其他国家得知俄国人准备放弃莫斯科以东的大量地区,把莫斯科作为决战的最终地点,都表示了支持,这样一来各国支援的陆军部队,就可以少走很长的距离,可以尽快在莫斯科聚集起来足够多的欧洲联军陆军部队。

并且欧洲几个空军强国支援的新式战机,目前还没有进入俄国境内,如果选择在莫斯科进行决战,这几个空军强国支援俄国战场的新式战机,只需要布置在白俄罗斯地区的各处临时军用机场当中,就可以对莫斯科的欧洲各国陆军部队,提供空中支援。

要知道从中华帝国军队翻越乌拉尔山脉以后,欧洲联军的陆军部队,就一直无法得到空军的支援,欧洲各国陆军部队只能一边承受着中华帝国皇家空军的炸弹,一边与中华帝国皇家陆军进行作战。

第九百二十三章各处战场捷报频传

当中华帝国皇家陆军在俄国境内一路凯歌之时,中华帝国与国际联盟之间其他的战场,中华帝国也是捷报频传。

中华帝国进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沙特阿拉伯地区的皇家陆军第8野战集团军第二十五野战军和第四十野战军,凭借2个野战军30万的部队,在皇家空军强有力的配合下,击败了上百万欧洲联军,于1914年10月15日就攻克了整个沙特阿拉伯地区,消灭了欧洲联军近70万的陆军部队,完成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2个集团军自身伤亡还不到2。5万人。

第二十五野战军的1个旅还顺势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门西部的红海沿岸地区,以及英国统治的也门南部地区给攻占了下来,第四十野战军的1个旅又很轻松的把英国统治下的阿曼地区、卡塔尔地区和阿联酋地区给占领了,上述3个地区的英国军队,加起来也不足2万人。

而进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伊拉克地区的中华帝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二军和第三军,也凭借不足25万的部队,以自身伤亡4万余人的代价,击败了了近80万的欧洲联军,在1914年10月13日就攻占了伊拉克地区的全境,甚至比第二十五野战军和第四十野战军攻占整个沙特阿拉伯地区还要早上2天,最终只有不足20万的欧洲联军逃出了伊拉克地区,撤到了叙利亚地区,其他欧洲联军部队全部被歼灭。

欧洲联军在沙特阿拉伯地区和伊拉克地区一下子丢掉了大约130万的陆军部队之后,整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境内的欧洲联军数量顿时下降到了不足200万,这还是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土耳其地区、约旦地区、巴勒斯坦地区和叙利亚地区大肆扩军,甚至连十四、五岁的少年都被强行征调进入了军队。

但是面对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2个野战军和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2个海军陆战军,近200万的欧洲联军却不敢展开反击,只是在土耳其地区、叙利亚地区和约旦地区,着急忙慌的修建防御工事,希望能凭借这些防御工事挡住中华帝国军队推进的脚步,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征兵工作则更加疯狂,这次连五、六十岁的老人,也强行征调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陆军部队当中。

攻占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沙特阿拉伯地区和伊拉克地区之后,按照中华帝国国防部的命令,皇家陆军第9野战集团军下辖的第二十六野战军进入了沙特阿拉伯地区,皇家海军海军陆战队第四军则进入了伊拉克地区,磨刀霍霍的准备杀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其他的地区。

之前在中华帝国东非海外省的肯尼亚地区和索马里地区,除了兵力超过10万的皇家陆军东非守备军之外,只有皇家陆军第8野战集团军第二十三野战军和第二十四野战军,但是第8野战集团军司令官李元冬,凭借着手中2个野战军30万的陆军部队,还兵分两路对国际联盟的非洲部队展开了主动进攻。

到了1914年10月17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